0
国外的房屋要年年维护保养的,这是LAW。然后给你征收物业税,然后房子才能更值钱,一次性投入看来都能买的起,等你住上了再要你命,哈哈。
美国人既然收入这么高,为什么还还不了房屋贷款呢?物价那么低,为什么他们还没钱呢?生活是全方位的,请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0
还有文中举例的房子,一可能是在类似我国的县城区域,二可能是屋主受不了物业税的打压,资金链断裂,三可能是很惨很怕的房子,四可能是作者的YY别人幸福的生活,等等吧.
美国房屋贷款在06年超过11万亿美元,你想想一个很少盖新房的国家里,房屋贷款的比例会有多大,按文中数字得出的贷款率太高了,不会美国人这么富,美国房价这么低,这些可怜的美国佬却无法拥有自己的完整产权吧.呵呵.
0
LOL。 见到一个 250 以非常装B的语气说别人 250. 嘿嘿
0
兄弟,安排你去美国买个房子住住,再回来报告,行否?
1,美国的房产税是房价的多少?
不要说什么加上房产税比TC的房子划得来的话,数据!兄弟,不然怎么顶你呢?
2,70年产权和所有权哪个划的来?
不要说什么“TC的房子70太长看不到,30年房子就烂掉”。全世界的民居,鲜有能一直居住30年的,房子的寿命是可以计算的,知道钢筋混凝土不?这玩意改变人类的城市面貌和生活,但是这玩意会氧化的还会被真菌啊植物啊微生物破坏,不进行维护的话,同样很快会被腐蚀掉的,维护成本相当高的。70年,那是给军事用的,老百姓比军队还有钱?貌似国外很多房子还是木头结构或者主架构含木头,虽然住的舒服点,但是不要告诉我就中国的木头会腐烂。翻修的价钱可不便宜啊,用房屋装修的价钱来衡量应该可行。
不要拿奸商说事,地球上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发生滴。
3,还是那句话“有引入机制,就肯定需要推出机制来闭环。”
中国的70年和国外的永久产权只是推出机制的两种代表性的例子,一个是温水煮青蛙,一个是快刀斩乱麻,至于哪个够人性,哪个更人Quan,不是你说的算的,也不是我和他说得算滴。世界没有平白无故的恨,当然还有爱,觉得自己不爽了,大可以先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生下孩子,呵呵。
4,钱,主要还是看它在食品消费上的效费比。
个人感觉,以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一杯普通咖啡或者一壶普通茶水的价格来衡量,用其乘以300基本就是该国或者地区的平均收入。至于汇率太复杂了,老祖宗的规矩不是轻易会取代的。
另外讲讲我见到的例子,一个中国有为青年,混在纽约,20W USD/year,只能住在其郊区,早出晚归挤地铁上班。你愿意吗?
题外话,今天看到北京上海被列为前五高消费地区,真的是笑了。呵呵。随着年纪的增大,日发觉得西方媒体真TM是个屁,放了还污染环境。
提醒大家:人种的差别不光在体形上,意识,控制力,文化主体等等都是,而且是侵略性的,都是在碰撞中成长的。蛋壳软了终究是要散黄的。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徐以升(第一财经日报评论部主任):CPI没能准确反映货币的贬值
2009-12-22 13:55:14 第一财经日报
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说,我们并不关心CPI是多少,我们关心的是自己拥有的货币或存款的购买力。如果价格涨幅超过了工资涨幅、存款收益涨幅,那明显意味着货币购买力变小。如果我要买房子,那货币的购买力显然也要被房地产价格衡量。
在目前的统计数据体系里,居民消费指数CPI受到的质疑估计是最大的。近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一句“11月CPI负转正,主要是由食品和居住类价格上涨带动,目前不存在通胀”的说法,就引来一片质疑之声。
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说,我们并不关心CPI是多少,我们关心的是自己拥有的货币或存款的购买力。如果价格涨幅超过了工资涨幅、存款收益涨幅,那明显意味着货币购买力变小。如果我要买房子,那货币的购买力显然也要被房地产价格衡量。
笔者所说要对CPI进行系统性质疑,就是从货币购买力的角度出发的。这种衡量,我们需要放到改革开放30年的大过程里去——从1978年开始。
那个年代有很多代表性的数字,1978年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1.25元,年平均工资为615元,如果家庭某个成员达到这个职工工资水平,就可以养活一个家庭。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CPI指数,到2009年11月,CPI在这30年零11个月里,累计增幅为5.7倍。按照这个指数,大家目前月平均工资 292.1元就应该可以实现1978年51.25元工资的购买力了。但事实是,292.1元还达不到2008年北京市的低保水平(每月390元)。
从某个单一物品的价格对比上,更能说明问题。南方基金高级研究员万晓西做过一项统计,他从《北京志·物价志》、《上海价格志》、《广州市志·物价志》等资料上查询了1978年的单品价格,我们再从中国价格信息网等地方查询到目前该单品的价格,就可以实现对比。
第一类:食品类。
1978年时,面粉价格为0.185~0.22元/斤,根据中国粮油信息网,本月上海面粉价格为1.19元/斤~1.92元/斤,价格涨幅为5.4~10.38倍。
1978年,猪肉价格为0.85~1元/斤,根据中国价格信息网,2009年11月底鲜猪肉(肋条肉、精瘦肉)价格为9.59、11.39元/斤,价格涨幅为9.59~13.4倍。
1978年,带鱼价格0.305~0.38元/斤,根据中国价格信息网,11月底带鱼价格8.08元/斤,涨幅21.3~26.5倍。
第二类:高档烟酒类。1978年中华香烟0.55元/盒,茅台酒8元/瓶;当下价格分别为57元/盒、828元/瓶,价格涨幅为103.6倍和103.5倍。
第三类:衣服类。1978年每套衣服10~20元,目前每套100~500元,涨幅5~50倍。
第四类:交通类。1978年北京地铁票价0.1元,目前为2元,涨幅20倍(北京地铁票价曾为3元,后为鼓励乘用公共交通2007年调低票价)。
第五类:医疗类。1978年阑尾炎手术价格8元,目前90~500元,涨幅11.25~62.5倍。
第六类:居住类。1978年水费0.12元/吨,目前3.7元/吨,涨幅30.8倍。
此外,由于当时的分配体制,1978年城市住宅为计划分配,目前需要自行购买。当时的教育、医疗价格也都非常低廉。这三类涨幅不好衡量。
从微观处见真实。如果综合进行这样的衡量,自1978年至今只有5.7倍的CPI涨幅,显然不能衡量前述六类价格的变动,如果再加上住宅、教育、医疗,那就更无法衡量了。这也是笔者为什么说,要对CPI衡量的物价变化进行系统性质疑。
问题在于,5.7倍的CPI多大程度上低估了货币购买力的下降?
我们可以从一个相反的角度思考,1978年51.25元的生活水平,现在多少工资可以达到?2009年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是900元,2008年北京市职工平均月工资是3726元,这分别是51.25元的17.6倍和72.7倍。如果以3000元来衡量在北京51.25元的购买力水平,这意味着是58 倍。
如果说CPI系统性低估了货币购买力的下降,那么这对国民福利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30年来我国存款利率基本和CPI保持一致,以存款为主要投资工具的储蓄者一直在按照CPI的增长获取利息。但如果CPI对货币购买力是低估的,这意味着储蓄和存款人受到了很大的购买力损失。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股票、地产等投资品涌现出来后,在生活中觉察到货币购买力在以超过CPI增幅的速度下降时,人们要去执着地寻求投资品。
0
要是你也用4万德年收入买17万的房子,你的生活水平不是和美国人一样了?那俺们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嘛?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 · 转贴 森林焱炎 只看该作者(-1) 2009-12-23 18:04】 【 · 原创: 森林焱炎 只看该作者(-1) 2009-12-22 12:40】
1980年的1万元
1990年的10万元
2000年的100万元
2010年的1000万元
在中国你要过的比原来好
需要每十年翻十倍 ~~~!!
如果中国有泡沫
最大的泡沫会是人民币
房产价格的畸形
只是用来在化解这个泡沫 ~~~
顶大师的!
君只见房价节节攀升,确不见货币量也增长的飞快,这样的情况下不涨才怪了。10年前你有1万块,到现在来看看还能干点啥?
0
市中心的房价都是奇货可居的
每个国家都一样
0
中国也有两年内不开发就收回土地的观定,关键是没人执行
如果是民主体制,肯定有人监督,官员要接受质询
现在把房价高归于炒房者,这大概是中国式思维
平安发1000亿股票,股市不是从5522--1664吗?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美国有物业税 遗产税 有几个敢大规模囤积房子 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