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扯了几个帖子基本互相了解对方的思路了,差别只是在细微的估算这块。受教了。
0
"2010年营业收入中PE管材和BOPA薄膜各占一半"是一个大致的结论,即使有差别也不大。
德州厂一条生产线是在二季度投产的,另一条生产线是在去年11月末才投产的,因为是新工厂,完全达到产能的可能性较小,预计2009年BOPA产量在6000-7000吨。2010年增发BOPA若投产,产能为1.8万吨。若能够全年达产,则产量为1.8万吨,考虑增发产能可能在5月投产,预计2010年BOPA产量为1.7万吨。
按目前BOPA的平均价格36000元/吨计算,2010年BOPA营业收入为6亿元左右。
PE管材的营业收入从2008年年报上看接近6亿元,若芜湖工厂投产,预计2010年PE管材收入为8亿元左右。
0
PE的产能我再研究研究,但BOPA的产能还是比较清晰的。
你说的“2010年营业收入中PE管材和BOPA薄膜各占一半”根本站不住脚。按照你说“BOPA薄膜09年达不到9000吨,因德州工厂在第四季度才全面投产。2010年包括增发BOPA薄膜投产后,产能为1.8万吨。”德州的产能第二季度开始投产,第四季度达产,不妨取4.5和2.25的中位数3.375,则09年共生产7.87。2010年增发的4.5万吨产能预计于5月份投产,假设投产即达产,10年能生产2.5万吨,则10年共生产16万吨,也仅仅是增长了一倍左右。而目前塑料管材的营收是塑料薄膜的四倍,不考虑管材涨价的情况,薄膜价格提升一倍才能达到你说的各占一半。你认为今年每单位BOPA可能涨价一倍吗?
你的问题在于低估09年产能的同时,高估了10年的产能,所以才会得出10年BOPA薄膜增长四倍的错误结论。
0
重拾升势,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0
PE管材的产能肯定不是3.3万吨,招股说明书中就有4.1万吨,再加上募投资金建设的1.5万吨。
BOPA薄膜09年达不到9000吨,因德州工厂在第四季度才全面投产。2010年包括增发BOPA薄膜投产后,产能为1.8万吨。
2010年营业收入中PE管材和BOPA薄膜各占一半是计算出来的,你那样计算是错误的,PE占比并不是不变的。
0
“2010年营业收入应是PE管材和BOPA薄膜各占一半”这句话的依据在哪里?
目前BOPA薄膜只占PE管材营收的25%而已。即使PE管材明年0增长,BOPA薄膜的产能也得扩大3倍才有可能。BOPA产能如何接近4倍?
另外计算错误之处在于哪里请兄明示。言语过直请兄见谅,互通有无才是目的。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
产能计算不对,此外,2010年营业收入应是PE管材和BOPA薄膜各占一半,因为BOPA薄膜价格比PE管材高得多,且2010年bopa薄膜产能基本接近2009年的4倍。
PE管材和BOPA薄膜均是各自领域最先进的材料,对其他材料替代作用明显,市场前景极其广阔。在中国目前加快城镇化建设(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提到的发展策略)和消费升级的前提下,产能过剩还早得很。公司目前所要做的是快速扩张,可采取新开厂或并购,尽快形成全国布局,相信公司必将成为新材料龙头。
0
假设10、11年无计划外新增产能,则PE管增长8%、BOPA薄膜增长15%,营收占比分别为70%、30%,则11年营收仅增长10%。
沧州明珠的前景是否在于一直进行产能扩张直至过剩?
0
002108 2010年产能计算
PE管业务。09年下半年扩充0.6万吨,则全年产能为3+0.6/2=3.3万吨;芜湖工厂10年一季度投产,产能1.5万吨,假设有三个季度的产能可以利用,即1.5*3/4=1.125万吨。共计产能1.125+3.6=4.725。.产能增幅为43%。
BOPA业务。09年产能4.5+9/2=9;10年产能4.5+9+4.5/2=15.75。产能增幅为75%。
再看营收占比,PE管占75%,BOPA占20%。即10年营收是09年的143%*75%+175%*20%=142.25%。假设毛利率及产能利用情况与09年相似,则10年增长40%左右。
目前价位进入2010年市盈率为21倍左右。
0
美元指数继续大涨,接近79,塑料1005破位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