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顶自己下,今天没事继续说环境大背景:节能。
同等运量,火车货运是汽车货运的八分之一能耗。是飞机航运的22分之一。
看着个数据就有足够的吸引力了。节能减排,中国面对减排压力。大力发展铁路运输势在必行!!!!
然后我们再看集装箱市场份额到底多大?我分析下来,足以让你不敢相信!!!!!
0
目前运费不是主要问题,首先是市场份额,然后才是赚钱。
你知道潜在的市场有多大么?中国集装箱化率跟国外成熟国家比差距多大么?20倍。
0
弱弱的问一句楼主,运费可不是铁笼说了算的
0
没人关注么?那你就丧失了一个大的机会,权当我自言自语吧。
0
提到替代,我想说的第二个问题就展开了。将来到底是航空,公路替代铁路,还是铁路替代航空运输和公路?
我想这三者都不可能相互替代,但是有一点:短途航空货运将会被铁路替代,公路运输将会成为铁路运输的延伸。主体运输将是铁路的天下。
最高效的模式是海运,铁路,公路联运。而不是彼此替代。
在海运-铁路-公路联运的模式下,谁将攫取最高利润?不言自明。这个问题可能是我的第四个,或者第六个问题。我们还是先把第二个问题解释清楚。
牛股需要慢慢来,不急。
老巴在TGB说:
铁龙物流的垄断性无可置疑,唯一要关注的是成长性。铁龙物流作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铁路物流龙头企业之一,现阶段主营铁路客、货运输及运输服务、仓储物流、房地产开发、混泥土生产和销售等,业务结构比较繁杂,随着大股东资产注入,相信与主营相关性不大的房地产开发、混泥土生产和销售将被慢慢放弃,主营业务将集中到铁路客货运输特别是集装箱业务上来。
由于我国铁路运输仍实行垄断性经营,公司能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垄断性也造成了运输价格的行政管制,因此现阶段运输价格尚未市场化,刚性比较强,公司没有提价权,价格提升只能看铁道部。未来铁龙物流业绩成长主要依靠运输量的提升和资产注入。资产注入是重头戏,特别是未来若普通集装箱业务注入,将使铁龙物流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种箱和沙鲅支线收购完成后,为公司未来几年的增长提供了基础。集装箱业务在未来十年将以20%以上的速度高速成长,特种箱为铁龙物流提供了稳定和垄断性的成长。沙鲅线扩能改造将在08年初完成,届时运能将从目前2500万吨增长至5000万吨。07年下半年鞍钢营口项目投产以后沙鲅线货物运输量将随着整个营口港货物吞吐量的高速增长而持续快速增长。
特种箱和沙鲅支线只是资产注入的开始,好戏在于庞大的普通箱业务和正在建设中的集装箱中心站,中铁集的规划将在2008年之前建设完成18个集装箱中心站,现在上海中心站已顺利建成投产。普通箱业务2005年收入高达60亿,随着集装箱业务的高速增长,到2010年将超过100亿以上。如果普通箱成功注入上市公司,铁龙物流的利润成长将达到十倍以上,剔除收购而增发的股权影响,每股收益增幅仍将达到5倍以上。而且届时铁龙物流将成为全国铁路集装箱业务唯一经营者,若价格改革能向市场化迈进,铁龙物流的前程用远大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这些美好的前景以成功完成资产注入为前题,尽管这是大概率事件,但仍然包含不确定性。另外由于大部分房地产确认在07、08年完成,09年后应该没有房地产业务收入,因此09年可能会形成利润增长的短暂调整期。无论如何,铁龙物流的未来值得期待。
(铁龙物流的垄断具有相对性,其他的运输渠道可能成为替代方式。)
0
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现在才看到铁路的价值?铁路不是一天两天存在的了,铁龙也上市多年了。为什么现在才去说它?大背景是什么?
0
这也就是最具有吸引力企业家的地方的东西,垄断。
由于垄断的存在,使得想进入者面对巨额利润,只能望洋兴叹。这是铁路运输做独具的特色。
公路运输是个充分竞争的市场,所以及时短期赚钱,可能马上很多竞争者就会进入,因为进入门槛资金要求低,而且没有国家政策限制,
所以即使公路运输再赚钱,但是类似的公司只能赚取平均利润,超额利润要取得还需要在公司的服务等软的方面下工夫。航空水运也有类似的特质。
而铁路不同。铁路是垄断经营,垄断注定了企业利润的长期性,稳定性,可预见性。这三个特征对于投资尤其重要的。
所以,垄断,垄断,垄断还是垄断。
只有垄断行业才有垄断利润。
0
巴菲特更看重的还有一点:要有构筑阻挡竞争对手的壕沟-----即行业准入。
否则再好的行业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得暗淡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