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呵呵,你知我是谁?我知你是谁?
0
呵呵,maoren兄,记得我曾说过你的刀很利,但我的话没有说完,今天补齐了:利则利耳,惜不见灵性。
0
呵呵,Q先生,俺凭一直心而来,只是直言不讳,不晓得捧与不捧。前几日俺也曾批先生久不作诗,都变得有些俗了。先生有记怨否?哈哈!
近来越发地察觉到了自己的无知,以至于不知说些什么才好。勉强地推荐了《诗经》,是因为《诗经》这本书体现出的那种“原生态”,不曾被污染。
说到直字,就想起了玄觉与法达初参六祖的情形。玄觉“绕师三匝,振锡而立”;法达是“礼拜六祖,头不至地”。虽然表象都是一种傲慢,实质上却有直与不直之分。玄觉为一大事而来,直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是啊,无常迅速。“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捧有何益?不捧何碍?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呵呵,那个是多愁善感的Q先生。
0
道德经, 孟子, 易经, 孙子兵法
国外一般都看管理类.
0
感觉曾仕强讲易经有点旁门 消遣可以
0
孙子兵法大爱
道德经,小窗幽记,围炉夜话,韩非子,坛经。
国外的
资本论:辩证与历史唯物
物种起源:丛林法则
尼采:强者论
精神分析引论:对人性有深该的剖析。
0
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自身的正确性,而在于他的包容力,溶解力。
过去有佛教,今天有现代科学!
0
大致看了一遍,晚上再用心阅读
迷雾先生反复出现,嘿嘿
他老人家是得道途中的人物了,十窍已搞通了九窍
神仙一样飘渺的人物,他的话,听了就是,听懂多少是多少
听不懂的,全当是个P
他和我儿子七木是忘年交,在洗脚房认识的
嘿嘿
好帖子,好地方,有迷雾在
0
我感觉是
1、中国人文化的源头在《易经》
2、西方人文化的源头在《圣经》
当然,这两本,我暂时读不懂
可能以后也读不懂,可能一辈子也读不懂
可能38岁的时候认为自己读懂了,60岁读第100遍的时候又迟疑了
0
一笑兄长又办了件大好事,送邮票一张
的确,现在又到了这样的时候:读好书、谈好书,暂时忘记市场
兄长提供了一个好地方,感谢了
买书是我唯一的消费(以前还包括汽油、用餐),床头也堆积了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