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个直觉,觉得古先生和李志林是好朋友,不知对否?
广州老梁
0
我算了一下,我的工资花了14年的时间涨了5倍,14年前一个月的工资买一个平方,现在的工资也是一个月买一个平方,也就是说不管工资还是房价年均涨幅12%多点,若能每年在股市上赚12%多点,买股较好,也能抗通胀。
相信每个股民一年中的某个时候绝对赚过12。%,但最后很多人又吐出去了,所以才有全国的七赔二平一赚。
一年中至少有两次机会是赚钱的(那需要耐心等待),能不能在每次机会中赚个10%就跑?绝大多数都有这个能力,但为什么只有一个巴菲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就是比天还要大的是人的欲望。
我也就认识了古先生才使自己跑赢了大盘,战胜了通胀。
谢谢古先生
广州老梁
0
生意社8月27日讯 江苏国泰(002091)将于下月启动六氟磷酸锂中试,规划产能1200-1500吨,届时将建成全球第二大六氟磷酸锂产能;公司拟与一家日本公司合作,规划生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另据悉,公司计划下半年启动再融资。
0
嗯,他们做的都挺好。
但问题是我们的好像不是城市化,是城市扩大化,呵呵
0
yahawang 股友:
1、香港、新加坡目前都已经百分之百城市化了。美国、德国虽然是大国,但是美国的城市化已经达80%,而德国更是高达90%。可是它们都治理得很好,新加坡更是被称为“花园城市”,好象这次世博会新加坡馆的主题就是“城市花园”。
2、香港模式或者新加坡模式的关键是“人人有屋住”而不是人人需买屋,它是更为公正的。如果朋友有兴趣,建议看一下新加坡的发展历史,它是当初亚洲“四小龙”中最成功的一个。新加坡不仅是住房问题解决的好,它的教育问题同样解决得很出色。
0
古先生,我觉得其实香港模式,新加坡模式并不是我们应该学的模式。
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小地方,他可以完全城市化,不需要农业和土地(生活必需品完全可以依赖外部进口),但是我们这么大人口的国家,如此挥霍土地是非常可怕的。没有一个大国强国不是农业的大国强国。我们有很好的农业基础,但是现在基本上被挥霍殆尽了。
就我自身的感受,我一直生长在山青水秀的江南,遍地的稻田,潺潺的河流小溪。可现在稻田都变成了工厂、小区,河流被挖沙的、挖石头的挖的惨不忍睹。我们家乡算是富裕地区,本地人一般都有3套以上房产,但是现在只要有新开发的,还是趋之若鹜。我们家乡基本已经没有成片的土地了,而且土地还在减少,环境还在破坏,得到的是什么?一套一套被收藏起来的房子。土地可以吸收阳光空气,不断的创造物质,土地是最好的太阳能。现在都变成房子了,原本可以万年循环的土地就被固化了,一次性的兑现了所有的价值。
我本人也收藏房子,应为目前的政策下,房产投资是最稳定最赚钱的投资,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能改变只能适应。因为我们是很渺小的个体。但是我真的希望合适的政策能出台,改变现状。个人感觉像我们国家更应该学的是美国、德国这样的大国。
0
楼主可否帮忙分析一下 600299 st 新材 和 晨鸣纸业。
0
新品种 股友:
关于002091的“六氟磷酸锂中试”不是正式消息。
0
新品种 股友:
中央的调控政策是希望房价平稳上涨。
但是,在我国城市化的初期、户藉制度改革的前夜、经济高速发展、贪污腐化横行的背景下,如果不能大量供应“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房价的平稳难矣!
0
广州老梁 股友:
“空置房”外人是极难统计的。
但是有很方便的方法,就是买房实名,并且全国联网。如果辅之以官员的财产公布,那么很多问题的解决就简单了。
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