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拜托,论坛有名IP哪一个不看空,职业炒手,满仓换股,再战2008.................................
0
只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变,就别指望爆跌,整个国家都在涨,你让股票一个人跌吗
0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了外汇管理新政,对个人分拆结售汇行为实行了针对性管理,防范异常资金通过个人渠道流出入。此举显然是为了防止热钱的非法流入,而且还非常严格,以往那种传统(分拆多户头汇入)的热钱流入途径可能被堵住。虽然热钱流入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但这给了市场一个信号,即中国外汇管理局正积极推行控制热钱流入的措施。如果热钱流入因此出现反复,那么央行继续保持净回笼资金,对整个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和之前相比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0
高开很可能,不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家早预料到了
0
那么中国银行融资1000亿的数据是如何而来的呢?截至今年三季度,中国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63%,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37%。按照测算,如果中国银行要达到13%的资本充足率,那么需要补充的资金总额恰巧约为1000亿元。
数据测算的结果和市场猜测的巧合,或许表明了银监会对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其实,中国银行业提高资本充足率是有充分理由和内在逻辑的。在2008年大量银行贷款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后,人们便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银行业积累起来的坏账风险最终导致四大国有银行濒临破产的窘境。
假设银监会在未来将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提高到13%,银行业还需要融资多少呢?根据东方证券的测算,考虑到一定缓冲,把资本充足率设定在14%,那么工中建交四大行需要融资规模将达3500亿,所有上市银行的融资规模接近5000亿。
0
从数据统计来看,已有的首发和再融资需求(批而未发)就在大约2000亿元,如果考虑那些“排队”或者预案阶段的融资再融资需求,这个数字可能还要再增加1000多亿元。
市场有多少再融资,有多少IPO,本来就是公开信息,近几个月来并没有对市场造成困扰。在市场因中国银行巨额融资传闻而暴跌的这一刻,这些再融资和IPO数据被赫然放到桌面上,与其说是重新认识,不如说是利空放大。这种情况的出现,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在恐慌情绪下无序挖掘利空的结果。
简单来看,按照银行业融资需求的预期,加上IPO和再融资“批而未发”的数字,加上“正在排队”的数字,在最坏的打算下就会有8000亿元之多。但这种计算忽略了一个要素,那就是这些融资的具体时间和节奏。8000亿元融资分别在半年内、一年内和三年内平均完成,对市场的冲击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这种供给方面的利空预期当前仍然停留在心理层面。
除了供给方面的预期发生转变以外,市场的需求预期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在需求方面,存款活期化和热钱流入一直支撑着股市的流动性。尽管存款活期化趋势依然在保持,但其相对市场而言是滞后或者同步的,而不是原动力。
而且,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了外汇管理新政,对个人分拆结售汇行为实行了针对性管理,防范异常资金通过个人渠道流出入。此举显然是为了防止热钱的非法流入,而且还非常严格,以往那种传统(分拆多户头汇入)的热钱流入途径可能被堵住。虽然热钱流入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但这给了市场一个信号,即中国外汇管理局正积极推行控制热钱流入的措施。如果热钱流入因此出现反复,那么央行继续保持净回笼资金,对整个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和之前相比就不能同日而语了。
0
是啊
0
是啊 美国佬怎么就不暴跌呢
0
顶!
0
基本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