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新能源技术背景,欢迎与大家共同探讨新能源相关问题

09-11-16 01:06 19615次浏览
渔民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人研究方向与新能源技术相关,了解一些新能源技术,看到帖子里一些朋友对新能源技术很有兴趣,希望能够多多交流,共同进步。
另外,如果您觉得回答得比较满意,请不要吝惜您的鼓励。有加油券更好,虽然我还不知道有什么用
打开淘股吧APP
67
评论(19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渔民

09-11-19 19:02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关于第一个问题,请先看下面一段文字
原则上讲,可以通过碳捕捉或是碳储存(CO2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来减少碳排放的影响,但是仍然面临技术上的难题。CCS会有所帮助,但是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如果我们的估计是正确的话,那么到2050年之前,每年都要将上千亿吨的CO2储存起来才能抵销其排放量。
就整个期间来说,从现在到2050年这段时间,用于发电及其它用途的燃料消耗将产生2万亿吨CO2排放。虽然自然的碳沉积(假定其能够持续产生作用)加上CCS以及生物质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CO2的排放,但是其净增加量仍将超过5千亿吨。以上因素使得大气中所减少的CO2总量将达到3.5万亿吨,从而使大气中CO2含量降低450ppm。虽然许多其它的研究报告给出的数据差别较大,但是对于那些相信我们处于气候不可逆转的边缘的人们来说,这些数字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1)CCS的技术还存在需要技术问题(2) 经济的补偿是CCS能够起作用的重要条件(3)CCS的量相比较于自然的碳沉积是很小的。
请注意挪威公司的做法,是将天然气生产中的CO2重新注入,而真正的碳捕捉是要将CO2收集起来,而且要经过运输和注入海底的步骤。那么大家知道废品再循环的环节中哪个环节最困难吗?就是废品的收集。所以说我认为这个挪威公司的做法是一个特例,并不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关于第二个问题,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在科学上是没有问题的,我认为关键是氢气的来源,目前氢气主要是天然气重整制备,您提到的水电解制氢可以和太阳能、风能联用,从理论上来说是个完美的循环。但是水电解制氢成本大约在4度电/立方米氢气,这还没有考虑电堆的成本。此外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还需要进一步的合成。所以经济性是最大的问题。
据我了解目前这方面的技术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成本能否降下来是此技术与其它新能源技术竞争的关键所在。
wolong

09-11-19 17:04

0
请教楼主,看到一段这样的介绍:
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是取之不尽的,二氧化碳浓度太高导致了现在的气候异常,怎么样合理应用科学的方法来减少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成了一大难题。

  经二氧化碳检测仪检测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为了避免它们直接进入大气,我们可以利用工厂排气系统,把排入大气的废气先进行一下处理。除去和捕获二氧化碳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化学吸收法、固体吸附法、滤膜法等。虽然这些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并且在一些地方进行过小范围的测试,但是在大型的商业发电站中,它们至今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随后这些被分离出来的二氧化碳可以被压缩起来,然后按照现在的一些方法,注入地下的地质结构之间,或者是使之融入逐渐消耗的石油和天然气里面,甚至于大海深处。自1996年以来,挪威的Statoil石油公司就一直将它们在北海的斯莱普那钻井平台上所钻得的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重新注入北海下面含盐量较高的蓄水层中。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加快油田的再生。

  甲醇作为一种燃料和汽油的添加剂并未引起人们多长时间的注意。事实上,人们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乙醇的利用上,乙醇是从农业途径获得的,包括发酵玉米、甘蔗或能够通过生物方法转变的其他各种农业原料。虽然将乙醇作为交通燃料在一些国家(如巴西和美国)是可行的,但其只能满足我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燃料

二氧化碳的吸收处理只有一个暂时的途径,从长远角度来看,通过化学的手段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与燃料一样,来作为一种能量的存储或转化为碳水化合物,这样就可以发挥二氧化碳二次利用的经济价值,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处理成本。这就是“甲醇经济”所展示的后气油时代能源问题的一条解决途径。

   利用燃烧矿物燃料的工厂排出的CO2废气生产甲醇。最终,可利用电解水所产生的氢气通过化学转变将空气中的CO2转化为甲醇。用这种方式,人类可以将空气中的CO2通过化学循环来生产甲醇,而CO2和水在地球上是取之不尽的。
这个途径可靠吗?有没有人或公司在做?
wguy

09-11-19 16:49

0
请问现在电网用的硅酸钠电池的前景?
小平

09-11-19 16:41

0
请问楼主,春兰集团的镍氢电池是不是行业第一?
还有它的电池组管理系统是不是国内独一无二?
谢谢!
胖豆芽

09-11-19 14:51

0
谢谢楼主,楼主怎么看科力远和金川集团合作前景?
感觉科力远并不像外界称之为的镍氢电池龙头企业......
无油干推
渔民

09-11-17 22:00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从公开的信息来看,亿晶光电在技术上并没有占据领先地位。单晶硅的光电转化效率一般在15%左右,各个厂家工艺基本相同,但是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也有所区别。关于风电厂家我了解的不多,不过我认为风机上最重要的部件还是电机和叶片,叶片制造上复合材料的研发很重要,可关注玻璃钢、碳纤维等的进展情况。另外完整的风机型号也很重要,只有细分市场才能最大限度的创造利润。
onlyone

09-11-17 12:59

0
d
渔民

09-11-17 12:42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先回答这个问题吧,智能电网的研发目的之一就是要解决您所提出的这个问题,从赶潮流的角度来说,中国政府应该会制定相关政策。但是即使是日本这样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大国,电力公司并不愿意收购这样的电,主要原因是这种电对他们来说是垃圾电,利用效率不高不说,对电网的要求也非常高。在日本有相关的示范,但是是政府给了补贴的。我觉得相比于太阳能、风能电站的建设,您所说的这种模式更难实现,而且更不经济,可以想像一个太阳能电站可以由专业人员集中管理,而若干个分散的太阳能电站又该由谁来管理呢。
渔民

09-11-17 12:35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不客气,不过我仅是从我自身的知识体系来解答,关于投资我理解的并不多,还要向大家学。
paullinl

09-11-17 10:48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谢谢解答。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