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B股成为国际版的可能性分析及近期B股走向

09-11-13 14:55 3095次浏览
好极了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近一周来B股走的明显比A股强,每天不断放量上涨,特别是今天早上一度放巨量创新高,几乎全线涨停。这几天的走法有一个显著特点,纯B股比AB都有的股票走的强,不少ST表现疯狂。对于这种走法我认为根本原因是B股估值低,导火索可能是B股问题将是管理层的下一阶段的重点,而且很可能以国际板的形式推出,实现多赢。

在股改基本完成,创业板成功推出的背景下,证监会无外乎剩下这么几件大事: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港股直通车、国际板、B股问题,至于加强监管是日常事务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特别是中国股民整体上还很不成熟,因此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这些高风险的产品近两年推出很难,因此可以排除。港股直通车对于内地投资者有好处,但对政府来说没啥好处。首先A股还有无数企业等着融资和再融资、创业板还有一大群排队,随意分流资金不利于新股发行,而且可能导致A股重挫,是管理层不愿意的。而且这种事情只对一些价值投资者有利,其他方面好处较少。剩下的就是B股和国际板的问题了。
首先说B股,B股的正式名称是人民币特种股票。它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外资股。B股公司的注册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内(深、沪证券交易所),只不过投资者在境外或在中国香港、澳门及台湾。2001年我国开放境内个人居民可以投资B股。从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是吸引外国投资者,发挥其筹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增加外汇储备。近些年来,国内公司海外上市,特别是在香港的上市,再加上A+H股发行,国外投资者有很多渠道投资中国上市公司,而且QFII等也逐步允许国外投资者投资A股,这样B股逐步边缘化,交易量越来越小,而且近十年B股几乎没有再融资,像一潭死水。一些纯B股公司无法再融资,都在谋求其他上市渠道,一些ST公司的壳难以卖出进行资产重组,很多人呼吁解决B股问题。解决方法主要有AB股合并、B股回购注销、国际板、恢复B股的发行方式,我认为这里面前两个都一样,都是AB股合并,后两个也有共同之处,可以称为国际板。AB股合并操作难,受益者少,主要是B股投资者受益,感觉不好操作。
为何要推出国际板?首先中国要想有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不吸收国际资金是不可能的,没有国际级的企业也是不行的。外企在中国上市,最终拿走的是外汇,这在前几年,外汇不多的情况下是无法允许的。这也就是2001年允许境内投资者购买B股后没有下一步政策的原因。而当前中国的外汇已经很多,中投都已经以国家的名义到海外投资了,但成绩并不明显,我想不是水平不行,主要还是有类似基金经理的局限性。由于境内机构和个人没有外汇投资渠道,出口带来的外汇收入都兑换为人民币,国家在这方面压力越来越大。此时推出国际板,既能解决国际版问题,又能解决过多的外汇储备的问题。
那么国际板是通过A股还是B股,还是类似创业板一个新的板块解决呢?假设通过A股解决,这样有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外资是要拿外汇走的,他拿很多人民币没用,人民币不能随意兑换为其他国家货币,如果A股发行就会在价格制定、资金流转方面遇到复杂的汇率问题,因为汇率每天都在变。更重要的是在A股发行会分流A股资金,而且没有太多好处,容易招来骂名。
如果国际板通过B股发行呢?首先为了发B股,必然要恢复融资和再融资功能、允许资产重组,抬高B股估值而有利于发新股,这些都是好事,没有人会反对,无论是股民还是上市公司。技术上也简单了,国际板发行筹资操作过程都是外汇,避免了汇率问题。有这样对大家都好的事情,何必再用第三种选择单独设立国际板呢?
国际板与B股合并是否会给A股带来负面影响呢?这方面会有,但很小。因为目前每个人每年购汇额度只有5万美元,国家这方面可以控制流量,而且B股开户和交易手续繁琐,对A股的资金分流应该有限。最根本的还是B股盘子小,分不了多少A股的资金。
国际板与B股合并是否会给外汇储备带来风险?有,但可控。首先发行规模可控,证监会可决定按照什么速度发行。另外国内公司到香港上市,也可换回外汇,特别是目前比较普及的A+H模式。

今日国际财经消息中有这样一段:面对记者们的“逼问”,邓肯·尼德奥尔抛出了“烟幕弹”,仅表示,目前正在商谈中,将在2010年合适的时候宣布相关情况。尽管邓肯·尼德奥尔并未透露具体登陆上交所国际板的具体日程表,但邓肯·尼德奥尔此行的日程已经表明国际板推出的日益临近。昨天,邓肯·尼德奥尔已与上交所见面,今天将与证监会官员会晤。“我们会继续进行非常建设性的对话,关于帮助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并且讨论到上海上市的问题。
假设国际板推出我想会有以下步骤:
1、允许B股公司再融资
2、加快B股公司资产重组,解决ST的问题
3、解决少数纯B股公司股改的问题
以上措施可让现有B股上市公司的问题得到解决,并提高B股的估值水平。
4、逐步允许国内机构投资者投资B股,其实目前很多国内机构都是通过香港进入B股的,比如国泰君安和申银万国。
5、时机成熟时开始发行新的B股,以外企为主。
6、逐步放宽汇率管制,比如个人购汇额度到10万美元每年,增加机构投资者的购汇额度。
最后说一下最实在的,如果真的B股变国际板,目前B股投资如何选择呢?从政策上分析,我认为获利程度是以下顺序:
1、ST表现会最出色,乌鸡变凤凰,翻得倍数当然最多。但不符合我个人的价值投资风格,我是不会参与,只建议高手参与。
2、纯B股,被压抑的太久了,允许再融资后会走的更好
3、AB股差价较大的且有投资价值的公司,目前比价在2-3之间的有不少,这个是我的主战场,万一国际板不在B股,我还可以期待B股回购啊。
4、AB股差价较小的属于跟风上涨了,也是依据价值投资取向决定了。
以上内容为爱情保鲜网理财栏目特聘版主数字游戏原创,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千万不要低估管理层的智慧,中国的管理层最善于的就是用政策实现多赢,大家都开心,才是最好推动的事情。
B股市场一定会有一个好的解决,而且很可能就是国际板,这么多年的B股不是白开得。如果你从2001年到2009年近10年时间都没完成B股建仓,只能说没有提前领会国家的意图,给你十年时间低成本建仓,把握不住就不能怪政府了。
(以上内容属于娱乐性,呵呵!)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沪深符

10-03-15 08:50

0
B股佣金万分之五!
好极了

09-11-16 08:45

0
上交所正在就海外公司挂牌上市起草相关条例--消息

路透上海11月13日电---熟悉情况的一位消息人士告诉路透,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就海外公司挂牌上市起草相关条例,并将于本月可交易复杂衍生品的新系统. 

该草案意味着海外公司向在中国内地首次公开发行更近了一步,而此前中国深圳创业板市场已刚刚开市. 

中国正积极加速改革以实现其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包括推动上海在2020年之前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汇控(0005.HK: 行情)和东亚银行(0023.HK: 行情)等跨国公司均已表示,计划最快将于明年在上海上市. 

消息称,上证交易所将于11月23日宣布出台一套新的交易系统,这将扩大交易容量,并可允许交易股票期权等复杂金融产品. 

东方证券首席衍生品分析师高子剑表示,"若上海希望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那麽上证交易所需要能够交易更多复杂以及面向全球市场的金融产品." 

目前,上证交易所有868家中国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7.6万亿元人民币. 

相比之下,据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网站显示,在该平台上市的全球公司为8,500家,且截至1月31日的总市值达16.3万亿美元. 

里昂证券称,欲在上证交易所上市的海外公司还有通用电气(GE.N: 行情)和巴西矿商淡水河谷(VALE5.SA: 行情). 

高子剑表示,"尽管设立所谓的国际板不具备技术障碍,但其正在等待具体条例和制度出台,亦有待获得政府批准."(完) 

--编译 尹嫄婷; 审校 黄凯
没有烟抽

09-11-13 18:03

0
我有957是956兄弟,今天第二强。

每次B股莫名大涨,都是没A股的B股涨得多。
稳健就是暴利

09-11-13 17:57

0
下周一开始,B股整体翻一倍,龙头,今天看是900956,将会2倍行情.
好极了

09-11-13 17:47

0
发展国际板何不从B股开始

  最近发展资本市场国际板的声音鹊起。毫无疑问,为了实现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减少外汇储备增加的压力,早晚要把国外资产引进来,但是如何在保证实现多重国家战略目标的同时,减少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并且顺便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如果中国每年产生3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再加上海外的资金通过资本项目持续进入中国,20年后我们的外汇储备有可能达到10万亿美元。  
  如果没有外汇投资场所,所有的贸易盈余都将以外汇储备的形式被中央银行购买。中央银行就必须投放50万亿人民币的基础货币来购买——加上10倍的货币乘数,形成数百万亿人民币的货币投放,必然造成中国国内的货币流动性过剩,进而造成通货膨胀、资产泡沫、存款人贫困化。  
  为了解决央行被动购汇、丧失基础货币投放自主权、避免用内部经济失衡的成本去承担外部经济失衡的代价,必须打通中国外汇投资渠道、解决中国的外汇投资场所问题。  
  显然,如果在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内,一国对外投资是不可避免的,由政府机构、企业、居民都可以购汇对外投资比单纯由国家机构对外投资更容易实施。而在当前发展阶段,对于中国企业、居民的投资能力而言,在“家门口”建立一个外币资本市场,吸引全球的企业到本国外币资本市场上市,可以缓解国家机构走出去收购资产和股权的压力——既要重视“走出去”,也要创新性地“引进来”。  
  B股市场已经是现成的境外美元、港元投资场所,只需要明确其发展方向、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发展壮大,就可以发展成中国外币资本市场。  
  假设B股市场能够吸引大量海外企业前来上市,大量外国政府前来发债,中国投资公司、中国央企、中国的B股投资者就可以在家门口购买海外资产了。  
  因此有关方面应继续鼓励中国国内有用汇需求的企业、中国境内的中外合资企业、外资独资企业在B股市场上市的同时,强化上交所、深交所B股主管部门的力量,或分离出来成立专门的B股交易所,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吸引全球的优质企业到中国B股市场上市;吸引并鼓励外国政府和企业到B股市场发行外币债券 ……   
  为了做大做强B股市场为基础的中国外币资本市场,政府可以鼓励中国的基金公司发行B股投资基金,国内投资者用人民币购买B股证券投资基金,由B股基金向外管局购汇投资B股;规定并逐步扩大企业、居民、投资基金投资B股的购汇额度,并规定B股账户购汇只能“专汇专用”投资B股市场。当然,中国投资公司也可以在B股市市场购买本国企业或外国企业的债券或股票。  
  90年代初期,中国B股市场的建立,曾经引起全球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在亚洲金融危机后,B股市场已经被边缘化。事实上,B股市场发展到今天并不是因为这个市场本身不能作为,而是因为战略方向不明。  
  发展国际板,让海外企业在A股上市募集人民币——这在当前还不现实:无论是监管要求、国内企业对人民币的融资需求、对外资热钱的进出控制都会给中国带来很大的风险。更可怕的是,有可能破坏国内资本市场的稳定,影响经济发展。  
  把B股市场发展成中国外币资本市场,第一步先鼓励国内居民、投资机构,甚至中国投资公司等企业在B股市场投资,吸引国外优质企业和资产到中国上市融资,既解决外汇投资场所的问题,又为将来完全开放资本项目积累经验,为人民币国际化做好战略准备。  
作者系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