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看到一篇比较华兰与莱士,转过来,里面有些相关信息还是比较有用,并不表示本人赞同其观点。
--------------------
上海莱士和华兰生物的对比(转)点击量:22 回复数:0 海浪缘 发表于 2009-12-01 21:16:54
一场甲流的发,将华兰生物和海王生物等生产流感疫苗的上市公司的股价迅速推高,在2009年4季度的涨幅都超过一倍,机构也纷纷看好象华兰生物这样的中小板的高成长性个股。回顾华兰生物这只当年作为中小板开板时的七只股票之一,确实应该承认它在过去五年中的良好表现(5年间按照复权计算涨幅超过12倍),同时我们也同样对华兰生物这样以生物制药为主营业务公司的未来发展空间报以巨大的期望。既然我们如此认可华兰生物今后的发展,那我们是否还可以在目前A股的上市公司中寻找到相同具有无限潜力的公司呢?今天我就想给大家介绍上海莱士这只和华兰生物主营业务高度类似,同时在赢利能力,股本扩张能力更胜目前的华兰生物的上市公司。下面我将通过对两家公司的主营业务,业务扩张能力,产品赢利能力、未来潜在转送股能力等几个方面对两家公司做一个粗浅的比较分析。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代码002252,于2008年6月23日登陆中小版,致力于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人血白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产品等。目前可流通股本4000万,总股本为16000万,当时的发行价12.81元/股。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3.09亿元人币,毛利润率62.42%,净利润1.04亿,每股收益0.75元,2008年分红为每10股送8元现金,对照当时的25元股价,相当于年收益率3.2%(税前)。
华兰生物于2004年6月上市,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自产的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发行股本为2200万股,发行价格为15.74元/股,目前可流通的股本为36012万股,实现全流通。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75亿元人币,毛利润率60.13%,净利润1.87亿,每股收益0.85元。2008年分红为10股送6股转送1.8股(税后)。
从上述几个主要财务指标看两家公司不相上下,华兰生物的赢利能力稍微好一些,但股本扩张很快,不利于后期每股收益的增长,而上海莱士因为上市时间短,目前还没有过送配,今后应该有更多的送配机会给投资者。
具体到公司的主营业务,两家公司的业务在2008年前高度相似,但2009年以来华兰生物又增加了流感疫苗的生产和销售,按照预测该部分将增厚上市公司2009年业绩为0.5元/股,因此从短期看上海莱士还无法和华兰生物享受相同的估值。
但如果我们只是对比两家公司的血液制品业务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对比如下:
血液制品公司的原料是血浆,2009年上半年由于国家实行检疫制度,规定献浆在90天内不得进行生产,造成各家公司浆源不足影响了产量。因为各家公司的产品都供不应求,原料的供给能力就直接决定公司的赢利能力。目前各家公司的投浆量已经恢复到2008年上半年水平,今后产量主要看公司的采血站的量、分布以及血浆的综合利用率。我们查阅了两家公司2008年的年报,华兰生物共有单采血站14家(1家处于筹建期),分布在广西、重庆和贵州地区,超过1000万注册资本的血站有两家;上海莱士共有9家血站,主要集中在广西,没有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的血站,甚至有3家规模只有30万注册资本的小采血站。但查阅2008年年报,上海莱士实现销售收入3.09亿,;华兰生物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75亿,说明上海莱士在血浆的综合利用率上超过华兰生物。
总体说两家公司都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华兰生物有疫苗生产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控制的血站多,(2009年还可以在重庆新建6家血站);上海莱士在血浆的综合利用上占优势,最近在海南获批建3个血站,上海建造新的生产基地预计在2011年投产,生产能力将达到800吨/年(目前为240吨/年);因此可以看出两个公司都具备很好的增长潜力。
但结合目前的股价和股本情况,上海莱士在未来两年更具备投资价值,理由如下:
1、2011年达产后产能将增长3.33倍,同时国内产品的供不应求在2-3年将持续存在。
2、在申请新建血站的同时,公司还在进行血站的收购,预计2010年新增2家血站。
3、公司大股东科瑞集团限售期到2011年6月到期,因此到时发生送配的几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