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受益
0
好 受教了
0
回顾过去的中国经济可以发现,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从1998年开始到2005年都是比较平稳的,1998年到2001年,GDP的实际增长速度大致略低于8,2001到2002年,GDP增速则在8%上下,2003年GDP增速开始加快,从2003年到2005年,GDP的增速都在8%~9%上下。这一段时期,实际上 GDP的波动大致在1~2个百分点之间。算是比较平稳的时期。与之相对应,那个时候市场里,也是“精选个股”的投资策略占上风的时候。
但进入2006年,GDP增速不断加快,至2007年最高峰达到13%一线,季度增速预计达到15%以上,而随后在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GDP的增速又快速下调,预计季度增速下到6%一线,今年又快速反弹。季度增速从15%到6%再反弹到今年的9%,宏观经济的波动幅度非常之剧烈。
剧烈的宏观波动,导致了国内部分强周期行业的经营环境和利润出现极度剧烈的波动。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色行业的公司上市多年的波动区间就是5~8元,但就是在2007年一口气涨到100元,2008年又跌回6元,2009年又反弹回40元。如此大的价格波动幅度,背后是剧烈的宏观经济的波动,这种环境下,自上而下成为主流有它的道理。
可是,从现在的时点往后看 我估计我们国家的GDP水平会重新回到 8~9%之间,经济波动幅度不可能太大,而市场的波动度也会相应收窄,系统性的机会会逐步让位于个股的业绩差异,这是我们判断未来投资风格会切换的原因。
事实上,在整个经济周期里,像前两年这样巨大的波动,顶多占1/3的时间,其余2/3时间宏观应该是稳定的。未来,中国可能重新进入一个相对的稳定期,或者说“新常态”。
《基金周刊》:在这样一个经济相对稳定期,你觉得投资策略应该有什么变化?
李旭利:如果宏观波动稳定下来,那么强周期行业的弹性会下降,投资者的关注度也会逐步转移到寻找优秀的企业身上,我相信,这样的转变不久就会发生。
从投资策略上看,市场要比以往更重视精选个股。那些确定高成长的公司会受到市场的青睐,这种趋势已经开始出现了。
对于目前的市场,最需要避免的是,把过去两年的短期经验长期化、规律化。
《对话重阳投资首席投资官李旭利》节选
————————————————————————————————————————
“对于目前的市场,最需要避免的是,把过去两年的短期经验长期化、规律化。”
这是正是我要表达的观点。
0
巴菲特的忠实信徒,最纯粹的巴式投资者
0
例如力拓在1990到2003年长达13年的时间里最大振奋不到两倍,卡特彼勒在1962到1992长达30年的时间里最大振幅不到三倍。
谢谢,解决了我的一些疑问。
0
有道理,干推
0
2008年初海海人生说是崩溃的1年。2009年年末LAOBA说全球大宗商品牛市崩溃。
商品牛市崩溃后,可能智力能值钱些。这几年体脑倒挂的厉害。体力和投机这几年赚的不轻。
0
楼主总体思路正确,但是中国的经济腹地很大,周期的平滑需要较长的时间,缓冲的余地很大。希望能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0
好文,干推。
0
油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