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在移动和电信的夹缝中,联通注定无法得到比以前更好更快的发展。
在很多地方,联通的品牌号召力不但远不如移动,甚至还不如新进来的电信的天翼。
0
中信证券分析师张兵认为,中国联通3G的规模化启动将刺激国内3G在下半年加速发展,尤其是3G手机用户市场得以启动和发展。联通凭借其3G产品的独特优势将成为2009年下半年国内3G运营市场的最大受益者,3G对公司的用户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都将是变革性的,下半年也是联通市场地位提升的拐点。分析师看好联通的成长价值,看好其在目前时点的投资吸引力,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国信证券分析师严平认为2009年4季度中国联通将出现阶段性上涨行情,原因是:未来半年中三季报应不会低于市场预期,之后将是较长的业绩真空期,市场注意力将转移至3G用户数。WCDMA正式商用及iPHONE推出可能在,2009年4季度使联通3G用户数快速增长(分析师预计10、11、12月分别为60、80、100万户)。这样的3G用户数据将提升市场信心,阶段性推高股价。但考虑到季度盈利不容乐观,3G初期(2009年4季度-2010年1季度)收入尚不能覆盖折旧增量及其他成本。因此建议未来一到两个季度波段操作,直至度过季度盈利拐点(分析师预计WCDMA网的盈利拐点在2010年2季度-3季度)后,公司股价将摆脱“震荡”走势,趋势性走强。
0
也来凑个热闹,我想年收益过10个点,就满足了!因为他在泡沫的A股市场,还相对安全的!
0
送油票一张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1股H,等于0.34股联通A。12元的H相当于A在4元的价格
现在的H在净资产附近,H是实际经营者,A是H的股东,只享受分红。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我有,但是不多。这股票走得很不好。
0
如果确实有信心,漫长的等待里,你不会因为波动放弃。你的坚守会给你带来回报。自负则完全相反。
如果确实懂得,那么你不会在乎旁人的反对看法,因为懂得,所以坚定。
还一种可能,这是连常小兵都没把握的事,那么,即便成功,也是运气的垂青。
WCDMA,CDMA,TD,如此悬殊的硬件支持,假若最后依然惨败,嘿嘿,那应该就属于管理层风险了。
想起那句话,专家都是白吃饭的,专家回答:我们不光吃饭,偶尔我们也吃屎 ^_^
-------------------------------------------------------------------------------------------------
淘股吧的好处是帖子可以永远给你留着。一年以后再来翻帖吧
投资,就是悬念的艺术,呵呵。
0
A股的联通和H股的联通不是一回事
0
联通在错误的时间,面对错误的对象,进行了错误的宣传
我是移动用户,同时也是水货手机的持有者,我在移动的资费是200元左右,我希望以我现在或者再稍微低一点的资费使用联通的3G。
经济不景气,我想有相同想法的移动客户还有很多。
中国的通信资费已经够高了,“加量不加价”、“加量又减价”恐怕是未来中国电信市场竞争的主题。
那种在高资费基础上希望更高资费的想法终究只是“一场黄粱美梦”。
我觉得联通一个失败的宣传就是:“公司坚持在推广3G业务不会打价格战”。
如果联通3G资费真的坚持高高在上的话,移动很快就会在终端及网络上追赶上来,后来者居上也许要不了多久。
什么是价格战?
从字面上描述:就是商家围绕商品价格而进行的激烈竞争和战斗。
还可以说:是商家围绕商品价格的升或降而进行的激烈竞争和战斗,价格战不是降价战,价格战还包括涨价战,只不过后者不常见而已,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国外铁矿石巨头2007-2008年针对中国的价格战就是涨价战,地球人都知道的,那可是轮番涨价。
事实上,价格战无时无处不在,只不过够不够激烈,引不引起关注而已。
无论联通的通信资费如何制定,如果以电信或移动作为参照,它都是有差异的,或者说,不是涨价就是降价,而这本身就是价格战的概念范畴;也就是说,联通的“公司坚持在推广3G业务不会打价格战。”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从“公司坚持在推广3G业务不会打价格战。”
我们可以看出:联通是在错误的时间,面对错误的对象,进行了错误的宣传。
错误的时间:
联通早早宣布,特别是推出高资费的套餐,让一直等待的联通粉丝彻底放弃了希望(曾经有一个群体,在等待着联通3G,这个群体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移动客户,这本身就是对联通的最大支持);特别是最近移动推出包月套餐又是在网时间超过15个月,又是送手机,这一群体转投移动阵营或者决定继续留在移动阵营,并且在网15个月,都将为移动赢得宝贵而足够的时间,这对联通是很大的威胁,最终,他将迟滞联通的3G进程。联通要把这一群体抢回来,必将付出更高的代价。
看看移动的资费:58元包打158元,不设最低消费,话费超过58-158元之间只收58元,在网12个月;送NOKIA 5310手机最低消费77元,在网15个月;无论是58元或是77元,加上其他费用,总费用将会是80-120元之间,这将是最基本的中端客户,由此可以看出,移动的营销是非常精准和老道,与移动相比,联通的营销更像是毛头小子,大言不惭,无的放矢。
面对错误的对象:
联通希望面对高端客户,这是很好的理想,哪个商家不希望面对高端客户或者说希望面对更多的高端客户,理想是一回事,如何把理想变成现实又是一回事。
看看联通的资费186元、226元、286元、386元、586元、886元和1686元,这已经不是一般的高资费,而是很高。
现在绝大部分高端用户都在移动手中,而目前要想入WCDMA的联通网络还必须更换手机号,这恐怕是绝大多数高端用户都不愿意的(可能不是不想,而是很无奈)(携号转网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短时间内要想把高端用户从移动手中拉过来,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联通的3G一定或者说也只能从中端用户开始切入,也只有这个群体才会有兴致为了3G更快更换手机号,我不知道联通怎样定位中端用户,从电信市场看总通信费用支出在80-150元应该算是中端用户了。
那么哪个群体是联通优先发展的客户群呢?
1、 目前拥有水货WCDMA手机的用户,这也通常代表着前卫和时尚;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用户使用电信的CDMA或移动的TD-CDMA都要更换手机,而持有水货WCDMA手机的用户换卡可以直接上联通的3G,把水货手机的功能利用上,不浪费。并且我还认为联通应立即开通原联通号码的3G业务,因为很多原联通号码的用户有一部分还是水货WCDMA手机的持有者。联通的资费套餐必须让这个群体消费的起。而这很可能是联通3G起步的中坚力量。
“让每一个用户的手机都不浪费,物尽其用。”作为联通宣传口号。
2、 最重要的一点,联通要想3G更快更广泛的推广,至少需要一款20元1G或50元3G的套餐,因为这是很多玩手机的群体消费层次(总费用80-120元),至少先让他们消费的起,他们才是有玩性、有兴致、有时间的人,他们是更有传播力的一个群体,也只有这个群体才会有兴致为了3G最快更换手机号。而有钱一族,月消费在300元以上的阶层,都在忙各自的生意,他们对3G个兴致不算很高,甚至不见得有时间,至少目前是如此;他们是成功或者成熟的一族,绝大多数都不会在3G网络仍不成熟时间使用。
3、 很多移动的中高端用户,要让他立即开通联通的3G并不难,但是他不大可能立即完全脱离移动,这其中有着各种原因,担心流失客户和关系啊,套餐没到期啊等等,这将出现一批同时拥有联通3G和移动2G的客户群,并且这可能在一段时间内的很大一个群体;他们不可能把通信费都用在联通3G上,而且也只能是一部分,那么它分出这部分给联通3G的费用,也只能算是联通的中端客户。
综上可以得出:中端客户将是联通3G起步的中坚力量和坚实基础,也将是联通一段时间内的核心业务群,中端客户的发展将决定着联通3G的成败(移动的营销那可是异常精准)。
正如一个国家,中产阶级才是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基石。
联通的策略应该是以较低的3G资费引玩家入手,随着网络的逐渐成熟,逐步向高端迈进,进而在3G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事实上,我隐约的感到,面对移动的迅猛反应和精准进攻,联通的优势正在一点点的消失。
当中端客户大规模的对联通失去信心而转投或者坚守移动之时,我不知道还有谁能够挽救联通的命运(高处不胜寒)。
错误的宣传:
再说价格战:
价格战即便理解为降价战,说的好听一点,不就是为人服务吗?
让每个人都用得起,多好啊! 多高尚啊!
为什么要说不打价格战呢?
为什么要自绝于人呢?
从联通的宣传口号上看,失误可不是一般的小;也可以看出,联通还很不成熟。
联通应该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我们努力让普罗大众都用得起3G,坚持不懈的为人服务。”
联通,真的不要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0
联通iPhone套餐或将遭遇滑铁卢
没错,中国也许将成为iPhone的滑铁卢。
得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无论iPhone的东家苹果公司,还是运营iPhone的中国联通,都自以为是的低估了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和3G用户的判断力,同时自作多情的高估了3G和iPhone对这些用户的号召力。
不久前,中国联通为准备尝鲜iPhone的用户定下了价码:去除wifi功能后的iPhone 3G和3GS的价格,其存储容量分为8G、16G和32G三,购买成本分别为5999、6999和7999元。以这个价格购买iPhone,用户两年内可以得到每月121元到333元数量不等的返还话费,一个附加的前提是,用户需要同时为此选择缴纳126元到886元不等的月度话费套餐。
好复杂的算术题。
我们可以选择两个代表性强的套餐,用以下的方式将这个数字戏简单化:
1.如果你现在预存7999元,并连续两年每月使用886元资费套餐-等同于每月你再补交553元话费,你可以得到一部“免费”的有32G存储的iPhone 3GS手机,同时,每月你可以“免费”拨打3000分钟电话、发880条短信、使用4G的上网流量….
该方案意味着,如果你主要用iPhone打电话,两年之内,你每分钟的话费最低是0.29元每分钟。如果你能坚持两年下来,你将额外支付13272元话费,两年后,iPhone彻底属于你。
2.你想便宜?可以现在预存5999元,并连续两年每月使用126元资费套餐,这样,每月你再补交5元,你可以得到一部“免费”的有8G存储的iPhone 3G手机,同时,每月你可以“免费”拨打320分钟电话、发120条短信、使用450M的上网流量….
而这个方案则表示,如果你主要用iPhone打电话,两年之内,你每分钟的话费最低是0.39元。如果你接受了这个条件,两年内你需要再累计补交120元,两年后,iPhone属于你了。
从以上套餐可以看出,如果主要是打电话,无论什么样的套餐,用户都需要支付每分钟0.3到0.4元的价格,且这种价格要持续两年。
这样的价格,跟现在的大多数物美价廉的2G套餐相比意味着什么,相信明眼人一看就明白。
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买iPhone的用户主要是为了使用WCDMA的高速3G网络功能,不幸的是,无论是450M每月的流量、还是4G每月的流量,用来高速上网都不可思议:众所周知,4G仅仅够看一部高清电影的流量,而450M,大概可以用来看一部高清预告片吧?
网友会不会因为太爱iPhone而不惜代价?
联通版iPhone被网友戏称为“阉割版”,因为这个版本删除了国内众多用户喜欢的wifi支持,恰恰是这种“删除”,直接导致了众多iPhone的粉丝们纷纷到淘宝等网站上购买功能全而又价格低的欧美破解版iPhone。
从这个角度来看,网们对于iPhone套餐的激烈反响也就可以理解了:在联通发布iPhone套餐的次日,新浪网上一则有数万人参加的题为“你是否会购买iPhone”的调查说明,95%的被调查者说NO,表示“预存话费购机太贵”或“单买价格太贵了”。
而近期一则题为“外媒称联通iPhone资费套餐价格高于美国”的报道更是披露,“尽管32GB版本的iPhone 3GS在美国和中国的整体价格基本接近。但在美国,最高一资费套餐不限通话时间和短信数量,而联通的最高资费套餐每月仅包括3000分钟的通话时间及880条短信”,此外,“美国用户选择45美元至120美元月费套餐(含短信)且签订两年合约的用户可以299美元的价格获得同款式手机”,拿美国用户的套餐价格和获得手机的代价与中国比比,就足以看出,联通iPhone此番定价颇多不靠谱之处。
凡此种种,联通决策者们不至于没有研究过,iPhone的决策者们也不应该不知道,可是为什么还要如此决策?也许除了本文开始所提到的原因之外,联通和iPhone的决策者们还有其他无法向我等小说明白的深思熟虑,但无论如何,如果不遵守市场规律,都只能够面临一个结果,那就是宣告iPhone神话止于中国。 (文/杜红超
联通售卖iPhone手机的消息实在是让消费者望眼欲穿,不仅通信展上没能如期亮相,国庆也依然爽约,想买的人仍然买不到,依笔者观察,这种饥渴营销不但没能吊起消费者的胃口,还让联通白白流失了不少用户。笔者就有几位原本打算国庆抱得iPhone归的朋友失望地购买了其它品牌的3G手机,总结一下,联通和iPhone让消费者失望的原因有几个:
一是等待的时间太长。通信展或者国庆黄金周都是iPhone售卖的最佳时机,可联通就这么眼睁睁地错过了,这种低效率的运营实在是让消费者大失所望,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来这种拖沓的作风,比起竞争对手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定制手机运作速度,实在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连手中的宝物都是这种运作效率,还能指望联通拿出什么高效服务呢?消费者不怒才怪。
二是购机太麻烦,消费者不但感受不到“上帝”服务,还感觉被竖了门槛。看看联通网放出的预订说明就明白了:
1、您所预订的iPhone 3GS或iPhone 3G手机仅能通过参与24个月合约计划方式购买,您需要选择合约计划对应的套餐月费并预存相应预存款,同时签约承诺在网时长24个月。
2、每个身份证号码只能预订一次,请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订。
3、请您如实填写姓名、身份证、联系电话以及所在城市等信息。
4、您预订成功后,系统将为您提供订单信息,请您妥善保管,该订单信息将作为办理相关手续的必要凭证。
5、中国联通将通过电话通知您在规定期限内到指定的营业厅办理购机入网手续。请您及时办理,逾期您的订单将失效。
试问,有哪个消费者买其他任何手机有过如此繁琐的手续?不管是网上购机还是去营业厅,买其他手机享受的那都是货真价实的“上帝”服务,可买一部iPhone还要如此麻烦,有几个消费者愿意这般折腾?
三是iPhone售价高出消费者的预期。消费者当然还记得联通或二千元甚至零元售卖iPhone的新闻,即使这只是媒体的猜想,但因并没有看到联通的否认申明,消费者还一直有着幻想。不过事实却大出意料,最便宜的iPhone 3G,手机款也是3099元,加上预存款高达5999元,虽然有免费的手机,但得承诺每月话费不少于586元,两款iPhone 3GS更需承诺每月话费不少于886元,这样的高端消费者,算算你身边的人能有几个?
四是随着消费者对iPhone手机的了解加深而有些望而生畏了,大家都知道苹果公司赚钱,即使手机白送给消费者也照样赚得盆满钵满,那么苹果靠什么赚钱?除了靠在线应用软件下载获得超额的利润,超贵的配件也是利润来源。由于iPhone手机电池的特殊设计,用户无法自行置换电池,用户换一次电池就需要 710元,又例如一个苹果无线键盘要628元,一个具有遥控和麦克风功能的Apple入耳式耳机也要628元,国内消费者看了这些配件价格还能义无反顾地去拥抱iPhone手机吗?
五是iPhone手机并不符合中国人的使用惯。据用水货的朋友说,iPhone手机设置很麻烦,中国人用起来会觉得非常不顺手,就拿简单的打字发短信来说,iPhone和国人通常使用的手机打字惯不一样,iPhone笔划输入只要有一笔顺序不对,想打的字就打不出来,拼音输入也一样,这对汉语言功底不扎实的消费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而且依目前来看,iPhone售卖价比国外价要高,这多少让国人心理上难以接受。
综上所述,就算iPhone在本土是超级抢手的大美人,来到中国也并不符合国人的审美惯和消费惯,联通要想靠 iPhone大捞一笔,这个梦想怕是要落空,要想完成500万部售机任务,联通还得好好解读一下iPhone和国人消费心理,否则凶多吉少。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0
从我自己套餐选择的决策过程来分析,我们认为联通的iPhone套餐和裸机价格制定精明且具吸引力。具体执行中的可改进之处有:1)将预存话费改为押金(押金只需要预存款的一半)、2)多送些网内通话分钟数和短信量。
在实地试验了联通网络、以及观察到一些海外用户在华漫游开始更多选择联通后,我们相信:iPhone这类“掌上上网本”终端能在联通的3G网上带来独特的用户体验,使互联网的移动化/个人化成为趋势 —— 不多花钱、就可以“体验很好的”把互联网拿在自己手掌里,随时随地新浪、博客、Gmail,百度、土豆、淘宝、QQ,做你平时上网喜欢做的事。
然而,我们认为联通目前的市场宣传以及对消费者使用惯的培育、引导空洞无效;建议尽快调整为以“不多花钱、把互联网拿在手掌里”为核心的宣传推广。
在“电脑”上用上网卡“上网”的人绝对不会怀疑3G与2G的“革命性”差异;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再用2G了。然而,天天背着电脑的人毕竟不多; 而用“手机”讲“电话”的人有2G就够了、一定会说3G是没用的。
3G的杀手级应用就是随身移动的“互联网”。iPhone之所以带动了对3G的需求,是因iPhone不是“手机”,而是一个有电话功能的“掌上上网本”(这就是为什么iPhone魅力越久越盛、而其它手机学不象的原因)。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拿上iPhone这类的“手掌式上网本”,3G的真正大众需求就起来了--随着iPhone、GPhone、BlackBerry Strom等的推出(而背后是显示屏、手机芯片、操作系统的巨大进步),“手掌式上网本(只不过附带电话功能)”已成必然的发展趋势。
在实地试验了联通的网络、以及观察到一些海外用户在华漫游开始更多选择联通后,我们相信:iPhone这类“掌上上网本”的终端能在联通的WCDMA网上带来独特的用户体验 —— 不多花钱、就可以“体验很好的”把互联网拿在自己手掌里,随时随地新浪、博客、GMAIL,百度、土豆、淘宝、QQ,做你平时上网喜欢做的事。
现在你可能会说:“家里有互联网、办公室也有;为什么还要把互联网拿在手掌里到处走呢?”;就象十年前,很多人也说:“我家有电话了、办公室也有、大街上到处都是公用电话,为什么还要拿个手机到处走呢?”一样。中国目前已有将近4亿离不开互联网的人;2亿多曾用手机上过网;其中至少有1亿-1.5亿有足够的消费能力。
从我自己的决策过程来仔细看看联通的iPhone套餐:
二个星期前去香港,准备买个iPhone,跑了运营商的门店、正规的电器店、旺角手机卖场,也上了苹果的官方网站。后来知道联通的iPhone将在十月中推出、有补贴,就决定等等。期间也去了中关村、百脑汇;也上了淘宝。
终于两天前,看到了联通的补贴方式;而且其网上预定(同时需要选定承诺的套餐)也从10月1日开始了;便立即开始了比较——最后发现,如果决定要用iPhone,无论是自己掏钱、还是让公司报销(我们公司只能报销一个手机的话费),都还是参加联通的套餐划算:
情景1:如果还是让公司报销我中移动的话费、自己掏钱付联通;那我会选择最低档的月租费套餐,补一定的差价买iPhone,也比直接买裸机再入网使用要划算得多。
1)参加套餐还是买裸机?
单独买一个iPhone 3G 8GB大概要人民币4500元左右(去香港买合人民币3942元,而且要在苹果网站上用信用卡支付、最快24小时发货;中关村所谓人民币3500元的是欧美的水货机、刷机之后上网也不稳定,而且往往是把原装耳机等原装配件给换了的;市面上人民币3000元出头的都是翻新机);这肯定不如办两年的126套餐划算再补3099元买iPhone划算——每月ARPU126元,24个月总共3024元;两年的服务加手机总共人民币6123元(参见表1);剔除单买手机的4500元后,相当于每个月的服务费为人民币68元;而这68元得到i)320分钟长市漫合一的分钟数,而且超出之后才人民币0.15一分钟、是最便宜的了(参照表3),ii) 套餐包含的450MB流量;不看电影、光上网几乎可以认为是无限的——这比较其他类似价位的套餐丰富多了(参见表2)。
2)买个iPhone裸机,插上我原来中移动的SIM卡?
iPhone用在2G网上纯粹就变成了个摆设、无法实现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体验;iPhone的关键词是“i”,不是“Phone”。要不是想用移动互联网,我没有必要换手机、或增加一台手机。
情景2:如让公司来报销我联通iPhone的资费、我自己付现在用的中移动的手机话费;那我一定在报销额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尽量高、能免费拿手机的套餐。之后,尽量用iPhone来打电话;会保留中移动,但就包一个最低套餐,少往外打,免费接听。
1)因为只能报销一个电话费,那自然需要联通的这个套餐有越多越好的语音分钟和短信数,以后能用联通的时候就不用中移动了、可以控制自己掏钱付的中移动的话费。因此,我就在公司最高的报销限额内选择“能免费拿到手机”的套餐;ARPU是公司报销的、买手机的钱是我自己掏的——自然是选择每月586元ARPU,手机免费的套餐。
2)其实这个套餐很不划算,要不是报销的话绝对不会选择它。例如,即使选择也不太划算的每月386元的套餐,手机补899元就可以了。为了自己可以不掏钱付这手机的899元,选择586套餐而不是386套餐,公司每个月多付200元,24个月就是多付4800元。联通的套餐真可谓是“深入国情”啊。
最为关键的是:情景1-2都是建立在一定要买iPhone的前提下的。那么省钱不买、不用了呢?
iPhone+WCDMA最大的吸引力来自“移动互联网”。以后出差就不用再背着笔记本电脑插着无线上网卡到处走了——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掌上上网本”看新浪新闻、看博客,用百度、谷歌查个信息、资料,聊MSN、看Gmail邮箱。其实,无线上网卡也不便宜,每个月至少100元。
当然,如果经济又变坏了,没有闲钱来提高生活质量;等等也是可以的。但等到真正需要换手机的时候;那时候,如果公司还能报销,那我就让公司报销联通的iPhone的586套餐,每月最多花50元保留中移动的号,来无限接听和应急。如果经济差到连公司报销都没了,那就选择联通的126套餐,套餐包含的320分钟打出分钟数可能是少了点,但那是长市漫合一的分钟数,而且超出之后才人民币0.15一分钟、是最便宜的了(参照表3),而且套餐包含的450MB流量;不看电影、光上网几乎可以认为是无限的了。最关键的是,花3000块就可以买一个iPhone 3G;相比1)HTC/DOPOCO的OPhone都要将近5000块,Nokia的N97也要5000左右,就连一个普通的索爱都要3000多,还是很有吸引力的;2)目前的中电信和中移动的TD如果每月承诺126元、2年,能得到的手机补贴最多也就在1000块左右;而且还没有补贴能带来移动互联网“良好用户体验”的好手机。如果中移动不是TD的手机,126元2年套餐能得到的手机补贴可能刚过500元。
从海外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以及越来越多的网站都开始推出手机适配版的网站就可以看出,互联网的移动化、个人化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运营商的市场培育、推广策略这个趋势在中国有多快,而这个速度是和分不开的。当然,这个趋势的速度也取决于“掌上上网本”的进步的速度;iPhone、GPhone、BlackBerry Strom等的推出已经拉开可这类产品的序幕,随着显示屏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芯片速度、功耗和散热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操作系统和软件技术的巨大进步,“手掌式上网本(只不过附带电话功能)”能带来越来越好的移动互联网感受,已成必然的发展趋势。——十年前,很多人也说:“我家有电话了、办公室也有、大街上到处都是公用电话,为什么还要拿个手机到处走呢?”;我们相信10年后人人都会拿着“掌上上网本”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