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川投集团是股票市场的票友吗? [原创 2011-02-14 15:25:15]
[size=14px]【北庭都护 2011-02-12 20:46 】
中期(1-5年内)而言,我也看好川投,原因很简单,现在价格低呀。
长期(超过5年,作企业股东),我不知道我是否会真的长期投资。但如果长期,以目前的价格介入,我绝对选国投而不选川投。
原因就是人的因素。
企业长期发展要看人的。
川投只是资源禀赋好,人是不行的,企业文化是不行的。就二滩这个事情来说,国投愿意提供无息贷款给川投,愿意出高价接华电的股份来控股,为的就是尽快把雅砻江开发起来。这种为大局不计小利,是王会生总裁的过人之处,换了川投王顺福,我看没那么爽快,甚至未必行。
想当初国投拿下罗布泊,应允也就是几天内。打款是1个月内。迟了,这项目很可能就不是国投的了。
吃顿饭能决策的人多了。问题是以后项目是否盈利、成功。就这点看王会生总裁有过人之处,国投这些年的项目大部分都是成功的。王顺福董事长没法比。
国投火电有意思的是参股的电厂效益往往比控股或独自运营的好。这说明国投对于行业的细致管理实际还是不行。
但是国投的火电这么多年从没亏过,这在上市的几大电力公司当中绝无仅有,哪怕华能08年都亏。这就看出王会生总裁在大的方向上那种智慧:选点、选合资对象等等。他是真正适合做项目投资的。
反观王顺福董事长掌管川投以来,在多晶硅上进展如何呢?不管如何强调客观困难,事实就是,新光这个曾经领先的一哥,现在和几个公司是平坐,最多只能说各有各优势而已了。
这些人执掌企业时间一长,就容易形成一种文化。后来者若非特别突出,难以改变企业文化。
为啥国投的董秘给人感觉兢兢业业,而川投的董秘只是让投资者郁闷呢?和企业的执掌者,和企业文化没有关系吗?
这些东西最终是否会影响企业长期价值?
---------------------------------------------------------------------------------------
回复:
“黄”、“王”不分,北庭都护也是一位南方人吧。
国投集团背靠财政部,自然财大气粗,川投集团如何能比。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在《川投能源2009年度小结》中,我把川投集团形容为股票市场的票友,也许他们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上市公司一旦失去信用,广大中小投资者就沦为与魔鬼打交道的人。》确实是我写过的一篇短文,原意是针对我们所处的整个投资环境,川投集团是四川省政府的窗口企业,到目前为止,我的总体评价还是正面的。
关于川投能源管理层的评论,另外还有两篇文章涉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
2010-01-05《答网友:管理层印象、新光估值。》;
2009-08-20《答网友 有关判断力以及对川投能源的判断》。
0
川投公司对投资者的漠视由来已久,其“罪状”可以列出很多,这确实是基金持股比例一直都很小的重要原因。好股很多,基金没有必要把黄顺福当回事。
之所以一直在坚守川投,是因为川投能源的资产结构在不断优化。
火电全部退出674,优质水电资产不断进来。新光硅业和交大光芒公司的潜力不可限量。
水电+多晶硅+高铁,都是亮点,迟早会大放异彩。
0
北庭都护从文化从管理论述川投国投,看他们的未然
令人深思
0
有点时间,继续瞎侃。
发债是一个关键事件。
川投为什么要拖后发债,他报批可是比国投还早的;为什么要玩川剧变脸,来个出乎意料的业绩预告?其实就是鸡肠小肚的为了那点利益。
相比国投态度明了:
1 表示希望促使股价涨,希望尽早转股,希望抛部分债。当然,那些根本不关注公司基本面的人是不会知道也不去想的,所以才有不到1/3的人配债;
2 放弃部分债券认购,表示让利。这个表述有的人是往相反方向去想的,以为国投是圈钱,其实不是。国投那么多机构投资抓住股份不动,其实就是眼巴巴等这个可转债。100%优先配售其实就是满足他们的。实际情况是,持有股份的机构们不但100%认购而且还加仓股票来增加配债。为什么国投愿意低于资产注入对价的价格(8.18)发行可转债(7.19),而且愿意放弃部分配债呢?
我认为这就是国投大智慧的表现。在当前行业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适当让利有利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参与,有利于国投股价提升。日后在适当的时候增发注入资产,国投还是不会亏的。
这种大智慧,换了川投能否做到,呵呵。
不管怎么说,两投发完债以后,实际各方的利益就比较一致了,无论业绩释放还是股价上涨都是顺理成章的。
0
2010年,其实很多蓝筹都是郁闷的,不单火电,水电也同样郁闷,估值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就中国市场的现状是顾不得仔细区分,都会一股脑的抛售,往下压。拿香港市场对比就知道了,港股对华能国际的估价(PB)就高于华电国际不少,但在A股,两者就差不远。
2011年,有很大的希望会改变这个状况。
在估值恢复正常阶段,好的差的就会比较明显起来。我们是寄希望于估值恢复,因此必须认真鉴别资产质地的好坏。
拿国投从来没亏过的火电和其他一般的火电资产等同估值就不严谨了。
中期而言,水电盈利好于火电,短期而言火电弹性强于水电。综合看,现状886会略便宜于674,1-2年内,我估计走起来会强于674.
当然,674业绩操纵的厉害,三两个月周期的爆发性会强一些。
0
中期(1-5年内)而言,我也看好川投,原因很简单,现在价格低呀。
长期(超过5年,作企业股东),我不知道我是否会真的长期投资。但如果长期,以目前的价格介入,我绝对选国投而不选川投。
原因就是人的因素。
企业长期发展要看人的。
川投只是资源禀赋好,人是不行的,企业文化是不行的。就二滩这个事情来说,国投愿意提供无息贷款给川投,愿意出高价接华电的股份来控股,为的就是尽快把雅砻江开发起来。这种为大局不计小利,是王会生总裁的过人之处,换了川投王顺福,我看没那么爽快,甚至 未必行。
想当初国投拿下罗布泊,应允也就是几天内。打款是1个月内。迟了,这项目很可能就不是国投的了。
吃顿饭能决策的人多了。问题是以后项目是否盈利、成功。就这点看王会生总裁有过人之处,国投这些年的项目大部分都是成功的。王顺福董事长没法比。
国投火电有意思的是参股的电厂效益往往比控股或独自运营的好。这说明国投对于行业的细致管理实际还是不行。
但是国投的火电这么多年从没亏过,这在上市的几大电力公司当中绝无仅有,哪怕华能08年都亏。这就看出王会生总裁在大的方向上那种智慧:选点、选合资对象等等。他是真正适合做项目投资的。
反观王顺福董事长掌管川投以来,在多晶硅上进展如何呢?不管如何强调客观困难,事实就是,新光这个曾经领先的一哥,现在和几个公司是平坐,最多只能说各有各优势而已了。
这些人执掌企业时间一长,就容易形成一种文化。后来者若非特别突出,难以改变企业文化。
为啥国投的董秘给人感觉兢兢业业,而川投的董秘只是让投资者郁闷呢?和企业的执掌者,和企业文化没有关系吗?
这些东西最终是否会影响企业长期价值?
0
投资是一种博弈,上市公司一旦失去信用,广大中小投资者就沦为与魔鬼打交道的人。这话是百兄自己说的。
从我打交道和感觉看,川投远没有国投规范。我向两个公司咨询过,感觉差太远了。
最近的事件特别明显,光大证券崔玉芹刚发布调研记录,出了个业绩预测,川投隔天就出来一个4季度零利润的业绩预报。
川投现在这批人就是不老实。
机构投资和一般散户所不同的是,他们往往实地调研。所以如果感觉打交道不顺畅的话自然不敢多投,人之常情。我认为这可是国投机构持股远比川投机构持股多且稳定的重要原因。
抛开管理人的因素单考虑行业和公司,就各有各判断了。
如果有足够耐心,都可以等到套利的时候。
0
川投能源与国投电力之差异讨论 [原创 2011-02-12 16:39:28]
[size=14px]之一、原帖由 舟山小鱼头 于 2011-2-8 19:36 发表
哈哈 楼主知道国内投入多少搞多晶硅吗
再者这玩意是技术活 你能保持第几啊
我觉得这玩意看着就象液晶屏结局一样
烧钱 .....亏损 ...
一句话 600674 值得看的就是水电 其它算了吧
看水电就看600886吧 过几年房产崩盘了 新疆 内蒙煤运出来了 煤价下来了
呵呵 那就笑吧
---------------------------------------------------------------------------------------
回复:
的确,我也曾经说过,看好新能源的,可以买674;看好传统火电的,可以买886。
现在的情况是多晶硅供不应求,传统火电奄奄一息,你倒是看得很远,已经判定多晶硅会亏损,并且火电会康复。
依据呢?
事实发展一定就是你想象地那样吗?
多晶硅和液晶屏倒是有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两个名词中都带有“晶”字,你不会因此而认为它们就是哥俩吧?
陈飞曾经说过,火电已经病重,现在还认为火电还能够轻易赚大钱的,确实具备了大无畏的精神。
之二、小小股东 2011-02-08 22:48
多晶硅供不应求,新光勉强不亏,火电奄奄一息,国投的火电仍然盈利,挺有趣的,没有永远景气和永远低迷的行业,如果景气度发生变化这两块资产的盈利会怎么样那?
---------------------------------------------------------------------------------------
回复:
多晶硅供不应求,是行业形势,新光勉强不亏,那是人为做出来的报表业绩,迷信报表业绩是没有资格在股市中生存的。
火电奄奄一息,也是行业形势,国投的火电虽然目前盈利,但并不说明就能够置身事外。
行业景气发生变化是要有很多客观条件共同支持的,你看到迹象了吗?
现在火电已经病重,也许会康复,也许会病入膏肓,并且不可救药,可能性是很多的。
无论A股、B股,还是H股,火电板块的整体走势都不容乐观,这是广大投资者在综合各种因素以后作出的选择。
“即使是自己持有的标的也要百般挑剔,多看风险”,这句话是你说的吧,自己做到了没有?
之三、小小股东 2011-02-09 19:05
呵呵,在你眼里川投有风险吗?你百般挑剔了吗?我所说的起码可以说明新光在多晶硅行业不咋的,国投的火电在全国的火电中还凑合。我从来没有很看好火电,但国投的火电是白送的所以我才考虑,未来火电确实有很多可能性,但不可救药绝不可能,我比你客观的多。
---------------------------------------------------------------------------------------
回复:
“没有永远景气和永远低迷的行业,如果景气度发生变化这两块资产的盈利会怎么样那?”在火电行业形势严峻的时候,你不是寄希望火电翻身吗?请拿出客观依据来,否则岂不是痴人说梦。
你究竟了解火电多少?你对于国投有很多30万火电机组这个最基本的事情也搞不清楚,是如何进行分析和判断的?
在当前的形势下,国投的火电是白送的吗?你是怎么给国投估值的,说出来让大家看看。
你听别人说新光是鸡肋,就相信啦?黄顺福还说过新光是摇钱树呢。
你看到新光报表亏损,就认为新光在多晶硅行业不咋的,你分析过新光亏损的原因吗?
你了解多晶硅吗?你了解新光吗?
分析一个行业和一家企业是需要综合各种方面因素的,拿着鸡毛当令箭,是盲人摸象,在股市中上当受骗的事情还少吗?
你哪里是客观啊,你简直就是勇敢。
之四、小小股东 2011-02-09 22:36
好,勇敢是好事,哈哈,谢谢夸奖!
---------------------------------------------------------------------------------------
回复:
小小股东,你太可爱了,真逗。
前面我曾经说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投资是五花八门的,再加一句,才具是形形色色的。
之五、清洁能源 2011-02-09 22:26
忍不住了出来说一句,说火电会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肯定是没研究国内电力市场了。
886和674之间有雅砻江连着,应该共进共退的,所以无论谁能当领头羊,都是好事,贬低一个抬高一个,实在是很没必要了。
---------------------------------------------------------------------------------------
回复:
首先让我们来比较一下银行股票和电力股票在国内市场和香港市场的定位表现,截至最近收盘:
工商银行,A股4.29元,H股5.68港元,不计币种差价-32.40%;
招商银行,A股12.71元,H股17.90港元,不计币种差价-40.83%;
华能国际,A股5.45元,H股4.24港元,不计币种差价+22.20%;
华电国际,A股3.18元,H股1.56港元,不计币种差价+50.94%。
有的时候,数据统计能够告诉我们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实,目前国内火电股票市场估值其实并不低。
有人说,国投的火电是白送的,谁能证明一下?
陈飞把当前火电行业的形势比喻为“病重”,既然是“病重”,就有可能“康复”,也有可能“恶化”,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我并不打算在这里花费笔墨探讨有关火电行业的局势,现在各个市场上的国内火电股票走势都不容乐观,这是广大投资者在综合各种因素以后作出的选择。
形势比人强,大家都是做投资的,明白趋势的道理。
就本人而言,也能够感受到国投电力董秘魏琼女士的严谨敬业,深表敬佩,但是却没有兴趣对其股票的好坏说三道四,因为涨跌是与我没有关系的。
以前一段时间,我在TGB的发贴大都集中在《川投能源和国投电力估值比较》专帖之中,因为其中有886的链接,为了避嫌才特地重开此帖的。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既然有人在本人的帖子里提起问题,我自然应该略作澄清以示回应。
有一些国投电力的投资者得陇望蜀,对于川投能源也颇感兴趣,却武断地认定新光是负资产,应该枪毙。枪毙新光以后,相比之下国投倒是显得更加值得投资了,这跟谢洪先之流的愿望也是一脉相承的。
我只是为各位朋友提供了一些表报业绩以外的线索而已,很多迹象表明新光还是活得蛮滋润的,是在“装病”,企图在市场对于新能源板块的炒作中“溜号”,建议广大川投能源的投资者不要轻率误判,“重病”的不会死,“装病”的怕什么,至少可以缓期执行,以观后效嘛。
在当前这个时间阶段,川投能源和国投电力的主要目标都是雅砻江流域开发,2016年以后,各自将拥有大量的现金流,肯定会分道扬镳发展的。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的形势下,结合四川省的环境条件和新能源发展规划,综合新光的发展历史、人员配置和资金投入等各方面情况,个人认为川投能源在新能源方面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而国投电力也许会在传统火电整合方面多下功夫。
原本就是两只股票,如果市场炒作水电题材,倒是可能遥相呼应的,仅此而已。
0
好,勇敢是好事,哈哈,谢谢夸奖!
0
现在火电已经病重,也许会康复,也许会病入膏肓,并且不可救药,可能性是很多的。
忍不住了出来说一句,说火电会病入膏肓,不可救药的,肯定是没研究国内电力市场了
886和674之间有雅砻江连着,应该共进共退的,所以无论谁能当领头羊,都是好事,
贬低一个抬高一个,实在是很没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