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674公司现在是做低业绩的,否则2010年的收益大致是0.5元左右,与550差不多。
而且,674的发展潜力也很大,所以是值得投资的。
6年以后,二滩下游建成,674的业绩至少在3元以上,可转债无疑早早就转成股票了,所以这个可转债与配股差别不大。
只是有一些小细节不同于配股。
0
可转债全额配售,意料之中的。
转股价17.30元,比886的可转债7.29元高2.37倍。
3月18日股权登记,21日交钱。
紧接着,托管天威硅业要在上半年完成。
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多晶硅是好东西,新光就不要再“装病”了吧,拜托。
0
电力调度模式之怪现状:清洁发电斗不过高耗能发电 [转贴 2011-03-11 19:39:30]
[size=14px]文章来源: 中国能源报
国家电监会最近发布的《风电、光伏发电情况监管报告》统计,仅去年半年时间,我国风电弃风就达27.76亿度,这么庞大的数字恐怕不是电网薄弱、消纳市场不落实这些看得见的因素能够完全解释的。电力调度这只无形之手往往容易被忽略。
调度安排怪现状
“如果能耗大、污染高的发电机组没有完成发电任务时,能耗低、污染小的发电机组就不能发电。”这种一眼就能看出不合理的调度安排,却是电力系统每天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
假设一个电厂,由一台火力发电机、一台水力发电机和一台风力发电机构成,在水流充足、风能丰富的情况下,一天中该怎么安排它们的发电顺序和发电时数?有点儿低碳意识的小学生都不难得出合理答案。而我们电力系统的“金科玉律”是这样安排的:火电、水电、风电各发8个小时,由于利益分配、技术特点等原因,水电、风电要“合理”弃水、弃风,进一步减少发电量。
每年浪费煤炭近亿吨
拥有丰富水力资源的贵州省,本来是应该交出一份漂亮的节能减排答卷,然而正是由于执行了这种的电力调度模式——在火电没有完成发电指标时,水电不能发,使贵州成了耗能大户,2009年全国仅有的两个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省份,贵州就占据一席。
贵州省副省长孙国强分析了其中原因:“按照旧有调度模式,不管机组的能耗情况,一律平均分配发电量。”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在其著名的《什么是水火同价》中对目前实行的计划调度模式痛心疾首:“在实时电力调度中,高煤耗的燃煤机组发电量计划指标尚未完成时,先进节能机组要减发让路;燃煤火电厂的发电量计划尚未完成时,水电要弃水、核电要压减负荷……。仅因执行这种与成本定价模式配套的计划发电调度方式,使我国电力系统生产同样的发电量,每年白白多烧煤炭近一亿吨。”
现有调度方式的源头
我国这种独特的“平均主义”加“电网意志”的调度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
关于“平均主义”,王骏司长认为,其根源在于按发电成本定电价,由于每一台发电机组运行的年度利用小时数是计算其发电成本的主要财务参数,所以,为了执行事先审定的发电成本,至今仍必须给各类各台发电机组平均分配发电量年度计划指标。在高污染、高耗能的发电方式未完成指标时,节能减排的发电方式只能让路。
关于“电网意志”,华中电监局晓宇认为,追逐额外利润是垄断企业的本质,故隶属于电网的电力调度机构,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电网实现其经营战略目标的工具。电网企业通过调度控制着发电企业,往往会以电网结构薄弱为由,以电网安全运行为借口,隐蔽地侵占发电企业的合法权益,并充分利用调度运行专业性强和调度过程信息不对称的特点,逃避电力监管和社会监督。
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和高效环保机组时,电网企业购电成本会加大;为增强发电资源的调配能力,需增加电网投资成本。如果没有“合适”的成本疏导机制和利益平衡方案,无疑会影响电网的调度积极性,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的前景可想而知。
不过,可再生能源并网难也并非铁板一块。
据了解,某省电力公司为了使本公司职工持股的小水电多发,曾以外送输变电设备卡口为由,要求区域内其他电厂少发电,并以电网解列等手段迫使这些电厂就范。看来可再生能源“被多发”也不是不可能的。
调度改革能否引领电力改革
在国际上,电力调度机构往往是独立于电网的国家公共服务部门,严格执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调度准则,即使一些未能独立出来的调度机构,由于电网企业实行输配电分开的市场化模式,调度也可按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像我国这样特殊的调度方式实属罕见。
面对目前严峻的风电上网形势,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说:“全额保障性收购风电上网,必须回答谁优先上网的问题。”
最近,好消息从南方电网传来,南方五省将采取革命性的调度方式——节能发电调度,业内人士更愿意称之为节能减排发电调度,几近夭折的电力调度方式终于破茧而出,谁节能、谁清洁,谁就优先发电上网。
支持电力体制改革的人士又看到了曙光,希望南方电网的星星之火可以形成燎原之势,他们的意愿能够实现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