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川投能源之田湾河研究

09-10-08 11:56 36738次浏览
百居一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一、概要介绍

田湾河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康定县、雅安市石棉县境内,为大渡河中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贡嘎山西侧,主源莫溪沟与最大支流环河均位于康定县境内。莫溪沟由北向南流,在魏石达先后有贡嘎沟和腾增沟分别自左、右岸汇入后始称为田湾河。下行至界碑石进入石棉县境内并有环河自右岸汇入,经草科、田湾在两河口注入大渡河。
田湾河流域梯级水电站由仁宗海、金窝、大发三个水电组成,每个电站装机均为24万千瓦,各安装两台单机12万千瓦的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机组。
仁宗海水库电站位于康定县和石棉县交界处,工程为混合式开发,电站龙头水库坝址位于仁宗海口上游约400米处,水库正常蓄水位2930米,利用落差610米,在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高水头电站中,其水头值亦排名在前10位,年发电设计能力为10.83亿千瓦时,设计年利用小时4510小时,保证出力达7.74亿千瓦时,电站总库容1.12亿立方米,调节库容0.91亿立方米,具有年调节能力。引水隧洞长约7.5公里;地下厂房厂址位于界碑石下游约650米,距田湾河河口约30公里。
金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境内大渡河中游右岸的一级支流,是田湾河水利资源梯级开发中的第二级,其首部枢纽、厂房分别与仁宗海电站厂房和大发电站首部枢纽衔接,引水隧洞长约7.6公里,地面厂房厂址位于喇嘛沟口上游约500米处,距田湾河河口约18公里,年发电设计能力为12.69亿千瓦时,设计年利用小时4530小时,保证出力达8.53亿千瓦时,电站总库容为7.5万立方米,日调节库容7万立方米,具有一定日调节能力。两台冲击式机组,是目前亚洲单机容量最大、水斗数最多的冲击式水轮机,6个喷嘴,21个水斗,最大水头619.8米,额定转速375转/分,额定流量27立方米/秒,总装机容量2×14万千瓦。
大发水电站位于石棉县境内,为引水式长引水隧洞高水头电站,引水隧洞长约9.4公里,地下厂房厂址位于大发沟对岸,距田湾河河口约7公里,装机容量24万千瓦,两台水斗式机组,与中段梯级电站金窝电站尾水衔接,利用落差513.8米,设计年发电能力为12.33亿千瓦时,年利用小时5140小时,保证出力达5.01亿千瓦时,电站总库容5.8万立方米,日调节库容5.73万立方米,具有一定日调节能力。
田湾河电站工程总投资约46亿元,是一个电能质量高,调节能力强,技术经济指标优越的中型水电基地。田湾河径流丰沛稳定,全流域面积1400平方公里,天然落差2120米,年利用小时高,具有调节能力,河口多年平均流量42.3立方米/秒,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87万千瓦,综合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梯级联合运行时保证出力约31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约36亿千瓦时。仁宗海电站枯水期电量可达3.09亿千瓦时,占设计年发电量的26.79%,金窝电站枯期电量3.4亿千瓦时,大发电站枯期电量3.305亿千瓦时,占设计年发电量的26.8%,丰枯差极小,较一般同类型水电站具有水量充沛,机组保证出力较大,发电时间长等优势,且可在枯期多发电,满足四川枯水期缺电的需要。

二、数据计算
1、四川省的分段电价:
在四川省,水库发电的电价是按丰枯季节、峰谷时段划分的。
(一)丰枯季节划分:
丰水期:6-10月份;
枯水期:1-4月份、12月份;
平水期:5月份和11月份。
(二)峰谷时段划分:
高峰时段:7∶00-11∶00,19∶00-23∶00;
低谷时段:23∶00-7∶00;
平 段:11∶00-19∶00。
在正常时段,枯水期的电价是0.432元/度电,平水期的电价是0.288元/度电,丰水期的电价是0.216元/度电。
2、田湾河全年发电量估算:
田湾河水电站径流丰沛稳定,根据2006年10月28日发布的田湾河20%股权收购公告预测,枯水期五个月约可发电10亿千瓦时。
今年一季度,田湾河的发电量近3亿千瓦时,因仁宗海水库尚未建成投产,引水流量不能满足两台机组运行需要,应该只有大发和金窝的各一台机组在出力,这种情况与收购报告中的预测数据也是基本成正比的。仁宗海水库是去年年底才开始蓄水的,会相应减少下游的引水流量,至少在今年一季度不会对下游发电作出贡献。由此可见,在收购报告预测的枯水期10亿度电中,没有包括0.9亿立方调节库容所产生的大约3亿千瓦时的发电量。根据谨慎原则,本文暂时没有把这个因素列入计算范围。
平水期两个月,按机组效率50%计算,约可发电5亿千瓦时。
丰水期五个月,按机组效率80%计算,约可发电21亿千瓦时。
田湾河全年发电合计36亿千瓦时。
3、田湾河全年平均电价:
根据上述数据,田湾河全年的税前收入是:0.432×10+0.288×5+0.216×21=10.296亿元。
田湾河的全年平均电价是:10.296/36=0.286元/度电,税后电价是0.244元/度电。
4、田湾河度电指标:
田湾河的总投资额目前还没有最后确定,假设为46亿,其中80%银行贷款,约37亿。
折旧率:30年折旧,每年3.5%,每年约1.6亿,0.044元/度电。
利息:5.5%,每年约2亿,0.056元/度电。
运营成本:0.04元/度电。
综合度电成本合计0.14元/度电。
田湾河度电毛利润0.104元/度电。
5、田湾河净利润:
田湾河享受“二免三减半”的所得税优惠政策,2010年开始所得税为7.5%,田湾河度电净利润为0.0962元/度电。
田湾河年发电36亿千瓦时,净利润约3.46亿元。
川投能源占80%股权,每年增加收入2.77亿元。

三、结论
田湾河是国内不可多得的优秀电力资源,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可产生5亿现金流,为川投能源贡献近3亿元净利润。
打开淘股吧APP
13
评论(34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hhb316

10-07-20 12:47

0
有请"百居一,飞翔铁,川投50元,投资雅砻江'等价值投资者进入"川投能源价值投资交流群120142556"共同探讨.
hhb316

10-07-20 12:46

0
有请"百居一,飞翔铁,川投50元,投资雅砻江'等价值投资者进入"川投能源价值投资交流群120142556"共同探讨.
百居一

10-07-20 11:57

0
答网友:全面看待川投能源 [原创 2010-07-20 11:36:08]  
 字号:大 中 小 
清洁能源 2010-07-20 09:44:36
  看好川投的还是分为两种,一种是钟情水电,另一类是对新光十分看好.
  新光现在以输出技术为主,多晶硅不可能有太大的贡献,但一年几千W对于川投来说基本是可有可无,特别是锦屏投产后更是这样.
  所以个人建议大家看轻新光,当然,新光能增加点利润,这两年还是比较重要的,而如果把新光当作川投的未来的增长点,可能会失望.

答复:
---------------------------------------------------------------------------------------
  水电和新能源是川投能源的两个发展方向,我们都要客观分析,长期看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川投能源的水电由于有很多是在建项目,所以成长性是可以预期的,但是建设周期也漫长。
  光伏产业是全球的发展热点,市场潜力无限,其中充满着机会。新光已经掌握了完整的多晶硅开发技术,也能够生产出高端的产品,契合了国家的战略部署,以后只要运作得当,完全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技术也是财富。当初电脑巨子IBM由于忽视了PC机的巨大市场潜力,一不小心让比尔盖茨坐上了世界首富之席。
  很多时候,我们都要看到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新光的规模不大,又是做电子级产品的,成本自然高一些,但是新光产品的质量好,销售价格也高,同样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率。
  全球多晶硅产量确实在扩大,前一段时期的价格也低迷,然而因为光伏发电成本降低,需求在急遽增加,目前市场又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迹象,而多晶硅生产能力扩充的周期一般是两年左右,两者不会同步的。
  总体看,新光还是优质资产,把新光看成负资产或零资产的理由并不是很充分的。
百居一

10-07-16 00:14

0
答网友:关于新光的生产技术和市场定位 [原创 2010-07-15 23:50:30]  

南天星 发表于 2010-7-15 15:25  
这里谈到技术,我觉得LZ理解有点问题,但技术我不是太了解,我把这段转给国内多晶硅界一朋友,他一段一段做了评论,我把这些评论蓝字加在后面:

新光硅业的技术领先优势虽然没有消失,但是确实存在挑战:
07年一投产就被挑战了,可能开工的时候技术是领先的,在中国领先,做着做着,投产的时候技术就不领先了,07年国内就好几家一上就上冷氢化。
新光硅业在传统热氢化工艺上是强项,现在江苏中能和洛阳中硅都在搞冷氢化工艺,该工艺能耗和成本比热氢化低,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近日,李成云副省长考察乐电天威时询问该公司有没有开发冷氢化工艺,说明冷氢化工艺是受到相当重视的
新光的热氢化当时是强项,但俄罗斯在同时间转让给其他项目的已经是第二代第三代了。另外,冷氢化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不是“可能”
5月份,新光公司多晶硅生产系统加压节能技改项目正式拉开序幕,不知道有没有冷氢化?冷氢化工艺就是要加压,而且降低能耗
还是热氢化,只是想办法把能力扩大,另外,走热氢化路线就必然要上三氯氢硅合成系统来消化系统中的氯化氢,新光原来的合成开不好,开不足。新光的四氯化硅只处理了50%不到,其他一半得花钱送给人家处理,另外还要大量外购三氯氢硅,成本能不高?
新光硅业的技改,首先是完成电子级改造,目前看来已经完成,电子级产品占了绝大多数。
原来的设计就是电子级的,可能是系统运行后设备出问题了吧,也可能外购的三氯氢硅杂质不稳定,听说09年质量下降厉害,连太阳能三级都达不到
下一步估计要进行冷氢化技改,降低能耗和成本,这是目前的唯一出路。
那得把热氢化废了,重新上冷氢化系统,那代价太大了,还是想办法把热氢化开好吧,听说新光的热氢化开得不稳定,老停

按照以前的说法:热氢化的能耗较高,转化的三氯氢硅纯度也高,新光做电子级产品是合适的。新光的热氢化技术是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已于2009年通过国家验收。
我们国家这些科技计划顶什么用啊?一点先进性都没有!仅有的几个技术也是没有产业化的。
冷氢化的转化率高、能耗低,乐山天威是以太阳能级产品为主,如果采用这种工艺,产品会更有竞争力。
做电子级还是太阳能级和是不是冷氢化没有关系,主要是通过精镏获得三氯氢硅的纯度来决定是太阳能级或电子级产品,当然也得整个系统防止沾污
这次新光技改,很可能就是第四届十二次会议董事会上提到的实施新增氢化炉和尾气回收系统。如果改变氢化方式,那是推翻了以前的工艺。还有一种可能,只是进一步改善原有系统,提高效率。按照中金报告的说法,技改完成后,新光的成本将降到50美元以下。
新光的项目规模太小,不经济,再加上氢化能力不够,大量外购三氯氢硅来补充,成本肯定不低,生产成本肯定高过50美元了,现在不含税售价才50多美元,成本倒挂的
新光本来就是做电子级多晶硅的,08年多晶硅紧俏,垃圾也能卖出好价格,所以没有体现出优势;09年新光的业绩则充满了疑问,与股价走势相映成趣。
电子级多晶硅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石,不断完善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这就是新光的精华所在。
一份价格一份货,新光的出路还在于进一步扩大高质量产品的市场销路。
电路级多晶硅市场很小,增长有限,国外七巨头都用电子级装置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供应市场,中国的多晶硅还是少在质量上吹牛,想办法能满足太阳能市场需求就够了

---------------------------------------------------------------------------------------
回复:
  看得出,星星还是很用心的。
  这次新光技改很可能是继续完善热氢化系统,这个判断我倒是基本同意的。
  不过,热氢化并非是落后工艺,国内的冷氢化要做出大面积的电子级多晶硅恐怕更加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吧。
  早在2000年的时候,新光就已经立项了,当时光伏产业还没有萌芽,所以新光就是为了打破国际上对于半导体原材料的垄断而降生的,新光汇集了国内多位行业专家,在引进俄罗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国家级的科技支撑计划毕竟不是用来行走江湖招摇撞骗的幌子。
  关于新光的成本,公司是作为商业秘密而不公开的。中金报告认为是50美元左右,里昂报告认为是55美元,大家可以作为参考。其实,作为国内多晶硅行业的专业人士,应该是有能力大致估算出生产成本的。
  现在电子二级多晶硅的市场价格仍然高达280多美元,三级也是80美元左右。新光的电子级产量占60%,有报道称,新光提供的电子级产品比国外进口的质量更好,一旦在国内电子级多晶硅市场打开销路,盈利还是很可观的。
  譬如汽车,有人爱好悍马、奔驰;也有人喜欢丰田、尼桑,市场需求不同,定位自然异趣。

---------------------------------------------------------------------------------------
附录一:
陈绍章有关四氯化硅综合利用问题的论述:
  陈绍章说,实际上,国际上对四氯化硅综合利用早有办法,主要有厂内厂外两个方向:一是将副产物四氯化硅转化为多晶硅的原料三氯氢硅,进而返回生产系统直接生产多晶硅,实现生产线的闭路循环;一是利用四氯化硅作为原材料生产其他化工产品,如白炭黑、硅酸乙酯及有机硅产品等,实现多晶硅生产厂外的综合利用。在厂内闭路循环方面,需要采用氢化技术将四氯化硅转化成三氯氢硅。具体来讲,在这个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技术包括热氢化技术、冷氢化技术、等离子体氢化技术、锌还原技术等。 
  热氢化技术是指四氯化硅与氢气在1200℃以上的温度下直接反应生成三氯氢硅和氯化氢。该技术必须辅以气体分离装置和三氯氢硅合成装置以分离反应产物和处理氯化氢。热氢化方法的整个反应属于气相反应,对设备没有磨损,转化的三氯氢硅纯度高,容易实现整个过程的计算机自动控制。既可实现系统的长周期连续稳定安全运行,又能保证生成的三氯氢硅质量。陈绍章介绍说,目前新光硅业公司热氢化技术已取得工业化突破,该公司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型四氯化硅热氢化技术与装置研究,已于2009年通过国家验收。采用热氢化技术,可将还原过程产生的四氯化硅100%转化为多晶硅的原料三氯氢硅。实现了四氯化硅一次转化率大于20%,氢化反应产生的氯化氢100%回收用于合成三氯氢硅。仅节约的三氯氢硅合成耗材费一项,就相当于每千克多晶硅的生产成本降低约40元。 
  冷氢化技术是将四氯化硅、氯化氢、氢气与硅粉在500℃温度下反应生成三氯氢硅。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装置单一、投资小;反应温度低、操作稳定;对原料纯度要求低,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副产的二氯硅烷可与四氯化硅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三氯氢硅;转化率高、能耗低。目前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功采用冷氢化技术处理四氯化硅。美国LXE太阳能技术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冷氢化多晶硅生产工艺技术,在世界上已经有2家工厂成功运行的经验。该公司目前正在与江西赛维公司、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相关技术合作。 

附录二:
川投能源有关新光定位的论述:
咨询主题: 请回答 
公司参股新光硅业的产品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如何,该行业竞争激励而且进入微利时代,为什么公司还扩大规模,而不把资产投资到更加好的行业,我21元买的贵公司的股票已经快一年了,现在的每股亏6元多,难道这就是贵公司给大家的回报。 
咨询人:hilljie 发布时间:2010-3-25
---------------------------------------------------------------------------
公司回答:
公司参股新光硅业公司38.9%的股份,新光硅业为国内最早投产的多晶硅生产线,设计产能1260吨/年。新光硅业产品质量较好,2010年公司将着手高端电子极多晶硅的工艺改进,提高电子极多晶硅占公司产量的比重。由于电子极多晶硅价格较高,工艺改造完成销售后将能实现客观的利润,公司未来多晶硅定位为高端产品,走差异化路线,逐步摆脱低端产品的无序竞争状况。
jitailang

10-07-15 21:30

0
还是不太看清楚啊
古朋生

10-07-12 21:51

0
引爆了中国多晶硅产业的大发展.
================================
可惜,没人给钱.
百居一

10-07-12 17:07

0
项目动态 - 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一行莅临新光硅业公司现场调研
作者:新光硅业 
发布日期:2010-07-12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2010年7月8日上午,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一行轻车简从再次深入新光硅业公司现场调研。
  在新光中央控制室,李成云副省长认真地听取了川投集团副总经理,新光公司副董事长金群,公司总经理陈长江的简要汇报,仔细询问了公司在成本控制、节能降耗、技术创新方面所作的工作,并对新光几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新光硅业是中国多晶硅行业的“北大”,几年来为中国多晶硅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批多晶硅技术人才,引爆了中国多晶硅产业的大发展。希望新光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通过技术改造,降低能耗物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出一条发展之路,实现新光的第二次飞跃
  为了促进四川省多晶硅事业的良性发展,公司过惠芬等五位老专家在与李成云副省长交谈中递交了关于四川多晶硅产业发展的书面建议,李成云副省长高兴地接受了建议书并对老专家多年来为中国多晶硅事业做出的历史性贡献表示感谢。

----------------------------------------------------------------------------------------------------
百居一

10-07-08 09:40

0
更正:
今年上半年二滩发电量与去年持平,去年同期亏损1.5亿,按照这个数据计算,今年上半年二滩给川投能源带来约-7000万左右的投资收益。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百居一

10-07-08 09:15

0
川投能源2010年半年报预降简评 [原创 2010-07-08 08:52:36]  
 字号:大 中 小 
  二季度川投能源盈利大概1000万,业绩不振主要是由于二滩季节性亏损造成的。
  今年上半年二滩发电量与去年持平,去年同期亏损1.7亿,按照这个数据计算,今年上半年二滩给川投能源带来约-7000万左右的投资收益。
  这是很多水电企业都常见的季节性亏损,在短文《答网友:有关二滩4个季度的发电量及其净利润》中,本人罗列了二滩在每个季度的发电量及其对应净利润的统计数据。一般讲,二滩每年的利润在4亿左右。
  田湾河的发电量还不清楚,由于还没有全部完成结算,估计开办费用会继续吞噬利润。
  新光就是一笔糊涂帐,本来可以盈利的却搞成了亏损,这次也不好说。不过新光已经重组了领导班子,电子级产品能够达到产量的60%左右,局面在好转。
  川投能源去年的每股收益是0.18元,下半年仅二滩的盈利就可以增厚每股收益0.26元,所以今年业绩还是会大幅增长的。
百居一

10-07-02 21:50

0
回复:
谢洪先曾经说过,新光的成本是不对外公开的。由于新光不是合并报表,我们只能看到盈利结果,所以得到的信息并不是很全面的。
从多种现象分析,现在基本可以明确新光是在走电子级多晶硅的路子。如果顺利的话,新光的利润率还是不错的。
另外,2个3000吨项目基本是以天威为主的,依靠新光技术支持建设,川投集团拥有天威新津的39%吧,这个企业的成本大概在45美元左右,由于是新建的项目,盈利不会太好。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