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看准大盘了再出击个股
这句很重要,看似废话。最近心得--大盘至临界点,比如前低之上,次日收阳日,往往是有准备个股表现日。
0
在建立一个交易系统,同样适合3-8天级别的短线交易。
1、大盘回调到在强支撑位,或刚击破支撑位(前低,整数等心理关口,趋势线下沿,重要级别均线位置,历史密集成交区等);
2、各分类指数,主要权重股回调到重要支撑位,或已站上5日均线。
3、指数经过下跌(可以是任何级别的下跌),如2浪回抽平台或均线组--3浪缩量下跌--5浪放量杀跌后,在重要支撑位出现放量阴线后的连续大阳线,上升3日线斜率必需大于特定值,k线组合如大阳-大阳-中阴(十字星)-中阳。
4、大盘及个股日线或60分钟macd背离。
5、大盘及个股见底标志性K线出现。
6、个股k线跃上20周期均线(日K或60分钟级别)后缩量回调到10均线,20均线夹缝处。
7、两市个股有板块涨停群现象出现。
8、个股30分钟级别K线在10均震荡十字星启动。
9、参考两市前期强势股调整到强支撑位。
10、市场有利好消息相传或适合于多头气氛。
0
短线临界点的判断
可以关注最简单的几个指标:1、10、20日要先走平,5日线要收复并开始有所上翘;2、k线收明显的下影或中阳伴随放量;3、kdj和macd同时金叉向上伴绿柱减小红柱出现
0
下跌的市道里大多是跌多涨少且是漫跌急涨,跌多了就有反弹,如何抓住这一瞬即逝的“机会”呢?追跌买入肯定是不行,会死的很惨!原来那种追高买入的手法也不行,弄不好死的更惨!其实市场里很多人在熊市里死的原因大多是这两条。
不买跌、不追涨那怎么做呢?
可以买在临界点----
看大盘做个股思路,利用技术手段来监控预测大盘涨跌,看准大盘了再出击个股.
0
但是,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果不能理解在股价的低位、中位、高位,在不同的成交量下,均线多头排列的不同含义,如何做到运用自如?一念一差,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事情还是经常发生。而且如果不能深入到股票内部,当有不符合“模型”的股票上涨时,比如有的股票自最低点启动即进入主升浪,此时运用均线理论,还是有看不懂的感觉。
这就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即股票上涨的唯一理由。撇开突击性抢盘的不说,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股票进入主升浪必须是主流资金已经完成建仓。于是能够看懂主力建仓状况,在主力资金建仓、洗盘结束时介入,无疑是抓住了“七寸”。只要主力资金建仓已经结束,则无论K线处于何种状态,技术状态如何,上涨都将成为必然。反之,如果主力资金没有取得足够的筹码,无论业绩多么优良,均线多么漂亮,技术指标多么迷人,上涨高度都不能乐观。因为筹码的分散,必然导致市场意见的分歧;市场意见的分歧,必然阻碍股票的上涨高度。
所以真正的市场高手,必是在融合了各种技术,最后又脱离了技术束缚的“达人”。他们研究技术指标,却从来不依赖;他们看重均线,却也不迷恋;他们注重业绩,只是作为参考。他们主要通过股票量、价、时、空的关系,判断上涨的潜力。这是一个有心人、苦心人不断探索之后必然的辉煌。
0
价值投资理念下,不少人的思路转换较快,赶紧在绩差股上割肉,选股开始注重业绩。有的选对了,享受了一段利润;有的选错了,明明是绩优股,却照跌不误,比如部分电力股和房地产股,屡创新低,让许多人大惑不解。
少数屡战屡败的投资者开始有所醒悟,回头看看大牛股启动前的状态,悉心研究量价时空关系,突然有一种“开悟”的感觉,原来多数大牛股启动前,起码是均线已经形成多头排列。均线走好,加上健康的成交量,胜算的概率提高。看起来一簇简单的均线系统,却难倒了无数英雄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