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干推
0
支持
0
联合国粮农组织:粮价将持续偏高且波动剧烈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FAO)周一指出,食粮类大宗商品价格中期内可能维持高档且剧烈震荡,而2007-2008年时价格飙涨的情况也有可能重演.
国际基本食粮商品价格在2006-2008年间跳涨60%,在此同时谷物价格则增长一倍.
到2008年中,国际市场食粮价格达到近30年来最高水准,造成部份国家出现骚乱和囤积,并引发食粮仰赖进口的富裕国家掀起一波从海外(主要为贫穷国家)取得耕地的热潮.
食粮价格激升造成全球饥饿人口大增,今年已超过10亿人.
FAO在一份报告称,尽管从那以後价格已见回落,但仍然处于偏高水准,且不太可能跌至低于2006年水准以下.周一、周二约300名农业和发展专家齐集罗马一项论坛,讨论了这份报告.
随该报告公布的图表显示,小麦、稻米、油籽、原糖和精糖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一直到2018年都料将持于2006年前水准之上.
下月将主持一项世界食粮峰会的FAO称,全球食粮大宗商品市场"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可能维持剧烈波动走势,且价格再度出现2007-08年时那样跳涨的情况,也存在"现实的可能性".
"我会说,那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布鲁金斯研究所全球经济及开发资深研究员Homi Kharas称.他也是这场论坛的专题小组成员之一.
他表示,导致去年食粮价格危机的因素--乾旱、能源价格剧烈震荡、美元不稳定和市场投机--全都有可能再次推高价格.
这促使供需情况维持在紧绷的平衡状态,且即使只发生单一冲击--无论是农作物歉收、大宗商品投机操作,抑或短期油价上涨--都可能使供需平衡岌岌可危.
FAO称,尽管全球整体需求增长预计将进一步放缓,但对部份易受收入影响产品的需求将以较快速度增加.
产能投资不足,加上对生物燃料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也是使食粮中期价格可能持坚的因素.
FAO表示,到2050年前,全球食粮生产量还需提高70%,每年并需投资830亿美元,才能养活愈来愈多的人口.据估计全球人口届时将超过90亿人.
0
发改委调高2010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
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决定2010年继续在小麦和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经报请国务院批准,2010年生产的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0元、86元、86元,均比2009年提高3元。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也要适当提高,具体水平另行公布。
0
农产品价格已见上涨、大宗原粮价格在政策授意下具有持续上涨预期、棉花价格因大幅减产已成定局而正蓄势待发。所有这一切表明,即使海外通胀一时难以启动,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预期亦非空穴来风,A 股农业板块年末行情有望卷土重来。
0
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预期并非空穴来风,农业板块年末行情有望卷土重来:政府干预使得国内农产品主要遵从以下三种定价机制:1)依赖进口的农产品价格将被迫跟随全球定价,其中大豆进口依存度最高,棉花次之;2)在自给自足型农产品中,凡政府具有价格管制力的品种(如稻米、小麦和玉米),成本(或成本收益率)是决定其价格走势的首要因素。以往几年,海外通胀正是通过抬高国内农资(主要是化肥)价格,也就是国内粮食生产成本间接传入我国;3)在自给自足型农产品中,凡政府尚不具备价格管制力的品种(如生猪和食糖),供求关系是决定其价格走势的关键。由于农产品需求变化通常较为温和,多年来主要是源自供应端的产量起伏造成了此类农产品价格相对独立的波动周期。我们无意在此推断美国经济与油价走势,但纵观国内农产品市场:以生猪、食糖等为代表的自周期。
0
农产品价格上涨预期有望再次点燃板块年末行情:回顾07、08 两年年末行情,农产品价格上涨和政府支农惠农政策成为诱因。而近期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表现令我们担心四季度国内食品CPI 或将持平甚至转正,并可能于明年二季度达到未来一年同比涨幅的顶峰。因此,农产品价格上涨预期有望再次点燃今年A 股农业板块年末行情。按照价格同比涨幅预期排序,未来一年国内七大农产品中生猪和大豆价格同比涨幅可能最大,其次是棉花,稻谷、小麦、玉米和食糖价格将保持温和通胀。具体来看:1)生猪:10 月中下旬起猪价会在短暂回调后重拾升势,从今年5 月价格底部算起,猪价累计涨幅预计可达50%;2)棉花:国内棉花在双位数减产预期下,保守估计现货棉价可达14500 元/吨,涨幅11.5%;3)稻谷、小麦和玉米:政府稳定粮农种粮积极性并鼓励其增收的政策基调不会改变,国内大宗原粮收购价格的持续温和通胀预期因此也不会改变;4)糖:因预计09/10 产季全国产糖量将同比持平,而消费量则有继续增长预期,糖价仍可能小幅上扬;5)大豆:豆价有无上涨预期主要看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及油价走势,但已至少不存在进一步看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