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周末,有人关注“可燃冰”概念?!

09-09-27 08:50 4811次浏览
yjzl1997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中国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在9.25于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中国地质部门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一种名为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的环保新能源,预计十年左右能投入使用。


根据此前的报道,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下属青海煤炭地质局105勘探队、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勘探技术研究所联合承担的“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DK-1科学钻探试验孔”取得重大突破,在海拔4100多米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据悉,此次在青藏高原中纬度大陆地区的发现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张洪涛说,这是中国首次在陆域上发现可燃冰,使中国成为加拿大、美国之后,在陆域上通过国家计划钻探发现可燃冰的第三个国家。他介绍,初略的估算,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

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具有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可燃冰分布在海底和永久冻土层内,资源量巨大,是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总量的2倍。早在19世纪30年代可燃冰即进入人类视野。1965年,前苏联首次在西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发现可燃冰矿藏,并引起多国科学家关注。

此前,中国于2007年在南海也发现了可燃冰,储量约为185亿吨油当量。

中国南海海域发现的可燃冰,分布于海底上,呈糖块状,甲烷含量高达99.8%。而此次发现的陆域可燃冰则与岩层结合在一起,甲烷含量为77%,同时还含有丙烷、乙烷、二氧化碳等。

张洪涛认为,陆域可燃冰的开采前景较海域更为乐观。由于海域可燃冰在海底释放时会产生庞大压力,极易破坏海底生态环境。这一直是世界各国在海底开采可燃冰必须克服的难题。张洪涛此前曾预计,中国需要30年的时间才能投入海底可燃冰的商业开采。但对陆域可燃冰,他认为,只要中国加紧勘探、研究,可能只需10-15年即可进入商业性试采阶段。

环保考量仍然是可燃冰开采的难题。张洪涛指出,陆域可燃冰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是世界上对环境变化非常灵敏的地带,环境相对脆弱,大规模的开采必须考虑环境保护的成本。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3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塘鹅一号

09-09-27 22:42

0
纯属概念而已。开采、提炼、储存、输送成本太高。二十年之内无开采价值
caihua

09-09-27 22:24

0
这概念有点遥远,,涨了点知识,,
lwdlwd2000

09-09-27 22:07

0
dddddddddddddd
yjzl1997

09-09-27 21:46

0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冻土大国,冻土区总面积达215万平方公里,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条件和资源前景。据科学家粗略估算,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由于陆地开采技术比海底开采相对更安全、更易操作,因此预计我国将在未来几年后实现商业开采。  在目前条件下.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因此在开采时必须在高压低温下.环境下运行.不能露天开采.不像一般的石化类资源开采.所以对于哈空调(600202)来讲将是直接且.唯一能提供低温控制设备给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公司.是中国唯一能够设计、制造整套高、中、低压空冷设备的专业化公司,生产的石化空冷器产品广泛应用于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产能达千万吨的石化公司和煤油厂,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50%,覆盖率100%。在为来对青藏高原可燃冰的开采.必定是其两巨头.而且只有他们才有这个实力.
  而且哈空调(600202)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电站空冷器、石化空冷器、电站(核)空气处理机组专业生产厂家。而且与国外企业相比,公司产品的价格优势明显。随着我国2020年核电规划的大幅上调及当前核电建设规模的迅速增加,核电空冷将成为公司重要的业务构成,也是未来公司业绩增长的亮点之一.公司还可生产核电站大型成套空气处理机组,产品成功应用于秦山二期核电站、巴基斯坦恰西马核电站等。
  在核电领域的反应堆温度控制标准之严是一般公司无法做到的.目前国内只有哈空调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未来开采青藏高原可燃冰的温控设备要求国产化率极高的条件下.哈空调将唯一受益
goomoon

09-09-27 21:36

0
受益股是美的格力,因为温室气体,所以空调的刚性需求杠杆放大50倍。

受损股是外贸,因为高排放二氧化碳,无法征收超额碳关税,全球抵制中国制造。
yjzl1997

09-09-27 21:32

0
可燃冰资源受益的股票或上市公司大概如下:【未经核实】


1、勘探方是中煤地质勘探总局

2、具有天然气开发的公司:海油工程(600583)、中国石化(600028)、中国石油(601857)、东华能源(002221)、中海油服(601808)、ST贤成(600381)

3、具有煤气层开发的公司:中煤能源(601898)

综合上面的几家公司,可重点关注.中国石化(600028)、中国石油(601857)、海油工程(600583)、中海油服(601808)、中煤能源(601898)、ST贤成(600381)<公司在青海>。

受益板块为石油开采上市公司:泰山石油(000554)、荣丰控股(000668)、准油股份(002207)、中国石化(600028)、大元股份(600146)、天利高新(600339)、天科股份(600378)、中油化建(600546)、S上石化(600688)、丹化科技(600844)、中海油服(601808)、中国石油(601857)
yjzl1997

09-09-27 21:30

0
如果氧气充足,那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氧气较少,那就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如果氧气含量在充足与不足之间,那么,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三种物质。化学方程式如下:
CH4+2O2(氧气充足点燃后)=CO2+2H2O
2CH4+3O2(氧气不足点燃后)=2CO+4H2O
新新月亮

09-09-27 14:58

0
要行权,要做好的事啊!
ddzp

09-09-27 14:52

0
000839又多了个概念
东风破晓

09-09-27 13:33

0
他认为,只要中国加紧勘探、研究,可能只需10-15年即可进入商业性试采阶段。

这个时间太长,八年以后再炒吧!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