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分析过这个企业,现在看,那时的想法很幼稚。时间过去一年,我进步了吗?
|
|
| 当初犯了三个错误:
|
| http://www.tgb.cn/Article/18435/1
|
| 1、忽略了大势,当时在熊末,熊末该选垃圾和重组,能涨幅巨大。现在变成了牛末,牛末则以安全为上,可以考虑它了
|
| 2、忽略了估值,当时在同类银行中,华夏不是估值最便宜的,在整个市场的所有股票中,它就更不是最便宜的了。我缺乏横向比较,只一相情愿地关注它资产的翻倍,而实际上,它资产的翻倍已体现在当时股价中了
|
| 3、走势验证判断,后来的走势华夏一直最弱,我却没有根据走势改变判断
|
|
|
| 这次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
| 1、未来业绩
|
| 2、从历史价格区间考虑该股所处位置
|
| 3、同行业相比
|
| 4、想象空间
|
|
|
| 1、未来业绩
|
| 可以去读吧里的报告,8月末华夏银行有过和机构交流,我从报告描述中得出的结论如下:
|
| 1、二季度业绩开始出现拐点,赢利向上。管理层认为管理改善,信用成本还将持续下降,赢利将继续上升
|
| 2、现在没人喊降息了,未来预期进入加息空间,加息对银行是利好(去年我的帖子中分析过)
|
| 3、经济危机就算没过去,至少倒闭的企业少了,银行资产相比去年10月,安全多了
|
| 总结:业绩向好
|
|
|
| 3、同行业相比
|
| 不和招商比,因为人家号称全国最优秀。不和民生比,因为人家马上要去香港招股,也不和浦发比,增发在即,资产能增厚不少,更不和发展比,因为发展傍上了平安。
|
|
|
| 降格吧,以股份制银行的身份,去和城商行相比,看看跟它们比你的价格上有优势吗
|
|
|
| 这个表格里我没提到业绩,是因为银行同质化太严重,业绩可操控空间大。以PB和管理的总资产规模来比较各家银行,这应该算银行业内的普遍规律吧。
|
|
|
|
|
| 4、想象空间
|
| 国家电网并购题材
|
| 这个我感觉只能是题材,因为,德国鬼子辛苦争取到的股权,应该不会轻易放弃的
|
|
|
| 1、3、4 都说过了,下面,我用几张图表把2重点说一下
|
|
|
0
跟踪银行股票,可以看看东方财富老股民的博客。
0
一种是 信邪,
一种是 就不信邪。 楼主选择了后一种。 无所谓。
0
1、便宜没好货,华夏就是银行中的垃圾。这么多pe、pb分析都是最便宜,投资者不是傻瓜,市场的合力已经给出了答案。 2、炒重组可以,因为谁也不知道哪个会重组,你可以赌。 3、贪小便宜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这点在股市里尤其明显。想在最低价买入的往往套牢,敢于最高价买进的却收获很大,这是股市的规律。 4、先入为主,定好目标再找材料去支撑观点,那样的分析不要也罢,不妨倒过来找材料去推翻观点。
0
数据工作做得好,谢谢,收藏了。今年涨得少是因为去年跌得少,去年跌得少是因为过去涨得少。
0
华夏银行不错.
0
兄弟能给我分析一下浦发吗?会不会继续下杀到17块?
0
城商行的优势是什么? 一家拥有全国牌照的股份制银行,不如一家城商行值钱......这句话是对是错,我打酱油的回答不了你。得问银行业的研究员或者银行专业人士。 -------------------------------- 自信得茶怀满满
过去10年股份制银行的得益于快速扩张 信贷增速受制于资本充足率,未来从总体上来说 股份制肯定低于城商,拨备高的可以通过拨备释放来平滑速度 总体拨备平均的则缺少手段空间
另外,100 亿元次级债?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当时忘了,现在补上!呵呵!
0
炒股的人过一段时间就会觉得自己水平有长进,发现了新技能和掌握了新东西,但不管如何,还是亏损占大多数. 别以为有进步就能挣钱.
0
计算总资产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