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分析过这个企业,现在看,那时的想法很幼稚。时间过去一年,我进步了吗?
|
|
| 当初犯了三个错误:
|
| http://www.tgb.cn/Article/18435/1
|
| 1、忽略了大势,当时在熊末,熊末该选垃圾和重组,能涨幅巨大。现在变成了牛末,牛末则以安全为上,可以考虑它了
|
| 2、忽略了估值,当时在同类银行中,华夏不是估值最便宜的,在整个市场的所有股票中,它就更不是最便宜的了。我缺乏横向比较,只一相情愿地关注它资产的翻倍,而实际上,它资产的翻倍已体现在当时股价中了
|
| 3、走势验证判断,后来的走势华夏一直最弱,我却没有根据走势改变判断
|
|
|
| 这次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
| 1、未来业绩
|
| 2、从历史价格区间考虑该股所处位置
|
| 3、同行业相比
|
| 4、想象空间
|
|
|
| 1、未来业绩
|
| 可以去读吧里的报告,8月末华夏银行有过和机构交流,我从报告描述中得出的结论如下:
|
| 1、二季度业绩开始出现拐点,赢利向上。管理层认为管理改善,信用成本还将持续下降,赢利将继续上升
|
| 2、现在没人喊降息了,未来预期进入加息空间,加息对银行是利好(去年我的帖子中分析过)
|
| 3、经济危机就算没过去,至少倒闭的企业少了,银行资产相比去年10月,安全多了
|
| 总结:业绩向好
|
|
|
| 3、同行业相比
|
| 不和招商比,因为人家号称全国最优秀。不和民生比,因为人家马上要去香港招股,也不和浦发比,增发在即,资产能增厚不少,更不和发展比,因为发展傍上了平安。
|
|
|
| 降格吧,以股份制银行的身份,去和城商行相比,看看跟它们比你的价格上有优势吗
|
|
|
| 这个表格里我没提到业绩,是因为银行同质化太严重,业绩可操控空间大。以PB和管理的总资产规模来比较各家银行,这应该算银行业内的普遍规律吧。
|
|
|
|
|
| 4、想象空间
|
| 国家电网并购题材
|
| 这个我感觉只能是题材,因为,德国鬼子辛苦争取到的股权,应该不会轻易放弃的
|
|
|
| 1、3、4 都说过了,下面,我用几张图表把2重点说一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