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000893--邻家有女初长成

09-09-07 15:55 13452次浏览
看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最近几天买了些000893广州冷机。

翻了好多股票,最后选择了这只冷门股,走势也不是很强,流动性较差。

但仔细看这只股票,倒是挺有意思的。

08年曾经有二十多家机构去调研,结果到现在几乎没有什么机构持仓了。股东基本是个人,而且看股东变化似乎一个比较大的私募也跑掉了。

09年承诺业绩是0.90元,但现在股价只有22块钱,不到二十五倍市盈率。

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广州冷机09年的承诺业绩应该是有保证的,一些机构研究员的报告也透露了这层意思。

虽然我不敢肯定一些投资者期待的09年业绩1.5元以上,2010年继续50%以上的增长,但我相信这家公司的成长是比较确定的。这些情况2009年的年报应该能看得一清二楚,如果快的话,重组的批复早点拿到,三季报就会看到点东西了。

公司的缺点也比较明显。一是大豆加工业国内投资者不太熟悉,没有可以比较的公司。二是公司的期货套保可靠性有多高,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三是股性不是很好,没有大资金系统性的建仓。

如果公司公告的经营情况都是真实的,那么我相信冷机是一个非常值得持有的长线品种。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我们是在投资一种模式,一种能够赚钱,能够持续赚钱,能够持续赚大钱的生意模式。纵观国内上市公司,真正有自己独特的生意模式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有过惊人的表现。而寻求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生意模式,也是风险投资家们毕生追求的理想。这种生意模式,不是有钱就能做的,他需要智慧,机遇和执着。

如果我们眼光看得长远一点,大豆加工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对一家企业来说,无疑是蓝海,是可以增长几十年甚至更长的年份,这种企业的永续增长率才有意义,估值也才更可靠。

企业自然有缺点,有不足,但这些不能抵挡成功的生意模式带来的超额回报,相信投资这种新型的生意模式的成功概率会比较高,也愿意见证这一生意模式的发展和变化。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13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看风

09-09-26 20:43

0
产能扩张是比较容易的,植之元提到一个概念是希望近两年加工量达到500万吨,占全国压榨量的10%—15%。

说他产能利用率低,是因为他的产能利用率和全国总的产能利用率差不多,没有一点龙头企业的样子。
roeypan

09-09-26 17:33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产能扩张不是公司想扩就扩,市场有这么大的容量吗?
寻木

09-09-25 23:34

0
开工率不足是因为逐步将产能放在南沙基地,新塘基地应该会放弃掉。
寻木

09-09-25 23:16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今年进口50.94万吨
--------------------
有误,50.94是豆粕销售量,植之元1-5月的进口量在59万吨,算上6月份基本在70万吨左右
08年进口量的确小于销售量,但07、08年合计进口与加工量基本一致

主要的问题在于他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只占加工量的91%,往年产销基本是一致的,而预收款比往年都多,达到2.5亿。算下来隐藏了大概1个亿的净利润
刘一手

09-09-25 12:37

0
A
看风

09-09-25 12:10

0
所以植之元未来发展的路径是很清晰的,并且从公司的行动计划来看,其生意模式会更加成熟稳定,其战略导向已经具备了启动的条件。

植之元在满足了利益方的需求之后,具备了爆发性增长的能力。
看风

09-09-25 12:08

0
公司在重组报告中打了几个埋伏:

一、是公司需要资金,他们提到了一个概念是需要15亿的现金,这是维持正常周转的资金,去掉自有资金,加上未来收购用的资金,估计植之元融资规模可能在十个亿到十五个亿,这是需要高股价支撑的,如果在二十五元附近融资,那么需要发行4000-6000万股。
二、公司产能扩张和收购已经基本做好了准备,2010年,公司开足马力,加工能力可以轻松超过300万吨,翻一翻。
  公司已经有几家下游饲料企业在做股权收购的准备。
  上游已经有计划到巴西开垦大豆种植基地。
三、公司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加盟
看风

09-09-25 12:02

0
如果免税效应实现的话,公司09年仍然会增加6000万利润,每股收益1.2元还是基本有保证的
看风

09-09-25 12:01

0
植之元今年进口大豆50.94万吨,加工量70.97万吨,很显然利用了去年购进的大豆,但去年全年大豆的采购量还没有加工量多,所以去年的大豆更多的利用了前年的大豆,这说明植之元对上游原料的管理并不是象他们说的那么简单。
  植之元09年上半年的加工净利率为4%,比以前略好一点,但显然受到了比较精确的控制。
  植之元上半年的报表中没有反应免税的效应,上半年报表中计提了3000万的所得税。
看风

09-09-25 12:01

0
仅凭这种精确等于承诺业绩的报表不能支撑更高的股价了,也许还要等一段时间。

碰到这种情况也很无奈,中国的公司治理环境还是有很大的问题。

不过有两点我们要加以重视:

1、候勋田原来是有股份的,占植之元的10%,如果算08年和09年的权益收益,两年合计超过3600万元,这些老赖是要还给他的。如果按照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候总胃口不会小。
2、植之元号称华南第二,加工业务繁忙,但他的产能利用率却是奇低,08年日加工3300吨,09年日加工量4100吨,它的产能是多少呢?目前为止日加工能力已经达到了7800吨,二期完成后产能为12000吨每天。它的产能利用率不仅与行业地位相去甚远,甚至与一些亏损小厂的开工率接近,这也是不正常的。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