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张望天涯! 听风说话

09-08-31 23:13 10507次浏览
向右突破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忽而今夏、

花开未及尽繁华

不过一掬细沙
打开淘股吧APP
28
评论(5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波段狙击

09-09-04 07:03

0
又见突破兄,遥想当年864,闽发俺最佩服的实战高手之一,还有那篇,无论你坚持的是什么。
摁个脚印
思无忧

09-09-03 18:45

0
up
向右突破

09-09-03 18:38

0
云南城投的大概率事件
真正做价值投资的小散进来看看,一起探讨一下,做短线波段及投机交易的就飘过吧。

我们做价值投资的中长期持有,所以一定要看大概率事件,而不能赌小概率的机会,基于此,我们探讨下可能影响云南城投内在价值的大概率和小概率事件。

1)  很多机构预测今年业绩接近或超过2元,基于4000亩的土地,每亩130万售出(每亩60万元差价,府要拿走一半30万,且不考虑融资及企业的运作成本),半年过去了,现在一点动静都没有。土地可能到第四季度才能售出,乐观估计也就1000-2000亩土地,而且大部分土地款要推到明年才能收回。以1500亩计算,每亩110万价格(主流观点100-120万,折中价)售出,今年内收回一半土地款,则上市公司利润为30000万(另一半归府),按6.3亿股计算每股利润贡献0.48元,加上其它业务利润合计为每股0.68元。以25倍动态市盈率来说,合理股价为17元,现在25元的价格有些高估。

2)  2010年大概率事件:A)土地开始大量售出,再加上09年部分土地款收回,利润大幅提升,B)经过一年多房地产飙升,国家为防止泡沫膨胀太厉害,出台宏观调控,土地价格受到抑制,或者土地因策限令减缓上市,C)出口和工业迅速复苏,国家策倾斜鼓励,工业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提升,D)基金配售股解禁,基金成本10元,主力逢高套现,E)股市平均市盈率升高。

小概率事件:A)土地价格大幅飙升(因为土地供应量充足),B)主力大幅拉升股票,为小散抬轿,自己套牢,C)股市在09年短暂牛市后迅速进入熊市。

3)  2011年大概率事件:A)土地售出量达到高峰,土地价格稳定,公司利润达到历史峰值,B)股票市场到顶,市盈率很高,大量人追涨进去,股市由牛转熊。C)宏观调控策非常严厉,地产板块率先调整,大量追高的人被套。

  小概率事件:A)土地销量大幅下挫,供远过于求,土地价格低到成本价甚至土地流拍。B)第二轮世界金融海啸或者货币危机,股市房市已经一片惨烈,C)宏观策继续积极的财策,鼓励泡沫经济。D)工业产量不足,无法满足消费需求。

4)  2012年后大概率事件:A)公司土地售出量开始减少,土地价格下跌,公司利润步入下降通道,B)股票深跌,大熊来临…….

小概率事件:股票每股收益6-10元,股价200-500元。

 

综上所述,大概率事件为此股的走势先抑后杨,现在的股价是相对低位,但绝对不是最底部,也不是顶部。横盘一段时间可能是主力最佳的选择,能否忍受大盘飙升而此股横盘的机会成本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向右突破

09-09-01 23:47

0
BIAS 乖离率


--判断原则 

这里的乖离,具体是指收盘价格(或指数,下略)与某一移动平均价格的差距,而乖离率则用以表征这种差距的程度。将各BIAS值连成线,则得到一条以零值为中轴波动伸延的乖离率曲线。
N日BIAS的N值通常取6、10、30、72及以上,分别用以研判短期、中期、中长期以及长期的市势。 
一般而言,当BIAS过高或由高位向下时为卖出信号, 当BIAS过低或由低位向上时为买入信号。 
在中长期多方市场里, BIAS在0上方波动,0是多方市场调整回档的支持线, BIAS在0附近掉头向上为买入信号。在中长期空方市场里, BIAS在0下方波动, 0是空方市场调整反弹的压力线,BIAS在0附近掉头向下为卖出信号。BIAS若有效上穿或下穿0,则是中长线投资者入场或离场的信号。
采用N值小的快速线与N值大的慢速线作比较观察,若两线同向上, 升势较强; 若两线同向下,跌势较强;若快速线上穿慢速线为买入信号;若快速线下穿慢速线为卖出信号。

乖离率指标是根据葛蓝碧移动平均线八原则推演而来,其原则提到,当股价突然暴跌或是暴涨,距离移动平均线很远,乘离过大时,就是买进或卖出的时机。BIAS也是移动平均线的使用功能的具体量化表现,同时也是对移动平均线的不足之处起到弥补的作用。股市从大致的方面而言是始终在两个领域中循环反复往来的,这两个区域,一个是大多数人赚钱的时期,另一个是大多数人赔钱的时期。所以,股市投资中最简明的策略就是:在大多数人赔钱的时候买入,在大多数人赚钱的时候卖出。而BIAS的设计正是建立在这种战略思想基础上的,它假设某一周期的移动平均线是该段时间内多空双方的盈亏平衡点,再以现价距离平衡点的远近判定目前处于哪个区域。然后根据偏离程度,做出买卖决定。其计算公式为: 

  BIAS=(当日指数或收盘价-N日平均指数或收盘价)÷N日平均指数或收盘价×100% 

  N的参数一般确定为6日、12日、24日,并且同时设置成三条线。 

  乖离率的基本应用原则: 

  1、 乖离率可分为正乖离率与负乖离率,若股价大于平均线,则为正乖离;股价小于平均线,则为负乖离;当股价与平均线相等时,则乖离率为零。正的乖离率越大,表示短期超买越大,则越有可能见到阶段性顶部;负的乖离率越大,表示短期超卖越大,则越有可能见到阶段性底部; 

 2、 股价与6日平均线乖离率达+5%以上为超买现象,是卖出时机;当其达-5%以下时为超卖现象,为买入时机。 

  3、 股价与12日平均线乖离率达+7%以上为超买现象,是卖出时机;当其达-7%以下时为超卖现象,为买入时机。 

  4、 股价与24日平均线乖离率达+11%以上为超买现象,是卖出时机;当其达-11%以下为超卖现象,为买入时机。 

  5、 指数和股价因受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产生瞬间暴涨与暴跌,股价与各种平均线的乖离率有时会出奇的过高或过低,但发生概率极少,仅能视为特例,不能做为日常研判标准。 

  6、 每当股价与平均线之间的乖离率达到最大百分比时,就会向零值靠拢,这是葛兰碧八大法则中第四条和第五条法则所揭示的股价运行规律。 

  7、 在趋势上升阶段股价如出现负乖离,正是逢低买入的有利时机。 

  8、 在趋势下降阶段股价如出现正乖离,正是逢反弹出货的最佳时机。 

  乖离率的缺陷是买卖信号过于频繁,如果使用普通的指标和应用原则,不仅不能铲到底,甚至连股价跌幅的半山腰也铲不到。因此,必须做出适当改进,具体优化方案如下: 

  在原来三条线的基础上再增加设置第四条线:BIAS4。计算公式相同,参数设置为60日,具体的应用原则如下: 

  1、 当BIAS4小于-12时,可以轻仓做试探性买入,做反弹行情。 

  2、 当BIAS4小于-18时,可以半仓做波段行情。 

  3、 当BIAS4小于-24时,可以重仓坚决买入,做牛市行情。 

使用乖离率指标中的注意要点: 

  1、 BIAS4非常适合于做买入决策时参考,但在卖出信号的研判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在做卖出决策时要更多的参考上面三种常用的乖离率指标。 

  2、 对于上市不足半年的新股,BIAS4的研判失误率偏高。而且,由于BIAS4的参数是60日,因此,新股上市三个月内是无法显示BIAS4数据的。 

  3、 当股市处于较大的熊市下跌初期时使用BIAS4做为买入信号是危险的,不仅仅是BIAS4,凡是在熊市初期时,使用任何成熟的技术指标做为买入依据都是极其危险的。 

  4、 BIAS4非常适合于在弱市中使用,是弱市铲底的利器,但在强市中信号出现频率相对较少。
向右突破

09-09-01 15:23

0
江湖险恶,但江湖很有趣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这里人来人往,年线在这里一蹲就是9年,瞎子摸象,按照自己的摸索也描绘一下闽发众生相——简单再简单
  先拿哪个开始呢?
  
  ●wjmonk
  
  传说中的大侠,价值投资派,有茅台贴为证,03年后名动江湖,后归隐锦绣,
  神龙见首不见尾。
  
  除了茅台贴,其部分观点如下:
  ********************************************************************
  价格投机每过一段时间,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卷土重来,面貌好象每次都不一样,实质却是那么的相象。每一次,投机客们总会说些新鲜、无法准确看清楚、好象很有逻辑性的故事,好象每一次都是千载难逢的大机会,错过了一生都会后悔。这种活剧每隔那么5-10年就会在世界不知道什么地方重新开演。看看现在的有色金属,多么滑稽,连这种在网络泡沫时期被新新人类认为应该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的东西,也能说出让新新新人类激动的浑身发抖的故事,真是可笑啊。人性是最难改变的东西,追涨杀跌的本质就在于肯定别人肯定的东西,否定别人否定的东西,触手可及的利润总是那么的诱人,近在眼前的亏损是那么令人厌恶,做一个市场趋势的追随者心理压力是最小的,谁能抵御这样的诱惑呢? 
  当然,如果你能每次都具有前瞻性的把握市场投机的潮流,估计也可以周期性的获得利润,但这些利润更多是来自于对其他类似投资人的掠夺,或者说类似于食肉动物的取食方式,我不是特别喜欢。我还是喜欢在一个合理的价格,买入能够为社会提供持续、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的公司的股权,获得合理的利润,这种利润是正常合理的,也是可持续的。
  
  价值投资是要求高安全边际的,即要低价格。原因很简单,世界是不确定的。我们的推测很有可能出现偏差。为了保证在预测出现偏差的时候还能获得本金的安全甚至一定的利润,就一定要合适的价格买入。这样,在出现一些小的不确定事件的时候,才不会惊慌失措,而这种小的不确定事件在长期投资中几乎是必然发生的。 
  当股票市场整体上涨的时候,虽然很多公司有明显的瑕疵,应该给予更大的折扣,但是由于股票本身的商品属性,在一段时间内,主要矛盾将集中在这些公司亮丽的一面。而忽视它的风险。表现在股票价格上,就是持续上涨。这与熊市是对应的。在股票持续下跌的时候,公司的瑕疵会被放大到不合理的状况。当然,我们非常欢迎这种放大带来的低价格和安全边际。 
  
  1、首先不要把股票当作赌博工具,把它看作你的合伙生意,买入后至少持有一年吧。现实生活中,跟人搭伙作生意,也很少一年就变卦吧。买入之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在最低期限内都不要卖出,错了就错了,损失会让你下一次更加谨慎。 
  2、多读年报、招股说明书,不但要读自己关心的公司的报表和相关公开资料,还要读上下游、竞争对手的相关资料。要重点研究有历史,经过行业和经济波动的公司,这样的公司会存在很久,从而使你的研究有可持续性,不至于狗熊掰棒子,缺乏积累。 
  3、不要去理会大盘,多关心一下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长期利率变化,确定对应的大概的年化无风险收益率。 
  总之,多看、多想、多讨论,少做决定。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要动摇。提高决定的成功率非常重要。 
  最后,本金安全是最重要的,没有所谓千载难逢的大机会,只要人类社会还在进步,机会就会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不要为错过一些机会而着急,从长期看,这并不重要。
  
  ●枯草和农民书生
  可以一起谈,两个人观点接近,趋势主义者,熊市坚决看空,牛市坚决看多,保持一致性的问题是滞后性——牛市后的回撤会比较严重。
  
  农民书生的熊市五段论精辟而前瞻,枯草更是强贴入云
  ****************************************************************
  【枯草】
  
  大国企的市盈率很高吗?按08年预计,招行不到30倍,当然也不便宜,高却谈不上.转一段股网金来的语录作共勉:
  我一直提醒身边的同道,以我过去的经验,职业投资者在大的涨势中,抄到底的人很多都没有赚到大钱。因为他们经常在第一波调整时获利出局,之后,由于其曾经低位买进,低价的烙印留在脑海中,对于之后市场的相对高价心怀恐惧,担心失去到手的利润,从而错失牛市的主升行情,在最后阶段忍受不了涨势的折磨,于最高点又杀了进去,然后套牢。面对市场,我们应始终保持清醒。
  
  一个人最大的智慧,不是你知道自己懂多少,而是知道自己不懂多少.
  
  投资最大的智慧是知道——什么道路是肯定走不通的.
  
  这世界没有人能持续地猜对股市,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所有的人都在按他自己的路径前进,你的过去影响着你的现在,你的现在决定着你的未来.
  
  真正的牛市死多,只有在熊市的死空中产生,熊市你能空仓多久,决定了你牛市能满仓多久,熊市中你的操作次数决定了你在牛市中的操作次数,这就是投资的一贯性,没有人能放弃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径.
  
  熊市在随意一个高点离场,然后持币等待,上论坛胡扯.
  牛市在随意一个低点进场,然后持股等待,上论坛胡扯.
  如果不想选股,买指数基金就可以了..............
  现在是牛市.
  
  投资界很多人把归纳法当成演绎法,我想生活中犯这种错误的人更多
  
  有人说这波牛市我来的晚了,那会不会走得也太晚?我在这里告诉他,我不担心自己走得晚,而是还估计自己又走早了,30倍不过是个可能破灭的小泡沫而已,谁能知道这泡沫不能撑成60倍70倍的大泡沫?,当年那指2000多点就有人说泡沫了,可后来这泡沫吹到了5000点,希勒以<<非理性繁荣>>一书成名,可他老先生在九十年代中就开始离场了----地板价啊!巴菲特为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最关键的就是巴老只研究买入不研究卖出,只有永远持有才能充分享受泡沫------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你永远不知道这泡沫会有多大,这就是巴菲特的智慧.
  
  ●清华紫光a
  
  这绝对算得上闽发的一个人物,年线总觉得:一个人只要能坚持做一件事情,一定会了不起的。紫光这几年不仅文笔大进,而且一直坚持回帖(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紫光的每一个贴都有众多的fans和反s跟贴)。紫光这两年牛市收获巨大,让很多人跌破了无数眼镜——大家印象中的光光,是熊市中重要的反向指标,当年那种神勇,令江湖为之侧目。
  
  第三个写紫光,有那么一点点私心,写热门的比较容易集聚人气哈:)
  
  ●西尔
  近期人气迅速上升的空军司令,开始觉得有那么点无厘头,渐渐渐渐地看出了他的思路,比qpsx、红帆船这些发水贴的有深度的多
  
  很看好西尔
  
  ●goldenfox
  水平还行,嘴比水平还硬,明明今年大盘没看清,最近命苦开始冤政府,整天唠叨——怎么还不回购H股啊?
  
  ●鱼鹰
  封基专家,总以为蹲在封基里面可以独善其身,封基跌了,就调低大盘的目标位。整那些复杂的干嘛——明明自己定位是趋势投资者,难赚钱就别做得了,熊市里面有信仰就要付出代价
  
  ●没法参与
  高手,绝对高手!就是行文方式和人见人爱太像了,都喜欢空行码字。
  
  ●人见人爱
  牛市坚持看多没错,今年认错有点晚,毁了去年的英名
  
  ●股网金来
  文章漂亮,比结论更享受,新人估计都不认识,当年是闽发的风云人物
  
  ●冰工厂
  明明太保买错了,还写一大堆理由。分析不需要那么复杂的,5句话可以写清楚的何必写那么长,现在搞出了新成果——太保破发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是毁灭
  有必要这么粪青吧?
  
  ●大丰收
  长与熊市炒底,成功率99.99999999%
  
  *****************************************************************
  很多人觉得今年下跌以后,很多老面孔又出现了
  原因很简单,大牛市的时候这些人的收益率不一定跑的过新股民
  等到跌的时候,
  老人的优势就出来了
  他们可以说出很多道道
  *****************************************************************
  
  ●首席监控层
  熊市中以“暴利做空”夺人眼球,就是太过执着,走到牛市了还一个劲唱空,一定少赚了不少。08年初继续看空,这次吸取了以前的教训,见好就收——
  【 • 原创:首席监控层  2008-03-19 00:01 】   
  今天是3月18日,收盘3668点
  我预计,今天的3607.25将成为2008年上半年的最低点. 
  **************************************
  可惜这次又太早了
  
  ●福海灵山
  貌似水平一般,感觉真实水平比貌似的还一般——婷婷基金那段时间应该是最好赚钱的时段,实在做的不好~~
  但这似乎不妨碍他在闽发指指点点
  
  ●百丈冰
  闽发老人,实战高手,很少发主贴,多见于淘股吧
  
  ●三筒、四段、五圣山、六朝如梦
  三筒想啥说啥,言简意赅,直指人心,去年碰上了较真的“天真冷啊”,扫兴了一阵~~~
  四段是基本面研究的高手,尤其是宝钢~~
  五圣山“股票的净资产评估”是一个划时代的帖子,这种前瞻性的眼界学不来,高山仰止~~
  六朝如梦看问题有点角度,但是最好别预测市场
  
  ●姑苏菜鸟、jeremy
  从宏观面预测市场的先知,后者领先的太早
  
  ●清香绿茶  
  有些人的文笔好的让人绝望——你知道一辈子都追不上的。mm无疑是这一类人,和股网金来、蔚蓝(V_lan)一起,都是属于股市走100年熊市,也可以卖文为生的一类。
  只是股网金来的灵气、蔚蓝的“深邃”(锦绣最喜欢用的词之一),是mm尚有不及的~~
  
  ●伯温1968
  惊若天人,不是次次都准,但是准的时候很严重。按他的操作情况看,身家应该在8位数~9位数之间了,只是百思不得其解,他怎么还有空在网上发贴——普渡众生还是机构的忽悠?
  
  ●绝岭雄风
  华泰的模拟竞赛,百分之几千的收益率,频繁的进攻超跌和追赶突破,如果仅仅是这种路子,这种收益率令人难以置信,其他的就不敢想了。其人喜欢发一些关于交易的帖子,转贴的成分比较多,管它呢,觉得有用就看看吧——对于多数投资者,给自己定位成交易者,比定位成价值投资者要活的更长一些~~
  
  ●五星级菜鸟
  最近两周不出来了,从前阵子的帖子看,是有点思想的人,估计有点不满意自己的马甲,换衣服去了~~
  
  ●******(6个数字的id)
  
  身家在8~9位数之间,年龄30~35。这位仁兄不发主贴,只在自己有想法(通常是建议或者反对)的帖子后面跟贴,如果有一天你的帖子里面出现他的跟贴,你应该庆幸是在和一个智者或者富人在交流~~
  
  以下是一点点他的跟贴:
  **********************************************************************
  通胀中受损最多的总是相对“善良”的那些人。每个人都被逼迫着去囤积房产,投机股票的社会,整体运行效率一定是低下的。也许,这一轮财富大分配中你是赢家,请问下一轮被清洗的又将是谁?在一个随时可以加印筹码重新发牌的赌场中,有人可以睡得安稳吗?
  
  制造泡沫的人不会为泡沫买单的,参与泡沫的人勉强能打个平手。买单的恰恰是离泡沫最远的那些无辜的人。
  
  从股市实践来说,抓住个别关键年份的大机会,实现本金翻番以上的收益,在其他年份维持小赚或小亏,远比每年都要均匀地赚20%更现实也更有效。
  资金曲线横盘突破横盘突破的阶梯型走势,比等斜率爬坡的走势要更符合市场的内在规律。当然,做短线稳定盈利的人的资金曲线,看上去会比较“稳定”,更象是在以固定斜率爬坡,但那只是因为周期不同。如果用放大镜去看,他的内部结构也是横盘突破横盘突破的。
  
  复利的关键并非每一次或每一期都不亏损,100次哪怕有50次亏损,比如+3%,-1%,+3%,-1%,+3,-1%....这样,又何妨本金的快速积累?
  复利定义中最核心的是“必须把盈利滚入到本金中参与下一次投资”,也是它区别于“单利”的根本之处。
  这就要求盈利模式的可复制性,即可以不断重复而不是一锤子买卖,并且能够适应本金的不断增长(一定范围内)。为什么是“一定范围呢”呢,因为任何盈利模式的有效性最后都会受到本金规模的限制,所以必须认识到“复利”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折叠一张纸,厚度能上月球?你折折看呢?
  当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赚钱而不是用实践去证明什么理论。比如,某人没有投资方面的特长,盈利模式是靠“消息”,这个“消息”十分可靠,但却是一次性的。那么他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发挥他在这一时点上的绝对优势,狠狠做上一锤子买卖然后收手,这或许就足够顶上别人十几年的“复利”了。为了“复利”而“复利”长期抗战,平均用力,对他来说无疑是错误选择。所以,适合自己的模式就是最好的。
  
  等通胀发生的时候再想到怎么让自己手里的钱变多有点晚了,这时候病急乱投医很容易被二次掠夺。
  是先有”钱变多“再有通胀,而不是相反。所以第一个阶段就必须努力让自己的资产增加得比别人快,而通胀真的来临时多数人只有接受的份,因为你无法囤积猪肉,粮食。
  
  高概率高确定性,也就是低风险的投资投机机会,一般都意味着低收益。“一步穿杨”是百发百中了,但一般都射不到什么猎物,否则也没必要练成“百步穿杨”了,人人都成了好猎手。
  良好的投资投机业绩,不是靠低风险低收益的累积所能做到的,而是承担合理风险下去追求较高的收益。一味追求高成功概率,不愿意承担一定风险,会发现不是机会太少,就是收益太薄。过分追求“安全边际”,等待别人犯下致命错误而获取超额利润的投资,与过度投机如出一辙。
  当然,有时也存在一些稀有的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这些机会是珍贵的,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有效性的提高,这样的机会会越来越少,我们不能把未来寄托在“兔子撞倒在一步之外”这样的机会上。
  
  高概率高确定性却又有巨大潜在收益的机会,一定是非常稀少而无法被多数人发觉的。如果这样的机会很多,只能说明这个市场很不成熟,很没有效率。
  如果你发觉搞“价值投资”很容易成功,只能说明一点,这个市场的参与者价值投资水平很低。但这不保证你日后就不会遇到有力的竞争
  
  在“只有少数人才能成为竞争中的赢家”这点上,价格投机和价值投资并无明显区别。如果是通过市场去买入企业的股权,凭什么能以“低估”的价格买到高成长企业的股权?信息优势?关系特权?至于入股以后通过参与企业经营提升其价值,则不属于通常意义上的“投资”范畴了。
  我认为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研究的对象不同,决策的依据不同。投机者研究的是市场运行规律,依据的是市场数据本身,投资者研究的企业经营规律,依据的是财务管理和宏观经济数据。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如把他们分别称为“研究市场派”和“研究企业派”。
  于是问题就成了,研究市场还是研究企业哪个更容易成功?各人就有各人的答案了。“研究市场派”头疼的地方在于,市场规律千变万化,特定的市场规律只在有限的时间和范围内有效,所以必须不断跟踪市场,以获得所谓的“市场感觉”。但我不认为“研究市场”是一种伪科学,市场确实是存在规律的,市场本身的机制规则和参与者的结构都会对市场运行规律产生深远影响。
  
  “复利”的两个障碍。
  一是盈利模式在资金规模增大后可能失效的问题,这个没有办法解决,只有老老实实接受自己能力的极限,或者改变盈利模式。
  二是市值波动的心理承受力问题。别把钱当钱就是了。心理压力最大的是本金100多万,波动几万的阶段,因为生活中有参照。到了1亿波动1000万的时候,感觉大概不会比1000万波动100万更强烈,因为都是数字而已。
  
  ●丁一熊和罗静
  都是文笔简练,道理成套的写法,看一遍恍然大悟,但如果想借此结合“可操作性”,那就不对了,大厮向来只讲道理,具体操作你们自己去“扑腾”
  
  ●九天揽月、只会输钱
  这基本是一类人,感觉超好、疯狂的交易者,只是前者更擅长熊市,后者牛市表现更佳~~
  
  ●sosme、laoba1
  学院实战派,值得学,就是学不来,越简单的路越难走~~
  
  ●新疆的龙、傅红雪、独行
  这几位帖子很少,但给闽发的老人印象很深,感兴趣的自己搜索去看~~
  
  ●深圳合力
  应该补充到上面去,一类人~~
  
  ●福尔摩斯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对价值的理解深度少有人可及,现在基本不来闽发了,自立门派“徐星价值论坛”,那里帖子不多,精品多~~
  
  ●碎骨头
  有高度、有见识,敏锐的交易者,尤其擅长认购权证交易(伯温1968似乎更擅长认沽)~~
  
  ●外滩冲浪
  据说在股市混了10年以上的人,已经不会吃大亏了,外滩冲浪似乎不止10年~~
  
  ●玄铁令
  有的人可以把问题讲的头头是道,但是得出的结论往往相去甚远。他的视野似乎宽且高,令人仰慕,但看多了,有点审美批疲劳——可能是出于嫉妒:他怎么这么能写啊:)
  
  ●乙木和方针
  有点晚了,本来准备下线。又冒出两个闽发的老人。二者在交易上都看不出过人之处,但在思想上都领先大众。乙木行文擅长冷笑话,方针偏激(和农民书生的风格有点像),当年两人的抬杠贴甚是精彩,是闽发的一道景观~~
  
  ●跟庄买卖点
  兴于“长安汽车的三浪三”一贴,卒于000540——庄托的历程~~
  相比之下,无情剑同学做庄托的档次比较低
  
  ●立春、牧心
  这两个人可以一起说,都有一定的研究视野,都比较能写。
  立春对境外股市有比较好的心得,资料收集能力强,代表贴:
  “近年来美国十大牛股”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000&Data=S&Tid=491938
  
  牧心见微知著,代表贴
  “真正成功者的真相”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000&Data=S&Tid=614765
  
  都是不错的选手,但两人今年乏善可陈——可能以前没有经历过熊市吧~~
  
  ●老派男人
  长于银行股的分析,观察视角高于券商研究员,或者这么说吧,研究员都喜欢在一堆数字里面搞来搞去,老派男人的帖子里面讨论的才是活生生的银行,比较精彩的是,老派男人发起讨论银行股的帖子里,经常出没一些对银行有见地的高手,值得一看~~
  
  ●海海人生
  长于公司研究,行业涉及较广,属于精力充沛无比的类型。记得04年(熊市啊)海海一个卖关子的帖子“中国第一只价值100元的股票”,先不说是啥,大家上来就猜,说一家公司,海海就点评一次,否认一次。。。。。。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000&Data=S&Tid=178530
  这个帖子今天看可能会比当时更有意义,当过去成为历史,时间已经给视野和眼光最好的评判。
  
  对了,海海心目中的那知股票是600415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000&Data=S&Tid=179017
  
  说实话,当时我怀疑他是跟庄买卖点系列,惭愧了
  
  ●同丰、seafish、汗腾格里、金越
  这几位其实是和海海人生一个类型的,独立研究和跟踪能力极强;行业跨度最大的是同丰,seafish对市场的把握似乎在其公司研究能力之上;这几位更像是是私募的选手~~
  
  ●firstz、信雅达
  数据分析高手。firstz可能是最早的发仔,从数据分析转型到公司研究,这么刻苦的人在市场上不赚钱都难的;信雅达勤奋是要肯定的,从最早的龙虎榜走到现在的topview,包括基金公开数据分析等等,精神可佳,但是在结论成型上有较大欠缺,发仔加星比较多,我理解应该是鼓励吧——继续加油啊!
  
  ●学者、学来喽
  两个比较容易搞混的id,这么谦虚的姿态首先就值得学——至少比什么“不动明王”、“波浪王”、“百年孤独”、“齐鲁神鹰”这些看得舒服的多;
  
  学者强于公司研究——为了研究600550找了不少专业网站,新能源论坛专业性还是很强的,佩服他这种学力!
  学来喽长项在市场、理念方面~~
  
  ●J.L.
  8个主贴,6个加星。用基金的一个吹牛的广告词是——本土智慧、全球视野——倒是比较适合J.L.
  近期在价值投资者都开始崩溃的时候(包括海海、seafish),J.L.继续实践自己的价值之路——这种时候,区分趋势投资者和价值投资者的比较容易
  
  ●why0007
  独门功夫——太极拳。40岁以上的人过的桥很多了,有见识,洞察力领先市场,05年底看到了大牛,07年过早看空市场~~
  
  ●德隆专家、10pma
  
  转债研究专家。思路严密,熊市见真功。事实上,多数人更适合买转债(因为转债是必胜的)而不适合做股票(90%的人注定是必败的);德隆专家现在时常出现在和讯债坛,10pma已相忘于江湖~~
  
  *****************************************
  转贴一段德隆专家留在bbs上的经典
  *****************************************
  投资的主要问题还是一个心理问题,分析其实没大家想的那么重要
  保守,心理压力才能降到最低
  
  我个人认为,投资主要的拼杀的是理念和心态,这两者如果搞错的话,
  分析就是瞎扯蛋了,分析的越多赔的越多
  我个人也是有个发展的过程,从技术分析到基本分析,现在主要遵从心理分析
  和学术分析,在加上资金管理,前两者已经基本不用了
  
  心理分析说白了就是抓对手的漏洞,其实大家一直在用。
  转债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抓住了上市公司不想还钱这个漏洞
  
  学术分析是指:投资人不可能长期超越市场的平均水平,最佳的策略是
  分散买入后持有不动。又分两类
  一是除非要用钱,否则永远不卖出
  二是只有在达到事先设定的条件时才卖出
  学术分析是一种令人比较难接受的观点
  
  咱们国家的股市是社会主义的股市,和资本主义的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虽然目前是全流通了,但上市公司还是不会去追求股东价值或净资产收益率的最大化,
  它追求的在不失去控制权的前提下的“可控制资产规模的最大化”。
  因为资产规模越大,可捞的油水就越多。所以股权融资还是公司的最爱。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不入流的观点
  
  我不判断大盘趋势,因为我认为不论采用何种办法,对与错的概率都是
  50%。这是学术分析中的一个最主要的观点
  对于无风险的东西,有就买,没有就算了,余钱就申购了。
  对于有风险的东西,我采用下面的办法。
  我把大盘化成若干区域,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但我并不预测指数在这个几个区域
  之间如何运动。我只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才买,这样虽然肯定会丧失一些机会,但不会赔大钱
  
  当然了,操作的时候还会碰上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如说每一只股票的仓位问题。就拿0061来说,你打算占总资金的多少呢?
  全仓买入?是的,赶上0061就发了,但要是碰上018呢?没赚到钱,还失去了大把的机会
  0061多少钱卖呢?5元?8元?12元?
  当然了,这两个问题处理不好,到不至于赔。
  其实学术分析可以处理上述问题,但关于学术问题的研究,我刚刚起步,大部分时候处理的并不好。
  
  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这样
  1.写出买入理由。别超过5句话,100个字,多了肯定不对头
  2.确定好买入价或买入条件。一次买和分几次买都行
  3.评估风险,确定每只股票的最大仓位
  4.评估大概的持仓时间
  5.确定卖出价或卖出条件。同一类的品种一定要采用统一的卖出条件。比如说对于0061这类,卖出条件可以设定为拿到最后一天,或者涨50%等。涨10%就卖肯定是不对的(这个问题比较深奥,可以以后谈)
  6.数钱,享受生活
  
  假设我们做了个投资组合,包括农产品、大冶特钢、上港、深能源等等,一种10只。
  策略一:涨10%就卖。可能大部分都最高价都涨了10%,各别的没到。这样你的总收益率肯定不到10%
  策略二:涨多少都不卖,直到最后的交割日。这10只股票的差别就大了,有象深能源这样的,先到了10%,后来有下去了,最后只挣了3%;还有象上港这样根本没涨,收益为0;但是也有象农产品这样的,涨了200%,它一个就导致总收益率提高20%。
  
  策略二的投资方法并不是运气好,赶上了农产品,而是它是符合统计学
  中的正态分布概率的(前提必须是组合投资)。你想想,如果你碰上的是一只涨5倍、10倍的呢?
  
  策略一的方法貌似安全,但永远挣小钱。
  策略二就是学术分析的主要操作方法,它是按统计学的规律来,根本不管什么基本面,技术面。说白了就是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真正挣钱的就是涨的最多的
  那一、两个,剩下的都是无用功。
  
  心理分析解决了买什么,什么时候买的问题;学术分析解决了什么时候卖了问题
  但学术分析其实是反人性的,很难做到。别听我吹的天花乱坠,我自己也做的不好,难啊
  
  还是要把自己的位置摆对,从长期看,目标就是取得和指数相同的收益。如果有万无一失机会就狠狠的赚上一票
  长期肯定是看多,所以我一直认为最好的操作策略是买入后永远不卖,关键是这种方法的心理压力实在太大了
  所以我们总想着搞什么波段操作,从结果上看,效果可能并不好,但自己会觉得舒服些吧
  
  ●绿苹果
  研究、实战派,已成系统,值得学~~
  
  ●老和讯、信我准错
  都是和讯的老人,长于市场,但预测市场的人也经常被市场打败~~
  
  ●一笑解千愁
  比较高的高手,就是脾气有点大——碰上来砸场子的,经常就一蹦三尺高,一笑应该向郭芙蓉学:“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不好......”
  
  ●ftpace
  自己没啥主贴,都是转贴的;但ftpace同学在别人的跟贴中经常一针见血,不简单不简单~~
  当年他自己也说过——高手本质上就是那些在克服预测系统中的无序状态这个工作上走得更远的人。代价就是,他们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本质上是热力学中能量的概念)。
  
  ●kitaroym
  闽发的骨灰级人物(早到什么时候,枯草那时还是桥蜂),几年不见于闽发,今年活跃于淘股巴。看他的帖子,总觉得自己在仰头——他咋那么高的角度捏?
  
  多年前,他在闽发留下的印记——
  想象一个冬天我们把手指按在结霜的玻璃上,留下了一个的手指印,这个指印的指纹假设是一圈套一圈的那种,再假设玻璃是一个扁平的二维世界,在这个二维世界存在某种智慧生命,那么二维世界的智慧生命对于这个来自三维世界的指纹该如何看呢?也许那只不过是一个又一个各自独立的半径不同的套在一起的圈或圆而已。但是在三维世界中这些投影在在二维世界的各自独立的圆却是来自一个人的手指,它们反映的是某种三维世界中的一个整体。但这对二维世界的智慧生命是无法想象的。顺着这个思路推理一下,在我们这个三维世界里的智慧生命理解的一些东西是否就真的应该是这样呢?也许在三维世界合理的各自独立的没有因果性的现象,在另一个更高的维度或层次效应上它们应该是怎样的?同样的,对于我们所理解市场,不管何种观点、理论或者何种现象,在更高的一个层次上应该是如何的?可以想象吗?这种脑力体操玩玩倒是挺有意思,呵呵。记得去年曾说过投影的问题了,轨迹没有几个人当时理解到究竟还有什么含义。
  
  ●胡伦
  把做股票上升到悟道的层次,让我们这些赌徒从心理层面找到了共鸣和平衡感。但他那套东西,没功底的最好别看,学不到招式、直接上来就是内功,容易走火入魔:)
  
  ●小汤和小汤包
  小汤是老闽发,小汤包是新面孔,都是比较有观点的战士~~
  
  工具箱   
  
  【 · 原创:年线  2008-04-02 09:23 】   
  如果这个帖子接着写下去,兵器谱里面还会有这些id,:
  ***************************************************
  阿聊、asking、无情刀、阿耶、loveice、单身坏男人、犯傻、lxm-、myn168、金练子、了因、范围二、下岗工人、bf、故乡枫叶、末庄Q哥、陆上小白龙、王语嫣嫣、黔之驴、青年晓文、赛亚、小弟、丹霞最红、南宫傲、组合拳、儒履薄冰、紫禁之巅、剑啸九天、兼并之路、投资独行客、冷眼看127、萱峰、海风墨香、孟小白、基技合壁
  ****************************************************
  在年线的印象中,他们或多或少有过光辉的一瞬间,或者曾经在bbs上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文字。看到江湖高手入云,年线也不敢懈怠,只有独自地努力、学、进步。
  
  一直想在闽发注册一个id:百晓生,后来想想作罢,一是百晓生存在人品问题,二是下场也不够好。倒是《天龙八部》里面少林寺藏经阁的“无名老僧”令人印象深刻,默默地在藏经阁扫了几十年地,自己也成为绝世高手。
蕞美

09-09-01 00:20

0
现在是什么期
向右突破

09-09-01 00:14

0
下跌初期不买强势股,
  下跌末期不卖弱势股。
  上涨初期抢买强势股,
  上涨末期抢卖弱势股。
zhouzheng

09-09-01 00:05

0
繁华落尽执何手
追星一族

09-08-31 23:34

0
顶顶贴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