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上半年最为瞩目的私募明星点评2009-07-08 17:11:16 | 来源: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1.廖黎辉 景良投资 能量模型选手
作为榜单状元之前,市场上知道廖黎辉及其景良投资的人寥寥无几,但他的深国投景良能量1期业绩却傲视群雄,近半年收益123.81%,近十二个月收益88.38%,连续两次排在榜单首位,独揽年度及半年度的冠军宝座。在证券界初露名气的是,他用自己的模型在1998年前后做了一个公开模拟账户,年收益超过10倍。廖黎辉先生有着15年的证券从业经历,总结出了“根据大势分析决定波段操作,根据行业分析决定板块选择,根据板块盘面决定个股选择”的操盘体系,这一体系首先根据对大势的判断决定是否买卖,大盘波底买入,波顶清仓。又根据行业分析决定板块选择,即选择行业前景好的板块,有板块群体效用表明有大资金进驻,风险较小。又根据板块盘面决定个股选择,即选择该板块中的领涨个股,使收益超过大盘。在此基础上,2008年12月份完成了能量选股智能操盘系统软件,为公司投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实时分析依据。3000点之上,廖黎辉先生表示目前已卖完股票,等待下一个交易性机会出现。
2.杨永兴 证通天下 真正的短线快刀手
杨永兴,作为证通天下创始人,很少在资本市场露面,也鲜为人知。2007年,在朝阳永续的实盘大赛中一举成名,杨永兴的硅谷基金从3月1日开始到6月份,从630多万元的初始资金摇身变为3948万,收益率为524.57%,而同期上证综指上涨幅度仅为40%。其旗下的信托产品从三月份成立到现在,收益为101.70%,涨幅之大无不让人惊讶。
杨永兴是真正的短线快刀客。他的原则是“持股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交易时间),以便回避风险,累计收益。杨永兴当时说:“下午一点半之后才真正决定买入哪只股票,第二天上午便卖出,每天买入的资金和卖出的资金量平均各是一个亿,涉及的股票数达七八只之多。”
3.邓继军:金中和投资总监 昔日的私募冠军
券商出身的邓继军之前一直未被人所认识,在2008年度沪深300指数大幅下跌了65.95%情况下,邓继军管理下的金中和西鼎却以20.02%的年收益率问鼎私募冠军宝座,在熊市中能有这样的收益率就连私募界元老也大为吃惊。正因为如此,金中和在上半年就连续发行了五个新产品。
遗憾的是,2009年上半年的小牛行情并没有让金中和更上一层楼,收益不仅落后于其他产品,而且更跑输大盘。或许应召了那句话“赚了钱的人为保住利润,会更为小心操作”,邓继军也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近期操作比较保守,奉行的理念是“安全比利润更重要”,这是制约他静止不前的重要因素。
4.江晖:星石投资总监 绝对收益的领航者
明星公募出身的江晖可谓是私募界里最耀眼的明星之一,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是绝对收益的追求者,时刻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尽量把收益最大化。旗下的产品也在2008年以仓位制胜,均取得正收益。2009年上半年的反弹中,他旗下的产品并没有取得超越大盘的额外收益,更跑输大盘,渐渐淡出榜单前列。但是,仔细看其产品可以发现,虽然增长率不高,他管理下的产品的业绩却都是稳步增长,对于管理如此大规模的管理人来说也实属难得,截止到今天,星石已发行了16期产品,规模在十亿元以上。从长期来看,以这种模式发展下去,星石及其产品将会在私募界屹立不倒,让我们拭目以待,他的风险控制体系确实值得业界人士学借鉴,就连尚雅的石波这种激进投资风格的管理人也不得不佩服。
5.石波:尚雅投资总监 新能源的幸运儿
明星公募出身的石波成功抓住上半年新能源的投资机会,成功让其管理下的产品不但收复2008年的损失,而且仅仅六个月,就实现了净值翻番。如果问什么能让他成为上半年私募王的?很多人会这样认为,他是对新能源这个行业研究透彻,并且这波新能源行情造就了他。尚雅旗下上半年的产品也发行到了8期了,新能源行情并不是一直持续下去,那么,石波及其旗下的产品能否延续璀璨,我们将期待他更好的成绩。
6.田荣华:武当掌门人 成长性价值投资组合管理
同样是明星公募出身的田荣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沉稳踏实,正如他掌舵下的武当系列,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稳定增长。这与武当的投资理念相符,成长性价值投资组合管理。目前武当旗下的产品已发行到12期,是数量及规模仅次于星石的私募管理公司,其管理资金规模也超十亿元。田荣华在上半年虽然没有跑赢大盘,但他旗下的产品仍保持着近40%的收益,且稳定增长,是唯一一个在2008年实现正收益的几个产品中至今仍然能保持高速增长的管理人。他在近期的投资报告会上表示:将继续看好中国下半年经济复苏行情,主流板块估值依然合理,重点关注房地产、新能源以及出口复苏的受益类股票。
7.罗伟广:新价值投资总监 拐点把握者
券商出身的罗伟广是私募界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其掌舵的新价值二期近几期都排在榜单前列,今年上半年收益达107.34%,净值实现了翻倍,排在半年度排名的第二名。崇尚价值投资,专注于行业和上市公司基本面研究,最大特长是大盘中长线方向把握,而长期的实战操盘经验也造就了较好的中短期市场热点把握能力。他认为,下半年宜保守操作,重点关注铁路、酿酒、电力、高速公路等防御型行业,将成为下半年的“资金洼地”。
8.吕俊:从容掌门人 价值为本 从容投资
明星公募出身的吕俊一直广受媒体及投资者关注,其管理的产品分布在深国投、平安信托、中信信托,数量达到9只,仅次于田荣华的武当。再看其今年的收益状况,平安旗下的三期产品今年半年平均收益在50%左右,近十二个月收益亦有40%,是榜单的佼佼者。他看好中国的房地产及消费板块,认为这两个产业将会拉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所以这将会是他配置的重点。
0
中国经济的复苏与日本式“超级泡沫”
2009年07月1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岩石
⊙金岩石
国金证券的中期报告会在风景如画的桂林阳朔举行,宏观研究员陈东的报告分析了下半年股市《难以逃避的复苏泡沫》。研究所的数据分析表明:美国家庭的负债率下降,储蓄率上升,生产和消费在2007年第一季度的水平上企稳,消费模式亦开始回归理性。中国经济将在美国经济企稳之时率先复苏,这是我年初的判断,今天在研究所的宏观经济分析报告中得到了验证。
一场金融海啸突如其来,又呼啸而去,以不可思议的短暂时间结束了。股市暴涨在先,楼市反弹随后,如此强劲复苏的原因何在?房地产研究员曹旭特把楼市升温归因于金融环境的“双重最”,这也是股市暴涨的源头。“双重最”之一是最高的货币供给,1-5月广义货币增速为25.7%,高出历史最高水平4.94%;“双重最”之二是最低的房贷利率,7折优惠后的实际按揭利率为4.18%,低于历史最低水平0.74%。人们不禁要问:股市楼市的复苏泡沫可持续吗?若与上世纪60年代后的日本相比,参照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可能正处于一个股市楼市“超级泡沫”的发端。
我的主题演讲是未来30年的中国经济主题——世界都市。若把日本经济视为中国的微缩版,日本经济在1950-1990间,城市化率从34.9%提升到63%,吹起了一个股市楼市的“超级泡沫”:股市吹破了天,东京股市的总市值后来超过了美国+英国+德国;楼市吹破了地,东京新宿高尚区的两居室售价超过120万美元,现在只有40-50万美元。日本经济“起飞”的前期也是外向型经济主导的工业化,以大阪-神户为中心的“阪神工业区”人口激增,而随着股市楼市的繁荣,大东京接棒崛起,诞生了日本人口占比最高的超级城市。现在的日本,大东京人口占比为28%,阪神地区的人口占比为8.8%,其余六大城市的人口占比均在1-2%。回首望去,日本经济就在一个股市楼市“超级泡沫”的生成和破灭中,从战后废墟中“凤凰涅槃”,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的前列。
当时的日本,也是以最快的速度创造货币,以逐年下降的利率发放信贷,构建了股市楼市滋生超级泡沫的金融温床。在此期间,日本的城市化率从35%提高到63%,经济发展的模式完成了两大转变:其一是从制造业驱动转向服务业驱动;其二是从外需主导的模式转向内外需均衡成长的模式。曹旭特的研究发现: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进入“失落的十年”,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大幅度下降,利率已经低到几乎没有继续下调的空间了。
当预期的经济复苏来临之时,挥之不去的就是资产泡沫的膨胀和泡沫破灭的恐惧。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的恐吓,而是顺理成章的逻辑。特别是在全球各国都在苦苦寻找引领下一轮经济繁荣的热点之时,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就像夜空中的明星,极有可能被跨国企业的资本流动追捧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每一轮全球性的经济繁荣,都有热点行业或热点地区作为经济引擎。互联网是热点行业驱动的模式,而上世纪60-70年代的日本起飞就是热点地区驱动的模式。可以设想,如果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中国出现两个超级都市——大北京和大上海,合计人口占比超过30%,即5-6亿人,城市化进程中的股市楼市泡沫还能避免吗?这种超级泡沫可能有两种结果:其一是超级泡沫自然膨胀,这一代的部分人暴富,后一代的多数人埋单;其二是不断捅破散碎的泡沫,把一个超级泡沫分解为若干个子泡沫的生成与破灭。何去何从?各有利弊。
如果是前者,中国经济的复苏会演化为极度繁荣,进而带动全球资本蜂拥而入,让股市楼市的超级泡沫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这就是当年的日本。在哈佛大学的傅高利教授所著的《日本独占鳌头》问世之时,日本经济的超级泡沫崩裂。如果是后者,股市楼市的超级泡沫就会面临宏观经济政策的打击,因为零打碎敲式的“挤泡沫”政策将会不断发生,特别是在宏观经济真正企稳复苏之后,政策调控的频率会逐步增强。在我看来,政策调控者会偏好后一结果,因为现代政府那只“闲不住的手”本来就有多动症,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表象。从长期的政策效果看,如果政府那只“闲不住的手”能够遏制超级泡沫的膨胀和崩裂,或许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情。
城市化进程中的“超级泡沫”来源于股市楼市的非理性繁荣。在沪指突破3000点之前,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已经突破了2007年10月创下的8.7万多亿的历史纪录。预计股市下半年至少会再涨10-15%,指数上限可达3300-3500点区间,回调的支点就是前期震荡的上线,即2500-2700点区间,核心波动区间为沪指2700-3300点。股市泡沫会直接传递到楼市,因为在楼市止跌时,财富贬值的担心会转化为股市投资的激情,而在股市翻番之际,无论是本金撤出还是收益撤出,都会有很高的比例转投楼市。股市→楼市螺旋会相互激发财富效应。在这个阶段,经济复苏和通货膨胀的预期提供了最好的借口。在经济复苏还没有全面开始之际,政策调控的风险反而较小;一旦经济开始全面复苏了,政策调控的风险就会逐渐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