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9月3日开股东大会审议,流通盘适中,正好符合炒做口味,中报的前十大股东全是莫名奇妙的个人大户,大宗交易猛减的情况下股东还少了3000多个,这种都是出短线暴牛的特征。与600551、601999相比,8.99绝对不会是天价。
0
改制借壳“齐步走” 江西出版“急救”鑫新股份
停牌整整一个月后,鑫新股份重组方案亮相。8月14日刚刚获得江西省府批准改制及重组上市计划的江西出版集团,将借壳鑫新股份。
鑫新股份昨日公布重组预案,拟以7.54 元/股向江西出版集团增发不超过5亿股,购买其拥有的“编、印、发、供”完整产业链,包括出版、印刷、发行、影视制作、贸易、物流、投资以及文化地产等出版文化传媒类主营业务资产及下属企业股权。该部分资产预评估值高达32亿。
同时,预案还有两个捆绑协议,即江西出版以现金收购鑫新股份现任大股东信江实业所持有的4000万股,单价7.54元/股;同时,信江实业需以现金购买鑫新股份全部资产及负债(含或有负债),承接原上市公司的所有员工和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信江实业所获得的股权转让款将被优先用于购买鑫新股份原有资产和负债,此举相当于江西出版变相注资信江实业,帮助鑫新股份剥离资产,成为净壳公司。
此外,预案还有一处安排颇具深意,当信江实业剥离鑫新股份原有客车主业后,江西出版将出资1亿元与前者成立新的客车公司,盘活原有资产和人员。在新的上饶客车厂中,江西出版获得40%的股权。
从经济的角度而言,江西出版先将鑫新洗成净壳,在重组会计的操作上构成适用权益性交易的反向购买,从而规避了巨额商誉的确认,并使待注资产以账面价值入账,为上市后的业绩夯实基础。颇见用心的是,公司在预案中特意明确了“鑫新股份将成为仅持有现金且不构成业务的公司”,此举正是为了避免原出版借壳第一股时代出版重组科大创新时曾出现过的会计质疑。
故此,信江实业几无财务压力便完成股权套现与资产盘活,江西出版则相当于以4亿左右的对价收获一个上市资格,双方编织了一场共赢的精妙重组。
重组方案中,江西出版拟注入的22项资产中尚有20项尚未完成改制,1项尚在组建,1项为相关地产资产。
预案披露,拟注入资产范围内的全所有制和改制不彻底企业的改制工作正在进行当中,预计将于第二次董事会会议前完成相关工商登记手续,从而完成改制工作。这应该是沪深两市中第一家边改制边重组的大型国企借壳案。
同时,至2009年8月14日,江西府才正式下发文件批准江西出版集团的改制及重组上市计划,而鑫新股份却于7月17日早早的停牌筹划相关事宜,时间紧迫可见一斑。
收获一个板,呵呵!!
0
难道不是借壳凤凰~
0
2008年江西出版集团资产总额55.18亿元,净资产34.77亿元,分四块:出版单位、发行单位、印刷单位、直属公司。可能置入的资产为出版单位、发行单位,按净资产估算约为23亿元。鑫新停牌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为7.55元,约可能的增发数量为3.0463亿股;增发后总股本为4.88亿股. 09年出版主业利润1.48亿元、发行利润8000万元,两者合计2.28亿元.估算09年每股收益为0.47元,按55倍市盈率计算,股价为26元!若按30倍市盈率计算,股价为14元.(海通证券提供的数据显示, 10家传媒企业2007年平均市盈率为70倍,预计2008年平均市盈率将下降至55倍)
资料1: 2008年,集团公司在省委、省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项目为抓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和新成绩:实现销售收入42.72亿元,同比增长13.7%,实现利润2.57亿元,超额完成全年计划。资产总额55.18亿元,净资产34.77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08.4%。出版赣版出版物首次突破了4000种,市场综合排名首次进入全国前10位;有8种出版物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走出去工作"在全国出版集团中名列第6位;《农村百事通》入选"农家书屋"必备报刊。钟健华董事长荣膺"中国2008年度出版人物",曾少雄副总经理荣获第十届"中国韬奋出版奖",经济效益和会效益获得双丰收。
资料2:钟健华董事长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2009年集团公司的主要经济指标是:实现销售收入46.15亿元,同比增长8%;力争47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利润2.78亿元,同比增长8%;力争3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出版图书、音像、电子、网络等各类出版物4500种,同比增长7.3%。
资料3:周文总经理说,要以大力整合调优业务结构为主要抓手,努力搞好"四大环节"的生产经营。一要进一步提高编辑出版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出版主业要确保实现销售收入7.26亿元和利润1.48亿元的目标。二要进一步加快印制资源整合的步伐,咬定销售收入2.4亿元、利润790万元的目标,确保圆满完成。三要进一步稳定发行营销的经营效益,确保实现销售收入不低于24亿元,利润不少于8000万元。四要进一步提高物资贸易的规模效益,确保年销售收入不低于9亿元,力争突破10亿元大关,再上一个新台阶。
0
打破地域坚冰 实现快速发展———我国出版发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渐成趋势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3日 08:19 经济日报
打破地域和部门限制,打破条块分割,培育资产和资源集中度高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成为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近年来,我国出版发行企业兼并重组迈出了新步伐,呈现出可喜的势头。
苏琼联姻、和平起飞、吉林联手工商联————跨地区合作重组新案例不断涌现
2008年3月,中国和平出版社成为我国首家实行股份制改造的中央级出版单位。正是江西出版集团与中国和平出版社的合作重组,极大推进了中国和平出版社的转企改制。转企当年,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同比增长70%。而这次出版业跨地区重组的首次尝试,也被业界称为激活中央级出版单位改制的破冰之举。
2008年5月,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和海南新华发行集团联合组建的海南凤凰新华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在海口成立,开创中国发行业跨省重组的先河。
今年以来,这样的例子在全国不断涌现———
4月,吉林出版集团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改制重组的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挂牌成立,成为地方出版集团与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出版社跨地区、跨部门战略重组的第一家出版单位。同是4月,以策划《中国可以说不》《求医不如求己》《中国不高兴》等畅销书而闻名的北京共和联动图书公司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江苏人民出版社合资组建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公司,更为出版业跨地区重组提供了鲜活案例。
6月26日,天津出版总社、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告我国出版业以资本运作方式进行资源整合,组建跨地区大型出版产业“航母”的探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有形之手”助推出版发行企业跨地区经营
跨地区兼并重组既是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无形之手”作用的结果,也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有形之手”强烈推动的产物。
早在2002年,新闻出版总署就出台文件,要求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向跨地区经营提供良好服务。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下发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工作方案,鼓励出版集团和发行集团相互持股,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合作重组。今年4月,随着新闻出版总署“新政”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出版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鼓励和支持业务相近、资源相通的出版单位,跨地区跨部门组建出版传媒集团公司,通过推进联合重组,加快培育出版传媒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
“跨地区合作打破了原有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市场格局,推动了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是我国出版发行企业深化改革的实质性探索,具有示范意义。”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表示。
柳斌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局局长座谈会上表示,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已进入培育市场主体和战略投资者的阶段,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改变原有布局,提高产业和资本集中度,借助优势企业的上市平台,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做强主业,在三到五年内,培育出六七家资产超百亿、销售过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
发挥新体制优势 以资本为纽带创建重组新模式
新体制催生新优势。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作为地方出版发行集团率先完成体制改革成为市场主体,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6年保持全国领先,拥有强大的图书发行网络。在与海南新华书店签订战略合作协定后,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将改革经验输入海南,使其两年内就完成了组建集团、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三大任务。
“凤凰经验”成功移植海南,为海岛的图书发行企业带来了活力———
去年,海南凤凰新华18家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36%,销售码洋同比增长超10%。今年,海南凤凰新华1至6月销售码洋同比增长36%。
同样是地方出版集团主导的重组案例,江西出版集团参与了中国和平出版社改制全过程,并以80%的股权实现控股,实现了兼并转企“一步走”。江西出版集团董事长钟健华告诉记者,中国和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自去年挂牌以来,销售收入达6000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与此同时,江西出版集团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也于今年达到1.41%,首次进入全国十强。
“重组的最大收获,是有利于双方产品结构调整,有利于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效果远远超过重新打造一个出版单位。”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殿富在谈及与工商联出版社重组时说。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丛星也认为,重组为出版社赢得了更多的资源和资金,也赢得了更多市场先机。目前,新公司与多家美国知名出版集团和版权代理公司达成合作,引进一系列经管和励志培训图书,下半年主打畅销书包括《货币战争2》《中国大趋势》《大崩溃》等等。
打破地域垄断坚冰————出版发行业竞争新格局逐渐形成
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大胆探索、抓住机遇是高速发展的保证。
而如何摈弃“小富即安”的观念,打破长久以来存在的条块分割和地域限制,努力探索重组之路和合作模式?出版发行企业跨区域经营发展集聚了创新思维,走过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即以资本为纽带,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将双方资产、业务、人员等资源全面融合,开创了全新合作模式。
苏琼联姻中,海南新华发行集团整体转企改制后,以全部净资产出资,占49%股权,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投入现金,占51%股权,合资组建海南凤凰新华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重组带来了体制、转型、机制、市场、增长等五方面突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谭跃指出,一是海南新华书店加快了集团化和股改的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推动江苏新华发行集团由书业经销商向战略投资者转变、由区域性发行集团向全国性发行集团转型;三是海南新华书店不仅引入资本,还引进管理、技术等,推动内部经营机制转换;四是江苏与海南的市场和资源优势交融互补;五是重组形成整体对外优势,使两省“经济蛋糕”越做越大。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0
中诚信国际评定2007年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出版”或“公司”)的信用级别为AA-,本级别反映了公司很强的偿债能力。中诚信国际肯定了公司的规模优势、在江西省教材市场的垄断地位、较高的发行效率以及政府给予的支持。同时,中诚信国际也充分考虑了国家推行教材招投标改革对公司的影响以及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将加大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等因素。
优 势
整体竞争优势较强。公司作为大型出版集团,拥有多家出版、发行和印刷企业,产业链较为完整,销售收入及利润规模在行业内排名分别为第八位和第六位。
江西省教材市场的垄断地位。公司在江西省中小学教材市场占有率较高,2006年江西省实现教材招投标改革后,公司必修课教材市场占有率为75%,选修课教材及教育辅导材料市场占有率为90%。
公司在部分图书细分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06年公司文学类、少儿类图书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五位,单品种销售额分别排第一和第三位。
政策支持。公司作为江西省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得到政府在土地、税收、财政补贴方面的支持。公司还享有国家对文化产业给予的增值税先征后返、所得税减免的税收优惠政策。
关 注
随着中小学教材招投标改革的深入,地方垄断格局将逐渐被打破,公司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方面的收入和利润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战略将对其资金、人才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将增加公司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本文由中诚信国际评级供稿)
0
效率比2208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