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华孚色纺002042:中报后的巨量隐含着些什么吗?

09-08-11 10:47 4953次浏览
感悟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关注华孚色纺有一段时间了,而中报业绩,以及之后的连续巨量提高了本人对其关注程度。7月31日公布中报,并同时对三季度业绩进行了预告(预计2009年1-9月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1000-11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00%以上。)看了几份研究报告,对公司的业绩都给出不错的评价。而伴随着的是连续3天放出巨量,公司股票价格也从7月30日13.52元/股涨到8月4日的16.37元/股 3个交易日涨了20%多,成交3600多万股。相对于仅仅7400多万股可流通股而言,换手率将近50%。

这就值得深思了:基本面的东西先搁着,从公司的毛利率可以看出,总体而言色纺纱行业不错,规模效应下,具备垄断的性质(主要是2家企业在生产)。出口退税加上全球经济探底回升下,纺织行业也有走好的迹象,公司也会从中受益。按照几份研究报告的业绩预测:2010年业绩在0.83-1.07元/股,对应的PE估值也不算高,中报显示:股东户数只有8563户 ,而且十大流通股东里面没有一家机构投资者。问题来了:
问题一:作为质地优良,前景看好的色纺纱龙头企业,为何中报中机构投资者会毫无踪影?
问题二:3天将近50%的换手率是怎么来的,多空双方难道就如此分歧?里面隐含着一些什么味道?

借大盘调整之势,公司也逐步缩量调整了4天,之后将走向何方?拭目以待

对华孚色纺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08年国内色纺纱总产量30万吨,占全国纱线总产量(2148 万吨)的1.4%,未来色纺纱的发展空间有多大?
2,当前仅有华孚色纺与百隆集团大规模生产。而中国色纺纱占全球产能的80%以上。正是由于垄断因素,公司产品才获得了一个不错的毛利率。凭借先发跟规模优势,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有多大?
3, 公司收购的产能占到总产能的60%以上,而且整合效果不错,通过收购纺纱企业,输出管理人才与技术,华孚公司能够实现快速扩张,这点很美妙。
4,华孚色纺以9.33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入主, 2.35亿的总股本 首次增发后比较好看的每股净资产+公积金。公司的负债率可不低,下一步会融资吗?怎么样操作?反正是大股东有求于我们就是了。
5,选公司关键就是选领导,对孙伟挺的评价似乎也是不错的。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2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初夏时节

09-08-21 15:30

0
股东大会准备谈什么。。啊
初夏时节

09-08-18 11:21

0
持续关注中,,因为前期进了点,被套中,中长强烈看好
感悟

09-08-14 07:28

0
专心营造色纺纱帝国
——访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
  孙伟挺是个思想独特的人,他在一些会议上发表的独特见解,都让人过耳不忘。实践证明,他的这些“奇思异想”都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他用十余年的时间,将华孚从一个小贸易公司打造成色纺业的龙头企业,靠的正是这种敏锐的洞察力。
  除了博弈,还要合作
  色纺纱面对的客户主要是针织企业,二者之间一向是博弈的关系。今年在整个纺织行业都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孙伟挺认为,产业链要进行整合,上下之间应走得更近一些,除了博弈外,更重要的是合作,此即为“抱团取暖”。
  “纺织行业的产业链条是纤维—纱线—面料—服装,其实纱线才是服装的芯片。”孙伟挺说这番话不是夸耀自己作为纱线供应商的重要性,而是强调自己的责任。他表示,在目前困难的形势下,华孚愿意肩负起更大责任,和上下企业一起应对挑战,推动行业摆脱危机。当然作为一个生产企业,华孚所能做的,主要还是从自己的产品入手,为此他们今年提出了三个为客户提供的价值服务:一是提供性价比和差异化的产品体系;二是提供快速反应的产品交付;三是提供色咭工具书、发布流行趋势、合作开发等服务。
  华孚的核心竞争力
  按照常规的采访程序,记者不可避免地提到了企业的发展规划问题,却得到了一个特别的回答:“规划是企业的一个安慰,可以救急不可以救穷,有核心竞争力才是硬道理。”对于华孚来说,核心竞争力一是技术创新及色彩优势,二是快速反应能力。关于快速反应,孙伟挺深有心得,还专门撰写了一本名为《快速反应》的书。华孚十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可归集到“快速反应”上,如今市场更加变化莫测,快速反应愈加成为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也正因为此,华孚虽有10年发展战略、3年发展规划,但更看重的是根据市场变化制定的近期内要完成的计划。
  华孚占领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武器就是产品,目前他们已开发了高纯棉色纺系列、健康环保色纺系列、功能产品色纺系列等8大颜色系列、2000多个品种。今年,以“华孚色纺纱,一个环保节能的纺织产品”为主题,华孚继续积极开发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纱线产品,并更加注重成本。采用自然材质制造的色纺产品,包括自然纤维、有机纤维、再生纤维、本色纤维等产品系列,是华孚今年重点推出的内容。
  有机棉的开发,华孚已积累了很长时间。为了保证材质,公司在新疆合作经营有机棉田,并与国际知名品牌一起联合开发推广使用有机棉产品,每年的有机棉产品销售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为了循环利用好各类纺纱落棉、再生纤维,华孚还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定制化地生产了大受市场欢迎的循环再生色纺纱线,不仅践行了环保主张,也为客户在“寒冬”降低成本助了一臂之力。公司新推出的本色纤维产品系列,因充分利用各类天然纤维的本色进行混纺产品设计,省去了印染环节,产品风格自然简约高雅,也收获了很高的市场关注度。
  到华孚生产车间参观过的人,想必都会对其检测中心留下深刻的印象。该中心下设五个检测室,配有大容量纤维测试仪、乌斯特10万米纱疵仪、BINDER汗渍牢度培养箱、乌斯特型IV条干均匀度测试仪、起毛起球测试仪等门类齐全的先进检测仪器,涵盖品质检测的全过程,使产品品质有了保证。
  在流通环节发声
  纱线由于隶属原料范围,它的活跃领域主要在纺织行业内。思维超前的孙伟挺却认为,可以突破这一限制,在流通环节发声,发声的主要载体是媒体。
  “纺织行业要发展,最终要经得住市场检验,真正要由消费者说了算。因此,我们现在需要考虑怎样启动消费,挖掘消费潜力。”孙伟挺说,现在纺织服装的发展趋势是时尚、舒适、有品位、绿色环保,可以考虑做一种时尚的杂志,面向消费者,向他们介绍新型纺织品,鼓励他们使用。“根据不同的定位,这些杂志可以放在沃尔玛等大众市场,也可以放在高尔夫球场、机场等高场所,引导消费。”孙伟挺建议道。
  色纺纱由于具有丰富绚丽的色彩,而且紧追国际潮流,因此为张扬时尚的针织企业所青睐。“先染色、后纺纱”的工艺,缩短了后道加工企业的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倡导节能减排的当下,色纺纱似乎没有不火的理由。加上业内一些领军企业不断创新,用科技使纱线的品质日益提升,这些都成就了色纺纱今天强劲的抗风险能力。
感悟

09-08-13 20:09

0
中国作为一个纺织大国 纺织业对国家保增长尤其是保就业有重要作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通过调整出口退税率来对纺织也进行扶持的力度跟频率也很大.不要小看那么几个百分点,由于纺织业整体利润率本身不高,退税率的提高对行业企稳向好起到重要帮助.
2008年8月1日 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
2008年11月1日 退税率由13%提高到14%
2009年2月1日 退税率由14%提高到15%
2009年4月1日 退税率由15%提高到16%
一年来出口退税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每个百分点对应的是多少钱?可以增加多少利润?就看不同公司具体的出口额是多少了?
感悟

09-08-13 18:01

0
lwcdxx兄好:关于002042的情况 在这里交流就可以了


入世之前 期盼配额的取消 大家曾经对中国的纺织业寄予了厚望
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的降低 又使得过去几年纺织业承受压力,09年其实还是出现一些有利因素的:例如人民币兑美元比较稳定 几次上调出口退税率 原材料价格下跌带来成本的下降 利率的下降带来财务费用的下降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 公司的色纺纱跟一般的纺织业务还是有些不同的,看其毛利率就知道了.为什么在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公司还可以取得令人欣慰的利润空间?这种状况会持续维持下去吗?以后需要关注的就是:1,行业垄断格局能否维持,由于色纺纱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一定要上规模才有成本优势.加上客户资源优势 新进入者其实不好打开市场的;2,行业发展前景问题,例如市场容量,技术应用.
CR406

09-08-13 16:44

0
昨天刚被洗
lwcdxx

09-08-13 16:35

0
感悟 你有QQ吗。
感悟

09-08-13 16:32

0
色纺纱又称有色纤维纺纱,由于纺纱前所用的纤维原料均通过染色或原液着色,故纺成纱后在针织与机织加工成织物后一般不需再经染色加工,既缩短了加工工序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色纺纱一般有两种及以上的不同色泽纤维或不同性能的纤维混和纺成纱,织成布后在染整加工中由于各种纤维收缩性能或上染性能的差异,使布面呈现多彩色、手感柔和、表感丰满的风格,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色纺纱最初是从小比例的黑色涤纶与原棉混纺的麻灰纱起步的,由于当时是新产品,所以,用户对纱的颜色、棉结、色点等要求不高,随着人们对其独特外观及穿着性能的认可,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纯棉精梳色纺纱(彩色):
它采用2 种以上染不同颜色的棉花,按不同配比在开清棉和并条工序中混合,并通过精梳工艺纺制。这种采用特种纺纱工艺生产的纱线,能呈现多种朦胧色彩。其主要用途是生产高档针织内外衣,少量纯棉色织布中亦有采用,是色纺纱中的精品。但是纺纱工艺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

纯棉精梳色纺纱(灰纱):
它一般是由本白棉与经过染色的黑色棉花混合纺纱,黑色棉的配比根据织物要求不同而增减,最小为1.5%, 最大为70%以上,故有深灰、中灰、浅灰之分,是纯棉色纺纱的主导产品。由于针织企业需用量较大,故生产量也较大。占纯棉色纺纱生产量的60%以上。其混合方法也有开清棉混棉与并条工序混条两种,视不同混合比例确定。

特种纤维精梳色纺纱:
纺纱的原料以棉花为主,混入各种天然纤维,如真丝,羊毛、羊绒、麻纤等,有时混入一些特种纤维,如天丝纤维、莱卡、大豆纤维、莫代尔纤维等,主要用于高档针织服装。其各种纤维的配比视织物的要求而定,最终目的是使服装柔软、舒适、艳丽、不变形,由于各种纤维的特性不同,其混合方法以采用并条工序混条为主。

色纺纱的配色 
色纺纱生产是物理过程,色纺纱的颜色是色棉与色棉或色棉与原棉经混合、牵伸、加捻形成的,一般都认为人眼应该能看到色纺纱中的色棉颜色。确实,在放大镜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各种色棉的颜色,所以对于色纺纱的配色,人们普遍采用对来样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分析方法有:分色称重法、显微镜法、混纺比法、目测估算法,及结果比较准确的电脑扫描法,主要任务是分析出来样有几种颜色的色棉和原棉组成,各种色棉和原棉所占比例是多少,再选择色棉。如果所需色棉已有,就可直接取来配色,若没有就需要染色,特别要注意的是所选色棉色光应和来样色光一致.
配色中存在的问题
色棉种数多
  因一般的客户来样都要经过分析,分出不同颜色的色棉,每个样品的色棉种数1~3个不等,有的甚至多达5个。随着色纺纱生产的品种和颜色的增加,色棉数量也越来越多,部分色棉可能使用一两次后就再也没有机会用到,造成库存量越来越大,占用大量的资金并影响生产运作效率。
 
对色棉颜色要求高
  因要求染出来的棉花颜色与分析出来的色棉颜色一致,无疑增加了棉花染色的难度,使回修增多,纤维强力、色牢度、可纺性降低,进而影响到色纺纱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分析来样费时且准确率低
  分析来样所需时间长,受分析工具和操作环境限制,分析结果也不是很准确,有些与实际差别还比较大,另外,所选色棉或染出来的色棉也不可能与来样中的色棉一模一样,仍需调整配方进行试纺,不能有效节约时间。
 
不利于快交货
  一般大货生产流程是:接到定单,根据客人确认的小样配方和定单量,先安排染棉花,再重新打小样,然后才进行大货纺纱生产。流程比较长,不能满足客人快交货的要求。

色纺产品的特点
  色纺产品的关键是色泽与混和,其中色泽是指纺织纤维的颜色,有本色纤维、染色纤维和天然彩色纤维等;混和是指把不同颜色的纤维混在一起纺纱,有混和均匀与混和不匀之分。对于纯色纱线而言,颜色均匀且一致,若是长丝则光泽明亮,若是短纤则光泽柔和;如果是混色纱线,满足混不匀原理(即:由于纤维的颜色是不可变的,纤维间存在色差,导致色纺纱混色不匀是绝对的,混色均匀是相对的),由于纤维的颜色存在差异,若混和均匀则有朦胧迷离之感,若混和不匀则存在色差和层次,具有先锋前卫意识。因此,色纺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首先是市场定位,市场定位要明确,消费群体要稳定;其次是上下游的共同合作,由于色纺产品具有贴近市场变化较快的特点,上下游的合作是产品开发的关键。

色纺产品的分类和要求
  (1) 混色均匀的色纺纱。
  (a) 双色混纺,即两种颜色的纤维混和纺纱,例如:麻灰纱。在双色混纺纱中,还可分为:低比例色纺纱(色纤维≤10%),中比例色纺纱(40%≤色纤维≤10 %),高比例色纺纱(色纤维≥40%)。
  (b) 多色混纺,即两种以上颜色的纤维混和纺纱,例如:三色纱等。
  混色均匀的色纺纱质量要求较高,首先是混色均匀,防止色差;其次是棉结,在中、低比例色纺纱中,色结对纱线质量的危害非常大,必须严格控制。
  (2) 混色不均匀的色纺纱。
  (a) 双色混纺,即两种颜色的纤维混和纺纱。在这类双色混不匀纱中,为提高两种颜色的视觉效果,两种色纤维的混纺比例差别较小,一般在1:1左右。
  (b) 多色混纺,即两种以上颜色的纤维混和纺纱。在多色混不匀纱中,为确保各色纤维的颜色都能得到体现,各种色纤维的比例差别较小。

色纺纱线的技术发展方向 
  由于色纺纱是用不同色泽及不同性能纤维原料互配混合纺纱,其生产特点是:“批量小、品种多、变化大、翻改频繁”,要达到混合均匀、色泽鲜艳、色牢度好且纱条粗细均匀、毛羽少、疵点少而小的要求是较难做到的。纺纱的主要技术难点是: 
  1.色纺纱批量小、品种多、变化大(混配比根据后加工的要求而变化),往往一个车间要同时生产不同混配比的多种色纺纱,翻改品种十分频繁,如稍有疏忽,造成批号混杂,就会产生大量疵品,故对车间的现场管理,尤其是分批、分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同一批号色纺纱(即同一混配比),在有色原料换批后要保持色泽、色光一致,技术难度较大。为此,要保持色纺纱的质量稳定,生产中要把握的技术要点是: 
  一是搞好原料染色。选用原棉纤度要适中(5400-5600Nm),成熟度要好(1.6-1.8),含杂率要少。同时在染料选配上既要提高染色牢度又要使染色后纤维保持一定的弹性与摩擦系数,故在原棉染色中要加入适量的助剂与油剂。
  二是混棉方法要科学。色纺纱是用两种以上有色纤维混合纺纱,“立体混棉”,使各种色泽纤维分布在纱线的各个部位,这种方法有立体效应。“纵向混棉”,使本色棉条与染色条按一定混比搭配制条,混棉中的各种纤维的混比控制较正确,但混棉的立体效果较前者稍差。为了弥补两者之间的不足,当纺中高档纯棉色纺纱时,一般是两种方法兼用。在纺化纤色纺纱或彩色纱时,各种化纤可按比例在开清棉工序用棉包和棉堆的混棉方法进行。
  三是优化纺纱工艺。由于色纺纱尤其是以原棉为主的色纺纱,通过染色后纤维的强力、弹性均有一定损失,故纺纱时各道工序要按色棉的特性来设计。同时由于色纺纱的批量较小,品种变换频繁,故清梳工序采用清梳联工艺并不完全适用,目前生产色纺纱企业多数采用清花与梳棉的传统纺纱工艺。同时为便于少批量多品种生产,开清棉机最好采用单头成套的组合排列。纺色纺纱时梳棉、并条、粗纱、精梳工序宜采用轻定量,慢车速,好转移的纺纱工艺,一般掌握定量、车速比纺本色纱时降低10%-15%,以减少棉结、短绒的产生。同时为了控制成纱重量CV值与重量偏差,在并条工艺时梳棉条要先通过预并工艺改善条子结构,再按一定混配比例进行1-2道混并,使末并的重量差异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以保证成纱重量CV值与重量偏差的稳定(使纱线长片段重量差异小),在络筒工艺要适当降低络纱速度,控制毛羽增长率。 
  四是要严格控制纺纱中回料的使用。由于色纺纱混用原料性能不同,混配比例不一,故纺纱中产生的回料(如回卷、回条、回花等)其性能差异较大,为确保色纺纱的质量稳定与色比正确,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掺用纺纱中的回料(如果较长时间不变更纺纱规格与混配,可掺用回料)。
炎炎暖阳

09-08-13 15:21

0
今天卖了宏大买了一点它做短线,亏啊。股性咋不够活跃啊?
感悟

09-08-13 14:56

0
今天半仓进去

正式参与见证002042发展的历程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