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过去10几年中国发展模式总结及未来的猜测

09-08-02 16:50 1389次浏览
oakhouse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以下是转载其他人对过去10几年中国发展模式的总结,觉得有道理,

入世搞人力密集型加工→

赚美元顺差→

金融上买美元国债,经济上形成中国制造依赖,在一定程度上揪住美国经济的小辫子→

固定汇率,美元外储兑换成人民币,在国内制造流动性繁荣,活跃经济氛围,造成大家见钱眼红的追赶心态,拼命干活→

房改,利用房地产收回流动性,抑制通胀,稳定生活消费品价格→

政府投资基础设施,进一步投资产能建设,凝固回收的流动性,形成更大产能→

继续顺差,继续买国债,继续增加人民币投放,继续增产能,继续刺激老百姓拼命

到头来,老百姓比较一下,拼命干活得来的实质性生活改善并没有多少,但是关注帐面财富却有了质的变化,也就傻乐傻乐的了。。。
真正得利的是政府趁此机会凝固了一笔基础设施的财富,国家由此积累了主要工业品产能,从而国力
(或者是应付大规模战争的能力)有了飞跃。。。
只可惜,这是一个不可持续的系统,美国人没法无限举债,房市无法无限提升,系统运行时又大量往外漏水造成分配不公,现在终于到了重新谋篇布局的时候了。。。

以下是自己对未来发展模式的胡乱猜测:

应该还是制造流动性繁荣,让大家拼命干活 -> 某种形式收回流动性 -> 凝固回收的流动性,形成更大产能-> 继续刺激老百姓拼命
最后大家得到的还是帐面财富,最多是中等比例增加中产阶级数量,不可能全民皆富,全民皆富,中国承受不起,
世界也承受不起。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收回流动性?与人相关的衣食住行中,房地产不能指望了,衣食的回收能力有限,也影响立政之本,行正在鼓励之中,但路上的车太多,也快到极限了。

还有教育和医疗可以考虑,教育的缺陷是其不具有必须性,当它的价格达到一定程度后,大部分人就只接受基本教育。其它培训教育的容量也不够支持成千上万家公司,国内现在只有新东方在美国上市。
医疗包括医药和治疗两部分,医药国内现在处在初级阶段,新药的开发需要巨大投资,但这是企业的事情,政府不会干。治疗可能在保障基本医疗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医疗价格,就象住房,每个人都有住的地方,但要改善,拿钱来。

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模式或方法,希望各位的高见。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