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支持一下,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赞同,内地经济的发展,没有新产业工人的补充东莞已经难以为继....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说得好
0
实际上从5、6月间的非经常性收入大幅增加就可判定,未来非经常性财政收入将成为经常性收入。以前养肥了,现在出点血有什么关系呢?
====================
企业向职工发放交通、通讯补贴,应在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税
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出台文件,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六大税种的相关问题进行明确。原因是,正在进行的“查税风暴”中,因部分税收政策文件的可执行性不强,基层税务机关和企业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和争议。
争议
“我们此前曾经获得过税收优惠批文,但是在此轮检查中,税务机关却表示以前所有的批文都不认了,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和税务机关进行沟通?”
在近期的一次税务中介机构召开的研讨咨询会上,一位中小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向“四大”的一位税务合伙人及国税总局一位官员咨询。这样的问题几乎贯穿了整个问答环节。
上述企业的财务负责人向CBN记者表示,此次税务自查和检查导致部分企业的补税金额很大,一些企业遂提出了不同意见,甚至采取了行政复议和法律手段。
据《中国税务报》报道,今年全国税务稽查力度的加大,使很多公司将“保护税务价值、应对税务危机”提升到了董事会的决策日程上。
一位税务律师对CBN记者表示,从此次大量接触的争议和寻求咨询的案例来看,争议主要集中在企业财务会计处理、税收政策法规“打架”现象等方面,从侧面来看,主要集中在如何理解和如何执行两个环节。
以个人所得税为例,不少企业采取报销私家车燃油费等向职工发放的超标准交通补贴,在记账时并没有将其作为职工的个人所得收入而为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在税收自查开始之前,为了指导企业进行税务自查,国税总局还专门分行业分税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台了税务自查提纲。
此外,由于税收政策本身的复杂性也是税收争议频出的原因之一,有专家表示,中国税法本身十分繁琐,税收立法不断变化,加之新的征管举措又不断出台,客观上增加了税务争议出现的几率。
还有一些属于企业的“明知故犯”和打“擦边球”,国税总局此次下发的文件透露,在成品油税费改革之前,部分成品油生产企业在2008年底突击开票,逃避成品油消费税。
释疑
此次国税总局大企业司出台的《关于2009年度税收自查有关政策问题的函》,对基层税务机关和企业提出的涉及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印花税六大税种问题进行了明确。其中能源行业和金融保险业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成为此次文件规范的重点领域。
上述文件规定,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企业获得的国家财政补贴,各地税务机关重点复核这些补贴是否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和补贴资金使用情况。
不符合条件的补贴收入应作为当期收入征税;符合条件的不征税收入,其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对于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在规定的标准内为员工报销的燃油费,计算企业所得税可以计入工资总额,按照计税工资或工效挂钩工资标准进行税前扣除。
但是企业采用报销私家车燃油费等方式向职工发放交通补贴的行为,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的项目还有,企业向职工发放的通讯补贴,扣除一定标准的公务费用的数额;企业为员工支付各项免税之外的保险金,应在企业向保险公司缴付时并入员工当期的工资收入;企业为员工计提年金时均摊到每月计算出的每月应得年金。
营业税方面,对于部分成品油生产企业在2008年底突击开票,逃避成品油消费税的行为,国税总局要求,各地税务机关应重点复核成品油生产企业2008年底销售收入异常增长的问题,加强对成品油生产企业的税收监管,一旦发现成品油生产企业以非正常销售成品油方式规避税收行为,税务机关应依法核定其应税数量,补征税款。
0
查处税收、帐外费用的力度将越来越大!
=================
税收稽查重点抓大 12家曝光3000余待查
12家企业中10家为金融类,2家为发电类
上半年掀起的大型企业集团税收稽查风暴已“初战告捷”,首批24家进行自查的大型企业集团中有12家被国税总局抽查出问题,其中10家为金融类企业,2家为发电企业。
从今年4月份开始,国税总局开展了首批24家大型企业集团的税收自查行动。根据安排,大型企业集团需首先对2005年到2007年三年的税务情况进行自查。目前自查阶段已经结束,正步入税务部门进行稽查的第二阶段。
在自查期间查出的情况,补税、交滞纳金,不罚款,自查出的应缴未缴税款经稽查部门确认后,就地入库。税务总局对自查情况不满意的大型企业集团将进行抽查,第三个阶段是税务机关的重点检查。
CBN记者获悉,首批被查出问题的12家企业,问题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多方面。国税总局已经将这些问题归纳总结下发至各省税务稽查部门,作为对第二批企业进行抽查和检查时的参考。
据了解,国税总局将在今后力争完成3108户大型企业集团的全部检查工作,“争取全部查一遍。”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处的一位官员最近在一次行业内会议上表示。
查出多项税务问题
这次被抽查企业的税务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得税,企业集团及成员企业为职工超标发放通讯费、交通费等补贴未缴纳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方面,深圳发展银行的一个珠三角城市分行存在的问题,包括收到政府奖励未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总行下划手续费收入未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中信银行(5.09,-0.04,-0.78%)华北、华中和华南各有一个分行被查出企业所得税问题,包括向境外支付贷款利息未扣缴预提所得税,提前兑现国债差价收入,作为国债投资收益进行免税申报。
交通银行(8.44,-0.08,-0.94%)两个西部省份分行在营业费用中列支接待性质的费用未作纳税调整;2005年度收到政府奖励未按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除企业所得税外,个人所得税也是此次被抽查企业出问题的焦点领域。
一种现象是,企业为职工支付补充养老保险、住房补贴等各种福利未列入个人所得征税。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这些收入都必须纳入个人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深发展某东部城市分行、中华联合保险总部、中信银行武汉、天津和广州分行,不同程度存在补充养老保险、住房补贴、车改补贴以及交通补助等福利费用未列入个人所得征税问题。
除此之外,被抽查企业的超标准列支各种福利费用现象也很突出。中国人寿(27.83,0.02,0.07%)保险公司安徽、浙江和重庆公司,存在超标准列支职工交通费和通讯费等问题。
华电集团下属公司超标准计提住房公积金、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中国太平洋(15.54,-0.15,-0.96%)保险集团下属公司超标列支各项费用,包括电话费、佣金工资及福利费。
此外,在营业费等项目中列支企业职工的福利和补贴也较为突出。中信银行在办公费、修理费中列支职工补贴及奖励费用,光大银行下属分行在营业费用中报销应由职工个人负担的私人车辆维修费、养路费、年检费、保险费。
上述国税总局稽查处官员表示,对于上述抽查出来的问题,税务机关将依法从严进行处罚。根据税务征管法,税务机关可处以税款0.5倍到5倍的罚款。
以后重点盯大企业集团
上述国税总局稽查处官员表示,无论是从国际惯例还是从税收来源的集中度上来看,大型企业集团都将成为未来的稽查重点。
国税总局对税源的分析表明,大企业集团对税收收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透露,全国1.73%的纳税人缴纳了90%以上的税款,其中3108户大型企业纳税人缴纳了50%的税款。
2009上半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29530.07亿元,同比下降6%,减收1895.68亿元,下半年税收形势严峻。
但税收稽查部门自成立后的十多年间,对大型企业集团的检查一直没有进行。一个原因是很多企业的行政级别较高,“各地税务稽查机关进不了企业集团的大门,只有国税总局统一组织才得以顺利进行。”上述官员说。
国税总局从2006年开始注重对大型企业集团的税收检查,对银行、保险、石化、电力、邮电、通信、铁路等行业的十个大型企业进行了税收专项检查,当年查补的税款接近两百亿元。
“从最近几年对大型企业集团进行检查的情况来看,大型企业集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大。”上述官员表示,税务机关在检查中发现,很多大型企业集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故意偷逃税款的很少,但是存在的税收问题却很大。
“我们总结分析了一下,主要是由于政策执行有些理解不到位,但是也有纳税意识不强的情况,也有集团总部对子公司监控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0
日本陷入衰退后的十五年间,财政收入是一直下降的,最后累计下降超过20%。任何试图恢复财政平衡的动作都失败了。我们有世界第一的行政支出,不从这里挤牙膏,从哪里挤牙膏?
0
中央收入依靠非税收入程度有多严重才是未来的关键,如果企业利润回升了,自然非税收入比重就减少了
0
要促进消费,要消除顺差,有个简单的法子,那就是美国人的法子。将粮食的收购价格提高几倍,那些农民工就全回家消费去了。将出口退税全取消,用这笔钱去补贴低收入群体。但利益集团最不喜欢这种格局了。
0
一个群体受到挤压,不一定是因为群体本身的问题。独生子女们和他们的父母们,还有整个社会的环境共同造就了这个现实。坛子里有工作两年就想有房有车的,这种欲望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一定要兑现,就很成问题。
各位仁兄当然会认为我是凭想象,或者是以偏概全。当然是想象和以偏概全。这些小孩如果没有去努力读书,而是努力干活,他们过得还不错,态度也会好。就是那些花了很多钱只图上大学然后无所事事的人过得没什么意思,掉到陷阱里。一个人就怕把自己训练得眼界高高的,而干活水平低低的,那种巨大的不平衡不是人人都能自我解决的。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您不该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