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前几日浏览了公司97—08年年报,总体感觉亚泰水泥资产的账面盈利能力还不算太差。不过,考虑到公司在吉黑区域市场本身具有的独特优势地位(石灰石资源占两省的1/3,产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煤炭自给率达到30%,政府资源优势等因素加之供需相对平稳的市场环境),其内在的盈利能力貌似存在大的提升潜力。
上周,长江证券行业研究员苏雪晶出了一份亚泰集团的实地调研报告,粗略揭示了亚泰水泥盈利能力不强的根源所在,在此转摘其中部分相关内容:
成本控制能力的加强
我们比较亚泰、海螺和祁连山的经营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公司的盈利水平要低于同行,且其主要原因在于成本高于同行。公司成本较高,原因有二:一是公司为了更快的壮大自己,前期主要通过并购重组扩大产能,以前收购的资产质量比较差,而且并购成本较高;二是公司对成本控制力度不够。
2007 2008
亚泰 海螺 祁连山 亚泰 海螺 祁连山
吨收入 244 214 194 316 234 274
吨成本 188 147 142 248 176 168(此项最具有参考价值)
毛利率 23% 32% 27% 21% 25% 39%
吨毛利 56 67 52 68 59 106
吨净利 11 31 - 16 26 35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长江证券研究
未来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将得到提升:第一,前期并购的资产基本上消化完毕,公司目前产能扩张是通过自建生产线和有选择的收购资产质量较好的企业,整体资产质量不断提升;第二,公司成立专门的物资采购公司,进行集中采购,能减少采购成本;第三,之前东北的煤炭基本上被龙煤集团一家垄断,目前市场上有龙煤、沈煤两家大型煤炭公司竞争,而且公司拥有全资的双鸭山亚泰煤业公司,可以解决亚泰水泥1/3的煤炭需求;第四,外资CRH进入后将提升公司管理能力,降低公司的三大费用率(华新水泥三大费用率由 1999年 Holcim进入时的 27%降低到现在的 12%)。我们认为随着公司的价格掌控能力和成本控制力度的加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将不断得到提升。。。。。。(原文参见《亚泰集团(600881)双轮驱动带来的高增长》2009-07-27)
公司水泥产业的盈利能力将不断得到提升?看过中报后,总体两个字:失望。常识告诉我,对亚泰水泥而言,提升盈利能力过程多半会比较艰难、漫长。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呵呵。
理想中的亚泰模式: 水泥制造—以拉法基与墨西哥的混合体为学的标杆(遗憾之处在于几乎不具有现实意义)
混凝土及其下游制品—与CRH紧密合作(正在进行中,无历史参考依据,赢利前景难以判断)
金融、股权投资延用已有模式—现任董事长似乎具有巴菲特的某些特质
房地产、商贸等盈利低下的资产通通打包出售—建材+金融已经足够(目前看,公司管理层的创业情结难以割舍)
做大产值应该是亚泰未来最大的看点。借高书记“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使亚泰集团的年产值达到五百亿元,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级的样板企业”的吉言,亚泰年产值5年翻10倍,似真?如梦?届时,如果净利润率维持在8%左右,会是什么效果?
梦之延续(一):5年后,公司的净利润/年=500亿*x(97—09年13年的平均利润率)
梦之延续(二):5年后,公司总市值=或>500亿
梦之延续 (三): 5年后,A股市场处于大牛之中。。。。。。
。。。。。。。。。。。。
减仓(完成时),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