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真正的大师

09-07-15 17:30 7885次浏览
wxsuba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修行宝鉴—当代道家高人陆锦川先生论道文集 转贴

陆锦川先生简介

陆锦川先生是古道家太极门独脉传人,精通道学、佛学、中医、武学,乃当今著名的国学大师。父师陆明,乃玄一先生,世代书香,武医传家,故幼承庭训,经文武,内承家传旧学,外学校新学,于少年之时,既已透破有碍。稍长更外出游学,参访明德,历练世行,饱经磨难,终能圆成道果,博通内外,学贯古今。

先生本业岐黄,弱冠便能悬壶济世,不仅精通中医,了解西医,业医四十年来,尤以善治疑难痼疾著称。

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先生勤奋笔耕。先后出版的著作有:“仿佛谈道录”之《浅谈修炼》、《菩提与无为》、《无中生有》、《静极生动的能量》、《圆融的太极妙理》共五册,以及《慧能大师传》、《中医望诊相法秘要》等等〔部分著作可于新华书店购买〕。
打开淘股吧APP
14
评论(5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kate

09-10-13 21:05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安知阁下不是那个夏虫?
此等大师,见地不明,若想学太极拳玩玩可以向其请教,若是佛法,生死大事,还是免了吧,省得愈行愈远,自误误人,可不慎乎?
至于名门云云,大师倒是不少,明眼人一个未见。街头那个乞丐若是真的掌握真理,我便诚恳向他请教又有何妨?
wxsuba

09-10-13 07:44

0
呵呵 夏虫不可语冰
别以为看了几本书,读了几部经,就可以出来指手画脚,
还是老老实实找个名门明师大法,踏踏实实实修十年,再来判断为好。
不是说,你说的对不对,而是你现今还根本不具判断的资格和能力呢!
kate

09-10-12 21:00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我道是什么大师,全是外道常见,佛法的ABC也没弄明白呢。
云秋

09-09-02 11:45

0
楼主继续才好~
勇夺芳心

09-08-28 17:01

0
油推!
勇夺芳心

09-08-28 16:57

0
所以金融修道反而有统一标准:持续稳定地赢利!
股票市场可以悟道!
勇夺芳心

09-08-28 16:55

0
大家所讲的道太宽裕,太自由,没有一个严格的修行步骤,所以无所依据,得道者寡!
而佛自传入 中国以来,佛严格的步骤得到相当程度的放松!但毕竟有章可循,中国才出了这么多高僧大德!
三平

09-07-31 11:32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野鸟nb

09-07-30 10:22

0
有空慢读之
wxsuba

09-07-25 22:33

0
生机与静止

■陆锦川 

生机在于静止!

这一融汇了中华传统养生之道的至理,听来似乎生疏,一向流传不广,实则恰好矫正或弥补了“生命在于运动”这一名言的偏颇与不足。数千年来,众多注重养生之士,领悟到其中的奥妙精髓,在适宜运动劳作的同时,于静定中洁净无为,养精蓄锐,得以启能开机,生生不已。

静,动之相对状态。静与动,本是天地宇宙运动之祖态,如同万物之生皆自无而有,复又由有返无一样,万有之态皆自静而动,复又由动归静。因而止,指的是静的极致状态。中华传统养生之道,依据动静两者在万物流转之中的地位与作用,明确阐释了“动为其炼、静为其养;动为其用、静为其体;动为其变、静为其本;动为其调、静为其节;动为有为、静为无为;动为使然、静为自然。”的道理。正因为静为动之本,静可制动,所以生命之活力需从静中调养、修炼。通过静养,补充劳作中的消耗的气力和思维活动损伤的精神,健康的人便可神安气和,生机盎然。

明于此理,则中老年之养生,应在适度劳作运动之后十分注重与运用静止养生之道。少劳其形而多静其心,心不妄动则神气旺,形得小劳则气血和,自然安康而益寿。

动静与养生,于此乃可结曰:

生命在于运动,

生机在于静止。

两者缺一不可,相因互果,共益生生!□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