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读书笔记-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

09-07-13 22:28 2919次浏览
luoyt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原书(Taxation and Governmental Finance in Sixteenth-Century Ming China,黄仁宇)出版于1973年前后。

如无特别说明,以下说的书中内容都为2001年三联书店的中译本。

这个读书笔记按原书的章节顺序,如果有前面理解错而后面发现了,再在后面改正。
每节的读书笔记包括两个部分:1)简要概括一下该节的内容;2)突出引用一下自己感兴趣的论点或论据

这本书正文八章,结构如下:

第一章 财政组织与通行的做法
第一节 政府机构
第二节 农村组织和税收基础

第二章 16世纪的现实与主要的财政问题
第一节 国家的收入水平与变动因素
第二节 土地和人口数据
第三节 军队的维护
第四节 货币问题

第三章 田赋(一)——税收结构
第一节 税收结构的复杂性
第二节 区域性差异
第三节 役及其部分地摊入田赋之中
第四节 税收结构的进一步调整

第四章 田赋(二)——税收管理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
第二节 影响一般管理的因素
第三节 征收水平
第四节 税收收入的支出
第五节 田赋制度的最后分析

第五章 盐的专卖
第一节 盐的专卖机构
第二节 政府的管理与控制
第三节 16世纪的管理周期
第四节 国家收入、食盐价格及其对消费者的影响
第五节 专卖制度失败的责任

第六章 杂色收入
第一节 工商业收入
第二节 管理收入
第三节 役和*折色的现金收入
第四节 非现金收入
第五节 杂色收入总结

第七章 财政管理
第一节 16世纪的户部
第二节 各省之间和各部之间的管理
第三节 军事供给
第四节 张居正的财政节流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过分简化的风险
第二节 明代的财政管理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共计有31节,一周抽时间读一节,预计用8个月读完吧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1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ttuu

09-08-13 14:29

0
跟着学
马识途

09-08-12 21:33

0
明朝值得研究哈,LZ加加油,俺跟着学。
luoyt

09-08-12 21:22

0

因为下面的很精彩
我要先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才敢看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第二眼

09-08-12 14:40

0
木有更新咩
luoyt

09-07-17 21:46

0
第二节 农村组织和税收基础

本来想一周看一节,但是这节比较少,忍不住就一起看了。

这一节分以下部分:

1)黄册
2)里甲制度与役法
3)民户的其他差役
4)田赋评估的主要特点

黄册是一个人口普查的统计记录,最后的册子封面为黄色,所以称为黄册。这是里甲制度的基础。

每十年大造黄册一次。

黄册有四套,分别存于县、府及布政使(就是省),第四套上呈中央。

户口分成四类:民户、军户、匠户和灶户。这里面没有商人的位置,他们和很多未归类的通称为杂户。

职业分籍代表了这个家庭对国家承担什么样的义务,但是代役是广泛存在的,除了军户。

在明朝初期,人户不能随意离开原籍,甚至个人旅行也需要审批,长期滞留在本籍之外的人必须向政府报告。因此人口流动是被限制的。15世纪中期后,这些规定虽然存在,但在实际中不再严格执行。

这里有提到城市与农村,但没有介绍是如何划分,以及人口的比例。

里甲制度只存在于农村,110户为1里,其中丁粮最多的10户为长,剩下的100户为10甲。每一年由1长10里完成该年的劳役,10年轮完后,正好重编一次黄册。

劳役主要内容就是收税和劳务,物品的计算、分类、打包、存放、以及最后的运输。此外还承担地方修路、水利维护。

这里政府的开支、劳务都是通过里甲征用,而不是用政府的资金通过市场购买。征用的额度主要是以人头为基准,但是各个地区闲散的劳动力是不一样的。可以猜测这样是不利于充分利用不同地区农余时的闲散劳动力的。

里长之上还有一个粮长,监管10到30个不等的里,主要负责税粮的运输,但这个职务没有任何报酬,由地方官员挑选,会获得某些不特定的特权,是个半官方的职务。

平均每年全国的田赋大约有2700万石粮食,这是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第二位的是盐课收入,折算为货币价值后,他相当于田赋的1/10。

关于田赋的比例《大明会典》中提到是,民田每亩0.0335石,官田每亩0.0535石。洪武时代也进行过一次全国性的土地丈量,编制鱼鳞图册。

但各地的土地质量、形状都差异极大。当时的记载,在长三角亩产可以达到3到4石,而西北部亩产只有半石。

因此地理概念上的标准亩还要折算成考虑产出因素的税亩。但折算的权力在地方。

计算出应纳的田赋后,实际又可以用白银按照折纳比率代替。折纳非常普遍,甚至一个县的田赋税收中以银折纳的达到90%。

这个折纳比率的权力在中央。
第二眼

09-07-17 20:21

0
争取与兄同步
jian

09-07-17 19:12

0
加油
一起读
第二眼

09-07-13 22:36

0
搭兄便车哈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