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想想关注大势,是不太入流。 “抛开大盘做个股”, “投资的是股票, 不是股市”,的确是高手的提点。但我知道自己苯,所以只能守住自己简单的方式行事。
-----还是以前的那个观点:
【 · 原创:火中取栗A 2008-05-23 10:11 】
我记得刚开始买卖股票的时候, 也喜欢看股评, 而且对于电视上一些成功人士的专访, 也很积极. 毕竟"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觉得借鉴别人是怎样成功的, 比研究那些"秘笈"似乎更有普遍意义.印象很深的是有个对于农民股神的采访, 说炒股很简单, 跟种地一样, "春耕, 夏伏, 秋收, 冬藏"而已. 春天买股, 秋天卖, 冬天休息, 就这么简单...我们暂且不论其对错, 但至少有一点, 这种规律, 其实和当时财政的缩放规律是有关系的, 特别是财年的概念....
引入这个契子的原因是, 我是想说, 这么多年的体会, 股市或者更放大到期货, 宏观经济, 其规律更像是大海, 一潮又一潮, 波云诡异. 弄不好, 就被大潮埋没. 特别是中国越来越开放的今天, 早已不是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那么简单了, 还以小农思想来经营的话, 迟早会意识到资本主义的厉害.
所以这里开始谈正题之前的第三个朴素的根基问题: 在股市, 你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赚钱", 对, 就是活着赚钱, 别的都是虚的.
有人喜欢价值投资, 有人标榜自己就是投机, 有研究基本面的, 有钟情于技术分析的...我想这些都有道理, 毕竟巴菲特, 索罗斯包括李佛莫尔都有成功的范例..后面会逐一展开触及各个方面..但前提还是, 要搞清适合自己的核心方式..
我个人的看法, 其实对于大多数散户来说, 尤其是新手来说, 最好的办法就是随大流. 许多人都认为自己该是英雄, 认也都爱以为自己就比别人聪明, 但事实上, 这样的人只是寥寥...股市1赚2平7亏的事实就是最好的明证.
那些高手, 就如深富经验的渔夫, 无论是天气晴好, 还是刮风下雨, 总能顽强得找到硕大的鱼群, 下网满载而归..但问题是, 有经验的渔夫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恶劣天气出海的渔民的下场是, 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葬身鱼腹...而应该宁可做岸边无知的孩童, 当一波大潮涨来冲上岸的时候, 尽情的嬉水, 可能不会发现大鱼, 可能不会寻找宝贝, 但至少管它小鱼小虾还是螃蟹, 捞够了吃饱肚子再说...而当潮水退去的时候, 赶紧爬上岸看好自己的衣服, 不要光屁股被潮水卷回茫茫大海中不知所踪....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讲, 潮水远重要于鱼群, 可以让你吃饱, 但不会让你死,,,虽然你不一定会吃好. 所以随大流, 随趋势, 随潮水, 才能首先保证能活着...你需要做的, 就是因为对"大海"(市场)满心敬畏和害怕, 所以安分守己的过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笨拙谋生方式.
0
回顾以前写过三段:
之一
总体来讲, 凯恩斯提到"流动性陷阱"的时候, 更关注于债券的收益率....其实广义上可以理解为资产价格.
我个人理解的陷阱, 至少有3个要素
(1) 需求的持续萎缩, 或者说需求已经见顶;
(2) 资产价格已经推升到足够高度, 出现所谓"利率的任何增加, 都会导致债券价格的下跌";
(3) 利率已经足够低, 下调空间很小;
考虑到费雪方程式
MV=PQ
其中M为货币量,
V为货币流通速度,
P为价格水平,
Q为交易的商品总量
流动性陷阱多少有那种恶性循环的趋势.
再来看下当前世界金融格局..
第(1)点显然已经具备, 消费信贷的透支未来的需求扩张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不知道下个创新天才何时出现
第(2)点等这次全球注资降息的累积效应出现, 或者说大B浪出现;
第(3)点基本已经具备;
如果全球陷入流动性陷阱, 基本上确认大C来临, 跟日本一样, 失去的年代...唯一好点的是, 还有狂印钞票的大B呢, 对吧?
(回复 时间:08-10-30 13:50)
之二
总体来讲, 积极的货币政策一般会走向三个结局:
(1) 供需均衡扩张-->高增长&高通胀; 此一般在经济快速扩张中实现, 特别是供需空间都很大时;
(2) 有效供给不足-->滞胀; 这多出现在劳动力和资源瓶颈时, 而此时生产力水平已足够高;
(3) 有效需求不足-->流动性陷阱; 首先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扬, 到足够高时, 陷入流动性失效.
(回复 时间:08-10-30 21:57)
之三
耐心等待这波印钞票的大挣扎反弹, 出现和结束...
(回复 时间:08-11-05 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