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自己认为好的内容,集中在一起便于学

09-07-04 22:59 4335次浏览
JINKOUU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如题
先谢谢原贴作者。
打开淘股吧APP
10
评论(3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JINKOUU

09-09-05 00:47

0
【 · 原创: 只有我懂  只看该作者(-1)  2009-09-04 08:27】
  42年华过去了,10多年股龄,对于股市,真的有太多的话要说
  
  高手们总是会跟你说,熊市要息手,要停止操作
  我认为熊市操作亏钱也不一定是坏事
  2001-2005那个熊市,我就是不停地操作
  无数的追涨杀跌留下了累累伤痕
  无数个差价做出来了,无数次又被套进去了
  期间的每只大牛股都有我跑进跑出的身影
  我得到的安慰,仅仅是比别人少亏一点
  
  直到我过2006年那个有生以来的第一个真正生日
  我跟老婆说:有一轮天大的牛市要来了,如果抓住了,我们就可以改变命运,抓不住,你就跟我一辈子受穷吧
  当时,经过5年熊市的苦熬,心态上技术上完全成熟了
  尤其是在5年熊市中,在频繁的操作下,我对波浪理论的适用性产生了很多疑问,产生了很多创造性的想法
  我的这些创造性想法在之后的大牛市与再之后的大暴跌中都得到了神奇的证实
  
  所以熊市中亏钱并不可怕,连亏100次都不可怕
  关键是你要亏个明白,多想想我这笔交易亏在哪里了
  像我因为已经有过2001-2005的深刻教育
  因此从6124的暴跌开始到结束,不但不亏,而且还要获得暴利
  以前熊市里交的学费,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所以一名散户在成长过程中,乘起步时资金量小,多跑跑没什么不好,这笔学费一定要交的。不要怕肉痛。
  
  回到现在,操作上我再也不去追什么牛股了
  我有一个替亲戚操作的小帐户,从去年919前的14万起步,到今天做到了73万,这个帐户没有吃到过任何一只股票的涨停板,权证上的10%以上也极少。
  就是一步一个脚印,无数个2%-3%积累起来的,这个帐户充分体现复利的伟大,因为不是我自己的,所以对每一次操作的准确性要求极高,没有把握,绝不出手,一年中,所有的大阴棒全部都躲过了,真的是没有一次3%以上的获利回吐,你想想你如果亏10%,那么你要赢12%才能扳本,你5次操作3次赢利,一般情况下只能打个平手。所以每次交易一定要慎重啊,这样才能产生高速的正向复利。
  这是一个不追求暴利却能稳定赢利的模范帐户,其思路值得大家借鉴,这也反映了我对炒股的理解:不要老是想到钱,今天赚了多少,明天亏了多少,就是做加减法的数字游戏,争取多做加法,少做减法。
  
  所以炒股一定要追求确定性,不确定的事少做,而赌博则是没有确定性的。上下各50%的几率。
  这也算是给大家的一点礼物
[第170楼]
引用
JINKOUU

09-07-14 17:30

0
作者:[虞美人2008]  
发表日期:2007-07-11 15:34:13

第一式 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意思就是最简单的就是最实用的.

我们学做股票,一大堆的技术指标.用哪一个呢?

最简单的就是最实用的.

最简单的指标是什么,就是个股的分时图.

为什么说分时图是最简单的呢,所有的技术指标都是由分时图里的量,价,时计算之后算出来的,所以他是各技术指标之母.

而这个最简单的分时图,恰恰是很少人有传授的.为什么呢,因为太简单了,所以没人去研究,没人去研究,那结果就反而是最容易失传了.

呵呵,分时图看什么,就看分时里的两根线,一根白线和一根黄线,还有这两根线下面对应的量和中间对应的时间.

大盘有大盘的分时图,个股有个股的分时图,大盘里黄白两线和个股里黄白两线的意义不一样,看懂分时图,美女不佩剑走遍天下都不怕.
---------------------------------------------------------------------------------------------------------
美女剑法第二式

作者:[虞美人2008]  
发表日期:2007-07-13 16:24:23

第二式 中道至坚

做股票要有计划,计划做好后就要去执行.这就是中道至坚.

在技术指标的选择上,有一个原则.

就是做长线的用长线的技术指标.做中线的用中线的技术指标,短线的用短线的技术指标,超短用超短的技术指标.不要混用.

在你决定进票前,就要先想好你是做长线还是做中线还是做短线还是超短.

不要在进票之后再去改变你的计划.比如做短线的被套了就改做长线.做长线的一看跌了一点就割肉出来.

那么决定之后必须要在你所选择的行动出现买卖的进出点时方可进入.

如果你做长线,就必须在庄家开始无声无息地收集筹码时就要潜入.

做中线要在庄家的筹码收集完毕站上成本线之上之时时再介入.

做短线的在每一上升波浪的开始介入.

做超短的在每一个分时的上升趋势确立时介入.

没有准确的进出点,请不要忙于参与行情.

关于卖点,其实最简单,当你选择的所有的技术指标在高位出现共振时,请先出来.

----------------------------------------------------------------------------------------
美女剑法第三式

作者:[虞美人2008]  
发表日期:2007-07-13 16:55:42

第三式 小道至微

小道至微,就是要研究你所要介入的股票的细微之处

包括基本面的变化,技术形态的特点,庄家的操盘惯,等等.

要细微到庄家打出的拉升和砸盘时打出的暗语你要能看得见.

要细微到仔细研究成交明细.

要细微到看集合竟价就知道庄家今天一天的意图,拉高到多少钱,打到多少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啊.
JINKOUU

09-07-08 22:56

0
【 · 原创: maoren  只看该作者(-1)  2009-07-07 12:05】
  今早看到他昨晚的回信:
  
  文章看过,对其中的有些观点还是比较赞成的。有句话说:要想看一本书是不是成功,那要等到300年后看人们还会不会看它。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就是这样历经千百年的不断筛选淘汰而留存下来的文学瑰宝。诵读甚至背诵经典无疑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加强自身传统文化修养、民族归属感和人文情操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中国古代把所有文章大致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内容浩繁,若要诵读、熟读甚至背诵,必须要经过一定的选择。历代古人根据自身的见识和喜好开列了不少这样的书单,现在当然不能也不必照抄,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重新做个选择。
  文章中所列的书目有的还是比较可取的。以我的意思,按照四部的分类,大致可以做如下选择:
  经。是儒家经典以及对经典的注释等。主要包括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这些书在古代是需要全部背诵的,这是古代士子的进身之阶,不得不背。现在要背,应当首推论语,章节精悍,篇幅不大,语言生动,道理深刻。孟子可以选择一些背诵,主要学子孟子的雄辩技巧和精神。诗经的背诵可以主要集中在风、雅二部,清思无邪,婉转有致,颂则过于深奥枯燥。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文字简短,历来学主要集中于对它所做的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和左传,前二者主要阐发春秋的字义文义大义,左传则主要补充相应的历史事件,文字简洁精彩,可选择背诵。尚书礼记易经要么过于佶屈聱牙,要么过于精神玄微,要么已经不合时宜,若非专业研究,基本无须背诵,要背也很难。
  史。主要包括古史、二十四史、其他史以及史论等。古史主要有:国语、战国策、越绝书、帝系、世本等。国语据称是左丘明以写左传时剩余的史料所编,与战国策等为记述春秋战国时的历史文件,以故事为主。如已通晓左传,不需特别注重背诵国语;战国策的记述经司马迁筛选,大部进入史记。二十四史,重点在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均为大家著述,又有历代较详细的注释,可选著名篇章背诵,如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留侯世家、李将军列传等等。前四史以下,由于格局、体例均已固定,而且均无注释,浏览即可,唯一可注意的,是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较前四史有所突破,并且文笔议论颇为客观。其他史类如东观汉记、贞观政要等可做浏览,史论类如史通、通典、通志、通考、通义等,如非专门研究也无法涉猎。还可注意的是资治通鉴和世说新语,尤其是后者,可选择背诵。古人云:六经皆史,所以前述子部的书也都是历史。
  子。包括先秦诸子等。如管子、墨子、庄子、老子、荀子、商君书、韩非子、列子等。文章中所推荐的墨子、老子、庄子、荀子等,确实非常好。但除老子外,篇幅都比较大,只可选择背诵。墨子文字质朴不好看、庄子文字华丽、荀子文字端正,议论性强。
  集。包括历代文集诗集等。诗歌类最早是楚辞,要背诵首推离骚,九歌也不错。汉赋类太过芜杂繁复,背诵不易,不背也罢。往下可选择背诵的有陶渊明的田园诗、阮籍的咏史诗等。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历来选本众多,如要简单一点,唐诗三百首即可,如能全部背诵,已经非常不简单。宋词的选本也很多,文章中所提的人间词话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嫌太窄,如要丰富些,可在宋十大名家词里选择些。宋诗历来评价不高,可看钱钟书的宋诗选。元曲世俗气太重而文人气减削,可选择一些单曲小令看看背背。文章类,两汉文章已经体现在史部,其后的骈体文的代表可看文心雕龙,昭明文选则体量太大。唐代的骈体文最著名的是王勃的滕王阁序和骆宾王的讨武曌檄,背诵一下很好。再往后就是唐宋八大家。文章中没有提到,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再后则是明朝的随笔小品等文字,轻灵优美。
  以上是总的说说,选择并不易。但如要最简单的方法也有,即论语、诗经、老子、庄子、离骚、唐诗三百首、宋词选、古文观止,再加上一些其他文章。书籍的版本要好,文章中也已经提到。最好是繁体字版的,保持原汁原味。
  前次聚会之后不久,**即因病住院,我从医院陪护回来后已经比较疲劳,所以只能简单写这些,以后如有机会再详谈。见谅!
[第344楼]
引用
JINKOUU

09-07-08 22:40

0
【 · 原创: 石中火  只看该作者(-1)  2009-07-05 20:01】
  这非常好!
  
  虽然大部分人读典籍,是从经部开始,但是也有些大家是从史部开始。如果你的儿子爱看林先生的书,说明他是能够被历史典籍吸引的。
  我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人,把中国古代典籍形容得如何如何艰深,令人望而却步。你在《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中任选一本跟他一起研读。读史部典籍,除了知道历史人物和故事之外,建议学自己做编年表,做人物列表。这个可以用柏扬编的白话办《资治通鉴》作为参考,这本书有三个好处:把古代的年号记年改成了公元记年,把古代地名翻成现代地名,把作者本人的观点单列,没有混淆在正文中。
  
  你跟儿子一起研讨,让儿子做一点你们的谈话记录。或者就某个问题,让儿子讨论之后自己思考,把思考后的观点写一篇文章。
  
  背诵其实是精读的初级阶段的一种形式,为的是熟悉典籍。也不必拘泥于这种形式,可以通过讨论、记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方式进行精读。不管用什么形式,达到熟悉典籍,有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
  
  
  原帖由maoren在2009-07-05 17:35发表
  石中火兄说的林汉达的《东周列国志》,儿子在四年级前都读过了,还看了他的《前后汉故事新编》,
  他很感兴趣。
JINKOUU

09-07-08 22:40

0
【 · 原创: 石中火  只看该作者(-1)  2009-07-05 20:01】
  这非常好!
  
  虽然大部分人读典籍,是从经部开始,但是也有些大家是从史部开始。如果你的儿子爱看林先生的书,说明他是能够被历史典籍吸引的。
  我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人,把中国古代典籍形容得如何如何艰深,令人望而却步。你在《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中任选一本跟他一起研读。读史部典籍,除了知道历史人物和故事之外,建议学自己做编年表,做人物列表。这个可以用柏扬编的白话办《资治通鉴》作为参考,这本书有三个好处:把古代的年号记年改成了公元记年,把古代地名翻成现代地名,把作者本人的观点单列,没有混淆在正文中。
  
  你跟儿子一起研讨,让儿子做一点你们的谈话记录。或者就某个问题,让儿子讨论之后自己思考,把思考后的观点写一篇文章。
  
  背诵其实是精读的初级阶段的一种形式,为的是熟悉典籍。也不必拘泥于这种形式,可以通过讨论、记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方式进行精读。不管用什么形式,达到熟悉典籍,有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
  
  
  原帖由maoren在2009-07-05 17:35发表
  石中火兄说的林汉达的《东周列国志》,儿子在四年级前都读过了,还看了他的《前后汉故事新编》,
  他很感兴趣。
JINKOUU

09-07-08 22:32

0
【 · 原创: 石中火  只看该作者(-1)  2009-07-04 23:21】
  书虽多,但是有个读法。找个突破口,然后逐步拓展。
  
  
  这些文章中,比较难的有《道德经》、《荀子》、《离骚》。《道德经》虽然比较难理解,但是篇幅短。有些小孩什么都不懂,还是给生背下来了。以猫人兄公子为例,设计一个教学方案做参考。
  
  这个暑假先背《论语》和《诗经》。选那种只有注解,而无译文的读本。先不用管夫子的“微言大义”,历史上那么多“微言大义”大多是有目的的,要么是兜售自己的观点,要么是为上层服务。《论语》上大部分篇章是不难理解的,用不着那么玄虚。以前有个朋友根据孔子“割不正不食”引发了一大堆感慨,替孔子引申了一堆莫明其妙的意思,被我臭了一顿。如果把所有的“微言大义”放在一起看,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后世引申出来的“大义”,大多是有目的的,那就是把孔子往圣人的形象上靠。我看不惯这种做法,这种将孔子“圣人化”就是把儒学“宗教化”。我们学《论语》,我们研究孔子,是把孔子作为先贤、作为一个开辟一个学派的学者来看。说到底,还是把孔子作为一个人来了解,而不是作为神来膜拜。孔子作为一个人,一个贵族,偶尔有点儿讲究,偶尔有点儿颓唐,偶尔有点儿小牢骚,这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无损于他的伟大。屈原不就是比较讲究的一个人嘛!有损于他的伟大嘛?所以,看了注解,你是怎么理解《论语》的,就按你的心意办。你是为自己读书,不是为了迎合他人的心意而读书。初学者,不必苛求百分之百的精准。学古代典籍,我的态度是开始可“不求甚解”,随时间而“逐次逼近 ”。记住了《论语》中的原话,放在心中悬疑。随着自身的视野的拓展,随着对史料的了解,随着社会经验的增加,逐次反省当初的理解,可以进行自我的否定,甚至是否定之否定。这个过程,就是思辨的过程。而思辨,则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成长过程,何必强迫自己第一次读典籍就要形成一个定论把自己套牢呢?
[第261楼]
引用  
 
加油券 0/0
【 · 原创: 石中火 只看该作者(-1) 2009-07-04 23:30】
  研读《论语》的同时,用林汉达先生写的《上下五千年》和《东周列国故事》作为史学导读。他还有《两汉故事》,一样也可以读。这些白话书读过之后,再读文言文的史书。打个不太恰当的类比。我是这么教我室友引导她儿子。先读了《三国演义》小人书,然后听了《三国演义》的评书,再去读《三国演义》的原著。基于此,引导他去读《三国志》。读完《三国志》之后,读曹操、诸葛亮等那个年代的人的文章,再回头看看罗贯中是怎么“演义”的。
  
  
  《论语》背过之后,对文言文有一定的敏感度了。读过林先生的书后,在《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中任选一本读。如果父子一起研读,那是更好。可以先爸爸读了,翻成白话讲给儿子听。或者儿子做老师,拿了注解读了,翻成白话讲给爸爸听。史学的典籍可读性强,照旧选那种只有注解无译文的读本。
  
  接下来读《史记》。大家的文章,一般不会故弄玄虚,写得大家都看不懂。《史记》的文章是很容易看懂的,尤其是在有了对《论语》和《左传》等的阅读之后,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就更容易看懂了(把《史记》放在《左传》之前读也是可以的)。选背《史记》之后,可以转至汉以后的散文背诵。这样学一年之后,古文的功底也在逐渐加深。可以杀回去研读《庄子》。《庄子》读后,再去研究《荀子》,最后读《道德经》跟《离骚》。
  
  至于韵文,象《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生字不多,琅琅上口,大都不难理解。小学就可以背诵,中学生可以放在平时上学的时候,每天背个半小时,比背课本强。
  
  背诵散文,是需要理解的,不提倡死记硬背。但是这个理解并不需要一步到位。一开始有个粗浅的理解就可以了。我大概8、9岁的时候,我父亲教我背了一点《战国策》里的节选的小故事。因为看过林汉达的书,还是懂一点那些小文章是说了些啥,至于当时体会有多深,就不必苛求了。相信现在很多孩子比我小时候理解力更强一点。
[第262楼]
引用
JINKOUU

09-07-08 22:15

0
【 · 原创: 石中火  只看该作者(-1)  2009-07-02 20:45】
  居然真有人信我的方法,真是让我感动!
  
  在我的求学生涯中,一再有人问我语文怎么学的,政治怎么学的,到了大学里,有人问我哲学怎么学的,我就告诉TA,去背几本书,然后阅读高质量的书。结果只要听我说“背书”,要么不屑,认为是“死记硬背”,要么是认为我在搪塞TA。我的一个很好的室友,她已经做到一个外企在亚太区的二把手。她数学很好,但是文科一般。她胜任领导之后老是报怨写稿子、写总结、写计划、即兴演讲烦人。她一开始没听我的,现在有体会了。加之儿子已经读四年级了,突然跟我说她信了我的方法,要我开书单。四年级,还来得及。再过六七年,就来不及了。
  
  
  既然maoren兄的公子有决心,我会写一篇适合他认知的水平的书单的以及读法,过两天贴上来。
  
  背诵的东西,应当是古文。古文经历过时间的筛选,古文简练,古文的内涵很深远。为什么要背诵完整的文字?因为一篇文章如同一幅画,你不能肢解了来看它。它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它有贯穿头尾的文气,优美的框架结构,它是一个有机体,它相当于文字化的灵魂。所以必须完整地背诵,不能寻章摘句。背了一百篇古文(散文),不需要老师跟你啰嗦写文章如何布局,如何造句。
  
  古文分散文和韵文。韵文就是诗词歌赋。其他的统称散文。也就是说古典文学中的散文包括了论述文、记叙文和抒情散文。背了韵文,遣词造句会很精确。背了散文,对文章的布局有好处。一篇文章布局好、造句精确,自然不会差。
  
  背诵不是当时背完记住就算完事了。而是一本书背下来之后,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都会。半年之后复一遍,再次达到指哪儿背哪儿的程度。一年之后再次复,再次倒背如流。这样,经历三次反复之后,就会变成自己的东西,会时不时就有古代的大师跟你在心里说话。
  
  我当年背韵文,是直接拿了诗词集来背的。背散文,老父要求我从书上抄下一篇,把生字弄清楚了,然后朗读30遍,才允许默读背诵。默读背诵快,尤其是对于逻辑思维强的人。朗读非常累,背起来慢,但是激活的大脑皮层多。直到我读研研究神经之后,才知道朗读的好处。这些猫兄要跟贵公子说清楚,这个历程是很累的,一旦开始,就应坚持,不可半途而废。但是结果是非常甜美的,因为经过这个阶段之后,一般的学生很难追赶。坚持个一年,方知我所言不虚。
JINKOUU

09-07-07 15:47

0
【 原创: 股海萍踪 只看楼主(-1) 2009-07-05 18:15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415/9  复制分享 】
收藏 3 推荐3 加油券0/0
  本无意开此贴,近来觉得颇无聊,股票继续研究,但已无意操作,只因仓位已重,目前该股在做俯卧撑,我就没去动手揍它。本贴主要说说我的操作思路:
  
  一、基本功:平常花在股票上的时间比较多,喜欢看K线,自己也搞了点小系统,作为验证短线操作的依据,我看K线一般都是从后往前走,这样比较容易找到个股的起爆点。平时翻股票资料主要是养成板块联动效能,这点觉得非常重要。
  二、资金管理:8成做长线,2成做超短。对于长线,主要根据周线、月线来决定是否做波段,一般情况下是撒手不管型。对于长线股,选股时颇费心思,计划本是在 601088、601390、601600三只中选一个,最终考虑到自己喜欢周期性的股票做长线,排除了601390,看到煤矿经常出现性命交关事件,赚这个钱颇有愧疚感,最后选了601600做长线,从月开始介入,一周后倒有15个点的利润,但没走,先拿2年,看看是否到了有色行业的周期顶点,届时将全部抛光。
  三、做短线,我也是做超短类的,也是收盘买,第二天就走,目标2个点的利润或者更少,选的股没什么讲究,只要有继续上涨的脉冲的余地即可,利润一般都是换成了长线筹码。
  四、炒股很累,也很轻松,我现在一般都是4个小时交易中,前3个半小时看大盘和板块起伏,最后半小时决定是否买卖,目标股也是自己熟悉的股票,平时用功多,选股也相对简单。
  五、我相信最终给我带来利润的是我的长线股,而且我选股是非常慎重,一旦下手了,基本上可以持有若干年。短线也就是玩。
JINKOUU

09-07-06 14:25

0
【 原创: 苏梦枕 只看楼主(-1) 2009-07-06 12:20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125/4  复制分享 】

  一般我归纳的超短做法分以下几种: 首先是确定什么是超短?  --------持股不超过1-2天 涨了就跑 不涨就割执行严格的操作纪律 
  第一种做法是追涨 追涨又分几种 一 追热点 比如盘中某股突然分时飙升 量价配合完美 追涨 
  二 追板块个股 比如有些板块具有联动性 某一只或几只涨之后 追那些还未涨的  
  三 追涨停 开盘半小时内严格按照浪型推升有攻击涨停希望的可以追涨停。
  第二种做法是埋伏  具体可以分为 一 滞涨型埋伏 找到一些一直未涨的 埋伏进去 1-2天获益3-5%
  二  回调型埋伏 前期爆炒过的个股经过一段时间回调之后 会有个反复的过程 
  三 业绩披露型 如果你足够勤奋 可以做大量的工作寻找那些有业绩预增的个股在
  业绩披露前几天埋伏 
  暂时先说这么多  其实超短的做法很多 关键是哪种方法最适合你自己 一旦你选择了这种方法就要坚持不懈的去完善它 不要去盲目的羡慕别人的暴利收益 坚持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JINKOUU

09-07-04 23:39

0
http://www.taoguba.com.cn/Article/69540/1
  说说我是怎么炒股的。
【 原创: new1 只看楼主(-1) 2009-01-08 11:46  淘股论坛 浏览/回复7780/78  复制分享 】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