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民生证券借壳民生投资上市
一、频繁改名 青岛国贸,1996年7月上市,主要经营百货业。
2001年9月改名青岛健特,主营从百货类逐渐地向制药、保健品生产转变。
2002年2月改名健特生物,主营百货、制药、保健品。
2008年1月改名华馨实业,主营百货、保健品、投资。
2008年11月改名民生投资,主营一般经营项目、投资、资产管理。
二、干净的壳资源 从民生投资一季报看,每股收益为0.11元(2009年上半年扭亏为盈,净利润约6,300万元,主要是2009年以来A 股市场持续稳步上升,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且公司目前已全部减持了证券投资所购买的股票)。每股净资产1.31元,每股公积金0.02元,每股未分配利润0.27元。主要资产是现金和投资,零售业所占很小。持有金融资产情况:
三、复杂的人脉关系 考尚孝,民生投资董事长,原泛海集团董事长助理,,光彩投资集团总裁助理,华馨投资总经理,华馨实业两大股东之一。
张更生,民生投资副董事长,华馨投资副总经理。
卢志强,中国富豪榜排位第三,泛海集团董事长,民生证券实际控制人,光彩投资董事长。民生银行副董事长、监事长,海通证券董事,民生人寿保险和民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
史玉柱,中国富翁榜第九名,美国上市公司巨人董事长,原健特生物创始人,华馨投资大股东,民生银行董事
汪远思,中国资本控制50强之一,思达高科董事长,华馨实业创始人,民生投资大股东,史玉柱得力干将之一。
冯栋,原海通证券国际部经理,现民生投资董秘。
上面这些人物都与民生投资有关,而卢志强、史玉柱、汪远思三个资本大鹗聚在一起,可以说没有办不成的事。
四、指向民生证券借壳上市 由卢志强掌控的泛海系旗下2002年费力争来的民生证券(原黄河证券,也就是当年两个董事会的闹剧),截至2007年12月31日,民生证券总资产69.3亿元,其中股东权益(净资产)11.08亿元。而其控股的泛海建设不仅业绩下滑,而且资金紧张,不排除把民生证券通过与民生投资进行资产置换达到上市的目的。
民生投资与民生证券在资产方面比较匹配,经营范围简单,只有少量的百货公司股权,壳资源也比较干净,负债率不到22%。
民生证券泛海控股占31.4%,大股东中国船东互保会的实际控制人是卢志强,是民生证券的第一大股东。北京东方投资8.8%、河南思达高科4.6%、北京德高瑞丰公司4.2%这三大股东合计持股17.6%是汪思远间接控股,汪思远是第二大股东。剩下的是山东高新、新乡白鹭和莲花味精。也就是说民生证券卢志强与汪思远占有绝对的股权多数。
就民生投资而言,华馨投资是大股东,而汪思远和考尚孝是华馨投资的绝对控股股东。
也就是说,民生证券借壳民生投资在人脉关系上都是自家人,运作起来比较方便。
据证券分析人士判断,民生证券如果借壳成功,按20倍市盈率上市定价能在20元之上,这对于民生投资和民生证券的股东都是笔不小的收益。 这可能就是热炒民生投资的原因。
当我在汇集这些资料的时候,突然想到,中国的证券市场岂不是都操控在这些资本大鹗的手中?
个人感觉:这只票值得后市密切跟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