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今天上班,接到铁路局转部令,要求对所有新造25G车辆逐辆记名式检查,要求将所有制动软管拆下,检查是否堵塞,是否有异物,我们局要求三天内对所有车辆完成检查!”来源(未经求证):http://bbs.hasea.com/thread-360625-1-1.html
我们再通过百度,看看25G是怎样的车厢
25G型空调客车最早运用于1992年的的京沪线上,是当时最高档的客车车厢。1992年4月,长春客车厂新造了140辆25G型车替换13/14次直达特快(上海铁路局担当,上海-北京,即现时之Z13/Z14次)和21/22次直达特快(北京铁路局担当,上海- 北京,即现时之Z21/Z22次)原有的22型自供电空调车底。当时全中国使用新型空调25G型客车的列车只有这两对直达特快。1994年起,25G型空调客车开始大规模生产并陆续替换原有的非空调列车,当时中国空调客车数量不多,25G型主要供特快列车使用。生产厂商除长客之外,南京浦镇车辆厂、四方机车车辆厂和唐山机车车辆厂也开始生产25G型客车。随着中国铁路多次提速,以及更先进的25K型和25T型客车先后出现,120km/h级别的25G型客车至今已成为空调快速和空调普快列车的主要车体,而且数量相当多。
25G型客车也分批作出过多次改进,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1992年-2001年):这批25G型客车大多使用209T、209、206G型转向架。209型是浦镇厂研制的H型构架转向架,带摇动台式摇枕弹簧悬挂装置,两高圆弹簧,摇枕弹簧带油压减振器和吊挂式闸瓦基础制动装置等。209T转向架是在209型上改用弹性定位套的轴箱定位结构和牵引拉杆装置。而四方厂的U 型构架206G型是在1993年起使用,带有横向油压减振器及闸瓦制动装置。第一代25G型均采用上窗下开单元式铝合金双层玻璃车窗,车门为折页门。
第二代(2002年-2003年):第二代25G型是按照铁道部在2002年公布的《25G型客车统型方案》和《25B、25G型客车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制造,采用带有盘形制动装置和电子防滑器的209P转向架,104型制动机。这批25G大多数使用塞拉门和内翻式车窗,某些还带有集便器和密封式风挡。
第三代(2004年-):这批25G全部使用209P转向架,和旧车的主要区别在使用了机车直供电技术,铁道部自2003年提出取代空调发电车转为机车供电的DC600V直流电逆变技术。电力机车在运行时同时向客车车厢输出DC600V直流电,各车厢使用逆变技术,逆变为AC380V、AC220V、AC110V交流电供客车使用,新造的25G车在车底下有1个逆变器箱和1个充电机箱。而且当时2004年起生产的机车直供电25G型客车更带有塞拉门和集便器和密封式风挡。这批25G首先使用在K7/K8次列车(汉口-广州东)和K767/768/769/770次(武昌-西安)。但由2008年起生产的25G为节省成本,大部分都取消了塞拉门和集便器。
照片显示,事故车厢上标有“09.4,浦厂”字样,看来除了机车,车厢也与南车有关。广铁的解释很苍白,铁道部估计还在开会,安监局高调要求,但最后也还是有一句希望内部通报严格追究云云。究竟是怎样的情况?静待后续事故调查结论。
http://www.csrgc.com.cn/cns/uploadfiles/gync/gsjs/xsyj/20090504050552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