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长春高新的费用黑洞

09-06-29 12:46 2509次浏览
hai9559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2009年06月29日10:36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随着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蔓延,具备生产甲流疫苗能力的上市公司备受市场追捧,然而令长春高新(000661,股吧)(000661)股东遗憾的是,由于公司早将生产甲流疫苗的长生生物股权进行了转让,因此错失了此次“甲流行情”。而更令长春高新股东遗憾的是,公司虽然拥有多家产品毛利率极高的生物制药企业,但近年来高达十数亿元的巨额费用,吞噬了长春高新的利润。 毛利率令人瞠目。2008年,长春高新的营业收入为8.04亿元,营业成本为2.69亿元,公司的产品毛利率高达66.57%。如此之高的毛利率,让长春高新成为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而2009年一季度长春高新的毛利率进一步攀升至83.53%。
长春高新主营业务产品共有三项,分别为房地产、基因工程药品及中成药,其中房地产业务的毛利率最低,约为39.28%,基因工程药品毛利率最高,达到了93.22%。
  长春高新39.28%的房地产业务毛利率与万科(000002)、保利地产(600048,股吧)(600048)、金地集团(600383,股吧)(600383)等相仿。而中成药业务66.15%的毛利率与同仁堂(600085,股吧)(600085)、东阿阿胶(000423,股吧)(000423)、片仔癀(600436,股吧)(600436)、云南白药(000538,股吧)(000538)等中药类上市公司相比,则处于中上游水平。至于基因工程药品高达93.22%的产品毛利率,则远高于同类上市公司,2008年天坛生物(600161,股吧)(600161)、通化东宝(600867,股吧)(600867)等公司的毛利率较高,也不过70%左右。
2008年,长春高新房地产业务、基因工程药物和中成药三项业务收入分别为2.56亿元、2.73亿元和2.61亿元,分别占其当年营业收入的31.83%、33.91%和32.47%。

  由于三项产品的收入较为均衡,同时三项产品的毛利率除房地产业务与同行公司相似外,基因工程药品及中成药业务的毛利率在同行业中都遥遥领先,正常情况下,长春高新的营业能力也应在同类上市公司中处于领先的地位。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高毛利背后藏亏损
2008年,虽然长春高新毛利率高达66.57%,但是其销售净利率却仅为2.5%左右,即使将少数股东权益考虑在内,也仅为6.36%。而同期地产类上市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平均约为10%-15%,上述的多家医药类上市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则在15%以上,或更高(均按包含少数股东权益的净利润计算)。

  今年一季度,情况亦是如此。虽然一季度长春高新毛利率达到了83.53%,但其销售净利率仅为3.51%,同期,上述上市公司的毛利率虽然远远低于长春高新,但销售净利率普遍超过了10%,个别公司甚至接近或超过了20%,明显高于长春高新的水平。

  翻看长春高新以往报表,发现同样有此现象。2005年-2007年,长春高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7亿元、5.80亿元和6.62亿元,毛利率分别约为51.41%、54.51%和62.63%,而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5886.93万元、526.74万元和650.27万元,销售净利率分别仅为-12.09%、0.9%和0.98%。
综合起来计算,2005年-2009年一季度,长春高新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26.89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成本约10.43亿元,主营业务利润高达约16.46亿元,然而在此背景下,同期,长春高新净利润累计为-2153.67万元,非但没有盈利,反而出现亏损。 高额费用吞噬数亿利润

  导致长春高新毛利率极高,销售净利率却极低的主要原因,系公司高额的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

  2005年-2009年一季度,长春高新的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合计高达约12亿元,约占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的45%左右,而同类上市公司的营业费用及管理费远远低于长春高新的水平。

  以地产业务为例,2008年,保利地产、金地集团及万科之中营业费用及管理费占公司营业收入最高的是金地集团,为9.08%。

  而随机抽取的几家医药类上市公司的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0%以下。
 假设按地产类业务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占公司营业收入10%,基因工程药物和中成药业务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占公司营业收入30%计算,长春高新2008年的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可由3.8亿元降至1.9亿元,降幅约50%,相应地,公司将因此增加利润总额1.9亿元。

  2005年-2009年一季度,长春高新的净利润累计亏损2153.67万元,假设公司的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能够降至营业收入的30%,那么公司至少将增加利润总额4亿元以上。不难看出,高额的营业费用及管理费是吞噬长春高新利润的主要根源。

  然而,虽然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畸高,但长春高新从未对此进行过任何说明,公司是否通过增加费用的方式隐瞒或转移利润令人质疑,而未来公司的利润能否因费用的减少而得到释放,同样耐人寻味。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2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hai9559

09-06-29 21:27

0
6)其他费用5,747.49万元,为办公、差旅、运输、通讯等杂费,主要集中在百克生物、迈丰药业、开发公司、华康药业、山海关药业、金赛药业等六家企业,平均每家每月76万元。

76万,太离谱,要查
hai9559

09-06-29 16:02

0
这个回答还是牵强
  年报显示,2008年长春高新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高达2.31亿元和1.49亿元,合计高达3.80亿元,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7%。 今年一季度这两项费用仍不见下降,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公司已经注意到投资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我十分乐意就这一问题与广大投资者做沟通。首先,如何控制费用支出,扩大销售收入,使公司股东收益最大化,是每个公司的经营管理层首要关注的重点。公司本着扩大市场占有率、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和短期、长期效益兼顾的原则制定了相应的经营策略和费用投入比例,并针对各项费用的支出作出了严格的内控管理制度。由于是投资管理型企业,下属各控股公司的行业不同,同行业产品结构也不一样。因此各家在销售政策的制定、销售渠道、销售网络布局上都有不同的特点,销售费用比例也不尽相同。从长春高新实际来看,销售费用主要集中在制药企业。2008年金赛药业、百克生物、华康药业三家销售费用占全公司合并报表销售费用的94.55%,这是由制药行业的特点和公司下属制药企业的产品特点决定的。因公司的产品绝大部分是处方药,又都是自建队伍独立销售,使得公司销售费用中包含了销售人员工资性费用,中间渠道的费用和市场推广费用,由于公司下属医药企业没有采取代理商底价销售的模式,使得公司销售收入中必然包含了较大的费用比率,这主要是销售政策不同造成的。
我们认为:销售费用的压缩和公司效益的增长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关系,就目前的情况看,基于企业的自身特点及所处的行业地位,如果一味的压缩销售费用的支出,势必会给公司的销售收入带来不利影响,公司一直在研究探讨如何在降低各项费用前提下保证收入的增长和股东回报最大化,也希望各位股东能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公司的管理费用主要由研发费用、工资、折旧、税费、各项摊销等项目构成,以2008年的各项费用构成为例:2008年公司管理费用14,879.05万元,其中:
1)新药研发的费用为3,171.05万元,占管理费用的21.31%。其中:华康916.8万元,金赛1,396.9万元,百克857.35万元。上述几家公司均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一方面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硬性要求,新产品开发费用不得低于营业收入的2-3%。另一方面,公司内部对医药企业新药研发十分重视,为了保证后续产品陆续上市,保证企业的发展后劲,有意加大了新产品开发力度。此项支出占管理费用的21.31%,占营业收入的3.94%。且新药研发费用支出呈递增趋势,公司认为是符合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需要的。
2)各项费用摊销2,076万元,占管理费用的13.95%。由于长春高新属投资管理型集团公司。在金赛药业、百克药业、百克生物的设立及迈丰药业的收购过程中,长春高新全部是以现金形式投入,而其他小股东均以经评估的专有技术入股。按会计制度要求,这些专有技术形成的无形资产每年都要摊销计入管理费用。2008年共摊销2,076万元,占管理费用的13.95%。
3)工资性费用2,333万元,占管理费用的15.68%。长春高新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有管理人员748人,人均年工资性支出3.11万元左右,并不高。
4)税费833.78万元,占管理费用的5.6%。其中,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土地使用税356万元,以上税费已得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及批准。
5)折旧费用717.73万元,占管理费用的4.82%,均按会计制度计提。
6)其他费用5,747.49万元,为办公、差旅、运输、通讯等杂费,主要集中在百克生物、迈丰药业、开发公司、华康药业、山海关药业、金赛药业等六家企业,平均每家每月76万元。
在上述费用中非现金支出的有各项费用摊销和折旧,占比为18.77%,这是会计制度所要求的,新药研发投入是公司长远发展的保障,在这一方面公司将会继续加大投入,真正需要压缩的是人员和其他费用支出。
近几年,公司对各下属企业指标考核中均加入了压缩管理费用指标,力争坚决杜绝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小散小王

09-06-29 15:45

0
深交所效率很高!
小散小王

09-06-29 15:45

1
【 · 原创: 小散小王 只看该作者(-1) 2009-06-29 13:45】  已把这篇文章发到深交所 

高额费用吞噬数亿利润 长春高新的费用黑洞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629/11196412986.shtml
要求000661停牌解释!!

尊敬的投资者:
  您好。
  我中心已将您的意见向有关部门转达。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帮助。
  谢谢。
  
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
深交所投资者服务咨询电话:0755-82083000
oyeoyeoye

09-06-29 15:10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好办法!
呼噜猪

09-06-29 14:50

0
而随机抽取的几家医药类上市公司的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30%以下。
   假设按地产类业务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占公司营业收入10%,基因工程药物和中成药业务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占公司营业收入30%计算,长春高新2008年的营业费用及管理费用可由3.8亿元降至1.9亿元,降幅约50%,相应地,公司将因此增加利润总额1.9亿元

----------------------------
这是摆明了通过巨额费用掏空上市公司的通行做法
长春高新虽然抱着金赛这颗摇钱树
可是管理层的怀里却还揣着颗更黑更贪婪的心
投资这样的公司真得是与中山狼共舞啊
大将山

09-06-29 14:48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晕 ,这还不好理解么
哼小调打酱油

09-06-29 14:43

0
顶起
总是满仓

09-06-29 14:40

0
为什么呢?cw帮我们解解惑,好不好?
星星之火

09-06-29 14:39

0
怎么讲?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