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在此贴再啰嗦几句 算是对“来此作甚”作个交代
先判定一下此次调整的性质
要判定下跌是怎么回事 首先要明白之前的上涨是怎么回事
要判断顶部 就要了解底部
一般来说 阶段性的上涨(至少有几个月时间)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 涨势弱 经常出现在熊市和平衡市阶段 其上涨走势往往如老人登楼梯 一步三喘 弱不禁风 一有个风吹草动立马从楼梯上滚下来 这种上涨往往是下跌的中继形态 结局较惨
那么这次 从去年底的上涨走势弱吗?恐怕连大空头们也不会认同这点
二, 涨势强 经常出现在熊牛过渡阶段或牛市里 其走势的最大特点是行情发展出乎意料 其最终结果也往往出乎意料
三, 涨势疯狂 经常出现在牛市和某些特殊的有大级别外部刺激的平衡市里 其走势的最大特点是失控 局面失控和情绪失控 其结局呢也往往不妙
此次上涨有失控的情况出现吗?恐怕大家都会说没有 那么 也不属于这种情况
那么 只有把此次上涨归类于第二种情况了 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情况 在走势较强的上涨阶段出现调整 本身是一件非常非常好的事情 震荡越剧烈 蓄势越充分 盘面越清洁 行情的发展就越有力量 其延续时间和空间就越是出乎意料
很多悲观者不会被这几句话轻易说服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底部的情况
其实这次行情的底部 从内行人角度来说应该是从08年9月18日算起的
九一八的政策出台 内部人士 敏感的投资者 一眼就会看出: 底部真正来了!经过摧枯拉朽般的长达一年的自由落体运动 股价已经回到十年前的位置 这是在经过十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之后 经过长期的政策改革和股权分置改革后出现的情况 尽管这种情况出现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当中 尽管我们的经济也出现了崩溃式下滑 库存激增 有效需求瞬间消失 但这种1600多点的位置仍然与我们经济的基本面存在着巨大的脱节 这种情况多存在一天 就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 对社会稳定 对人民的信心 构成致命的威胁 这是任何一届政府都承担不起的 简单的一条利好消息背后 其实蕴含着复杂而明确的政策信息:这就是底了!政府要动真格的了!!
其实 即便政府不出台利好政策 在长期浸淫市场的人士眼中这里也基本处于底部区间了 在惊慌失措的情绪下出现的如此低廉的价格 还能再便宜到哪里去呢?
事实上 很多机构就是从9.18开始大规模成建制的入场的
但是 这个底绝不会是简单的底 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里 股价如此失真 信心如此绝望 行情如此脆弱 就必然决定了参与力量的非同寻常 其级别的非同寻常和对市场敏感性的非同寻常 而这些力量仅利用短暂的锥尖般的底部几乎是吃不到什么东西的 这就决定了行情必然要反复 要下探 甚至不排除要创新低 要产生新的恐慌 但这个恐慌已经是政府所能承受的了 因为在此次反弹中政府已经是同谋者了 其心里已经有数了 所以 我们看到 短暂上冲之后的绵绵阴跌 而且还真的创了新低(机构毕竟残忍啊) 伴之以成交量的迅速放大 呵呵
那么 底部在哪里结束呢?我个人认为 在大机构中的后知后觉者开始进场买入时 股价节节攀升 底部就基本上结束了 这个位置 大概在3000点左右
3000点以下 真的就是大底吗?那些极端悲观者还是将信将疑
我们再结合这个时期天文数字的银行放贷量看看 不算去年底突如其来的大量放贷 仅09年上半年短短六个月的放贷量就已经达到七万亿之多 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绝对空前的 我相信在未来十年内也是绝后的 有机构已经明确估算出其中流入股市的资金已达到两万亿之巨 两万亿!这数字在流通市值仅六七万亿的底部区域意味着什么?它带来的价值膨胀将是怎样几何倍数的增长? 你如果还得不出结论的话 真的要建议你远离股市 远离毒品了
那么 再回过头看看3000点以下的筹码换手情况 有心人会很轻易就汇总出3000点之下累积的交易量和换手数据 (这个数据太惊人了 因此我不想在这里摆出来 以免使你在大礼拜天的搞得心神不宁 嘿嘿) 当然 我们还不能盲目乐观 因为在这个底部机构的交易成本是历史上最低的(主要是印花税) 因此为了反复吸筹 其虚假交易量所占比例也必然是历史上最高的 而且 此区间内的流动筹码的增加比例(以解禁股为主)也是历史上最多的 有些披着流通外衣的筹码其实是不流通的 有效换手自然不能照搬以往的经验 这个无效量还真的不好剔除啊 :) 用怎样的比例去剔除呢?我看最好还是让每个庄家都往统计局报一份他们每日的对倒交易量吧 呵呵
但是 在排除这种交易噪音之外 有效的交易成分仍然是历史上空前的 在这种国家级投资机构招摇入市(我指的是汇金之类机构的昭然入场 这种情况也是历史上空前的) 金融类机构超常规放贷 底部区域大规模换手的情况下 3000点之上仅区区20%还不到的空间 我们奢谈顶部 是不是略显早了点呢?
从物理学理论讲 顶部的势能与底部的势能应该是相等的 物质不灭定律嘛 3000点以下的底部区域 刚才讲了成交量如何如何 就是在讲底部积聚了庞大的势能 那么 如果3500点可以算作顶部的话 你说 其释放的势能跟底部相比 能形成比例吗?
因此 我把这里定性为阶段性调整
为什么这里会有很剧烈的调整呢?
我认为 一是这里有历史上形成的阻力 要消化一下 二是 这次上涨有些急了 要调整一下节奏
07年的5.30大家大概都记忆犹新 很多人至今还在骂财政部 其实是冤枉人家喽 嘿嘿 首先 上调印花税的预案是证监会提出的 不是人家财政部(事情闹大以后某会闭气不吭 财政部倒成了冤大头 呵呵 因此在去年至今的红利税部门之间博弈中 有些人明显底气不足哦 顺便提一下 在本人去年预测的一批批政策性利好当中 红利税是唯一没有实现的 这对广大投资者来说实乃憾事) 而其次 即便是证监会 也真的是为大家好 ——为什么这样说呢 要知道 07年三月始的大盘加速行情 明显就是一种拉升出货行情 按我们当时的模型计算 大盘是要在六七月间见顶的 高度大概在5000多一点 其实从三月份开始 就已经有很多机构动手出货了 当时的散户 接货那个踊跃哦 真让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但是 证监会是不允许这样做的 因为机构们设计的出货行情 显然没有考虑证监会的工作计划 :)) 呵呵 07年的证监会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啊 证券期货行情都好 大蓝筹IPO顺利 股权分置改革一马平川 因此在07和08年的工作规划里就做了庞大的战略部署 比如红筹股回归啊 比如股指期货啊 比如创业板啊 还有公司债什么的 都是要按规划开展的 你来个彻彻底底的出货行情 机构都跑了 留下广大人民群众在山顶放哨 股指岂不又要阴跌上几年? 那今后的工作还怎么展开?任务怎么完成?大量解禁股还怎样流通? 所以证监会从07年新年伊始就开始行动 一方面敲打机构 提醒大家要“风光长宜放眼量” 另一方面提醒广大散户 要做好“风险防范教育” 在大家都不听招呼的情况下 万般无奈只好出台了“5.30”印花税大案 于是乎很多机构被这项政策捆绑了半年以上 很多散户避免了更大损失 其用心何其良苦啊
为什么这里要重提旧事呢?因为这次调整的用意有点类似于5.30 主要就是为了调整节奏(当然这里的行情位置与当时是截然不同的) 你想想 如果行情按前面几个月的速率加速上行 那么在四季度必然要形成一个较大级别的调整 (事实上 在我们年初所做的模型计算中 较深幅度的调整就应当出现在四季度 年初我在帖子里曾预言一季度股指将上摸3000点 后来又补充说即便一季度没摸到3000点 三季度也会冲上4000点的 当时考虑的就是创业板会在三季度登场以及60大庆等因素 在给一些朋友的短信回复中我也提到真正的调整将出现在四季度 而现在看创业板推出大概会在四季度初) 涨得高了 获利盘多了 技术指标超买了 自然会有较深幅度的调整嘛 那么 就必然会影响在四季度鸣锣开场的创业板了 是不? 大盘股指一路下行 创业板那么一批新成员 还怎么陆续登场亮相啊
这样就可以理解这段时间莫名其妙涌现的那些流言了 一句话 是市场主力机构有预谋有计划的为之 是为了调整步伐顺便也化解一下历史阻力而人为制造提前展开的阶段性调整
0
谢谢云破处兄,能在这个时候说这么多,能感受到你的良苦用心。虽然我也看多,但在这种关键位置,由于自己水平有限,仍觉得忐忑不安。
来到这里,就是希望能够看到像你这样的高手的言论,开扩自己的心胸,提升自己的理念。你上面的这两段话,值得细细体会。
0
好一个坐到山头上
低到尘埃里.
学了
0
如果云知道
0
谢谢处长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中午眼看着手里的票亳无抵抗的水银泄地,真的恐惧了.但收盘后发了会呆,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今后更辛苦的当搬运工么?空仓我是做不到的,天性好赌,每天都想玩,还不如就坦然对付下去!
......技术分析等技艺废柴我是一窃不通,发感慨也是相当生涩.余下的留给师妹来表述,她可是要准确生动的多.
大叔好,师妹好!
^O^
0
此贴一定要翻来覆去的顶一顶,呵呵
0
最让人不放心的是保险资金赎回,他们3000点才进场,怎么现在就撤呢?疑惑中!调整并不可怕,去年都熬过来了,这次也减了仓,手里的票前期也涨幅不
大。只是按波浪理论,这次调整幅度可能比较厉害。机构想要你的筹码,可能会打得很凶,怕自己最后坚持不住,呵呵。云大叔要是能指点一下可以坚守的标的就好了,也许是奢望,唉!
0
多谢云大叔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