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纳斯达克稳健,道琼斯有抄底之势。
综述:房贷补贴计划令美股触底反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3日 07:45 新浪财经
道指盘中最低下跌了3%,投资者担心78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不足以令美国经济摆脱衰退,这一计划将于周五投票表决。
纽约证交所成交量为14.8亿股,2008年日均成交量为14.9亿股。纳斯达克市场成交量为24.7亿股,略高于去年的日均22.8亿股的成交量。
——————————
央行摸底万亿信贷资金 项目贷款票据融资成重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3日 02:44 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年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元,贷款投向备受关注。
2月12日,央行一位官员透露,他们正在摸底贷款的去向问题。
大规模的信贷是否投向政府投资项目,以及是否为2008年中央新增1000亿投资计划的六类投向,成为央行关注的重点。此六类投向具体包括:一是保障性住房建设100亿元;二是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40亿元;三是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50亿元;四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事业发展130亿元;五是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120亿元;六是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项目60亿元。
与会的一位
中国银行人士称,根据调研结果,投资拉动实际上是地方政府主导的,而非企业。这位中行人士直言,1月份信贷高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现在项目主要是11月底之前发改委批的项目,如果考虑到一个季度左右的释放期,到4月份左右,信贷增幅可能会出现一部分的回落”。
——————————
开户成倍增加 牛市行情在早春中提前来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3日 02:09 证券日报
走访京城几家券商营业厅,发现投资者颇为拥挤,尤其在很多营业厅开户窗口,竟然排起了长队。这仿若2007年初的时季,难道是牛市行情提前来临?“现在的客户都是惊弓之鸟,盘中出现震荡就会果断跳出,锁定收益。经过08年的大跌,投资者明显都变谨慎了。这种走势也刺激了交易量的上升。现在的交易量我们感觉有点像是07年初的时候。”杜经理补充道。
——————————
54亿限售股下周解禁 解禁市值高达425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3日 03:00 每日经济新闻
——————————
大小非加快减持 大宗交易放量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3日 01:26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大盘放量滞涨,部分大小非心态不稳
本周,大盘在2200点上方稍作喘息,一度冷清的大宗交易平台,交投又“重现生机”。大宗交易的日均成交量本周超过了2500万股,较上周环比增加了一倍多,部分大小非选择了“走为上策”。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流通性充裕的环境下,大小非减持对市场的负面影响有限。
这次是否会重演大小非减持终结大盘反弹的局面呢?一位机构投资者指出,成交量的放大,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大批增量资金的进入,在流通性充裕的市场环境下,还是很容易消化大小非所抛售的筹码。此外,信贷政策的放松,使不少大小非的资金量得到缓解,更多股东或许不急于套现解禁后的限售股。因此,大小非的减持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十分有限。
——————————
借道大宗交易 小非套现资金回流市场搏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3日 02:09 证券日报
“与小非资金不甘寂寞不同,上市公司大股东轻易不减持。但一旦减持,资金就很难回流到二级市场了。”
虽然近日大宗交易平台再趋活跃,但是其“杀伤力”却并不大,这是因为本轮大宗交易活跃与去年11、12月份的活跃拥有不同的内涵。去年年底,许多大小非大举减持是为了补充实业经营中的现金流,因此资金大举撤离了资本市场。但是,随着去年12月份以来,信贷政策逐步放宽,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出台,产业资本资金紧张的局面缓解。此外,经过五次降息,目前企业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融资成本大幅降低。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1月份以来股市回暖,“赚钱效应”再现。因此,产业资本宁愿选择贷款,而将减持所得资金留在资本市场做价值投资乃至投机。当然,从小非资金的投资惯来看,该类资金比较能够忍受较长的持股期限,因此更倾向于价值投资。
为了进一步验证小非资金的去向,《证券日报》记者找到了一位在券商中负责撮合大宗交易买卖双方成交的有关人士。该人士表示,确实有相当多的解禁股在出售获得现金的同时,也直接委托券商寻找其他优质解禁股买入。另外,很多其他途径的资金(以中等规模的私募为主)也在大宗交易平台寻找低调换仓的良机,毕竟,借助大宗交易抄底不易引起盘面异动。
————————————
日本消费信心指数首次回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2日 12:01 北京商报
据新华社电 日本内阁府10日公布的“消费动向调查”结果表明,1月份日本消费者信心指数为26.4,比上个月高出0.2,为该指数4个月来首次回升。日内阁府报告指出,此次日本消费者信心有所回升,主要得益于汽油等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出现回落。不过,由于对就业形势恶化和薪酬下降的担忧继续加深,日本消费者的信心回升程度很小,政府对民众消费心理的判断仍为“正在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