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比混合动力汽车更大的新能源产业—超导电缆(600973宝胜股份)

09-01-23 01:38 12422次浏览
证券为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来淘股吧有一段时间,一直在看大家发言,受益匪浅。自己一直也想写写,和大家分享交流,多多指教。

我认为超导电网是比混合动力汽车更大的新能源产业,宝胜股份将是比混合动力车更厉害的新能源个股。下面说说我自己的投资逻辑。
一、 新能源—超导电缆行业分析
1. 我认为,奥巴马的新能源产业政策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即包括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和服务,而目前市场只关注到发电这一环节,即混合动力汽车、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而事实上就输电而言,美国电网每年输电损耗近千亿美元,如果营造一个新电网需要一万亿美元,相当于用美国十年的损耗就解决了电网营建问题。建立超导电网是奥巴马新能源政策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而市场目前重视不够。
2. 建立超导电网需要超导电缆。超导电缆就是采用高温超导材料制作的电缆,与传统电缆相比,它具有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低,输送容量大,体积小,电磁污染少的四大优点,在相同截面下,输电能力是常规电缆的3-5倍。建设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能力的超导电网是克服常规电缆远距离输电时对高压电缆依赖的唯一途径,是21世纪前五十年解决一个国家或地区大容量、低损耗输电的最佳途径。
3. 基于此,奥巴马将在美国能源改革的下一步战略中关注超导电网改造的运转。美国借此全力发展超导电网产业,8-10年内这个产业规模将超过30万亿美元,这将是混合动力汽车行业产值的几十倍。

二、 宝胜股份分析
1.超导电缆。宝胜股份是超导电缆投资的最佳甚至唯一标的。通过分析扬州日报的报道、公司的澄清公告以及查看公司网站,以及从各个渠道证实,可以判断宝胜股份的超导电缆目前至少到了批量生产阶段。未来宝胜业绩将在超导电缆带动下,呈现爆发性增长。
2.即使不考虑超导电缆,公司目前股价11元不到也被严重低谷。
宝胜股份08年预亏50%,主要原因是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导致铜价暴跌,公司正常的套期保值业务亏损5700万元,09年铜价再暴跌的概率不大,因此08年公司计提亏损后,09年业务将不再受此影响,因此09年业绩最保守也能回到07年水平,即0.87元,对应09年市盈率12倍,而目前电力设备行业平均市盈率在20倍。事实上,宝胜股份作为电缆行业龙头,受益于国家电网建设,08、09年每年增长20%是毫无困难的,因此09年业绩应该在1.2-1.3之间,如果回归行业平均市盈率20倍,不考虑超导电缆业务,合理股价将在24-26之间。
3.另外,和同行业的南洋股份对比,宝胜也被严重低估。
宝胜是电缆行业龙头,规模远大于南洋股份,07年二者收入分别为39亿和11.6亿,前者是后者3.4倍;而目前宝胜和南洋市值分别为16亿和22亿,宝胜只有南洋的70%。宝胜被低估多少,一看便知。

三、 结论
奥巴马的超导电网新政将带来超导电缆的超速发展,超导电网30万亿美元的产值将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几十倍,这里面的投资机会值得我们深入挖掘。而宝胜股份是超导电缆投资的最佳甚至唯一标的。即使不考虑超导电缆,如果回归电力设备行业平均市盈率,宝胜股价合理股价也在25元左右,目前11块股价被严重低估。如果考虑超导电缆,我认为宝胜股份将是比混合动力汽车更远大的下一个新能源奇迹,起码值50块。
打开淘股吧APP
38
评论(6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btjb

09-01-29 19:01

0
600973
600973
红泥巴3493

09-01-29 17:16

0
证券为王

09-01-29 00:44

0
宝胜:首家百亿级“航母”

日期:2009-01-01 来源:扬州日报 浏览次数: 次 
扬州网讯(嵇长青 许宝东) 昨日,江苏宝胜集团传出喜讯:去年企业完成总产值103.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5.8亿元,利税逾2亿元,一举成为我市地方工业企业中第一个总产值跨越10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

  宝胜一直是我市地方工业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的一面旗帜。23年前,宝应县委、县政府筹措300万元组建宝胜电缆厂。成立不到5年,宝胜产值超过1亿元,成为里下河地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宝胜10岁时开始进军中高压电缆。2004年,宝胜在上交所鸣锣上市。2006年,率先在全市跨越50亿门槛,全年产值达到60.8亿元,实现销售57.4亿元,其后用两年时间跨上百亿高平台。“宝胜牌”电线电缆先后荣获“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宝胜”商标成为国内电缆行业中第一件“驰名商标”。

  宝胜成立23年,也是科技创新制胜的23年。该集团秉承科技引导市场、适应市场、满足市场的原则,依托国内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资源,创造了一批自有核心制造技术。仅去年,集团就有13个新产品通过投产鉴定。从清华大学引进博士后王巧娥进站进行核电站用电缆的材料研究,去年7月,宝胜承接了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ITER计划,可望为人类新一代战略能源带来一次革命。

  在强大的科技创新驱动下,进入新世纪以来,宝胜集团一直保持着“每年大跨步,3年翻一番”的发展速度,相继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电缆业创新能力前四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其在国际国内若干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招标中屡屡中标,先后夺得国家体育中心“鸟巢”等众多奥运项目、三峡大坝、上海崇明越江通道(长江隧桥)、辽宁红沿河核电、曹妃甸首钢搬迁、北京南站、川气东输、天津百万吨乙烯、大连英特尔、法国空客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配套权。

  去年,宝胜集团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把营销打造成为国内线缆行业最具有竞争能力的销售网络,不仅接连在重点行业、重大项目中连连中标,还加快国际市场的开拓,预计全年电缆出口贸易额达到10个亿。在股份公司上市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宝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早日上市运行。今年,宝胜将启动与普睿司曼500KV高压电缆技改二期项目,总投资3000万欧元;同罗瓦公司共同投资500万欧元的铁芯项目正在调试设备,预计今年上半年投产运行。宝胜正通过不断接长电缆电气产业链,加快构建200亿元产业群。
 贺 信

  江苏宝胜集团:

  值此新年将至之际,欣闻贵集团2008年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全市第一家过百亿的地方工业企业,谨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向全体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过去的一年,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你们积极应对生产要素趋紧、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市场需求减弱等各种困难和挑战,强化产品创新,大力开拓市场,努力稳定大宗客户,保障生产平稳较快运行,实现了产值规模过百亿的目标。你们开发生产的防火电缆等在奥运场馆、首都机场等大型建筑上使用,为国家争了光。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宽松的发展环境,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克难求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抢抓机遇,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品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型,进一步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再创新的佳绩,勇攀新的高峰!

  中共扬州市委

  扬州市人民政府

  2008年12月31日
证券为王

09-01-29 00:39

0
扬州市委市政府祝贺宝胜过百亿

  贺 信

  江苏宝胜集团:

  值此新年将至之际,欣闻贵集团2008年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全市第一家过百亿的地方工业企业,谨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向全体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过去的一年,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你们积极应对生产要素趋紧、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市场需求减弱等各种困难和挑战,强化产品创新,大力开拓市场,努力稳定大宗客户,保障生产平稳较快运行,实现了产值规模过百亿的目标。你们开发生产的防火电缆等在奥运场馆、首都机场等大型建筑上使用,为国家争了光。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益加深,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宽松的发展环境,希望你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克难求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抢抓机遇,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品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型,进一步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再创新的佳绩,勇攀新的高峰!

  中共扬州市委

  扬州市人民政府

  2008年12月31日
证券为王

09-01-28 14:56

0
“人造太阳”计划里的中国角色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8日09:35 三联生活周刊 
  2007年10月24日,在法国的卡达拉舍(Cadarache),一个新的国际组织——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成立,首任总干事池田要和副总干事郝特康普揭下牌匾上的绸布,一项全球大规模的国际科技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国人称它为“人造太阳”。

  ◎陈超 实记者◎陈晓晨

  ITER计划

  按计划,ITER组织将在卡达拉舍建造一个世界最大的热核聚变实验堆,将首次实现持续50兆瓦核聚变反应,如果成功,将意味着国际核聚变研究完成了反应堆的工程物理实验阶段。也就是说,解决了核聚变反应在工程方面的关键问题,紧接着就是建立示范反应堆,寻求降低材料成本的方法,下一步将是投放市场,实现核聚变能的有效利用。

  有数据显示,地球上的已探明石油储量还不够开采50年,天然气和铀也仅够60年左右。随着石油价格上涨,能源危机再次被提起,各国也加快了新能源研发,核聚变能就是重点之一。“1升海水产生的核聚变能,相当于300升汽油。”中国ITER办公室副主任罗德隆用了这样一个诱人的比喻。核聚变不仅在释放能量上有巨大潜力,而且原料可以从海水中获取,如果核聚变能利用成功,地球上的海水足够使用数十亿年。核聚变能还有一个好处,“是清洁能源,核裂变的原料本身带有放射性,而核聚变反应过程中,不产生放射性的物质。即使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发生损坏,核聚变反应会立即中止”。罗德隆说。在这一系列的动力下,核聚变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早在氢弹研制成功后,美国、苏联和英国等国就开始展开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意在将核聚变转化为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按照核工业集团西南物理研究院院长潘传红的说法,可控核聚变的研究经历了“盲目乐观”的阶段后,发现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顺利,几个国家发现,即使将所有研究成果加起来,也无法解决核心技术问题。无奈之下,1958年,核聚变的研究资料才被公开出来,寄希望于广泛的国际合作。今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将在法国开工,“恰好是受控核聚变国际合作50周年”。

  1985年,当时的美苏两国首脑联合倡议通过国际合作建立核聚变实验堆,并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框架下着手准备这一合作项目,确立ITER计划。1986到1988年,欧盟和日本加入了这一合作计划,但这个项目不是完全开放,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武松涛副所长说,当时这个组织对其他实体有很强的“排他性”,不能以平等伙伴身份加入,新成员仅承担1%的研究,地位也仅是某个正式成员的“小伙伴”。

  到1990年底,四方科学家经过前期分析、计算和评估,完成了反应堆的概念设计,之后进入了工程设计,到1998年工程设计阶段完成,设计造价约为100亿美元,“当时的投资是由几个成员平摊”。“由于当时能源压力并没有今天这么急迫”,美国克林顿政府在当年取消了一系列国际合作投资,其中就包括ITER计划。美国的退出给计划带来很大打击,俄罗斯、欧盟和日本则坚持下来,终于在2001年完成了一个投资46亿美元的较小计划。同年,加拿大加入,项目封闭的边界渐渐被打破。为降低成员可能退出带来的风险,ITER开始吸纳新成员,并规定了每个成员主体的资格,就是“承担计划10%的建造和研发费用,同时还必须具备核聚变研究和聚变工程的基础和能力”,罗德隆介绍说。

  2003年2月,中国宣布加入该计划的国际谈判,随后加入该计划。美国也同时返回了计划,不过当年焦点却是成员国对于选址的竞争。

  最早,法国、日本、西班牙和加拿大4个国家都提出将反应堆建在本国,四方争执不下,加拿大在原料供给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其本国核聚变研究基础相对薄弱,当时联邦政府和省政府协议各承担本国费用的一半,由于选址问题,省政府撤资,不得已,加拿大退出了整个项目。

  随后,国际社会表示,法国和西班牙作为欧盟的成员国,应由一国代表欧盟参加选址竞争,于是在欧盟内部进行了协调。据说没经过太多讨论,就确定了法国作为项目建造地,为了平衡,欧盟将其ITER总部放在了西班牙。之后,欧盟就推荐法国的卡达拉舍作为ITER项目的建造地,日本则选址在北部青森县的六所村。“平心而论,两个地方各有利弊,法国的核电研究水平很高,这是他的优势所在。可卡达拉舍在马赛北部约45公里处,距海港还有一段距离,ITER项目有的零部件长达15米,运输有一定的困难。日本的选址离海港很近,便于运输,而且当地也有一个核处理站,技术比较先进。但由于位置偏北,每年有几个月冰雪覆盖,更致命的是那里是地震高发区,给安全带来巨大隐患。”武松涛说。

  受当年国际形势影响,选址问题分成争论不休的两方:中国和俄罗斯支持欧盟选址。法国曾表示,如果选址日本,将退出“单干”;美国也私下表示,如果法国当选,将“考虑第二次退出”。2005年,韩国也加入该计划的国际谈判,布什还致电当时的韩国总统卢武铉,希望他能支持选址日本的方案,这样就形成了3比3。关于选址的争论持续一年多,直到2005年6月28日,ITER部长级会议在俄罗斯召开,再次讨论,六方才达成一致,将建造地选在法国。不过据透露,欧盟也承诺将自己承担任务的10%外包给日本,并帮助日本建立一个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Tokamak)装置JT-60SC,同时欧盟支持日本提出的总干事候选人,日本才做出让步。

  按照当时的分配,整个项目约需要100亿美元,前期建设以及运行、去活化拆除各占一半,欧盟大约承担50%,其他5个成员分别承担10%。2006年5月,印度也加入这个计划。“由于印度也承担10%,每个国家就将自己承担的一部分技术和资金份额拿出来,而比原计划多出的部分就作为紧急备用金,用于防止一些突发事件和预算超支。”罗德隆表示。果然,2007年12月,美国国会取消了2008年对ITER项目的预算,却增加了9350万美元资助本国的3个中小型聚变实验建设。

  2006年5月24日,七方的科技部长代表各国政府草签了《成立ITER国际组织联合实施ITER计划的协定》和《给ITER国际组织以特权与豁免的协定》,关于场址选择、各国权利和义务以及材料设备采购及分配的谈判才最终结束。

  中国之路

  武松涛是中国派往ITER项目的首批科技人员之一,他回忆,在2002年之前,“我在国际会议上做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研发进展报告,没人真的相信我们,外国专家都说你们中国不可能做出来”。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二机部相关单位就开始着手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到70年代,中科院物理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研究单位及一些高校开始布局研究,至今,可控核聚变已经形成了两大基地,分别是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西南核工业物理研究院,两个研究机构开发的托卡马克装置都有部分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聚变堆必须是超导的。”武松涛说,1998年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工程立项之后,希望独立建造一个全超导的托卡马克,当时外国同行都不相信中国用2000万美元能完成这样的任务,武松涛清楚地记得国外研究者们“高傲的姿态”,他们在私下里将中国的计划称为“Paper Work”(纸上谈兵)。2003年中国加入ITER谈判时,国际方面曾专门派出一流的专家团对中国的核聚变研究能力做评估,评估团第一天在北京,第二天就赶到合肥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当时EAST装置正在组装,国外专家在参观了组装部件和计划之后,才做出评价说,“中国有能力进行超导托卡马克的研究”。

  2003年之后,我国加入了ITER谈判,国际上为选址争论不休的时候,国内的可控核聚变研究则顺风顺水,2006和2007年,EAST两次放电成功,标志着中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同时具有全超导磁体和主动冷却结构的托卡马克”,美国一名核能专家评价为“对世界聚变研究产生重要影响的先进科学设备”。

  ITER计划除每个成员方必须承担建造费用、具备相应的核聚变研究能力外,还规定,如果成员方不能按时完成所承担的任务,其任务将交由第三国完成,承担国支付所有的经费。在这样的规定下,ITER将整个计划分成96个大采购包,有的采购包又被分成若干小包,关于目前采购包的分配,武松涛表示,这是理事会的无奈之举,“每个国家都愿意要附加值高的部分”,就是说,大家都想做核心技术研发,为平衡各方承担的采购包任务,考虑到时差,当时的ITER负责人不得不每天早晨5点与各国电话协调,最终把大型的核心技术采购包分解,由几家一起来做。

  中国承担了采购包的12个部分。在整个96个大采购包中,最核心部分主要是超导磁体技术、中子屏蔽技术、交直流变流器和高压设备三部分,中国在这些部分中都有作为,分别承担铌钛超导导体69%的项目、全部大型超导校正场磁体、全部超导馈线系统、40%的屏蔽块以及10%的第一壁材料、62%的变流器和全部高压设备等等,与以往相比,我国首次在国际大型合作项目中承担如此多的核心技术研发。

  在完成ITER计划份额外,中国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这次实践培养自己的核聚变人才。

  罗德隆告诉记者,整个项目的技术问题,共有两个部分:一部分叫产出知识产权,是参与各国在计划实施中创造的新技术,是共享的;另一部分是背景知识产权,“就像婚前财产公证一样”,即在项目前各国的技术积累有权利保密,只规定了向成员国优先转让。中国必须通过在ITER项目中的实践,努力发展自身的研发能力,因为当ITER项目完成后,各国进入示范堆建造,在技术上的竞争才真正展开。“中国必须在前期就开始投入,否则到时候人家研制出来咱们再买就被动了。” -
证券为王

09-01-28 14:37

0
“人造太阳”的原理
“人造太阳”的原理

  “人造太阳”,就是模仿太阳上时刻都在发生的核聚变。核聚变就是两个原子核相聚、碰撞,结合成一个新的原子核的过程。氢的两个同位素——氘和氚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生成一个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一个中子,伴随着大量伽马射线和中微子等物质,这意味着质量的亏损。根据爱因斯坦那个著名的质能方程式E=mc2,质量的亏损意味着能量的释放——两个氢同位素的聚变大约能够释放17.6兆电子伏特的能量。

  从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末,各国对核聚变多途径的研究完成了“原理性探索”,到70年代末,苏联专家制造的托卡马克装置成为磁约束聚变的主流,国际核聚变研究开始集中到托卡马克装置的研发和实验。美国、欧洲、日本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装置进行实验,我国也由中科院物理所研制出首台装置CT-6。然而,托卡马克建堆需要三个要素:“高温度、高密度和足够的能量约束时间。”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些条件才逐渐接近或达到这三个要素,核聚变发电的可行性才得到证实

  1938年,德国科学家贝特、魏茨泽克独立地推测太阳能源可能来自它的内部氢核聚变成氦核的热核反应,这甚至早于核裂变模型的提出。然而,与能够在室温下进行的裂变不同,聚变发生需要巨大能量。这是因为当两个带正电的氢原子核靠近的时候,根据“同性相斥”的原理,相互间的斥力将阻碍聚变的发生。

  要克服这种阻碍,只有两种途径:强大的引力,或上亿度的高温。太阳的质量是1989亿亿亿吨,约为地球质量的33万倍。在它的强大引力场的作用下,太阳的中心温度达到1.5亿摄氏度,即使表面温度只有6000摄氏度左右,也能够支持核聚变的持续发生。然而,地球上并不具有这样强大的引力场。因此,要想在地球上实现核聚变,只能依靠上亿度的高温。

  不过,这又带来了新麻烦:如此高温下,核聚变燃料就成为等离子体。所谓等离子体,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上的物质形态。在等离子体状态下,物质微粒的运行更难以捉摸。而实现可控制的核聚变,就必须约束这些“乱跑”的等离子体。那么,怎样在高温下约束等离子体的运行?

  20世纪40年代末,苏联科学家提出了“磁约束”概念,即通过强大的磁场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绕型磁力线,让等离子体沿磁力线运行。磁体通电后会产生巨大磁场,将等离子体揽在怀中做高速螺旋运动,就好像链球运动员一样,虽然球在围着身体高速旋转,控制球的绳子却一直抓在手里。根据这一原理,苏联科学家于1954年制造了第一个“环形磁约束容器”装置——托卡马克(Tokamak)。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要约束这些能量巨大的等离子体,就必须要强大的磁场;而强大的磁场需要强大的电流。根据电学方程,电流遇到电阻会产生热量。事实上,以往的核聚变实验装置,大多是因为这一过程产生大量热量而只能脉冲运行,并且耗电巨大。怎样避免这一缺陷?

  1912年,荷兰物理学家开默林-昂内斯在偶然间发现,他的水银样品在低温4.25K左右(零下269摄氏度左右)时电阻消失,接着,他又发现铅、锡等金属也有这样的现象。他将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这一发现,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物理领域。在解决人工可控核聚变装置的散热问题时,科学家们想到了超导。

  在超导的应用技术中,中国科学家走在了各国同行的前列。在ITER项目中,超导技术是中国的强项,也是主要贡献之一。在超导技术应用下的磁约束装置,能使“人造太阳”给我们带来持续的温暖。-
秀川大人

09-01-23 17:38

0
龙虎榜所有成交大概能换手8%
香飘两岸

09-01-23 17:32

0
这么玄乎?
证券为王

09-01-23 17:23

0
东吴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杭州文晖路证券营业部
好像很有名把
白鸽1023

09-01-23 17:11

0
23号今天的出来了 

证券代码:  600973   证券简称: 宝胜股份

 买入:
 营业部名称:  合计金额(元):
  (1) 东吴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杭州文晖路证券营业部  14962734.14 
  (2) 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泰兴路证券营业部  8475289.94 
  (3)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口路证券营业部  8337717.69 
  (4)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央路证券营业部  8103886.29 
  (5)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金华双溪西路证券营业部  6967799.81 

 卖出:
  (1)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解放南路证券营业部  12758803.41 
  (2) 机构专用  10911823.42 
  (3)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武汉解放大道证券营业部  5191023.63 
  (4)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安苑路证券营业部  3307684.99 
  (5)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富路营业部  3271624.52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