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IPO与增发融资(2008-01-02 转多彩)

09-01-24 00:08 1543次浏览
观海浪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观海浪于2008-01-02 21:52发表主帖:
--------------------------------------------------------------------------------------------------
中国远洋创下增发费用之最 花了2.36亿余元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 09:01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陈建军

中国远洋(45.41,2.75,6.45%,股票吧)日前公布的定向增发结果显示,公司此次发行费用花了2.36亿余元,这个数字创下沪深股市历史上增发发行费用之最。

中国远洋此次定向增发募集的资金总额约为129.8亿元,扣除约2.36亿元的发行费用外,实际募集资金约127.44亿元。据WIND统计,中国远洋定向增发花费的2.36亿元费用,是沪深股市历史上最高的增发发行费用。其它增发费用排名靠前的公司有保利地产(65.39,0.57,0.88%,股票吧)、振华港机(25.96,0.58,2.29%,股票吧)、海通证券(53.69,-1.23,-2.24%,股票吧)和万科A(29.19,0.35,1.21%,股票吧),各自的发行费用分别约为1.85亿元、1.16亿元、1.03亿元和0.63亿元,各自的增发金额分别约为70亿元、36.50亿元、260亿元和100亿元。其中,保利地产、振华港机和万科A为公开增发。

2.36亿元的定向增发费用,几乎和中国联通(12.30,0.22,1.82%,股票吧)、中国石化(23.21,-0.22,-0.94%,股票吧)当年2.39亿元、2.40亿元的IPO发行费用相当。虽然发行费用创出最高纪录,但中国远洋发行费用占募集资金总额的1.82%比例却并不怎么高。据WIND统计,2007年共有8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增发费用,增发费用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最高的是永新股份(15.95,0.55,3.57%,股票吧),为11.91%,而中国远洋的1.82%在81家公司中排名第55位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观海浪

09-01-24 00:08

0
观海浪于2008-01-02 22:53发表跟帖:
  --------------------------------------------------------------------------------------------------
  07年大非减持19亿股 26家达减持上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03:45 证券日报
任小雨

统计显示,2007年共有351家上市公司的股东有减持行为,减持股数高达65.15亿股。其中,135家公司第一股东减持数量为19亿股,减持市值高达310亿元,占流通市值的0.34%。可见,套现目的减持的“大非”仅占少数。

135家公司有减持行为的“大非”中,26家“大非”达到了减持上限。例如,2007年4月30日至5月17日期间,江淮动力(7.76,0.20,2.65%,股票吧)六次公告提示江苏江动集团有限公司减持公司股份,六次累计减持股票2979.69万股,合计占公司股份的比例约5.28%,但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而泸州老窖(71.27,-2.23,-3.03%,股票吧)2007年1月27日至2月27日,公司四次公告提示泸州市国资局减持公司股份,四次累计减持股票4207万股,合计占公司股份的比例约4.83%,至此解禁股份全部卖出。

从减持规模来看,一季度“大非”减持股份数量为1.66亿股,二季度“大非”减持股份数量为5.68亿股,三季度大非减持股份数量为4.51亿股,四季度大非减持股份数量为3.62亿股。其中,南钢股份(20.83,0.09,0.43%,股票吧)减持数量最大,减持数量达到了8668.01万股,减持次数达到五次,减持比例为9.26%,按照当时股价计算,减持市值约为17.78亿元;*ST宝石A(8.38,0.03,0.36%,股票吧),石家庄宝石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次减持累计数量为6139.81万股,减持市值为5.02亿元。

2008年股改限售股解禁涉及的上市公司为956家,合计解禁金额约为15819亿元,比2007年同比增加七成。统计表明,各种形式的限售股解禁合计在2008年新增流通市值高达约19307亿元,占目前流通A股市值87402亿元的22%。其中,单月解禁额度在1000亿元以上的月份有5个月,分别为2月、8月、10月、11月和12月,其中,规模最高的8月达到了4087亿元,解冻额度占到全年的近三成。

中信IPO融资规模世界第二 全球募资创历史新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02:26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孟斯硕)安永昨日发布报告显示,2007年全球IPO募集资金额创历史新高;中信集团的上市融资规模达到59.42亿美元,成为本年度全球第二大IPO融资额企业。

根据安永统计的数据,今年前11月,全球IPO交易共1739宗,募集资金2550亿美元。今年最大20宗交易中有14宗来自于新兴市场,而2006年仅有9宗。在全球IPO融资金额前20位排名中,中国共有6家企业上榜,中信集团以59.42亿美元居第二位。
观海浪

09-01-24 00:08

0
观海浪于2008-01-02 22:46发表跟帖:
  --------------------------------------------------------------------------------------------------
  大限紧逼 券商快马加鞭清理账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07:5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海外移民账户、无资金股票账户面临注销

证券时报记者 吴清桦

本报讯 近日,不少券商纷纷上报截至今年年末第三方存管上线的数据,并加快了清理账户的脚步。根据要求,截至今年年底,券商要实现合格账户全面上线的第三方存管。

日前,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出台不合格账户规范业务操作指引(第1号)。券商纷纷表示,账户清理的规则得到充分细化,券商清理账户时的主动权加强。

除了今年年底是第三方存管全面上线的大限之外,明年4月底、7月底也是监管层设置的两个大限。近日,监管层再度要求,各券商要在明年4月30日之前将不合格账户数量降到最低,并将不合格账户数据报送结算公司,结算公司将在2008年5月份第一个交易日起,对不合格账户作另库存放、中止交易处理。2008年8月1日起,不合格A股账户持有人要申请使用账户,应先取得证券公司同意,并到当地证监局备案后,持有人才能到结算公司办理手续,重新使用账户。

业内人士表示,清理账户以来,登记结算公司与券商针对清理账户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多次沟通,并针对这些问题出台了相关指引,对券商的账户清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于此前账户清理中出现的不少问题,不合格账户规范业务操作指引里均有细致的解决办法。如针对投资者开立A股账户后,身份由境内居民变更为境外居民而不再具有《证券法》规定的开立A股账户资格的,证券公司应对该类账户作限制买入证券处理,要求投资者尽快清空证券并注销A股账户。

另外,证券公司在清理账户方面主动权更大,如无法联系投资者或投资者不配合的情形下,可主动注销无余额的不合格A股账户。而此前,券商仅能在客户的主动要求下,方能注销股东代码。指引指出,注销不合格资金账户时,投资者关联的证券账户应当既没有证券余额,而且该资金账户中也没有资金余额。

不过,对于截至明年4月30日,各券商的不合格账户应降至多少户或者比例达到多少,规定比较模糊,仅仅要求降为“极少数”。各券商表示,正在期待一个更为细化的要求。
观海浪

09-01-24 00:08

0
观海浪于2008-01-02 22:43发表跟帖:
  --------------------------------------------------------------------------------------------------
  光大银行IPO敲定三家承销商 筹资或超200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08:43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毛明江

汇金注资完成后,光大银行IPO开始进入全面冲刺阶段。消息人士昨日透露,光大银行已经敲定中投证券、申银万国、银河证券为保荐人及承销商,三家机构共同负责光大银行明年上半年的A股上市事宜。而且,光大银行很可能仿效中国中铁(11.43,-0.06,-0.52%,股票吧)的“先A后H”的上市模式,H股发行紧随A股发行后进行。

筹资或超200亿

国内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在光大银行A股上市保荐人的投标中,中投证券、申银万国、银河证券成为最后赢家。光大银行的上市时间目前已确定在明年上半年进行。预计筹集资金将在200亿元以上。

该负责人还透露,由于当前A股和H股给予中资银行股的估值都比较理想,预计光大将不会放过高估值的大好时机,会仿照中国中铁的上市路径,在A股发行后启动H股发行。

此前曾有消息称,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公司已经被初步确定为光大银行H股上市的承销商。H股的筹资额将在20亿~30亿美元左右。

将发次债补充资本金

11月末,光大银行股东大会通过了汇金200亿元的注资方案,汇金以每股1元的价格持有光大银行200亿股,占其总股本的70.88%。汇金注资解决了光大重组上市的最大难题。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当时曾表示,国家注资到位后,光大银行将适时启动引进战略投资者、不良资产处置和公开发行上市等工作。

“汇金200亿元注资后,我行的资本金一举达到8%的监管要求。但核心资本充足率仍然与6%的监管要求有差距。”光大银行总行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为继续补充资本金,光大银行将在近期发行次级债,发行规模将在40亿~50亿元人民币左右。

根据汇金公司委托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做出的审计报告,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光大银行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为7300万元,总股本82亿股,每股净资产不过0.0089元。而今年前八个月,光大银行已经实现盈利40亿元,每股净资产为0.5元左右。

渣打已退出入股谈判

在外界关注的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上,上述光大总行人士表示,目前已经重点锁定了2-3家境外机构进入核心谈判,明年一季度应该就会签署正式协议。

在众多有意入股光大的境外机构中,此前呼声最高的一直是渣打银行。双方曾一度走得很近,渣打除聘请了高盛作为入股光大事宜的财务顾问外,还在零售业务上向光大提供技术援助。不过,一位接近光大管理层的人士告诉记者,渣打目前已经基本退出了与光大银行的入股谈判。“双方的入股谈判后来发生了变化。渣打入股光大最主要是看重光大银行遍布全国的网点资源。但渣打在内地注册为法人银行后,其中国战略发生了相应调整。双方的入股谈判逐渐冷却下来。”该人士说。

据了解,渣打退出后,目前最有希望入股光大的境外机构包括摩根大通、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有限公司(GIC)以及来自中东的主权财富基金等。
观海浪

09-01-24 00:08

0
观海浪于2008-01-02 22:04发表跟帖:
  --------------------------------------------------------------------------------------------------
  3.3万亿追新 07年仅5只新股中签率高于1%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 05:3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07年,一级市场热浪汹涌,新股受到巨额资金追捧,多项纪录被不断刷写。

7月12日,南京银行等4只新股同时申购,网上、网下合计冻结资金一举突破2万亿元。随后,这一纪录被频繁刷新。10月末,中国石油(30.58,-0.38,-1.23%,股票吧)将这一记录抬高到3.378万亿元。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中铁(11.43,-0.06,-0.52%,股票吧)又将其改写为3.38万亿元,创下年内单只A股发行冻结资金总额最高纪录。

在新股申购资金成规模化扩张的同时,中小投资者中签的难度也随之增大。今年,沪深两市共计发行118只新股。其中,网上申购中签率高于1%的股票仅有5只,分别是交通银行(15.49,-0.13,-0.83%,股票吧)、中国石油、中国平安(102.99,-3.11,-2.93%,股票吧)等大盘蓝筹股;而低于0.1%的有34只,除金陵饭店外,均为中小板上市公司。据统计,2007年中小板新股平均中签率为0.1896%,比2006年的0.2844%下降了0.09个百分点。今年,创下历史上中签率最低的是12月10日发行的东晶电子,网上申购中签率仅有0.01418%,超额认购倍数为7,051倍。按照其首发价格8.8元计算,想要中得一签500股,大约需要资金3100多万元,真可谓千金难求一签!(梁艳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观海浪

09-01-24 00:08

0
观海浪于2008-01-02 21:57发表跟帖:
  --------------------------------------------------------------------------------------------------
  08年限售股解禁高潮 央企整体上市将成新主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 09:23 证券日报
2008年市场将迎来812.20亿限售股的解禁,但大幅度抛压有限

□ 本报记者 刘丽靓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日前举行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表示,中央企业的使命是为股东提供持续稳定的回报,因此不会大幅度抛售上市公司股票,这给近两日的市场带来了一股冬日暖风。昨日在蓝筹股的带动下,沪指再度站上五千关口。但面对明年又一轮解禁高潮,分析师认为,市场短期内可能有一定的正面反应,属于重点央企直属上市公司的核心权重股短期内也难以形成抛压,但长期来看,大量限售股份解禁,明年市场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估值水平面临考验。

据国盛证券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限售股解禁为812.20亿股,以目前加权平均股价15元计算,解禁市值约为12200亿元。据统计,明年的3月、8月和9月将是限售股解禁高峰,尤其是明年第三季度解禁规模创出历史高峰,市场资金需求量将会有明显增大。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11日,合计解禁股数为562.28亿股,公告实施从二级市场减持的股票数量为48亿股,约占不到10%的比例。因此,2008年因限售股解禁的所需资金大约为1200亿元。

巨量限售股解禁纷至沓来,而中小板公司高管的抛售行为使得投资者不禁心寒。据有关媒体报道,截止日前,有12家中小板公司的高管抛售了股票,套现金额达6330万元,而4家增持者仅投入了9万多元的资金。“高管们急于兑现利润,显示了对目前股价的信心不足,对参与者来讲无疑是个打击。”银华投资一分析师表示。

作为未来非流通股的解禁主力——国有股,它的动向更是牵动了人们的神经。在日前举行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掌管11万亿元人民币国有资产的大掌柜李荣融对于全流通后国有股减持问题明确表示,作为负责任的公司,中央企业的使命是为股东提供持续稳定的回报,因此不会大幅度抛售上市公司股票。中央企业了解自己的价值,也能够清楚地看到股价泡沫。在股价过高的时候,中央企业会适当地卖出股票,目的是为了提醒投资者当心风险;在股价过低的时候,中央企业也可以买入股票,目的是为了提醒投资人注意价值。对投资者而言,中央企业最大的责任在于提供持续稳定的回报,因此不会大幅度抛售上市公司股票。消息一出,当日沪深股市便迎来普涨格局,两市上涨的个股达到九成,有央企背景的大盘蓝筹股鼎力支撑了下挫中的股市。

李荣融还表示,今年央企加快了整体上市和回归A股市场步伐。9家企业实现了境内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中国中铁实现了主业资产整体上市,中国远洋中国神华、中石油等6家企业H股回归A股,鞍钢股份中国船舶等12家企业境内增发、配股。而2008年要继续推进中央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进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鼓励支持中央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具备条件的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逐步把优良主营业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对母公司暂不具备条件进行股份制改革的,结合董事会试点,依据《公司法》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

今年以来,整体上市概念股票普遍受到市场的关注。而国资委继续鼓励央企整体上市,也为市场指引了方向,在增加央企整体上市预期的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好的投资产品。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企业进行整体上市,比如攀钢钢钒(13.73,0.18,1.33%,股票吧)、中国铝业(38.50,-0.89,-2.26%,股票吧)、东方电气等,其股价均有不俗涨幅,未来整体上市应该还是A股市场最热门题材。

市场人士分析指出,从李荣融的讲话中至少可以看到以下几点希望,首先是央企重组方式多样化所带来的机会。虽然此前国资委强调央企上市途径的行业条块化和分割化,但为了满足市场的要求,不至于过分打击市场人气,部分央企明年可能整体上市;其次是重组形式的多样化所带来的市场机会。拥有较多上市公司资源的央企中的部分壳资源可能会向民企、外资出售,就像中石化旗下的石炼化一样。第三是混合产权管理所带来的投资机遇。因此,在券商研究机构近期发布的“2008年投资策略报告”中几乎无不涉及央企股重组的投资机会。
观海浪

09-01-24 00:08

0
观海浪于2008-01-02 21:56发表跟帖:
  --------------------------------------------------------------------------------------------------
  限售股解禁警惕93只股 重点盯防名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11:04 南方都市报
下月共有1480亿元市值解冻,环比减少26.8%

-重点盯防名单

●因国有股减持存在套现压力个股:莱钢股份(19.82,-0.04,-0.20%,股票吧)、中江地产、北大荒(16.39,1.15,7.55%,股票吧)、天地科技、东风科技、首旅股份(51.81,3.24,6.67%,股票吧)、杭钢股份(12.05,0.18,1.52%,股票吧)、万好万家、数源科技(9.99,0.35,3.63%,股票吧)、兰生股份(16.88,0.57,3.49%,股票吧)、巨化股份(14.19,1.15,8.82%,股票吧)、中化国际(22.93,0.85,3.85%,股票吧)、上海物贸(14.00,0.74,5.58%,股票吧)、中西药业(10.91,0.35,3.31%,股票吧)

●首发机构配售股解冻额较大个股:中国人寿(56.48,-1.46,-2.52%,股票吧)(352亿元)、中国神华(63.94,-1.67,-2.55%,股票吧)(343亿元)、中国银行(6.64,0.03,0.45%,股票吧)(83亿元)

●其他存在较大减持压力个股:*ST花炮、ST望春花、阳之光(26.93,0.55,2.08%,股票吧)、ST雄震、水井坊(28.32,0.13,0.46%,股票吧)、三普药业(18.24,0.51,2.88%,股票吧)、ST望春花

明年1月份,有93家上市公司共1480亿元限售股市值解冻。其中股改限售股解冻额度为470亿元,首发、增发配售、定向增发、大股东增持部分的解冻额度为1010亿元,两者总解冻额度将比今年12月份减少26.8%.

总体套现压力较分散

1月份解冻的93家上市公司中,限售股占解冻前流通A股比例在30%以上的有12家,其中ST望春花的比例最高达到54.08%,其次是赛迪传媒(12.53,1.14,10.01%,股票吧)53.94%、*ST花炮52.74%.

93家公司中,限售股解冻的额度在5亿元以上的有25家公司,其中超过10亿元的有辽宁成大(48.98,-0.54,-1.09%,股票吧)、海油工程(53.00,0.92,1.77%,股票吧)、华侨城A(50.64,0.39,0.78%,股票吧)、中兴通讯(63.10,-0.59,-0.93%,股票吧)、神火股份(51.35,-0.97,-1.85%,股票吧)、中化国际、绵世股份、天地科技、北大荒、岷江水电共10家公司。辽宁成大的解冻额度最大达45亿元,其次是海油工程41亿元。两者合计额度占到当月解冻额度总和的18%,显示套现压力分散。

从解冻的限售股股东数量看,股东数量在20位以上的有*ST博信、岷江水电、ST中房、赛迪传媒、乐山电力(15.59,0.55,3.66%,股票吧)、绿景地产、天业股份共7家公司。

警惕“小非”因无需公告套现

93家上市公司中,限售股包括国家持股或国有法人持股的有65家,其中国有股比例在50%以上的有14家,这些公司可以适当卖出国有股,而不丧失控股地位,因此其股价存在一定的套现压力。*ST花炮、ST望春花、阳之光、ST雄震、水井坊、三普药业等共14家公司不含国有股,则值得警惕。

以前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如果上市公司业绩不佳、或价值高估,毫无疑问,持股比例偏低的小非套现的可能性极大。由于这些“小非”可以无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现,广大投资者更无从得知具体情况。所以较多无话语权的“小非”流通股股东的上市公司股票也值得警惕。

*ST博信辽宁成大压力不大

*ST博信涉及限售股解冻的股东有123家,其中除了第三大股东广东福地科技总公司持股占总股本比例达5.05%以外,其余122家股东所持股份占总股本比例均在1%以下,虽属于“小非”云集,但因这些股东合计所持解冻股数占解冻前流通A股比例为15.38%,套现压力一般。

虽然辽宁成大限售股解冻额度高达45亿元,但解冻股数占解冻前流通A股比例仅为13.66%,所以套现压力一般。

解冻的限售股占流通股比例最高的是ST望春花,涉及的限售股股东有4家,其中1家股东以“其他非流通股股东”标明,仅此解冻股数所占比例就达到16.82%.该股套现压力颇大。

西南证券 张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观海浪

09-01-24 00:08

0
观海浪于2008-01-02 21:53发表跟帖:
  --------------------------------------------------------------------------------------------------
  08千亿限售股解禁 产生首家真正意义全流通公司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 07:2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桂衍民

本报讯 今年证券市场将迎来近1315亿限售股的解禁,同时将出现首家真正意义上的股改后全流通公司。市场分析人士称,千亿限售股解禁影响不会太大,首家股改后全流通公司的出现则意义深远。

千亿限售股解禁

尽管国务院国资委再三澄清坊间传言的千亿国有股减持,但2008年市场仍然会迎来千亿限售股的解禁。根据天相投资的统计,2008年将有1315.17亿股的限售股先后解禁流通。按照2007年12月28日的收盘价计算,解禁总市值将达到3.23万亿元。按解禁数量季度分布来看,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相对要少些,分别为280.09亿股、290.9亿股;第四季度达到高峰,总量为430.45亿股。

分析人士认为,千亿限售股的解禁,在资金吃紧的情况下,对市场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千亿股的解禁更大意义上只是一个心理上的影响,大股东真正卖出去的很少。以2007年为例,天相投资统计的预计解禁总数为948.4亿股,涉及市值相当于1.86万亿。但事实上,截至2007年年底,已公告的限售流通股股东减持中,涉及股份总数只有48.14亿股,仅仅是全年解禁总量的1/20。

与巨量解禁相对应的,不少市场人士还看好解禁个股。如一直看好券商概念股的上海睿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宁,在年底时就开始转向看好有解禁承诺的个股。“大股东有承诺不久将会解禁的,公司肯定会把业绩和股价做上去。”

首家股改后全流通公司现身

与千亿限售股解禁相对应的,市场在2008年将迎来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股改后的上市公司———三一重工(56.34,-0.70,-1.23%,股票吧)。根据该公司此前的公告,三一重工在2008年4月和8月将有两次大规模解禁,解禁数量分别达51812.62万股和3200万股,此两笔解禁行为完毕后,三一重工将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可全流通时代。

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将其称为中国股市上第一家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股改后的上市公司。按照刘纪鹏的算法,中国股改真正意义上的全部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股改后时代还很远。“假设在2006年底最后一家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改,按照‘锁一爬二’的规定,36个月之后全部股份才完成可流通的转性,在2010年1月我们才敢说中国所有上市公司全部实现了股改后全流通。2008年8月出现中国第一家股改后的股票,具备全可流通性质的上市公司,这是股改的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年份。”他说。
观海浪

09-01-24 00:08

0
观海浪于2008-01-02 21:53发表跟帖:
  --------------------------------------------------------------------------------------------------
  0.1元面值成IPO新突破 93只红筹股回归大幕开启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 08:52 天府早报

12月26日,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紫金矿业(2899.HK)H股回归A股IPO申请,每股面值定为0.1元,拟发行不超过15亿A股。“每股面值0.1元是个新纪录,表明A股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李大霄说,“以后发行新股将更加灵活。”

隐含深意 实现两地股票同股同权

A股新股发行面值此前统一为1元,紫金矿业H股回归变化隐含深意。消息人士透露,盛传已久的红筹股回归A股的IPO安排也将参照紫金矿业方式,以香港市场的每股面值来厘定,实现同股同权。

事实上,在香港上市的H股和红筹股中,股票面值不尽相同,0.1港元、0.2港元等每股面值低于1元的公司比比皆是。这种面值不统一的情况,在美国等海外证券市场亦十分普遍。

然而,之前A股市场硬性规定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流通的股票面值均为1元,虽然新《公司法》取消了这种规定,但新上市企业的股票面值依旧没有变化。

不过,紫金矿业IPO的突破,从技术层面解决了两地股票同股同权的问题。

面值不同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建

今年年初,紫金矿业称将向证监会申请发行A股,提出两个方案:一是发行面值人民币1元的不超过1.5亿股A股,二是发行面值人民币0.1元的15亿股A股。

但每股面值0.1元的H股,如果按照A股1元面值发售,根据同股同权原则,H股就必须10股缩成1股,不仅将对其股价和股本造成重大影响,也不利于资金募集。

紫金矿业H股的股价已经超过10元,如果缩股回归A股,就会出现每股发行价在100元以上,不利于更多投资者参与。

同样,在香港市场每股面值也是0.1港元的中移动(0941.HK),其股价为100元左右,如果按每股1元面值回归A股,将出现每股发行价达到1000元左右的情况,投资者买入一手就要10万元,这无疑与H股和优质红筹股回归A股的技术要求背道而驰。

“紫金矿业最终确定以每股面值0.1元而非缩股,已经与监管部门作了充分沟通,具有样本意义。”紫金矿业内部人士表示。

不同的每股面值,也被看作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序曲。“不同发展水平的企业迈进相对应的市场,将从根本上改变供求失衡的状态。”李大霄表示。

增加供应

红筹股回归序幕揭开

其实,面值变化,并不影响会计核算和公司注册资本金,但面值拆细,既有的证券市场价格体系将重新定位,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也“可以募集到更多的资金”。

紫金矿业的回归有可能揭开红筹股回归的序幕,目前A股长期估值偏高,短时间数量供求关系的失衡造成了高估值水平的产生。

红筹股回归无疑会增加供应量,在香港上市之前已经经过层层严格审核的红筹股,不仅可为沪深市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蓝筹投资选择,而且将改变各行业在指数中的权重。

目前,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共93家,市值约3.9万亿港元,按照管理层初定的回归门槛,符合回归条件的红筹公司有14家,总市值约为3万亿港元。据估算,这些红筹公司回归后,金融业、制造业占总市值的比重将较大幅度下调,信息技术业权重提高,从而使整个沪深300(5385.103,46.83,0.88%,股票吧)指数的行业权重分布和指数的稳定性更为平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