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股市评论(2008-01-02 转多彩)

09-01-24 00:08 2465次浏览
观海浪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观海浪于2008-01-02 20:52发表主帖:
--------------------------------------------------------------------------------------------------
2007股市十大失落:期指鬼故事从年初讲到年底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 09:53 北京晨报

难言之隐与对症下药

我们是应该感谢股市,还是应该唾弃它呢?

因为股市,我们可以畅想“财务自由”和“主动退休”。两年前,我们像父辈一样为“买断工龄”式的下岗紧张,两年后,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已经开车游走于京郊各大别墅项目置业。一切都似乎很风光,直到总结2007年“十大失落”时才发现竟然全是与股市有关。

阿嘉莎阿姨告诉我们,“阳光下的罪恶”比黑社会的刀砍斧剁更加血腥,因为震撼更容易触及灵魂深处。最失落的“失落”自然也不是穷上加穷,极度的反差才会制造“失落”。

全民总动员了一年的股指期货竟然还是“火灾演”,那么多机构投资者站在6124点守望中国蓝筹,他们很失落。类似的感觉还有港股直通车。

每年至少要挣到10%收益的中投公司只做了三笔买卖,一大赔、一小赚、一未见分晓,失落应该也是有的。

站在48元的中石油之巅才知道“股神”够神,号称分散风险的QDII在次债危机最猛烈的时候“出海”追逐风险,全是最失落的投资。

最牛的股票杭萧演了一年的不辨真假的连续剧;“肥沽”闹剧则讲了一个“义庄”和只许跌不许涨的监管土方法;“最牛的散户”刘芳是个推理片,一个人能玩了最少六只大牛股却没人知道他是谁很不易。这三个故事告诉我们,监管也要与时俱进,否则会在“犯罪”面前略显失落。而普通投资者最大的失落则在于他们一边失去了那些最牛的基金经理,一边还要忍受“5·30”式的“股灾”。

中国经济很健康,身材魁梧却有难言之隐。《疯狂的石头》的导演宁浩告诉我们,很男人的保卫科长郭涛原来也可以前列腺很不争气。这个比喻很贴切但很不高雅。中国股市既然是中国经济的缩影,就难免会有各色小问题。直面还是遮羞?

很多时候,批评比讴歌更能励志,就像毁誉参半的人更容易让人记住其光辉的历史一样。记住2007年的“十大失落”,只会让中国经济更加人性而非神性。中国股市需要对症下药,通则不痛,有病不治才是更大的失落。

高翔

1 中投首笔投资巨亏50亿 外储“出海”沮丧初体验

百姓要理财,国家更要理财,1.5万亿美元的外储不能再守着美国国债不动了,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由此破土而出。肩负着使国家外储保值增值的使命,中投公司每年至少要挣到10%的收益。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政府投资机构而言,这并不是件容易事。在刚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中投连发“三箭”,获得的褒贬不一:“第一箭”射向美国黑石集团,结果赶上次债风波,至今账面亏损近50亿元;“第二箭”射向中铁集团H股,至今账面获利近7亿元;“第三箭”射向摩根士丹利,意在“抄底”次债风波。

曾几何时,中东国家的“石油美元”成为纵横国际金融界的重要力量,来自古老东方的“中国美元”也不能落于人后。只不过,搏击于国际市场惊涛骇浪的中投,显然还需要更多的历练。

2 印花税调控深夜突袭 “5·30”永存A股史册

2007年5月30日这一天的股市,让许多新股民领教了什么是真正的暴跌。1000只股票齐刷刷地跌停,大盘则暴挫6.5%,流通市值一天内蒸发4253亿元。

这次暴跌毫无预兆。5月29日大盘还是一个创新高的光头大阳线,而就在5月30日零点,财政部公布将印花税税率调高2倍的消息,距此前财政部官员否认上调印花税的发言仅仅四个工作日。

非常规的时间和方式,让股民们备感意外。后来,尽管大盘再创新高,但“5·30”惨烈下跌仍然给投资者上了一堂深刻的风险教育课,这个日子也将留在中国A股的史册上。

3 股指期货的鬼故事 从年初讲到年底

用两年的时间去积极筹备股指期货,与深夜突然提高印花税税率的速率完全不能匹配。可以改变中国股市游戏法则的股指期货先“游戏”了中国投资者。

从最初的“将在2007年4月底出台”,到“6月底或7月初推出”、“9月8日推出”,再到是“10月前后推出”、“11月15日公布时间表”以及“正式上市时间最晚为12月28日”。股指期货时间表至今未能兑现。

在这一年间,国际资本大鳄利用莫须有的期指时间表数次玩转指数,这直接造就了A股指数一度的虚假繁荣。从最初的听闻期指指标股就大涨到后来恐惧的助跌效应,期指未在2007年成功推出已不再只停留在技术层面。

4 中石油被套48元之巅 坐牢“四大绞肉机”之首

没有人能看懂“股神”巴菲特为何突发奇想大笔抛售中石油境外股票,而且正值这家“亚洲最挣钱的公司”A股发行前夜。随后的故事却是,未来得及参透个中玄机的A股芸芸众生将自己牢牢地定格在48元的高高山岗上。

中石油无疑是中国股民2007年的最大伤痛,从48.62元滑向30元之下的股价轨迹,几乎令无数痴迷财富的中小投资者欲哭无泪,它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四大绞肉机”之首。大批中小投资者在配乐诗、打油诗、快板书的自嘲和愤怒中查找究竟是谁制造了这次“惨案”。而多种版本的中石油被套“阴谋论”猜测纷至沓来,最新鲜的版本中是瑞银导演了中石油的悲剧。但问题是,在散户账号占绝对数量的情况下,谁是中石油的真正操纵者,这依旧是2007年留下的一个不解之谜。

5 杭萧的工程和炒家仍是谜 2007年“十大妖股”之首  

从2月泄密到4月调查,再到至今没有结果的审判,杭萧钢构(15.96,0.00,0.00%,股票吧)的案子已经拖了整整一年。受损股民从7月开始的民事诉讼,直到年关才正式由杭州中院受理,这也有半年了。

最后公布的结果是,有三个人操控了杭萧钢构数月,通过内幕交易里里外外赚了四千多万元,被依法起诉。不过,如果真是这三个“小角色”操纵杭萧股价大半年,显然应该不止四千万元。那么,其他的钱都哪儿去了呢?

值得注意的是,至今没有公布是否还在正常履行的安格拉项目仍然是个巨大的问号。问题一个接一个,答案却一个没有,仅凭这些,杭萧钢构也当得起2007年“十大妖股”之首了。

6 “肥沽”的“义庄”闹剧 认沽权证只许跌不许涨

为股改而生的中国权证市场令人爱恨交加。不到三年时间,有人因权证暴富,有人则因之倾家荡产。而去年的权证市场因着钾肥认沽权证“义庄事件”更加令人唏嘘长叹。一文不值的“肥沽”可以在短短3天暴涨7倍,是监管无力还是炒家无理取闹?“肥沽”最后交易日现身的“义庄”把本应归零的价格守在0.107元,但深交所总经理却说,他曾再三叮嘱要让“肥沽”在“最后两天只许下跌不许上涨”,尽可能让其归零。

当“沽民”们眼含热泪赞“义庄”在2007年“感动中国”时,恐怕没有人愿意为“只许下跌不许上涨”而鼓掌。最应该市场化的证券市场出现了最不市场化的言论很不搭调,如果深交所找到更理想的监管模式或者更能扼制投机的灵活机制,哪儿还会有“义庄”?监管已经拥有“全球之最”之称的中国权证市场还需要大智慧。

7 港股直通车无限期叫停 港股大起大落套了谁  

“去香港炒H股吧!”这可能是2007年最让内地投资者心动的一趟“列车”了。然而,“列车”还没来得及“试车”便一再晚点,最后被市场理解为无限期叫停。

恒生指数从8月下旬的最低19400点一直涨到10月底的31000多点,再到连续日跌千点,“直通车”完全左右了港股。“直通车”的重要性也许可以与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5年人民币开始渐进升值相提并论。但这样一个重大政策的出台,却没有公开、严谨的论证过程,不免有些“冒进”。在香港股市已有泡沫迹象并高位运行的情况下,缺乏具体规划的“直通车”贸然开通,等待中小投资者的很可能就是深度套牢。

8 并不是所有基金都赚钱 首批QDII集体折翼

本想去国外分享“饕餮”大餐,却很不小心地严重被呛“海水”。这就是第一批基金系QDII“出海”后的惨状。运作2、3个月后,4只QDII集体亏损超过10%。QDII推出之时,正是中国股市最热闹而全球股市最危急的关键时候,QDII不失时机地打出了“全球配置、分散风险”的旗号,但很快就抛锚了。

在一个错误的时机出不恰当的牌也是一种错误。有时候投资者是会受到心理暗示的,当管理层把所有A股基金全部停发而全力发行QDII时,市场自然就会产生“A股要跌,QDII会赚”的误读。基于此,才会有数百亿规模的QDII出现。QDII的惨败告诉基民,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赚钱,在投资基金的时候,我们最起码要知道自己买的和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基金。但QDII的基金经理们和监管者也是在失败后才知道风险就太无奈了。

9 不敢站在阳光下的刘芳 最牛散户隐身于无形

如果有人敢自称2007年炒股无往而不利,一定会被刘芳笑死。从最牛连续42个涨停的*ST金泰(17.91,0.00,0.00%,股票吧),到桐君阁(13.41,0.46,3.55%,股票吧)、凯迪电力(21.90,0.00,0.00%,股票吧)、川化股份(16.22,1.04,6.85%,股票吧)、汕电力A(15.80,0.54,3.54%,股票吧)、三环股份(7.84,0.25,3.29%,股票吧),中国最牛的几只重组股里都能看见刘芳,这让“股神”也会自愧不如。

但千万不能推理为中国股市的制度性变革制造了刘芳。这不符合逻辑,刘芳从来就没真正地站在阳光之下,他不应被奉为股神。

假如,证券公司不为“刘芳”们提供虚假开户的便利条件,上市公司高管严把信息披露关,监管者能对可疑账户从重处理,也许刘芳隐身暴富的神话就不会出现。中国证券市场需要各式铡刀扬威,让各色投机者有心无力。

10 唐建老鼠仓案发 基金经理们的财富挣扎

基金经理们在2007年的“穿帮”场面惨不忍睹。感谢监管层,让唐建的“老鼠仓事件”从天而降,却可以消于无形。最会给自己赚钱的唐建却不能给自己的持有人赚钱,这是作为基金经理的最基本职业道德底线的一次彻底崩盘。

监管层可以制裁一个唐建,却无法约束吕俊、李学文等精英们的离职潮。在基金经理们提前全国人民进入财富阶层后,他们的能力在2007年大幅提升,但却没有把责任心同步放大。特别是出现上电转债到期忘记转股的低级操作,更是职业素质的缺失。必须用最高的标准来苛求管理3万亿元财富的基金经理们,如果在财富面前避免不了扭曲的心态,那么在学巴菲特投资理念的同时,不妨学投资大师是如何淡然财富的。

2007财经热语

11、中石油

在股市大红大紫的年月,中石油导演了一出最大“忽悠”剧。这一A股市场第一权重股上市首日的48.6元成为股民心中一道永远的痛。“我站在中石油48元之巅 ,眼含热泪向山下俯瞰……”这首极富才情的《中石油之歌》在坊间广为传颂。聊以自慰的娱乐精神之后,更多是痛定思痛“决不斩仓”。“亚洲最挣钱的公司”的耀眼名号与狂泄不已的股市表演实在令人咋舌,现在的中石油依然卧倒在30元的深渊,股民们只剩下在网上愤怒地拍砖和无奈调侃,但愿这条“咸龙”早日翻身。

12、死了都不卖

2007年,全民理财元年,《死了都不卖》比原歌曲《死了都要爱》要出名,它深情款款地唱道: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第一次体验股海翻腾的新股民,在暴涨和暴跌的风波里投入了所有的精力和情绪,疯狂发泄着自己的创意、喜悦、无奈和愤怒。2007年,类似的“股歌”还包括各地方言版本,涵盖《南泥湾》等经典曲目,《死了都不卖》是其中代表作,它还救活了不少做彩铃下载的公司。

13、带头大哥

今年有三个“带头大哥”很出名,两个来自娱乐圈:《投名状》里的李连杰、《集结号》里的连长谷子地,还有一个来自“坊间”,他就是2007年最具人气的博客,兼大势研判与个股精点于一身的股市“带头大哥777”。如果不是因“制造虚假信息,违规收取会员费”被捕的话,“带头大哥”的光环不知道还要坚持多久。股民太需要有效信息了,需要一个果敢坚定又言之有理的声音说,“跟着我,有肉吃。”

14、印花税

印花税的出名,不是因为税种的特别,而是因为它离奇的遭遇。财务部明明在两大证券报上辟过谣,但4个工作日后却突然在夜间宣布上调印花税税率,此举直接带来“5·30”的股市大跌。于是,“半夜鸡叫”成就了2007年最出名的税种,有无数关于它的帖子、短信和段子,比如股民“由于过度惊吓,躺在有印花的床单上再也无法安稳入睡”。“印花税事件”导致了股民对信息披露的不信任。

15、义庄

“义庄”原本是古时候的一种善举,捐赠人拿出一定的田地,其田租专用于慈善目的;而股市里的义庄却指的是“讲道义”的庄家。在钾肥认沽权证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有人事先宣称将把权证价格维持在一定高位,以让利给亏损的散户,并且真的豪放地做到这一点,该神秘人也被最早称为“义庄”。而现在,“股吧”里有慈善心肠的“义庄”越来越多,各路神兵纷纷出马,预测多只股票的涨停时间,号称“信者跟着发财”,对这样的“义”,散户们还要保持警惕。

晨报记者 李若愚 李隽琼 王洁 汪世军 刘畅 张黎明 周治宏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观海浪

09-01-24 00:08

0
观海浪于2008-01-02 22:24发表跟帖:
  --------------------------------------------------------------------------------------------------
  例数2007年上市公司的传奇与无奈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08:00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曹西京

上市公司的传奇故事

第一高价股

中国船舶(258.36,8.62,3.45%,股票吧)(600150)

10月11日,中国船舶上冲至300元的最高价。而年初,前身为沪东重机的中国船舶股价仅为30元。2007年中,最多时有12只个股跻身“百元俱乐部”,终盘有十余家上市公司的股价站上100元大关,其中包括上市仅三天的金风科技(131.00,-9.45,-6.73%,股票吧),“百元俱乐部”成为2007年市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通过定向增发,中船集团成功借壳原沪东重机,实现其造船业务的整体上市,无疑是2007年里多起借壳上市案例中最经典的一个。该股年内涨幅达到了685.35%。

ST股也疯狂

ST浪莎(600137)

此外,ST股的疯狂也成为这一年不可磨灭的记忆。ST浪莎一度涨至50元,股价令很多没“帽”没“星”的上市公司为之动容。

*ST长控(38.02,-0.49,-1.27%,股票吧)(ST浪莎前身)股改复牌前公告了公司2007年第一季度将盈利2.84亿元左右,4月13日股改复牌当天破纪录的冲天一跃,不出市场所料以集合竞价的上限———14.36元开盘,成交31400股。接着,仅两分钟后便被迅速推高到40元,之后持续一路上扬,最高冲至85元,当天最大涨幅达到1080%,复权后涨幅超过1380%,换手率76%。由于股价异动,上交所不得不对其紧急停牌至一季报披露之日。在随后4月20日复牌以后,该股连续12日跌停,昨天收盘38.51元。

鲤鱼跳龙门

粤传媒(27.83,1.15,4.31%,股票吧)( 002181 )

2007年,同样是三板市场的关键年:公司数量成跨越式发展,粤传媒更是实现了转板上市,为曾经的鸡肋市场打开价值之门。历经7年蛰伏,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间接控股的广东九州阳光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粤传媒)成为首家成功实现三板转板的公司,成为中小板首家上市传媒概念股。前身为清远建北的粤传媒发行7000万股A股,募集资金5亿多元,11月16日上市。背靠国内盈利能力最强的报业集团,粤传媒的上市给市场留下无限遐想空间。

大手笔收购

中国铝业(38.50,-0.89,-2.26%,股票吧)(601600)

2007年10月30日,中国最大的有色行业并购案尘埃落定,继6月以8.6亿美元收购秘鲁铜业后,中国铝业将分两次向云铜集团注资近95亿元,获得云铜49%股份。本次收购扩展了中铝公司的铜业业务,而中铝公司已经拥有大冶有色、中铝洛阳铜业以及上海有色金属集团的控股权。而今年初中国铝业完成吸收合并山东铝业和兰州铝业,接着入主焦作万方(42.90,-1.93,-4.31%,股票吧),在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则换股合并包头铝业,中国铝业一系列举措令人瞩目。

统计显示,年内涨幅超过500%的公司中,资产注入、重组题材最显眼。除4只ST个股之外,海通证券(53.69,-1.23,-2.24%,股票吧)、中船股份、中国铝业等均涉及到资产注入。

再融资大鳄

海通证券(600837)

2007年,券商借壳掀起阵阵浪潮,全年共有5家券商成功上市。11月21日,海通证券公告非公开发行结果:发行7.25亿股,价格35.88元/股,净募集资金259亿元,增发后股本为41.14亿股。上海电力(9.84,0.18,1.86%,股票吧)、雅戈尔(25.53,1.00,4.08%,股票吧)、中信集团、平安保险、华泰保险、泰康保险、太平洋保险以及江苏国信集团等8家机构最终成为海通证券此次定向增发的大买家。在获取了260亿元的再融资后,海通的净资本将由52亿元提升到310亿元,由行业内第六位跃居为第二位,与领跑者中信证券(86.59,-2.68,-3.00%,股票吧)之间的差距也缩小。

业内指出,260亿元的融资额度超过中信证券今年249.99亿元的增发总额,甚至超过宝钢股份(17.27,-0.17,-0.97%,股票吧)2005年定向增发256亿元的融资额,成为定向增发总额的新纪录。

涨价没商量

鑫富药业(44.07,0.31,0.71%,股票吧)( 002019 )

鑫富药业是医药行业诞生的又一只大牛股,年内涨幅为1194.63%,是沪深两市2007年涨幅榜亚军。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不断巩固D-泛酸钙产品的市场主导地位,产品价格大涨带来经营业绩大幅提升。今年中报该股每股收益从去年的0.04元暴增到0.92元,三季末净利润同比上涨了16倍多,股价上涨10倍也就理所当然了。

另外,该股也是今年高转增的代表,今年实施了去年10转4股派2.5元和中报10转10股两次高送配,因而得到了市场追捧。在两大因素激发下,公司股价从年初的9.5元,最高涨至256.3元(复权价),期间最大涨幅达1246.98%。

股改神话

*ST棱光(600629)

10月26日,停牌达一年半之久的*ST棱光终于完成股改复牌。开盘涨幅就达到800%,随后股价最高上触18元,对应涨幅高达1387.60%,刷新了此前ST浪莎1083%的A股单日最高涨幅记录。重组式股改令一只连年亏损的ST公司迎来了转机,该股复牌径直飙升至收盘14.49元,让经历了漫长等待的投资者品尝到了股改带来的丰厚回报。

根据公告,*ST棱光股改完成后,可使公司每股净资产增加1.724元,按照公司暂停上市停牌前一年内平均收盘价1.41元折算,相当于流通股股东每10股获送12.23股。

统计显示,今年1月4日开始交易至12月28日,两市共有1483只个股上涨。涨幅最大的前10只个股中有3只是ST个股:分别是ST仁和、ST棱光和*ST金泰(17.91,0.00,0.00%,股票吧),其中ST仁和及ST棱光涨幅分别达到了1611.9%和1158.68%,分居全年涨幅的冠军和季军。

上市公司的无奈故事

一级市场最赚二级市场最惨

中国石油(30.58,-0.38,-1.23%,股票吧)(601857)

中国石油号称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作为筹集资金668亿元创国内规模最大的IPO,中国石油新股申购收益率达到3.17%,居年内新股之首。但自从它登陆A股市场后,二级市场投资者大量被套,中国石油回归A股得到的市场反应,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48.62元,从11月5日开始,这成为很多散户的“中国石油之颠”。作为一家公认的优质企业,谁也没有料到中国石油上市A股会在上市的首日以48.60元的高价开盘后,就开始一路狂泻,从而把那些在开盘时分就抢入的投资者留在了高高的峰顶。截至12月28日,中国石油股价报收30.96元,近4成的跌幅,让被套的投资者欲哭无泪。

42个涨停后连续跌停

*ST金泰(600385)

42个连续涨停,7个连续跌停!自今年7月9日以来,*ST金泰股价创造了中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连续涨停次数之最。从4.16元一步不停上涨至26.58元!短短2个月,*ST金泰股价翻了6、7倍。这一度让增发后持有公司56亿股的新恒基老板黄俊钦个人账面财富达1417亿元,逼近亚洲首富李嘉诚。

8月30日,一篇题为《东北第一高楼已被勒令停建,*ST金泰还能涨多久》的文章刊发并被各门户网站转载,文章指出,曾号称“东北第一高楼”的东北世贸广场是公司即将注入资产中的第三大项目,开工四年却没有规划和施工许可,被勒令停工后,公司未作任何公告。接下来,8月31日上午,*ST金泰开盘直奔第43个涨停后瞬间又被打到跌停板,开始了7个连续跌停。9月14日,*ST金泰开始停牌至今。公司公告称:东北世贸广场是沈阳市政府的重点工程,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该项目边施工边办理相关手续,所以之前确有个别手续尚在办理中。目前东北世贸广场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手续齐备,正在按计划施工。

全年仅交易两天的股票

S*ST盛润(2.92,0.00,0.00%,股票吧)( 000030 )

在上证综指全年接近翻番的情况下,很难相信会有个股今年股价会下跌,但S*ST盛润“完成”了这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该股仅在年初交易两天,但股价却冲高回落,年收盘价2.92元甚至低于去年年末的2.94元,让其投资者与牛市无缘。

其2006年年报披露:公司失去主营业务,因此没有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公司通过清欠盘活来维持公司的日常经营。公司与中介公司签订财务顾问协议,力图在重组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以改善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但今年三季末仍亏损,加上全年预亏的事实,让投资者很无奈。

券商借壳“前浪”停在沙滩上

S延边路(10.55,0.00,0.00%,股票吧)( 000776 )

面对今年券商借壳上市热浪和券商概念集体起舞,重仓S延边路的机构和散户却笑不起来,因为作为“券商借壳第一例”,S延边路在去年股价节节攀升后,今年全年停牌,从2006年10月19日停牌至今,何时复牌几乎成为奢想。

在其12月24日的最新公告中,S延边路称,其股改方案涉及新增股份吸收合并广发证券的内容,已上报证监会,正在审批中,尚无最新进展。S延边路,成为部分投资者2007年“心中的痛。”

股改临门暂停,股价高高在上

S天一科(31.47,0.00,0.00%,股票吧)( 000908 )

作为今年的一只牛股,S天一科的股价从年初的6.94元陡然蹿升至8月23日的31.47元,上涨353.46%。就在S天一科宣布股改进入到最后审批一关之际,公司10月30日的一纸《整改报告》,被迫披露了其重大违规的事实。S天一科因造假内幕被揭露,被责令整改停牌至今,让其前十大流通股中的7只基金感到“抖忽。”

在资源类题材成为市场热点的背景下,平江县黄金开发总公司的介入重组使S天一科成为股市中一道风景。但按照湖南省证监局《关于要求湖南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限期整改的通知》要求,通过内部审计发现,公司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可收回金额、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会计估计存在较大偏差,初步确认需补充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在5000万元以上。此外,公司持股比例为14%的湖南天银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和持股比例为99%的泰和商城(属于投资性房地产)连年亏损,公司未相应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因此,公司初步预计2007年全年亏损可能达到人民币1亿元左右。而其停牌时的市盈率高达3000多倍,其复牌后的命运令人牵挂。
观海浪

09-01-24 00:08

0
观海浪于2008-01-02 22:22发表跟帖:
  --------------------------------------------------------------------------------------------------
  2007股市落幕:全年大涨97% 65万人套在6000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09:24 大洋网-广州日报
昨天(28日),跌宕起伏的2007年行情正式收官。年初,沪市大盘开盘报2728.19点,昨天,大盘报5261.56点,年涨幅达97%。而尽管沪市大盘昨天以下跌47点收官,但大盘年线、月线、周线、各大指数都以大阳线为2007年画上一个漂亮的句号。

承接去年牛市行情,今年以来中国股市继续高歌猛进、“涨”势喜人,虽然出

现了“5?30”和10月份后的两次调整,但丝毫掩盖不了今年股市上佳的表现。截至昨天,大盘年内涨幅高达97%。创下了历年之最。

2007年沪深股指连创新高,总市值亦快速增长。截至目前,两市总市值超过30万亿元。而就在两年前,上证指数在1000点的时候,两市总市值不过3万亿元,仅仅两年时间,总市值增长10倍,仅2007年两市总市值就增长了4倍。

另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深沪两市共有94只新股上市。按11月15日收盘价计算,这94只新股总市值约14.66万亿元,远超去年底深沪两市9.18万亿元的总市值。

今年没有“下跌股”

2007年牛市是指数型大牛。在这波大牛市中,整年涨幅为负的股票为零。统计显示,截至昨日,相对2006年12月29日的收盘价而言,沪深两市已经没有一只下跌的股票(复权计算,剔除今年年内上市的新股和长期停牌的股票)。本来年度走势最弱的中创信测(15.99,1.36,9.30%,股票吧),也因为近日的连续涨停,一举从年度跌幅约6%变为年度涨幅13.76%。

另外,从板块上看,采掘板块、石化板块、医药板块等几个板块走得最牛。相应地,从板块指数涨幅上看,采掘指数以大涨350%位列第一,深证红利指数(4689.164,27.92,0.60%,股票吧)位列第二。

昨天,“2007第一牛股”的桂冠尘埃落定,鑫富药业(44.07,0.31,0.71%,股票吧)成为年度冠军。

据统计,截至昨天,涨幅最大的十大股票(复权计算,剔除今年年内上市的新股)分别为:(600629)ST棱光、( 000650 )ST仁和、( 002019 )鑫富药业、( 000686 )东北证券、( 000880 )ST巨力、( 600109 )成都建投、( 000712 )锦龙股份(21.44,0.94,4.59%,股票吧)、(600837)海通证券(53.69,-1.23,-2.24%,股票吧)、( 000952 )广济药业(32.44,0.05,0.15%,股票吧)、( 000887 )ST中鼎。

不过,从数据看,由于ST仁和、ST棱光、东北证券、锦龙股份都曾因重组而在年内长期停牌,因此,它们的涨幅并不能计入2007年之内。这样一来,鑫富药业成为年度涨幅冠军。

券商荐股成功率仅50%

券商们在2007年挣大钱的同时,其向投资者推荐的产品却不怎么样。据和讯网统计,2007年,券商们上半年推荐重合率最高的十大金股,竟有五只跑输了大盘。

下半年券商们推荐的13只金股,有4只跑输了大盘。其中,最惨的是沈阳机床(21.02,0.59,2.89%,股票吧),5个月大跌了30%。

投资者:开户数一年增20倍

2007年几乎到了全民炒股的境界。2007年第一个交易日开户数为55112户,5月28日,A股开户数达到历史高点385302。同时,A股开户总数超过1亿户。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达13838.49万户。比2006年底账户总数7854.01万户增加了5984.48万户。这一数字创下年度新增开户数新纪录,也是去年全年新增开户数总和308.35万户的20倍。

不过,相当一部分开户数其实是“无效账户”,即只新开了户头,但无实际交易量,也就不能代表新资金的进场。

65万人被套在6000点

2007年,尽管大牛市空前绝后,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入市者都赚钱。

自10月中旬以来,股市出现了本轮牛市以来最大一次调整,从6000点调整跌到4800点,不少蓝筹股跌幅在30%以上。而有65万人是6000点以后开的户,如果这些人同时也是6000点以后入市,那他们到现在都没有解套。

另据统计,除去“5.30”后上市新股,至今还有半数个股股价未能回到5?30前水平。新都酒店(7.28,0.28,4.00%,股票吧)( 000033 )股价相比5.30前跌幅甚至达到50%。(李成)
观海浪

09-01-24 00:08

0
观海浪于2008-01-02 22:19发表跟帖:
  --------------------------------------------------------------------------------------------------
  恒指全年涨7405点 紧随A股成牛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09:4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全景网陆泽洪

港股市场昨日终于以472.33点的全日跌幅,结束了惊心动魄的2007年全年交易。收盘数据显示,恒生指数全年累计上涨7405.88点或37.09%,成为今年仅次于A股市场的亚太市场第二大牛市;同时,当前港股市场总市值接近20万亿,较去年年底13.33万亿港股劲升五成,从而屈居上证所之后跻身2007年全球第七大交易所的位置。

回顾2007年,国内流动性向香港的转移,令港股市场“A股化”的趋势极为明显,并成为2007年港股市场发展的主线。自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港股直通车”方案以来,内地资金便不断涌入香港市场,从而推动港股市场一路飙升,恒生指数年内最多上涨11993.69点或60.07%,国企指数更是一度上涨10268.74点或99.31%,分别突破三万大关和二万大关。

不过,其后“港股直通车”迟迟未能开通,加上美国次级债问题恶化,拖累港股市场大幅回落。期间恒生指数最多回吐5953.49点或18.63%,令港股市场再现“熊市”阴霾。直至目前,港股市场仍未恢复上升轨道,恒生指数最终将2007年定格于27370.60点,较年内最高点的31958.41点回吐4587.81点或14.36%,但较年初的起点19964.72点仍上涨7405.88点或37.09%;而国企指数则收于15991.48点,较年内最高点的20609.10点回吐4617.62点或22.41%,但较年初的起点10340.36点仍上涨5651.12点或54.65%。

统计数据显示,恒生地产分类指数全年累计上涨58.42%,成为表现最强的行业指数;恒生工商分类指数亦涨53.13%而紧随其后;不过,恒生公用指数全年仅涨12.58%,为表现最弱的行业指数。另外,大型股指数全年上涨11.52%,中型股指数全年上涨27.25%,小型股指数全年上涨33.24%,反映小型股遥遥领涨。

摩根大通预计,港股直通车有望于明年开通,加上预计明年底内地QDII流出的资金规模将达到900亿美元,这对港股的影响甚至大于港股直通车。该行预计,在大量内地资金推动下,预期恒指明年可有20%升幅,而A股H股的价差会收窄至35%。
观海浪

09-01-24 00:08

0
观海浪于2008-01-02 22:06发表跟帖:
  --------------------------------------------------------------------------------------------------
  2008:牛市ING 10000点是一个时间问题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 01:2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应健中

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中,2007年的股市终于拉上了帷幕,上证指数稳稳地站在了5000点之上。5000点,这个从指数100点到10000点的历史征途中,正好是一个中继站。从100点到5000点走了整整17年的历程,而从5000点到10000点,看起来还很遥远,实际上近在咫尺,也就是1倍的涨幅,10000点就横在您的面前了,关键是一个时间问题。

2008年是值得期待的,在这一年中,宏观基本面仍然向好,中国经济依然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这是支撑中国股市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人民币毫无悬念地继续保持着升值的态势,这种升值不仅仅是兑换美元上继续升值,在人民币兑欧元上也可能出现升值,国际资本依然觊觎中国资本市场,即便上证指数在5000点位上,中国股市依然还处于一个全球的资金洼地。

2008年的开盘钟声敲响之后,面临的第一波行情就是上市公司的业绩浪。2007年度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很快就会一一登台亮相,从目前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预告来看,2007年也许是中国股市有史以来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速度最快、业绩最佳的一年,由业绩浪带来的分配潮将给个股行情提供许多机会,也将带动股价除权和填权的高潮。2008年的一季度可能沿着年末走高行情,向历史的最高峰挑战。

对2008年而言,最值得期待的一个是股指期货,另一个是创业板的开出,这将使两大证券交易所各显魅力。在上海交易所的交易品种中,由于股指期货的开出,那些指数权重股想安静都难,期货和现货的交相辉映,注定了2008年的市场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市场;而在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创业板,因其具有独特的小盘、题材新颖的特点,可以预料创业板开出之后,其走势将超出人们的想象。

2008年,牛市ING,牛市进行时哪!牛市是一个总趋势,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基本方向,但牛市中也会深幅调整。可以预料,在2008年的牛市进行时中,市场的宽幅震荡在所难免,甚至还会更为激烈,因此,投资者修炼好内功才能把握住机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观海浪

09-01-24 00:08

0
观海浪于2008-01-02 22:05发表跟帖:
  --------------------------------------------------------------------------------------------------
  深市去年平均市盈率近70倍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 01:41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黄金滔

深交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深市股票筹资总额1175.21亿元,同比增长90.21%。其中,中小企业板取得跨越式发展,融资448.58亿元,增长155.54%;全年共有广博股份等100家公司上市,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02家。

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底,深市总市值5.7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22.07%,其中中小企业板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0646.84亿元。

从指数情况来看,200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深证成指收报17700.62点,全年涨幅为166.29%,年内最高达19600.03点;中小板指(6082.198,155.50,2.62%,股票吧)数收报6247.56点,上涨153.17%。

从成交情况看,2007年深市股票总成交155121.94亿元,同比增长378.74%,中小板成交16173.66亿元,同比增长431.32%。深市基金成交4321.85亿元,增长351.23%;债券成交267.84亿元,增长81.04%;权证成交27933.94亿元,增长463.36%。

截至2007年底,深市加权平均股价为20.6元/股,深市平均市盈率为69.74倍;中小板的平均股价为31.35元/股,其平均市盈率为85.07倍,均较上年增长一倍以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观海浪

09-01-24 00:08

0
观海浪于2008-01-02 20:54发表跟帖:
  --------------------------------------------------------------------------------------------------
  盘点2007股市之颠 2008-01-01 12:54:45

A股市场轰轰烈烈的2007年终于在今日降下帷幕。盘点2007年,上证综指全年共上涨96.66%,意味着A股市场成为今年全球表现最强的股市;期间,上证综指最高曾见6124.04点,较2005年A股牛市启动前的历史最低点998.23点上涨超过5倍。

伴随着股指的上涨,深沪两市总市值从2006年底的8万亿左右跃升至2007年底的超过32万亿,一年间急剧膨胀三倍。其中,年内共发行新股118只,上市123只(其中有5只在2006年年底发行),合计募集资金达4470亿元,并为A股市场贡献了11.23万亿元的增量总市值,占当前两市总市值的35%左右,对今年两市总市值的增加作出了接近五成的贡献;另外,A股股价整体接近翻番的涨幅,则成为了总市值大增的另一个主要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剔除今年年内上市的新股和长期停牌的股票后,截至今日收市,深沪两市全年无一个股下跌。

前十大涨幅个股包括:鑫富药业( 002019 )涨1224.63%、锦龙股份( 000712 )涨912.35%、广济药业( 000952 )涨849.85%、ST中鼎涨834%、棉世股份涨750.84%、中孚实业(600595)涨720.29%、南方航空( 600029 )涨692.23%、中国船舶(600150)涨690.32%、锡业股份( 000960 )涨661.94%、渝三峡涨646.46%(剔除了ST棱光(600629)、ST仁和、东北证券( 000686 )等经历长期停牌的股票,因为其涨幅包括了对2006年的补涨成分)。
剔除今年年内上市的新股和长期停牌的股票后,截至今日收市,涨幅居后的十大个股包括:伊利股份(600887)涨11.10%、金证股份(600446)涨11.68%、小商品城(600415)涨11.73%、中创信测(600485)涨13.76%、华闻传媒( 000793 )涨13.86%、山西汾酒(600809)20.50%、晋西车轴(600495)涨20.50%、网盛科技( 002095 )涨22%、江苏宏宝( 002071 )涨27.01%、厦门港务( 000905 )涨29.16%。
从行业指数的表现来看,与个股的表现一致,各大行业指数无一下跌。涨幅居前的五大行业包括:采掘行业涨349.96%、石化行业涨200.25%、金属行业涨189.05%、建筑行业涨187.60%、医药行业涨187.36%;涨幅居后的五大行业包括:农林行业涨102.41%、电子行业涨117.49%、运输行业涨127.77%、食品行业涨128.08%、商业行业涨141.20%。另外,所有行业均跑赢表征大盘的上证综指。
观海浪

09-01-24 00:08

0
观海浪于2008-01-02 20:52发表跟帖:
  --------------------------------------------------------------------------------------------------
  牢记2007股市的经典场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08:1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元一

常言道: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然而,回顾2007年的证券市场,新鲜事还真不少:有预料之中的,有意料之外的,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如何总结2007年的股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遭遇,有不同的感觉,可谓各花入各眼。

从大局来看,2007年是证券市场丰收年———新高的指数、大规模的IPO、深蓝海归、基金等机构的壮大、市场制度建设等等,曲指难数。不过,对中小投资者而言,比较刚性的还是投资收益以及收获过程中的曲曲折折。回顾一番,总结起来,2007年的看点还真不少。

2007年,上证指数的涨幅接近翻番;深成指更牛,涨幅超过160%。年终盘点,如果收益率超过指数涨幅,那是赢家,当然值得庆贺。如果没有达到这一步,甚至出现亏损,也不奇怪。证券时报进行的调查表明,2007年有5成投资者亏损。之所以这样,原因在于,“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多数人亏损,少数人赚钱”是市场铁律。2007年的证券市场,可以用“过程很新鲜,结果却在常态之中”来概述。

早在2006年12月初,当时的上证指数在2300点以下。记得当时主流机构对2007年的预测大多是30%的涨幅,对应点位为3000-3300点。看高3500点的寥寥无几,而这在有些人看来一定是疯子。然而,事实表明,即使那时显得有点疯的人,骨子里也保留了常人的本色。不过,由于对后市没有前瞻性,有人早早在3000点时就看空了,就下车了。这类人2007年的结局简单,明白———没有经历过后来的高浪急雨,少了些许担惊受怕,但郁闷期很长很长。

2007年出现了许多涨幅超10倍的大牛股,涨幅2倍以上的不计其数。只要守住,会有高于指数的回报。然而,短风盛行,东奔西突,追涨杀跌,结果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市场的高换手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包括机构重仓股,蓝筹股。

最不幸的要数5.30前不久入市的。5.30之前,低价股的狂热,吸引力众多投资者,然而“好景不长”,入市即被套,而且套得不浅。这部分中,有些人一直套到眼下。有些人见风驶舵,搭上了蓝筹股的顺风车。还有一类人也很不幸,早不入市,晚不入市,偏偏在6000点以上杀将进来,而且满仓的蓝筹股、权重股。而10月中旬的大调整,杀得他/她伤痕累累,片甲不留。

2007年的股市表现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这主要表现在指数的高度与涨幅上。尽管早就有人提示风险,预言股市会崩盘,但6124点以来的调整没有露出要崩盘的迹象。尽管调整也许还没完,也许会跌到4500点,但较去年底3500点的“天方夜谈”仍高出几个数量级。

2007年上半年低价股的疯狂,让人领略了市场的盲目性及风险,但其后随之而来的蓝筹股的疯狂,也用得上“五十步笑百步”的典籍来自嘲一番。

2007年的股市上演了许多经典曲目,高潮迭起,目不暇接。但曲终人散之际,我们该有怎样的领悟?有人说,市场是复杂的,难以把握。因此,成败似乎得听天由命。但就在与我们同行的队列中,有人特立独行,不追风,不从众。他们自制———不参与概念、题材的炒作;他们理性———即使蓝筹股,该出手时仍出手。巴菲特在13、14元附近大量抛售中国石油(30.58,-0.38,-1.23%,股票吧)H股,曾招来许多人的非议。因为他出手后,中国石油曾涨到20元。巴老不是炒家,是投资大师,他的言行点中了人性的死穴。因为股市的复杂性,只不过写照了人性的无厘头———这也许是我们应该记取的,而2007年的股市又给予了证明。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