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股市算术:赚10倍还会亏钱吗?(2008-06-17 转多彩)

09-01-22 18:09 3604次浏览
sosme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sosme于2008-06-17 03:05发表主帖:
--------------------------------------------------------------------------------------------------
巴菲特曾有一个观点:在股市中人们对普通的算术问题缺乏常识――我非常认同。

一直就想将我对股市算术的一些随感进行整理,但感觉内容非常庞杂一时居然理不出头绪,我只好沿袭“散打”的风格想到那里就写到那里吧,先从这个问题开始:赚10倍还会亏钱吗?

当然会:比如在赚10倍后又亏损掉90%以上,不过这并非典型事件、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但当我审视现实后发现赚10倍还会亏钱居然是个“大概率”事情,比如:在赚10倍后信心膨胀几乎是个必然的结果,当1万元变成10万元后如果你抵押你的房产增加投入20万元,此时的资本总额将达到30万元,此时-30%的下跌就将你最初的那个10倍收益吞噬,在这个案例中10倍=-30%;当然赚10倍后可能人人都有自己是“股神”的感觉如果你勇气再太些追加投入90万那么-10%的下跌就将你最初的那个10倍收益吞噬,在这个案例中10倍=-10%。

我为什么认为上面的案例具有普遍性质呢?在熊市末期当“拒绝毒品、拒绝股票”成为时尚的时候普通人的投资欲望是被压抑的,这个时候的投资额度是非常有限的,在从熊到牛的转变不期而至的过程中可能几倍或10倍收益轻易到手,这个时候增加投入、有钱就买在所谓黄金十年的喧嚣背景下基本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正是因为在牛市高潮的追加投入一旦发生幅度不大的调整就会将之前的数倍暴利吞噬一空、而如果一旦发生较大调整就算有数倍或10倍的先期收益亏掉本金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可以看看所谓的公募基金资产膨胀最疯狂的时候正是在牛市的高潮期,这里面同样的故事在大量的上演。

其实对所谓的私募也一样,比如比较典型的林园或但斌,他们都曾有过非常辉煌的投资业绩(林园还未证实、但斌感觉可信),最近看到的资料也非常巧合他们的年复利都达到90%以上(这个成绩如果能够延续那就可以做股神他爹了),虽然他们的初始投资回报都很高,但他们资产的扩张期却是发生在牛市的高潮阶段(在这个期间纷纷成立所谓的信托),这也是他们的名望最盛的时候,根据我上面的分析这就是在牛市高潮追加投入的典型事件,在这个期间投资的资本膨胀越大那么亏掉本金所需要的调整幅度就越小,其实初期投资的所谓18倍或180倍对后来者或追加投资者而言其实是不堪一击的、误导的意义远远超过引导的意义。

不知道我的这道股市算术是否有漏洞?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参加探讨。
打开淘股吧APP
6
评论(11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卧牛

09-11-03 20:17

0
原创: sosme 只看该作者(-1) 2009-10-23 02:46】  确实还需要时间! 

灵动:S影实录
梵天沙

09-10-23 02:58

0
mark一下,今天才看到此贴,以前看股市趋势技术分析里就有提到类似的说法,就是每次赚的和亏的都相同,如果每次都是百分之100的话,那搞2次就over,这还是不追加资金的情况下,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在我们现在国内的股市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但期货市场 外汇市场这样的情况发生是很普遍的,也就是爆仓,你赚百分之100估计不是很容易,但是如果风险控制不好,没有很严格的纪律,爆仓那就是经常的事了。所以我是绝对不碰期货和外汇的,道理就在此,我不需要暴利,只赚自己看的懂的部分,稳定增加最重要。
有些晚了,有空再交流
sosme

09-10-23 02:46

0
确实还需要时间!
安君

09-09-26 17:10

0
奇怪,不知楼主怎么会得出但斌的这个结论?
但斌应该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我们不能用一两年甚至三五年的时间来判断的
就算07年之前大赚而08年没有退出来而导致亏损
也不能就此说明但斌失败了吧
我想还是等2015年再来看结果会好些
不知楼主以为然否?
sosme

09-01-22 18:09

0
wcc73于2008-09-22 12:58发表跟帖:
  --------------------------------------------------------------------------------------------------
  sosme君的此条帖子在牛市有强烈的警示意义。而我说的观点,只对部分投资人而言。例如一个人有稳定的现金流,刚好07年高位开始投资而不幸亏损(投入资金是一两年的净收入),那么在低位补仓应是明智之举。对于sosme君说的何为“低”,个人认为有两个参考价位。
1、跌破净资产,而股票的历年净资产收益在市场上居中上水平(如15%以上)
2、公司的重置价格超过公司市值,而股票的历年净资产收益在市场上居中上水平(如15%以上)
如果配以公司分红率有50%左右,那就更佳。
配合其他市场信息,如大股东增持,公司回购股票等。

sosme君把握趋势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实证去年的逃顶和今年的等待即是很好的例子。而对于我来说,低于以上价格就逐渐分批买入,因为我认为想全部买在最低点附近是超出大部分人的能力人之外的。
以上是个人自以为是的观点,权算抛砖引玉而己。

sosme

09-01-22 18:09

0
sosme于2008-09-19 13:09发表跟帖:
  --------------------------------------------------------------------------------------------------
  感谢wcc73君提供的精彩观点,其实关于资金管理的故事我们只探讨了一半

“低位补仓”也是一个道理简单但执行困难的问题,比如何为“低”?如何“补”?
sosme

09-01-22 18:09

0
wcc73于2008-09-19 11:21发表跟帖:
  --------------------------------------------------------------------------------------------------
  不如反向思维·股市算术:亏90%还能赚钱吗,低位补仓也许可以
sosme

09-01-22 18:09

0
sosme于2008-09-16 11:14发表跟帖:
  --------------------------------------------------------------------------------------------------
  投资回报的来源
大卫•史云生

在资本市场上,投资人可以运用下列三种工具来创造投资回报:(1)资产配置(asset allocation);(2)选择买卖时机(market timing);(3)选择投资标的(security selection)。精确地掌握这三种管理投资组合工具的本质与力量,就能清楚地区分哪些是达成长期投资目标的重要因素,哪些是不重要的干扰因素。如果你要建立一个具有长期一致性的投资计划,首先就要去了解资产配置、选择买卖时机、选择投资标的等三种工具的相对重要性。

资产配置是长期的决策,表示投资人将一定比例的资产配置于特定种类的投资工具上。例如一个着眼于长期投资的投资者,他可能选择将30%的资产配置在国内股票,20%放在国外股票,20%摆在不动产,15%持有通货膨胀连动债券(inflation-indexed bonds),15%购买传统债券。这项资产配置实际上代表着一组投资人不会轻易变动的投资目标,而投资人会根据这些目标来衡量最后的投资结果。

选择买卖时机指的是偏离长期投资目标的短期操作。投资人基于对不同资产的相对评价(valuation)采取主动式操作,主动选择买卖时点(active market timing),藉着调整资产长期配置比重来创造短期、较佳的投资回报。例如,投资人认为股票市场目前具有投资价值,而债券市场则处于相对高位。在这种情况下,他便暂时将国内股票持有比重由30%调高为35%,同时将债券的资产配置由15%降为10%。经由加重持股、调降债券比重所产生的回报——不论盈亏——都代表主动选择买卖时机的操作结果。

选择投资标的,指的是在不同的资产类别里(如股票)选出标的来建立投资组合。选择投资标的之前先要决定,是进行主动式操作(active management)还是被动式操作(passive management)。被动式操作基本上是在复制市场指数,所以没有选股的问题,而主动式操作则必须先筛选个股。在美国股市里,因为S&P500、S&P1500、Russell3000、Wilshire5000等指数都涵盖广泛的行业,可作为市场的代表,并可作为被动式操作投资人的合理绩效指标。而主动式操作具有跟市场对做的味道,因为投资人会试图加码买进价格有吸引力的股票,并减码价格昂贵的股票。对主动式操作的投资经理而言,他的操作绩效与指标间的差异就代表他选股所创造的额外回报。

资产配置是决定投资回报真正的关键。许多研究法人投资组合的重要报告都指出,90%的回报来自于资产配置,其余的10%才是取决于选择买卖时机与投资标的。而一份探讨法人绩效的重要报告更认为投资回报完全来自于资产配置,并且摒弃选择买卖时机与投资标的在回报之间的相关性。总之,深思熟虑的投资人应该非常重视资产配置的决策。

由于学术界都强调资产配置的重要性,部分市场人士误以为有某些亘古不变的金融定律,形成资产配置在投资决策流程里至高无上的主导地位,其实不然。前面提到的研究其实反映的是投资人本身的行为而非金融理论,当你了解资产配置在建立投资组合的力量后,你就会明白为何选择买卖时机与选择投资标的仅仅是配角而已。

在建立一个良好的组合时要遵循下述三项投资原则:首先,长期投资人的组合应该明显以股票投资为主。其次,细心的投资人应该将投资组合进行充分分散。最后,敏锐的投资人在建立投资组合时会同时考虑税赋负担问题。总之,这种主要投资股票、充分分散、并考虑税赋的原则,已经广泛获得学术界与一般投资人的认同。话虽如此,在实际资产配置时却很少有人这样做。

在多数投资人的组合里,资产配置决策扮演真正的核心角色。因为组合里的每类资产(如股票)通常会被广泛地分散投资而冲淡选股的影响。投资人通常也会维持合理稳定的各类资产(股票、债券)配置,投资时机的重要性也同样被稀释掉一部分。如此看来,选择买卖时机与选择投资标的这两项工具并不重要,仅有资产配置足堪重责大任。在了解资产配置对投资绩效的重要性后,敏锐的投资人自然会用心来思考如何来建立周详的资产配置。

投资专家查雷•伊力斯(Charley Ellis)注意到,投资人通常不会投入大多数的时间与资源在最重要的投资决策上,相反,常常因为证券交易的诱惑与市场买卖时机的变动,使他们浪费时间与资源去搅动投资组合,这样既糟蹋金钱又毫无效率。虽然选中热门股或选对买卖时机,可以让他们在人来人往的鸡尾酒会上高谈阔论,但是维持长期不变的投资组合,被证明对长期投资是否成功更加重要。

若要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投资组合目标,你必须先了解基本的投资原则,界定自己特定的投资目标并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基本的投资原则可作为投资人的架构来建立可达成自己需求的投资组合,清晰表达的目标可以界定投资人渴望达成的任务,而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则切割出投资人可以从事的投资范围。当投资人拥有上述这三项武器后,就会提高未来投资成功的概率。
sosme

09-01-22 18:09

0
stokc888于2008-08-05 22:49发表跟帖:
  --------------------------------------------------------------------------------------------------
  严格来讲,巴菲特是个股权投资者+套利者+很小一部分证券投资者

巴菲特买股票有被套的,但是每年的收益率基本上都是正的,亏损的年数是非常少的

巴菲特的身价是股票市值
但是巴菲特的收益率不是根据他的股票市值变动来计算的

巴菲特确实是价值投资,但是在股权投资者来看,确实是标准的股权投资

只有一点还不明白,到底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资产表里,是上市公司股票站的比例多,还是股权投资比例多;到底哪部分的投资回报更高

好像他最有价值的几个资产---保险公司,都是不上市的吧

sosme

09-01-22 18:09

0
sosme于2008-07-06 23:58发表跟帖:
  --------------------------------------------------------------------------------------------------
  股市算术(续一):-33%与-50%之间的距离

投资亏损-33%与投资亏损-50%之间的距离超过一般人的想象
亏损-33%你需要50%的上涨才能回本
亏损-50%你需要100%的上涨才能回本
亏损-60%你需要150%的上涨才能回本
亏损-80%你需要400%的上涨才能回本

其实把这道算术延伸下去会得到一些有启示意义的观点:

1、在一个持续的下跌过程中“损失程度”与“下跌比例”并非线性关系;

2、在一个持续的下跌过程中“末期小幅下跌的杀伤力”与“初期大幅下跌的杀伤力”相当,或者说熊市末期“微弱下跌的杀伤力”易被低估或被忽略;

3、如果把上面的算术放在时间的平台上来分析就更有意义了,就通常意义而言400%上涨比50%的上涨需要更多的时间,亏损幅度对平均复利的打击也非线性的而是几何级的。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