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港股研究(2007-08-28 转多彩)

09-01-22 18:09 4411次浏览
sosme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sosme于2007-08-28 00:11发表主帖:
--------------------------------------------------------------------------------------------------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20日宣布,天津滨海新区将首家试点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初期个人可在该地区通过中国银行和中银国际证券公司买卖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交易的证券品种,该业务初步定名为“港股直通车”,该项业务税费标准为印花税千分之一,佣金2.5‰,单向税费合计3.59‰;预计将于下周开始在天津受理客户申请,之后将会陆续推广到40个重点城市,这些城市的分支机构也将可以受理客户申请。】

这绝对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这意味着中国资本走向世界金融市场的通道将逐步拓展,这个事件的核心内涵是“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初期的投资香港证券市场只是这一进程的开始而已,可以预期未来除了香港证券市场我们还可以投资美国证券市场、欧洲证券市场、日本证券市场及其它所有开放的境外证券市场,中国的个人投资者未来直接投资可开可乐、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萨维的时代已为时不远。“中国资本”未来也许会如同“中国制造”一样成为全球领域的重要力量。

一:“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对个人投资者到底意味着什么?

1、投资领域的拓展并不意味着就能必然提高投资收益率;

2、一个内地A股市场可能已搞得我们筋疲力尽,面对扩展后的投资领域、面对倍增的公司数量、面对倍增的海量信息,我们的压力及犯错误的机会也增加了,如果我们缺乏足够的处理能力更开放的市场可能反而会成为我们的“滑铁卢”;

3、我认为最关键的策略还是“自我能力圈”:面对拓展后的投资领域我们只关注那些在“自我能力圈”范围之内的相关信息及公司个股,这将把我们的有限精力集中于有价值的分析与研究上。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投资领域拓展的最大意义在于它能有效改善“自我能力圈”、为“自我能力圈”的拓展提供了契机

4、香港证券市场作为“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初期平台对内地的个人投资者具有先天优势,广义而言香港证券市场本来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部分、而同时又是国际资本市场非常活跃的一部分,香港证券市场有大量内地本土的H股公司及大量主体业务在内地的红筹公司,相对而言它们对内地投资者并不陌生,同时又有很多公司在两个市场同时上市、并且“同股不同权”的现象大量存在:这给内地的价值投资者创造了很多潜在的套利机会(或提升投资收益率的机会),关注港股是内地投资者“自我能力圈”延伸途径的最佳选择。

5、此帖的目的是对港股做一些概括性的资料收集与整理,我不赞同仅因两个市场的价差就匆忙投资港股,投资任何股票及其它证券(当然包括港股)都应该是系统性分析后的理性决策,在对香港证券市场全面了解与认识之前不要轻易仓促出手。希望此帖能为未来“有选择的精耕细作”打下基础并指明方向与目标。

二、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风险”问题:就“个人直接境外投资”而言这是无可避免的风险和话题,处理不当投资收益将被汇率吃掉甚至因此造成亏损,有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1、暂时避免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比如债券;

2、如果投资的是内地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资股),主营业务基本上在内地的话,由于资产、营收和利润均以人民币计价,理论上如果港币相对于人民币贬值,以港币计算的股价也会有相应的上升幅度(短期波动难以预期、但长期趋势必然如此),原理与投资B股相同;

3、如果投资的是中资股以外的上市公司,应该将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考虑进去做为一项“额外成本”因素来综合衡量自己的投资决策。

三、香港证券市场投资品种概览:根据外管局网站披露,在新政试点初期,投资者可投资在香港证交所公开上市交易的证券品种。而港交所网站披露的资料显示,目前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证券品种除了内地投资人熟知的证券、权证、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债券之外,还有内地市场目前尚未引进的牛熊证、股票挂钩票据以及单位信托/互惠基金。

1、股票:截至今年7月31日,港股市场共有1206家上市公司。从汇丰控股(0005.HK)、渣打银行(2888.HK)到中国移动(0941.HK)、中国石油(0857.HK),香港市场早已不乏全球性行业巨头的身影。就内地公司而言,从石油三巨头到电信四大家,再到小小的房地产公司,也是一应俱全。另外,早在2000年,港交所为寻求国际化,引入了微软(4338.HK)、思科(4333.HK)、英特尔(4335.HK)等七只纳斯达克公司赴港挂牌,不过几年下来纳市七雄成交极为清淡。

2、权证:港股权证分为股本权证 (公司认股证)和衍生权证(备兑权证)。一般而言,股本权证没有杠杆比率,而衍生权证有4到8倍左右的杠杆比率。股本权证的发行人是上市公司,标的证券则是对应的公司股票;而备兑权证的标的证券不仅可以是个股,也可以是股价指数等。目前A股市场尚未推出备兑权证。

3、牛熊证:牛熊证是港交所去年6月12日新引入的全新投资品种。具体来说,牛熊证是牛证(看好后市)和熊证(看淡后市)的合称,是一种反映相关资产表现的结构性产品。被视为权证衍生品的牛熊证,也是一种具有杠杆作用的投资产品,投资者只需投入相对少量的资金便可追踪相关资产价格的表现。投资者可以持有牛熊证至到期日也可以在到期日之前沽出。 牛熊证与权证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有强制赎回机制。以与股份挂钩的牛熊证为例,若牛熊证在最后交易日完结前的任何交易日内,其相关资产的现货价触及或超越牛熊证的赎回价,发行商必须实时收回牛熊证。简单来说,强制赎回机制会在正股价等于赎回价、高于牛证的赎回价或低于熊证的赎回价时执行。

4、交易所买卖基金(ETF):据国际证券交易所联会刊发的统计数字显示,香港是亚太区(不包括日本)最大的ETF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逾5亿港元。近年,ETF在香港以至主要海外市场均有长足增长,借道香港ETF投资全球股市甚至商品市场已经成为现实。 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ETF已达到17只,其中追踪海外市场的ETF包括领先环球ETF(2812.HK)、领先亚太区ETF(2815.HK)、领先印度ETF(2810.HK)、领先韩国ETF(2813.HK)、领先纳指ETF(2826.HK)、领先俄罗斯ETF(2831.HK)。以香港股份为相关资产的ETF则包括盈富基金(2800.HK)、I股中国(2801.HK)、恒生H股ETF(2828.HK)、恒生指数ETF(2833.HK)以及恒生新华富时25(2838.HK)。另外还有追踪内地A股的A50中国基金(2823.HK)以及标智沪深300(2827.HK)。 除了股市外,较保守的投资者可选择债券类ETF。目前在香港联交所挂牌的债券ETF有ABF港债指数(2819.HK)和沛富基金(2821.HK),后者主要投资亚洲债券。对于风险偏好者来说,还可以通过领先商品ETF(2809.HK)分享商品牛市。

5、股票挂钩票据(ELN):购入股票挂钩票据时,投资者已等同间接沽出正股的期权。若正股价格变动正如投资者所料,他便可赚取主要来自沽出期权所得期权金的预定回报。如变动与投资者的看法背道而驰,则可能要蚀掉部分甚至全部本金,又或只收到价值少于投资额的正股。在港交所上市买卖的股票挂钩票据分看涨、看跌及勒束式三种,投资者可按本身对正股价格走势的看法而选择。

6、单位信托/互惠基金:单位信托/互惠基金是指向投资者发行基金单位,把投资者的资金集合一起投资在不同类型证券的投资组合。目前,香港市场上此类产品主要包括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和互惠基金。据统计,目前香港市场上共有七只REITs,包括最早上市的领汇基金(0823.HK)、李嘉诚旗下的泓富产业信托(0808.HK)等。至于互惠基金,此前由汇丰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发行的中国翔龙基金(0820.HK)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该基金也是首个跨AH市场选股的互惠基金。

就我本人的“自我能力圈”而言香港证券市场给我乱七八糟的感觉,
就我本人的“自我能力圈”的自然延伸我将全部的关注聚焦于股票这类品种上,此帖将会收集各类关于港股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也欢迎大家提供相关资讯。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9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