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港股研究(2007-08-28 转多彩)

09-01-22 18:09 4419次浏览
sosme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sosme于2007-08-28 00:11发表主帖:
--------------------------------------------------------------------------------------------------
【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20日宣布,天津滨海新区将首家试点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初期个人可在该地区通过中国银行和中银国际证券公司买卖香港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交易的证券品种,该业务初步定名为“港股直通车”,该项业务税费标准为印花税千分之一,佣金2.5‰,单向税费合计3.59‰;预计将于下周开始在天津受理客户申请,之后将会陆续推广到40个重点城市,这些城市的分支机构也将可以受理客户申请。】

这绝对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这意味着中国资本走向世界金融市场的通道将逐步拓展,这个事件的核心内涵是“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初期的投资香港证券市场只是这一进程的开始而已,可以预期未来除了香港证券市场我们还可以投资美国证券市场、欧洲证券市场、日本证券市场及其它所有开放的境外证券市场,中国的个人投资者未来直接投资可开可乐、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萨维的时代已为时不远。“中国资本”未来也许会如同“中国制造”一样成为全球领域的重要力量。

一:“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对个人投资者到底意味着什么?

1、投资领域的拓展并不意味着就能必然提高投资收益率;

2、一个内地A股市场可能已搞得我们筋疲力尽,面对扩展后的投资领域、面对倍增的公司数量、面对倍增的海量信息,我们的压力及犯错误的机会也增加了,如果我们缺乏足够的处理能力更开放的市场可能反而会成为我们的“滑铁卢”;

3、我认为最关键的策略还是“自我能力圈”:面对拓展后的投资领域我们只关注那些在“自我能力圈”范围之内的相关信息及公司个股,这将把我们的有限精力集中于有价值的分析与研究上。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投资领域拓展的最大意义在于它能有效改善“自我能力圈”、为“自我能力圈”的拓展提供了契机

4、香港证券市场作为“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初期平台对内地的个人投资者具有先天优势,广义而言香港证券市场本来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部分、而同时又是国际资本市场非常活跃的一部分,香港证券市场有大量内地本土的H股公司及大量主体业务在内地的红筹公司,相对而言它们对内地投资者并不陌生,同时又有很多公司在两个市场同时上市、并且“同股不同权”的现象大量存在:这给内地的价值投资者创造了很多潜在的套利机会(或提升投资收益率的机会),关注港股是内地投资者“自我能力圈”延伸途径的最佳选择。

5、此帖的目的是对港股做一些概括性的资料收集与整理,我不赞同仅因两个市场的价差就匆忙投资港股,投资任何股票及其它证券(当然包括港股)都应该是系统性分析后的理性决策,在对香港证券市场全面了解与认识之前不要轻易仓促出手。希望此帖能为未来“有选择的精耕细作”打下基础并指明方向与目标。

二、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风险”问题:就“个人直接境外投资”而言这是无可避免的风险和话题,处理不当投资收益将被汇率吃掉甚至因此造成亏损,有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1、暂时避免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比如债券;

2、如果投资的是内地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资股),主营业务基本上在内地的话,由于资产、营收和利润均以人民币计价,理论上如果港币相对于人民币贬值,以港币计算的股价也会有相应的上升幅度(短期波动难以预期、但长期趋势必然如此),原理与投资B股相同;

3、如果投资的是中资股以外的上市公司,应该将人民币升值的风险考虑进去做为一项“额外成本”因素来综合衡量自己的投资决策。

三、香港证券市场投资品种概览:根据外管局网站披露,在新政试点初期,投资者可投资在香港证交所公开上市交易的证券品种。而港交所网站披露的资料显示,目前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证券品种除了内地投资人熟知的证券、权证、交易所买卖基金(ETF)、债券之外,还有内地市场目前尚未引进的牛熊证、股票挂钩票据以及单位信托/互惠基金。

1、股票:截至今年7月31日,港股市场共有1206家上市公司。从汇丰控股(0005.HK)、渣打银行(2888.HK)到中国移动(0941.HK)、中国石油(0857.HK),香港市场早已不乏全球性行业巨头的身影。就内地公司而言,从石油三巨头到电信四大家,再到小小的房地产公司,也是一应俱全。另外,早在2000年,港交所为寻求国际化,引入了微软(4338.HK)、思科(4333.HK)、英特尔(4335.HK)等七只纳斯达克公司赴港挂牌,不过几年下来纳市七雄成交极为清淡。

2、权证:港股权证分为股本权证 (公司认股证)和衍生权证(备兑权证)。一般而言,股本权证没有杠杆比率,而衍生权证有4到8倍左右的杠杆比率。股本权证的发行人是上市公司,标的证券则是对应的公司股票;而备兑权证的标的证券不仅可以是个股,也可以是股价指数等。目前A股市场尚未推出备兑权证。

3、牛熊证:牛熊证是港交所去年6月12日新引入的全新投资品种。具体来说,牛熊证是牛证(看好后市)和熊证(看淡后市)的合称,是一种反映相关资产表现的结构性产品。被视为权证衍生品的牛熊证,也是一种具有杠杆作用的投资产品,投资者只需投入相对少量的资金便可追踪相关资产价格的表现。投资者可以持有牛熊证至到期日也可以在到期日之前沽出。 牛熊证与权证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有强制赎回机制。以与股份挂钩的牛熊证为例,若牛熊证在最后交易日完结前的任何交易日内,其相关资产的现货价触及或超越牛熊证的赎回价,发行商必须实时收回牛熊证。简单来说,强制赎回机制会在正股价等于赎回价、高于牛证的赎回价或低于熊证的赎回价时执行。

4、交易所买卖基金(ETF):据国际证券交易所联会刊发的统计数字显示,香港是亚太区(不包括日本)最大的ETF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逾5亿港元。近年,ETF在香港以至主要海外市场均有长足增长,借道香港ETF投资全球股市甚至商品市场已经成为现实。 目前,在港交所上市的ETF已达到17只,其中追踪海外市场的ETF包括领先环球ETF(2812.HK)、领先亚太区ETF(2815.HK)、领先印度ETF(2810.HK)、领先韩国ETF(2813.HK)、领先纳指ETF(2826.HK)、领先俄罗斯ETF(2831.HK)。以香港股份为相关资产的ETF则包括盈富基金(2800.HK)、I股中国(2801.HK)、恒生H股ETF(2828.HK)、恒生指数ETF(2833.HK)以及恒生新华富时25(2838.HK)。另外还有追踪内地A股的A50中国基金(2823.HK)以及标智沪深300(2827.HK)。 除了股市外,较保守的投资者可选择债券类ETF。目前在香港联交所挂牌的债券ETF有ABF港债指数(2819.HK)和沛富基金(2821.HK),后者主要投资亚洲债券。对于风险偏好者来说,还可以通过领先商品ETF(2809.HK)分享商品牛市。

5、股票挂钩票据(ELN):购入股票挂钩票据时,投资者已等同间接沽出正股的期权。若正股价格变动正如投资者所料,他便可赚取主要来自沽出期权所得期权金的预定回报。如变动与投资者的看法背道而驰,则可能要蚀掉部分甚至全部本金,又或只收到价值少于投资额的正股。在港交所上市买卖的股票挂钩票据分看涨、看跌及勒束式三种,投资者可按本身对正股价格走势的看法而选择。

6、单位信托/互惠基金:单位信托/互惠基金是指向投资者发行基金单位,把投资者的资金集合一起投资在不同类型证券的投资组合。目前,香港市场上此类产品主要包括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和互惠基金。据统计,目前香港市场上共有七只REITs,包括最早上市的领汇基金(0823.HK)、李嘉诚旗下的泓富产业信托(0808.HK)等。至于互惠基金,此前由汇丰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发行的中国翔龙基金(0820.HK)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该基金也是首个跨AH市场选股的互惠基金。

就我本人的“自我能力圈”而言香港证券市场给我乱七八糟的感觉,
就我本人的“自我能力圈”的自然延伸我将全部的关注聚焦于股票这类品种上,此帖将会收集各类关于港股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也欢迎大家提供相关资讯。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9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sosme

09-01-22 18:09

0
赤壁于2007-09-24 16:30发表跟帖:
  --------------------------------------------------------------------------------------------------
  别再留什么邮箱地址了,这个帖快成垃圾帖了。

最近港股狂涨,估计真正自由行的时候,就是港股下跌的时候了。难道要走01年的老路。另外建议SOSME关注 0604 深圳控股,既然从万科撤出来了,0604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sosme

09-01-22 18:09

0
SeeTomorrow于2007-09-24 13:06发表跟帖:
  --------------------------------------------------------------------------------------------------
  ZT:你所不知道的香港股市

南方周末   2007-09-20 15:13:57

一个没有涨跌幅限制的市场
一个当天买入股票当天就可卖出的市场
一个正在向境内投资者开放的市场  
你所不知道的香港股市  

□巴曙松  

开放投资者进入香港市场应该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我不赞成让中小投资者做开路先锋,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上市公司做调研,而香港市场恰恰是个高度强调风险自负的市场

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开放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在中国资本市场即将对国际市场以更大幅度打开大门的前夜,中国的投资者多了一种投资可能,那就是国内的个人投资者,可以直接投资香港,并且透过香港投资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
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联系从此将更加紧密。在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里,现在可能同时会有17块钱的中石化,也有8块钱的中石化;既有十几块钱的仪征化纤,也有3块多钱的仪征化纤。我们的金融机构也将由此获得两地联通的机会。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可能会更多地研究两个市场的股票,证券公司的QDII方案正在推进中,基金公司的QDII方案也正在如火如荼的申报中。南方基金管理公司的QDII作为第一单试点,其受追捧程度已经超乎市场预期。
从香港方面来说,反应也是超出预期的。
“8·20公告”的当天,港股本来下跌了约1200点,但当天下午这个消息一出来后,大盘立刻扳回来1000点,第二天又继续上涨1200点,随后接连上涨4天。香港恒指从最低的19400多点,一直上升到接近24000点的高度。在面临美国的次按风波带来的金融危机的担忧中,香港资本市场的这种表现显得难能可贵。
眼下,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和完善试点方案的实施细则,这正好给投资者一个熟悉香港市场的机会,因为投资者将面临一个完全不同的市场,这个市场有不同的游戏规则。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者对“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的风险提示都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当投资者从内地转战香港时,这个风险会更大。而作为中介平台的金融机构,在风险揭示方面还做得很不够。

香港市场的历史和概况
香港最早期的证券交易记录可追溯到1866年。1891年香港经纪协会成立,香港开始有正式的股票市场,该协会1914年更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至1972年,香港有4家股票交易所正式运作。1980年,4家交易所合并,成立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于1986年4月2日正式开业。
自1986年起,香港证券市场经历了一系列重要发展。1987年的股灾暴露了香港股市的不少弊端,结果是,两年后,即1989年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成立,成为香港证券市场惟一的法定监管机构。
2000年3月,香港联交所及香港证券结算公司、香港期货交易所合并成为香港交易所。香港交易所于2000年6月在联交所上市,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香港市场分为主板和创业板。创业板市场于1999年第四季推出。创业板市场对上市公司没有行业类别及公司规模的限制,且不设盈利要求。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也不须像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那样必须具备三年业务记录,只须显示公司有两年的活跃记录,因此不少具有发展潜力但发展历史较短的公司会通过创业板申请上市交易。
香港创业板也由香港联交所负责营运,但毕竟是创业板,交投不活跃。

丰富多彩的交易品种
香港市场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多、产品丰富。这与当前内地缺乏大量的、可供投资者选择的多样化产品,正好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财形式,这就相应地要求市场必须提供能覆盖投资者不同阶段需求的理财产品,而国内目前的产品还比较单一,没有充分认识到公众的需求。举一个简单例子,每次我们国家加息,银行就排长队,这个长队应当被中国金融界引以为耻,这说明当前中国的金融界并没有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使他们不得不为了0.27的利息去排一个长队。当然,不能提供多样化产品也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对金融产品的创新设计过于严格的管制、基础产品比较少。
香港金融市场的产品非常多,主要有股票、认股权证、股票挂钩票据、交易所的买卖基金ETF、单位信托。
拿股票来说,截止到上个月,联关所有1206只港股。大的有哪些呢?汇丰,可以视为传统的香港市场上认同度比较高的股票,每个季度都分红,每年下来有百分之五六的样子。香港人经常会说,“圣诞钟,买汇丰”,在圣诞的钟声中买汇丰,据我的观察,汇丰的股票往往也是在圣诞之后有一波不大不小的行情。尽管现在汇丰已经风光不再,让位给中国内地的大量优秀企业,但是汇丰身上还是凝聚许多老香港投资者的感情,因为相当一部分老香港投资者踏入资本市场的第一步就是从买汇丰开始。
在内地股市相对低迷的时候,以中移动、中石油为代表的很多优质内地公司进入香港市场,香港市场一度似乎成了事实上的中国主板。 2005年,香港市场上中石油一家上市公司的利润就是国内1400家上市公司的总和。在当时内地市场比较低迷的情况下,我们不得已把最优秀的公司贡献了出去。2006年,经过证券市场改革、上市公司盈利出现暴涨,但是在香港上市的前20家内地的公司的利润仍然是内地1400家经过爆炸式增长的公司的利润总和。2005年是“1=1400”,2006年是“20=1400”。尽管这些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主要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但是确实集聚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上市公司。
到2000年,港交所为了寻求国际化,引进了微软、思科、英特尔等七只纳斯达克公司赴港挂牌。不过,几年下来,“纳市七雄”成交极为清淡。如果你看好微软,你可以在港交所购买微软的股票,尽管交投比较清淡。
在香港可以进行融资融券交易。融资是指客户可以以自由证券做抵押、通过证券公司借入资金购买股票或申购新股。融券也称卖空。卖空是指投资者预测股票价格将会下跌,于是向经纪人交付抵押金,并借入股票抢先卖出。待股价下跌到某一价位时再买进股票,然后归还借入股票,并从中获取差额收益。卖空是高风险的。国内现在没有开展融资融券业务,但是我相信随着投资者的成熟,这是迟早的事情。因此,投资香港市场,对投资者来说,可以算是一个风险的预演。
权证是香港市场的另一交易品种,分为股本权证和衍生权证。股本权证由上市公司发行,港交所规定全部行权后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的20%,期限为1至5年。衍生权证内地称备兑权证,是由投资银行发行,其标的资产可为普通股、指数、一篮子股票等,期限为6个月至2年。目前香港股市的权证数量超过2000只,且绝大部分为备兑权证。
在香港还可以投资于一些衍生产品。香港交易所旗下的期货交易所是亚太地区主要的衍生品交易场所,期货交易所的衍生品有股票指数、股票及利率产品三大类。
包括股票指数产品,目前主要为以恒生指数及其他指数为基准的期货和期权产品;股票产品,以个别股票作为相关资产的期货和期权合约;利率产品,期货交易所提供的利率期货;以及汇率产品等。

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
香港市场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是一个说中文的华尔街,其中机构投资者占主导。但是拜香港发达的金融业所赐,香港居民的投资意识也很强,因此个人投资者占的比重也不小。总体说来,本地个人投资者、本地机构投资者、海外机构投资者各约占三分之一。
现在国内开放投资者进入香港市场,我个人觉得,还是应该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对外开放投资,我不赞成让中小投资者做开路先锋,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上市公司做大量的调研。所以,以机构投资者和高端客户作为主力较为合适。因为这与香港市场的结构是一致的。
现在国内1.1亿的开户股民中,得有八九千万是投资经验在3年以下的新股民。这里有个流传很广的笑话,说是一个新股民开户以后,问一个次新股民该买什么股票,次新股民指教说,你就专门买带“s”的,带“s”的是好股,带两个“s”的是重中之重,带星号的是重点推荐,新股民于是看都不看就买了。这个笑话说明什么?说明大部分投资者还是严重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让他去香港市场,他容易出问题,容易被海外投资者视为“解放军”。
香港市场是一个高度强调买者自负的市场,出了问题无法找别人。我不希望大家去香港股市上做他们通常意义上的“解放军”,而希望内地投资者成为非常理性的资产配置者。

不同的游戏规则
从交易规则的角度来看,港股的开通会增加投资者的工作时间。我们已经惯了A股市场的上午9点半开盘、11点半收盘,然后是下午1点开盘,3点收盘。而香港市场是上午10点开盘、12点半收盘,下午2点半开盘、4点收盘。这与A股的交易时段有明显差异。投资港股后,大家要多工作一个小时,连吃饭都得赶着了。
港股的节假日也与A股不尽一致。由于是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在“五一”、“十一”及春节三个假期中,香港股市的休市时间比内地股市短,但香港的小节日多,在每年的圣诞节、佛诞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中西方节日时,港股根据假期时间休假。再一个,香港如果出现大的台风,股市也停止交易,台风一刮过来,整个城市都陷入停顿。对国内的投资者来说,权威的信息渠道是香港交易所的网站www.hkex.com.hk,它会披露很多动态的变化和交易时间等。
另外,在香港这个自由市场,没有免费的午餐。比如说看即时行情,也需要交费,如果你的交易量达到一定规模,你的委托机构会免费提供即时行情,否则,你只能看延迟15分钟的行情,对做交易的人来说,15分钟也是很重要的时间。顺带说一句,如果真要做海外投资者,还是买一个即时行情的浏览权较好,因为要做短期交易,必须要有非常及时的行情。
再有,香港市场的每一手的数量不一样,与A股市场的每手100股不同。股票每手数量不尽相同,使购买不同股票的入场费差别极大,比如汇丰控股为每手400股,而工商银行为每手1000股。
以上都是最基本的一些情况,下面的两点特别重要,这是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非常不同的地方。
首先,香港股市,采用的是“T+0”交易方式,也就是说股民当天买入的股票当天可以卖出。这种交易方式的好处在于提高市场的交易量,当投资者发现自己犯错误时,也可以马上止损。新入市的股民往往喜欢利用这点来频繁买卖,做超短线的交易。
第二个重要特点,是香港股市没有涨跌幅限制。香港股市没有涨跌10%的停牌制度,无论是新上市股份还是已上市股份,每天的涨跌幅都不受限制。所以在香港看盘,每天都能看到被腰斩的股票,涨到了很高,突然又跌了下来。
关注过香港股市的股民应该知道,香港股市开盘跳空高开或跳空低开情况很多,裂口出现的次数要明显比A股市场多。原因主要是美国股市对港股影响巨大。道琼斯指数涨了,香港的股市很少不涨。但是现在发生了一点变化,就是内地对香港市场的影响在增大,有些时候道琼斯指数跌了,港股可能还会涨,原因就在于美国因素和中国因素都在香港市场发挥重要作用,而中国因素起的作用又在逐渐加大。
可以预计,随着中国因素的加入,香港市场将更加成熟,更为多元化。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sosme

09-01-22 18:09

0
fierceryan于2007-09-21 10:42发表跟帖:
  --------------------------------------------------------------------------------------------------
  【 · 原创:ISDN  2007-09-21 09:59 】  
兄弟们,俺是第一个回帖要资料的,为了不干扰正常的回帖讨论,俺也干点活出出力。

如果fierceryan兄同意,以后有想找资料的兄弟,给俺信箱发请求吧,俺负责转发,这样也减少些fierceryan兄的工作量:
俺的邮箱:zheng_luke@126.com

这里是SOSME兄建立的园子,俺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知fierceryan兄意下如何。

嗯,本来是讨论港股的帖子,结果变成这样,对不住sosme兄。
如果想索要港股资料的,直接发ISDN兄的邮箱或者我的邮箱索取,不要再跟帖了,谢谢合作。
我的邮箱:fierceryan@126.com
ISDN的邮箱:zheng_luke@126.com
sosme

09-01-22 18:09

0
ISDN于2007-09-21 09:59发表跟帖:
  --------------------------------------------------------------------------------------------------
  兄弟们,俺是第一个回帖要资料的,为了不干扰正常的回帖讨论,俺也干点活出出力。

如果fierceryan兄同意,以后有想找资料的兄弟,给俺信箱发请求吧,俺负责转发,这样也减少些fierceryan兄的工作量:
俺的邮箱:zheng_luke@126.com

这里是SOSME兄建立的园子,俺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知fierceryan兄意下如何。
sosme

09-01-22 18:09

0
wfxud于2007-09-20 10:40发表跟帖:
  --------------------------------------------------------------------------------------------------
  fierceryan兄能提供这个太好了,我们都需要更快、更好的了解H市场。
wfxud@126.com
sosme

09-01-22 18:09

0
fierceryan于2007-09-17 19:13发表跟帖:
  --------------------------------------------------------------------------------------------------
  我这里有港股公司按行业分类大全和基本财务资料,需要的请留下邮箱。
sosme

09-01-22 18:09

0
carman于2007-09-08 04:37发表跟帖:
  --------------------------------------------------------------------------------------------------
  港股中那么显眼的大牛股,只有HAYEK兄提到了,我们对香港股市确实很不熟悉。
有很多的功课要做。
香港交易所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969&Data=S&Tid=640065

请HAYEK兄指正。
sosme

09-01-22 18:09

0
yuanguobing于2007-09-06 19:43发表跟帖:
  --------------------------------------------------------------------------------------------------
  0613hk.连续派息3年。
sosme

09-01-22 18:09

0
yuanguobing于2007-09-06 19:37发表跟帖:
  --------------------------------------------------------------------------------------------------
  基技合壁大哥沒有錯誤,当时真的是一倍多市盈率,大概是2004吧!
推荐一个地产股,主营业务在大陆,市盈率2倍多,市净率0.5,今天收盘价0.21元
就是渝港国际,0613hk.
sosme

09-01-22 18:09

0
fierceryan于2007-09-06 13:51发表跟帖:
  --------------------------------------------------------------------------------------------------
  看过了自然美的近三年年报,觉得很有华人世界的欧莱雅的潜质。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