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rypan于2007-06-30 00:56发表跟帖:
--------------------------------------------------------------------------------------------------
【 · 原创:采灵 2007-06-30 00:23 】
有一次,我陪朋友去拜见一位老和尚,也算是位得道的高僧。谈到“正悟”的话题时,老和尚说:“有些人读完了所有的经书也没有得到正悟,这是为什么?”老和尚接着又讲了大概是佛经里的一些故事后说道“净化心灵”。
我没听懂那些佛经故事的意义,但我想自己应该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正悟,并不是要读完所有的经书,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空杯心态,读出一些好书中的精华,就足以荡涤我们心灵的尘埃,得到日月清风的沐浴。
------------
不能同意你的观点。悟道是不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对别人的借鉴意义不大。
巴菲特之所以流行,是因为他的成功模式大部分是可以复制的。索罗斯的就不可以。
0
rypan于2007-06-30 00:54发表跟帖:
--------------------------------------------------------------------------------------------------
我也推荐一本:《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惯》
对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有点帮助
0
采灵于2007-06-30 00:23发表跟帖:
--------------------------------------------------------------------------------------------------
有一次,我陪朋友去拜见一位老和尚,也算是位得道的高僧。谈到“正悟”的话题时,老和尚说:“有些人读完了所有的经书也没有得到正悟,这是为什么?”老和尚接着又讲了大概是佛经里的一些故事后说道“净化心灵”。
我没听懂那些佛经故事的意义,但我想自己应该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正悟,并不是要读完所有的经书,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空杯心态,读出一些好书中的精华,就足以荡涤我们心灵的尘埃,得到日月清风的沐浴。
0
大勇若怯于2007-06-29 22:27发表跟帖:
--------------------------------------------------------------------------------------------------
我个人觉得《投资者的未来》一书没什么实质内容。下面是巴菲特和芒格对西格尔的评价,芒格称他"demented"
Question: What do you think of Jeremy Siegel?
CM: Is that the fellow who likes common stocks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
Questioner: Yes.
CM: I would say he's demented. [Huge laughter]
WB: Well, he's a very nice guy.
CM: He may well be a very nice guy, but he's comparing apples against elephants in trying to make accurate projections about the future.
0
rypan于2007-06-29 21:12发表跟帖:
--------------------------------------------------------------------------------------------------
估计没人看的财经书比我多。我已经看了大约40本了。上面提的书我基本上都有。
0
青山常在于2007-06-29 20:11发表跟帖:
--------------------------------------------------------------------------------------------------
不错的贴!其实学是无处不在的!
还有好多书,没有列出来
0
百步穿扬于2007-06-29 20:10发表跟帖:
--------------------------------------------------------------------------------------------------
许多东西以特定的逻辑层次上是达不到理解的能力,要在现阶段能理解的方面上深入下去自然会有一天具备以往不具备的逻辑上的理解能力
0
百步穿扬于2007-06-29 20:05发表跟帖:
--------------------------------------------------------------------------------------------------
kk说得好,不能理解时不要死硬去理解,放到一边,去了解能理解的。
能理解的自然有理解方面的能力,不能理解的自然是不具备理解能力。
不断了解能理解的,最终以前不能理解的会慢慢地能理解了,以往不知道的你看都不用看一想就知道了,功到自然成,逻辑是不断延伸下去的。
这我很早以前说过。其实我们做投资要发扬学生时代的传统,专门攻克不懂的或自己常的错的上纠错
0
sosme于2007-06-29 11:25发表跟帖:
--------------------------------------------------------------------------------------------------
超感觉君好:对稍微有些投资经历的人而言对“增长率陷阱”这个概念都有些感觉的,不过像西格尔这么系统的论述确实很少,而且整个论述逻辑严明确实具有学院派的风格。当然对这个概念如何理解与运用需要灵活掌握,但基本原则我认为是没有问题的。
0
超感觉于2007-06-29 09:06发表跟帖:
--------------------------------------------------------------------------------------------------
【投资者的未来】我也看过了。
其中的增长率陷阱确实是很有用的思路,但不是什么创新的思路,【逆向投资策略】和【新金融学】中都有提及。
我觉得西格尔的增长率陷阱中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假设投资高增长率公司一定会付出高价格。还有就是对不同周期的东西采用同一的周期来计算。
对于一个成熟行业,比如钢铁、石油等当然可以用几十年的周期来衡量。但是对于一个高增长的行业,比如电脑业、软件业、就不能用几十年的时间来衡量,因为高增长是有极限的,他们在保持了比如十年的快速增长后多数会进入稳健增长阶段。最后再变成和钢铁、石油一样的成熟行业。
所以,用一刀切的方法来对比两种不同的行业的收益情况是不对的。
如果对比的是高增长阶段,那么高增长率就未必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