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osme于2007-06-28 00:19发表跟帖:
--------------------------------------------------------------------------------------------------
《投资者的未来》作者简介:杰里米·西格尔是沃顿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是研究证券投资的权威、美联储和华尔街优秀投资机构的顾问。他在《华尔街日报》、《巴伦》、《金融时报》等主要的财经媒体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1999年年他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的一篇警示网络股票的文章,引起了网络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也引起了沃伦·巴菲特的关注,这为西格尔带来了进一步研究的动力,并最终促成了《投资者的未来》一书的完成。本书甫一推出,就引起了国内外的热切关注和研究。
内容提要
杰里米·西格尔是世界顶级的投资、金融专家之一。他的发现令人惊奇:投资者对于增长的不懈追求——寻找激动人心的高新技术、购买热门股票、追逐扩张产业、投资于快速发展的国家,常常带给投资者糟糕的回报。事实上,增长率本身就可能成为投资陷阱,吸引投资者购买定价过高的股票,投身过度竞争的产业。..
《投资者的未来》粉碎了传统理念,为那些力图在长期成为赢家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选择股票的框架。尽管科技创新刺激了经济增长,但它对投资者却不那么“友善”。看看那些在低速发展甚至萎缩下滑的产业中拥有数十年历史的历久弥坚的老公司,它们提供的投资收益超过了“勇猛进取”的后来者。许多被认为已经过时的产业部门(比如铁路和石油)事实上击败了市场。
投资者必须对增长的另一面——“增长率陷阱”保持警醒。
目录
推荐序
序言
第一部分 揭开增长率陷阱的面纱.
第1章 增长率陷阱
第2章 创造性的毁灭还是创造被毁灭
第3章 历久弥坚:寻找旗舰企业
第4章 增长并不意味着收益:投资快速增长部门的误区
第二部分 对新事物的高估
第5章 泡沫陷阱:如何发现并规避市场狂热
第6章 投资新中之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第7章 资本贪婪者:作为生产力创造者和价值毁灭者的科技
第8章 生产效率与利润:在失败的行业中取胜
第三部分 股东价值的源泉
第9章 把钱给我:股利、股票收益和公司治理
第10章 股利再投资:熊市保护伞和收益加速器
第11章 利润:股东收益的基本来源
第四部分 人口危机和未来全球经济强国的转变
第12章 过去仅仅是个序幕吗?股票的过去和将来
第13章 不能被改变的未来:即将到来的老龄化浪潮
第14章 克服老龄化浪潮:哪些政策有效,哪些政策无效
第15章 全球化解决方案:真正的新经济
第五部分 投资组合策略
第16章 全球市场与世界投资组合
第17章 未来策略:D-I-V指标
附录A 标准普尔500指数原始公司的完整历史和收益
附录B 标准普尔500指数原始公司的收益
注释
致谢
译者后记
0
keyuan8于2007-06-27 22:12发表跟帖:
--------------------------------------------------------------------------------------------------
★视野决定成就――读书有感
【 原创:carman 2006-04-17 21:53 西游记 浏览/回复:6252/51】
视野决定成就――读书有感
一个人的成就和他的视野的宽度深度和维度高度相关,尤其是历史和哲学的视野。
例如股市中,如果你观察价格运动的视野在于分时图和日K线,你的成就也就止于此地,成就高些的看到了月线和季线,也算是了不起了,但是如果你熟悉近两三百年的经济历史,熟悉这之间不同标的的价格运动起伏和发生的背景和规律,那么你的视野就会将你带到一个K线交易者无法企及的高度,就像蜉蝣和人类的区别。
人类的本性不变,行为模式就永远不会改变,经济学中最关键的基本因素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它完全压倒了那些次要的或随机的事件。
投机象山岳一样古老,研究前人的投资或投机历程具备极大的价值,可以看作是智慧的传承,聪明的人看到别人的教训而进步,愚笨的人看到自己的教训而进步。
投资或投机是门经验的艺术,所以有人说如果你在股市中呆了三十年,那么你一定很富有,因为你有了别人没有的经验,从牛到熊再到牛的经历足以使人成熟,而对于没有此种经历的人来说前方永远都有未交的学费需要支付。资本越大交的越多。因为字面上的贪婪和恐惧在你心中没有留下烙印,等你经历过才知道如此疯狂牛市中的贪婪竟然是如此的“正常”的反应,因为你承受不了空仓的痛苦。如此惨烈的熊市下跌中恐惧是如此“正常”的反应,因为你承受不了持仓的恐惧。
跳出当前的走势,学历史,才会使自己有一种超越迷茫的感受,看到以前自己没法看到的风景。登高望远,望尽天涯路,未来也只是过去的映射。
大道至简,这就是我读到罗杰斯十八年一个商品周期时的感受,超越令人迷惑的遍及全世界的各项因素,简单的供求决定了商品周期的存在。十八年一个周期,K线交易者永远无法理解。只有有历史和哲学素养的人才能够理解。
【 · 原创:carman 2006-04-17 22:49 】
索罗斯的反射状态,并不经常出现,只会出现在转折之点,因为正反馈的循环的结局都是崩溃。
我的理解,证券市场对外在环境的感应可以分为高度相关,轻度相关和基本不相关。正常的高度相关股市可以对外在的变化作出同步的反应,这时效率很高,可以应用多数投资理论进行投资。而轻度相关的股市有一部分变得有效,另一部分还处于混沌之中,这时投资是一种正确的认识加运气的过程,也最痛苦。因为这次赢不能保证下次理论还有效。基本不相关就最简单,那就是酬码游戏,奉行的是丛林法则。
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市场对外界怎样反映,才能决定你的投资策略。
【 · 原创:股侠 2006-04-17 23:03 】
量子基金创始人之一、环球旅行投资家吉姆.罗杰斯言简意赅的投资哲理,都是感从心来、实践出真知。
1.勤奋。
“我并不觉得自己聪明,但我确实非常、非常、非常勤奋地工作。如果你能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就有成功的可能”。这一点,索罗斯也加以证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索罗斯说,“罗杰斯是杰出的分析师,而且特别勤劳,一个人做六个人的工作”。
评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也要注意看“场所”。勤奋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每次行动之先,是慎密的思考和研究:是“精打细算之后准确地出击”!
2.独立思考。
“我总是发现自己埋头苦读很有用处。我发现,如果我只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行事,既容易又有利可图,而不是要别人告诉我该怎么做。”罗杰斯从来都不重视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家。他认为,这些人随大流,而事实上没有人能靠随大流而发财。“我可以保证,市场永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评价:“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成功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是政府所引导的,也不是任何咨询机构所能提供的,必须自己去寻找。”-吉姆-罗杰斯
3.别进商学院。
“学历史和哲学吧,干什么都比进商学院好;当服务员,去远东旅行。”罗杰斯在哥伦比亚经济学院教书时,总是对所有的学生说,不应该来读经济学院,这是浪费时间,因为算上机会成本,读书期间要花掉大约10万美元,这笔钱与其用来上学,还不如用来投资做生意,虽然可能赚也可能赔,但无论赚赔都比坐在教室里两三年,听那些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的“资深教授”对此大放厥词地空谈要学到的东西多。
评价: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专业知识,更主要的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行为能力。哲学能使人聪明,而历史使人温故而知新,更加明智。
4.绝不赔钱法则。
“除非你真的了解自己在干什么,否则什么也别做。假如你在两年内靠投资赚了50%的利润,然而在第三年却亏了50%,那么,你还不如把资金投入国债市场。你应该耐心等待好时机,赚了钱获利了结,然后等待下一次的机会。如此,你才可以战胜别人。”“所以,我的忠告就是绝不赔钱,做自己熟悉的事,等到发现大好机会才投钱下去。”
评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打无准备之仗!
5.价值投资法则。
如果你是因为商品具有实际价值而买进,即使买进的时机不对,你也不至于遭到重大亏损。“平常时间,最好静坐,愈少买卖愈好,永远耐心地等候投资机会的来临。”“我不认为我是一个炒家,我只是一位机会主义者,等候机会出现,在十足信心的情形下才出击”罗杰斯如是说。
评价:“错过时机”胜于“搞错对象”:不会全军覆没!当然,最好是恰到好处契准目标!
6.等待催化因素的出现。
市场走势时常会呈现长期的低迷不振。为了避免使资金陷入如一潭死水的市场中,你就应该等待能够改变市场走势的催化因素出现。
评价:“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耐心等待时机和契机!
7.静若处子法则。
“投资的法则之一是袖手不管,除非真有重大事情发生。大部分的投资人总喜欢进进出出,找些事情做。他们可能会说‘看看我有多高明,又赚了3倍。’然后他们又去做别的事情,他们就是没有办法坐下来等待大势的自然发展。”罗杰斯对“试试手气”的说法很不以为然。“这实际上是导致投资者倾家荡产的绝路。若干在股市遭到亏损的人会说:‘赔了一笔,我一定要设法把它赚回来。’越是遭遇这种情况,就越应该平心静气,等到市场有新状况发生时才采取行动。”
评价:一旦出击,就静待佳音,放手不管;遭遇不顺,马上休息。
----------------------------------------------------------------------------------------------------
相当精彩,收藏了。
0
keyuan8于2007-06-27 16:02发表跟帖:
--------------------------------------------------------------------------------------------------
看过许多书,认为:彼得林奇的《在华尔街的崛起》一书是一本易读的好书。买了几乎市面上所有有关巴菲特的书,但是感到真正有深度的不多,还是SOSME的研究更有深度。也读了凯恩斯的书,对其大起大落不感兴趣。索罗斯的《金融炼金术》是本好书,但是太深奥,其哲学思想相当深刻。最近读了《对冲基金风云录》感到写得不错。《股票作手回忆录》也是一本好书,倒不是对其的投机技巧等方面感兴趣,而是对其对人性的分析感兴趣,这是一本比较接近现实的操盘手的书,和目前中国市场的大户思想相当接近,这也是一本风险教育的好书。《大投机家》正在看。总之,看了各类投资投机大家的书后,都深有体会。我认为不能够拘泥于某派的风格,而应当能够去粗取精,将各派的精华吸收消化,然后再升华到理论来指导实践更好。
看书后的总结:高超的投资家是那些在机会来临时敢于冒险去赚大钱的人。他们同时又是能够在总体上把握住大势的人,善于控制风险与规避风险的人。最终,每个人必须形成适应自己心理风格的操作原则与操作系统,这是保证稳定盈利的根本。
0
唯道于2007-06-27 15:33发表跟帖:
--------------------------------------------------------------------------------------------------
读史:《1929年大崩溃》、《沸腾的年代》、《贼巢》、《门口的野蛮人》、《诚信的背后》
《道路与梦想》感觉不错,王石及其万科最早是在北京的顺义看到的,虽然地处郊区,但是软件服务不错,这个公司应该有发展,这几年在股市中得到验证。该不仅表现了王石及万科的成长,更使你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开放的最前沿-深圳,第一批创业人的发展。成功的人有大环境的原因,更多的是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更多的是自己的开拓和勇气,更多的是长远的眼光,看的远心胸坦荡。
世界是平的 作者:(美)托马斯·弗里德曼 著
friedman对世界全球化和平坦化的趋势做了深刻的阐述. 在这种我们切身感受到的趋势中,friedman从国家,社会,个人,公司等多个角度做了剖析,尤其是对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定位,发展做了比较全面的刻画. 很多时候,自己从各个方面能够感受到这种趋势,但friedman的书给了我清晰的概念和思路.
0
冬冬宝于2007-06-27 07:48发表跟帖:
--------------------------------------------------------------------------------------------------
《逆向思考的艺术》,汉莱顿.尼尔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庞
《查理.芒格传》,珍妮特.洛尔
0
狂想的窝牛于2007-06-27 06:41发表跟帖:
--------------------------------------------------------------------------------------------------
一轮牛市总能催生大批的价值投资者
没有合理的头寸,坚持就是自我毁灭
牛市过后所有的都烟消云散
“因为他们无意中吸收了各式各样的想法和投资观念,但多年下来已证明代价太过昂贵”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正确或者错误的投资观念
祝各位好运
0
sosme于2007-06-27 00:54发表跟帖:
--------------------------------------------------------------------------------------------------
★视野决定成就――读书有感
【 原创:carman 2006-04-17 21:53 西游记 浏览/回复:6252/51】
视野决定成就――读书有感
一个人的成就和他的视野的宽度深度和维度高度相关,尤其是历史和哲学的视野。
例如股市中,如果你观察价格运动的视野在于分时图和日K线,你的成就也就止于此地,成就高些的看到了月线和季线,也算是了不起了,但是如果你熟悉近两三百年的经济历史,熟悉这之间不同标的的价格运动起伏和发生的背景和规律,那么你的视野就会将你带到一个K线交易者无法企及的高度,就像蜉蝣和人类的区别。
人类的本性不变,行为模式就永远不会改变,经济学中最关键的基本因素是如此强大,以至于它完全压倒了那些次要的或随机的事件。
投机象山岳一样古老,研究前人的投资或投机历程具备极大的价值,可以看作是智慧的传承,聪明的人看到别人的教训而进步,愚笨的人看到自己的教训而进步。
投资或投机是门经验的艺术,所以有人说如果你在股市中呆了三十年,那么你一定很富有,因为你有了别人没有的经验,从牛到熊再到牛的经历足以使人成熟,而对于没有此种经历的人来说前方永远都有未交的学费需要支付。资本越大交的越多。因为字面上的贪婪和恐惧在你心中没有留下烙印,等你经历过才知道如此疯狂牛市中的贪婪竟然是如此的“正常”的反应,因为你承受不了空仓的痛苦。如此惨烈的熊市下跌中恐惧是如此“正常”的反应,因为你承受不了持仓的恐惧。
跳出当前的走势,学历史,才会使自己有一种超越迷茫的感受,看到以前自己没法看到的风景。登高望远,望尽天涯路,未来也只是过去的映射。
大道至简,这就是我读到罗杰斯十八年一个商品周期时的感受,超越令人迷惑的遍及全世界的各项因素,简单的供求决定了商品周期的存在。十八年一个周期,K线交易者永远无法理解。只有有历史和哲学素养的人才能够理解。
【 · 原创:carman 2006-04-17 22:49 】
索罗斯的反射状态,并不经常出现,只会出现在转折之点,因为正反馈的循环的结局都是崩溃。
我的理解,证券市场对外在环境的感应可以分为高度相关,轻度相关和基本不相关。正常的高度相关股市可以对外在的变化作出同步的反应,这时效率很高,可以应用多数投资理论进行投资。而轻度相关的股市有一部分变得有效,另一部分还处于混沌之中,这时投资是一种正确的认识加运气的过程,也最痛苦。因为这次赢不能保证下次理论还有效。基本不相关就最简单,那就是酬码游戏,奉行的是丛林法则。
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市场对外界怎样反映,才能决定你的投资策略。
【 · 原创:股侠 2006-04-17 23:03 】
量子基金创始人之一、环球旅行投资家吉姆.罗杰斯言简意赅的投资哲理,都是感从心来、实践出真知。
1.勤奋。
“我并不觉得自己聪明,但我确实非常、非常、非常勤奋地工作。如果你能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就有成功的可能”。这一点,索罗斯也加以证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索罗斯说,“罗杰斯是杰出的分析师,而且特别勤劳,一个人做六个人的工作”。
评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也要注意看“场所”。勤奋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每次行动之先,是慎密的思考和研究:是“精打细算之后准确地出击”!
2.独立思考。
“我总是发现自己埋头苦读很有用处。我发现,如果我只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行事,既容易又有利可图,而不是要别人告诉我该怎么做。”罗杰斯从来都不重视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家。他认为,这些人随大流,而事实上没有人能靠随大流而发财。“我可以保证,市场永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评价:“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成功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是政府所引导的,也不是任何咨询机构所能提供的,必须自己去寻找。”-吉姆-罗杰斯
3.别进商学院。
“学历史和哲学吧,干什么都比进商学院好;当服务员,去远东旅行。”罗杰斯在哥伦比亚经济学院教书时,总是对所有的学生说,不应该来读经济学院,这是浪费时间,因为算上机会成本,读书期间要花掉大约10万美元,这笔钱与其用来上学,还不如用来投资做生意,虽然可能赚也可能赔,但无论赚赔都比坐在教室里两三年,听那些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的“资深教授”对此大放厥词地空谈要学到的东西多。
评价: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专业知识,更主要的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行为能力。哲学能使人聪明,而历史使人温故而知新,更加明智。
4.绝不赔钱法则。
“除非你真的了解自己在干什么,否则什么也别做。假如你在两年内靠投资赚了50%的利润,然而在第三年却亏了50%,那么,你还不如把资金投入国债市场。你应该耐心等待好时机,赚了钱获利了结,然后等待下一次的机会。如此,你才可以战胜别人。”“所以,我的忠告就是绝不赔钱,做自己熟悉的事,等到发现大好机会才投钱下去。”
评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打无准备之仗!
5.价值投资法则。
如果你是因为商品具有实际价值而买进,即使买进的时机不对,你也不至于遭到重大亏损。“平常时间,最好静坐,愈少买卖愈好,永远耐心地等候投资机会的来临。”“我不认为我是一个炒家,我只是一位机会主义者,等候机会出现,在十足信心的情形下才出击”罗杰斯如是说。
评价:“错过时机”胜于“搞错对象”:不会全军覆没!当然,最好是恰到好处契准目标!
6.等待催化因素的出现。
市场走势时常会呈现长期的低迷不振。为了避免使资金陷入如一潭死水的市场中,你就应该等待能够改变市场走势的催化因素出现。
评价:“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耐心等待时机和契机!
7.静若处子法则。
“投资的法则之一是袖手不管,除非真有重大事情发生。大部分的投资人总喜欢进进出出,找些事情做。他们可能会说‘看看我有多高明,又赚了3倍。’然后他们又去做别的事情,他们就是没有办法坐下来等待大势的自然发展。”罗杰斯对“试试手气”的说法很不以为然。“这实际上是导致投资者倾家荡产的绝路。若干在股市遭到亏损的人会说:‘赔了一笔,我一定要设法把它赚回来。’越是遭遇这种情况,就越应该平心静气,等到市场有新状况发生时才采取行动。”
评价:一旦出击,就静待佳音,放手不管;遭遇不顺,马上休息。
0
sosme于2007-06-24 23:46发表跟帖:
--------------------------------------------------------------------------------------------------
小弟君好帖做个记号:好书推荐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209873&Data=S&Tid=548577
0
石中火于2007-06-13 11:33发表跟帖:
--------------------------------------------------------------------------------------------------
我的观点已经表达明确。再说下去就是跑题加抬杠了。就此打住。
0
yyyyy78428于2007-06-13 11:27发表跟帖:
--------------------------------------------------------------------------------------------------
主管倾向是一码事,但是个人仍旧不主张推荐柏杨版通鉴
理由还是那个,读一本刚过英语四级的投机操盘手翻译格雷姆书会是什么样?老实说天涯很多谈资治通鉴的帖子也不必柏杨版差。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市面上好书很多,资治通鉴本身并不是唯一的,柏杨版更不是唯一的,何况柏杨版如此厚,读了要花多少时间?如果有时间不妨读一些更专业的书,甚至古文版
如果没时间上天涯看一些通鉴的帖子就可,也不比柏杨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