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公司研究:民生、招商及其它上市银行(2007-03-21 转多彩)

09-01-22 18:09 4424次浏览
sosme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sosme于2007-03-21 22:42发表主帖:
--------------------------------------------------------------------------------------------------
特别声名: (1) 本帖只代表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2) 作者本人是“民生银行”的长期投资人,请读者在阅读本文时将作者的这种身份考虑进去以免形成误导; (3)特别强调:要尽量避免为好公司支付过高价格的风险。 一、历史记录:2000年上市以来总体表现不错 1:基本指标
600016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股东权益总股本(亿股)分红(送转股)
19990.17 1.11 15.31 13.80
20000.25 3.47 7.16 697.15 51.27 17.30 10转增3股派2元(含税)
20010.29 2.41 11.91 1388.98 54.25 22.49 10送1.5股派0.7元(含税)
20020.32 2.90 11.02 2462.81 60.04 25.87 10送2转增1股派0.60元(含税)
20030.38 2.66 14.42 3610.64 96.50 36.25 10送2转增1.5股派1.2元(含税)
20040.39 2.49 15.79 4453.99 129.07 51.84 10送2股派0.70元(含税)
20050.37 2.13 17.48 5571.36 154.59 72.59 第三季度:10转增1.55股(股改);本年度分配:10送1.5转增2.5股派0.5元(含税)
20060.38 1.90 19.85 7004.49 193.05 101.67 10转增1.9
2:业务指标
600016存款总额(亿)存款总额增长率(%)贷款总额(亿)贷款总额增长率(%)主营收入主营收入增长率(%)净利润(亿)净利润增长率(%)
19992.35
2000527.15375.9427.10 4.2982.55%
20011045.9498.41%735.6495.68%51.20 88.93%6.4650.58%
20021847.0576.59%1283.4674.47%72.14 40.90%8.9238.08%
20032746.4449.67%2017.7357.21%120.37 66.86%13.9155.94%
20043800.4438.36%2883.6242.91%162.40 34.92%19.6841.48%
20054888.3328.63%3780.72 31.11%216.58 33.36%26.7335.82%
20065833.1519.33%4474.47 18.35%288.4233.17%38.3243.36%
3:其它指标
600016资本充足率(平均值)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存贷比(%)
20038.62(7.87)6.43 1.29(1.60)65.20(64.09)
20048.59(7.56)5.04 1.31(1.25)69.20(69.55)
20058.26(8.24)4.80 1.28(1.36)65.56(69.91)
20068.12(7.95)4.35 1.23(1.23)69.72(69.37)
二、关于银行估值:这是个很有争议的话题,但对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这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此帖将就此进行持续的研究探讨,这里先谈两个给我深刻印象的案例: 1、民生银行的增发:由于民生银行的增发采用竞价的方式、“市场化”的色彩颇浓,所以这个增发价格(9.08元/股)具有参考意义:(以2006年的年报数据为基准)
PBPE
增发前4.7824.54
增发后(股本摊薄)2.9529.45
这个价格也是国内最大两家保险公司人寿、平安对民生银行的报价,一年以前民生银行的价格还在4元左右徘徊,而今天的3倍PB几乎已成上市银行的价值底线,人寿、平安与市场先生谁会更具有理性呢?银行的好日子还会持续多久呢? 2、汇丰银行对美国HI的收购(资料来源:林森池的《投资王道》):HI是美国一家个人信贷财务公司,业务包括地产按揭,信用卡业务、无抵押贷款、消费者贷款、消费品(如汽车,家庭用品)分期付款及保险服务;在美国拥有相当大的网络(分行超过1,300家),在加拿大及英国亦有业务。2000年网络股爆破后、加上911事件令经济逆转、坏帐率上升导致HI身处困境,在2003年3月汇丰银行用148亿美元买入HI,收购价是HI账面值的3倍,以收购价148亿美元计算,即100亿美元的收购代价是无形资产,并没有资产来支持的。有客户资源、强大网络的银行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值3倍PB,那拥有同样客户资源、强大网络的优秀银行又该价值几何呢? 三、民生银行2006年年报印象: 1、赢利能力持续提升:净资产收益率逐年攀升,考虑期间还有可转债的发行,这种稳步提升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更难能可贵了,这是我最喜欢的财务特征,不只是民生银行大多数的上市银行都有这个特征,整个行业呈现繁荣之势。 2、资本充足率几乎已到极限,股本融资的压力很大,最近的A股增发已基本完成、如果H股的IPO今年能够完成将彻底解决资本充足率的压抑。另不良贷款率控制良好。 3、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初现: (1)基金管理公司 (2)金融租赁公司 (3)同业收购 可以预期未来进入信托、保险领域的计划也在酝酿之中,不过“金融控股”到底是美酒还是毒药呢? 银行业一直是我投资的重点之一,也一直想开个帖整理我收集的大量相关资料,今天草草开个头,相关的探讨将持续进行,本帖除了民生银行外还将研究其它上市银行,其实在银行业内进行比较分析更有效率。 欢迎大家提供相关资料、更欢迎大家提供精彩观点。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34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sosme

09-01-22 18:09

0
panme于2008-04-04 19:21发表跟帖:
  --------------------------------------------------------------------------------------------------
  民生银行年报点评
来源:招商证券
4季度资产负债扩张全面放缓,盈利符合预期。截至2007年末,公司资产总额达9198亿元,同比增长27%;存款总额达6712亿元,同比增长15%;贷款总额(含贴现)达5550亿元,同比增长18%。从账面看,贷款、总资产、存款和负债的帐面余额比3季度均略有下降。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63.35亿元,同比增长65.3%;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48元,全面摊薄每股收益0.44元,完全符合预期。增长的最大驱动力来自规模扩张和拨备压力下降。

􀂉 专业化营销和管理优势对盈利的贡献初见端倪。07年净利差2.65%,同比提高了20个基点,较前3季度提高了7个基点。07年存贷利差4.61%,同比提高了98个基点。存贷利差的扩大幅度远高于浦发银行。我们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公司06年开始的公司银行事业部改革。改革成效的另一体现是中间业务的持续高增长。成本收入比46.26%,同比下降6.24个百分点,但在同业中依然较高。预计08年该比率有望降到略高于40%的水平。

􀂉 不良贷款余额反弹,须密切关注后续走势。截至2007年年末,公司五级分类不良贷款率为1.22%,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但是不良贷款余额有所反弹。期末不良贷款余额67.73亿元,较年初增加8.80亿元,主要是次级和可疑类有所增加。而且公司对不良贷款核销力度已经加大。由于不良贷款余额反弹,而且4季度拨备计提力度较小,期末拨备覆盖率113.1%,较中期下降了5.0个百分点。我们判断年末不良贷款反弹一方面是由于4季度对按揭贷款实施更加严格的评判标准,增加了4亿多元账面不良贷款,其次与4季度放贷较少有关,但这些因素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释不良贷款反弹问题,仍需要我们后续密切关注。

􀂉 紧缩环境下的风险提示:信贷紧缩不仅会导致不良贷款问题,还使公司的流动性管理压力较大,体现在存贷比较高,流动性缺口大幅增加等方面。公司的房地产建筑业贷款占比略有上升,在房地产市场紧缩调控的环境下也是值得警惕的。

􀂉 改革成效将逐步显现,维持强烈推荐评级。民生银行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先行者。民生银行的执行力强,事业部制改革在国内同业中做得最早,最为彻底。根据公司的改革步骤和改革进展,我们预计改革的成效在09年会较为显著,大约到2010年有望全面实施事业部制。我们略调整了未来两年利差的预期,上调每股收益至0.71/0.96元(原为0.67/0.92元),不含海通证券股权处置因素。目前08年pe和pb只有19.6和3.4倍,对于在制度上有望取得突破性变革的高成长银行,我们认为这一估值较安全,而且从市场面看,小非减持压力在逐步弱化。维持强烈推荐的评级,相应略上调目标价至20.5-21.2元,对应08年29-30倍的pe。

sosme

09-01-22 18:09

0
panme于2008-04-04 19:20发表跟帖:
  --------------------------------------------------------------------------------------------------
  民生银行年报点评
来源:申万证券
1、年报显示公司业绩平稳增长。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39.7%,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33%,拨备前利润增长54%,净利润增长68.6%。公司提出了每10股派送红股2股及现金股利0.5元的分配方案。

2、存贷款利差迅速扩大、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的大幅增长,以及信贷成本的降低使民生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稳步提高。尤其是利差方面,130个基点的平均贷款利率提高带来了98个基点的存贷利差扩大。公司的营业费用增长依然较快,成本收入比由上一年小幅下降至46.26%,与同业的快速下降形成鲜明对比,并导致指标最终远高于同业平均水平。接近70%的员工薪酬增长是营业费用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3、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一升一降。由于拨备数额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因此拨备覆盖率仅小幅上升至113%。

4、民生银行是我们近期最为看好以及重点推荐的品种。我们认为公司的吸引力在于业绩增速将回到行业前列、成本收入比具有较大下降空间、事业部制改革给公司业务发展可能带来巨大效用、综合化经营以及国际化上的提前布局、海通股权出售的一次性收益为公司业绩增添亮点。不考虑一次性收益,预计公司08、09年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0%和30%,目前股价对应08年21倍pe、3.6倍pb,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建议投资者积极配置。

sosme

09-01-22 18:09

0
panme于2008-04-04 19:19发表跟帖:
  --------------------------------------------------------------------------------------------------
  民生银行2007年报点评
来源:海通证券

民生银行2007年利润增长在中型银行为中流水平。民生银行2007年净利润增长65%,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生息资产的增长贡献26%,利差的扩大贡献13%,信贷成本的下降贡献11%......

民生银行2007年利润增长在中型银行为中流水平。民生银行2007年净利润增长65%,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生息资产的增长贡献26%,利差的扩大贡献13%,信贷成本的下降贡献11%。民生银行的业绩增长中在中型银行为中流水平。

利润增速明显高于规模的增长,增长质量提高。2007年民生银行的存贷款规模的增速都较往年有所下降,但利润的增速为历史较高水平。原因是法定加息和存贷款结构的改善带来的利差的扩大,此外中间业务收入爆发式增长带来的收入贡献上升。从长期看民生银行不断的改革创新将成为其营业收入增长高于行业水平的主要驱动因素。

在业务转型期费用增长压力较大,未来费用收入比下降较为缓慢。07年费用收入比的下降更多的得益于收入的高增长,虽然管理层对未来费用收入比的下降较为乐观,我们认为民生的公司业务转型还在推进期,零售业务发展带来的网点和员工扩张的压力较大,目前上市公司中最高的费用收入比在未来的下降将是较为缓慢的。资产质量的改善低于预期,利润的质量略低的。2007年年末不良资产率为1.22%,虽然同比下降3个基点,但加回净核销影响,不良资产余额上升了18亿元,不良率上升了10个基点。4季度的拨备支出大幅下降,年末拨备覆盖率明显低于招行和浦发,这在一定程度也表明其2007年的利润的质量是要略低的。

创新能力优秀,业务转型收获逐渐体现。未来民生银行通过支出增长下降释放利润的空间较小。民生利润的增长将主要由营业收入来驱动,对事业部改革、零售业务的成效和综合经营的推进对业务收入的贡献,在2008年投资者可能需要等待。从短期来看,可能的城商行并购、海通股权处置、对ucbh并购的进展和大小非股东进一步的减持,将成为股价波动的决定因素。全年利润增速将在50%左右,建议“增持”。民生的公司金融事业部改革距离收获期还有一定的时间,但它的持续创新能力在上市银行中处于领先的水平,长期增长潜力较大,目前估值相对合理,给予“增持”评级。我们认为在金融股2008年估值水平将有所下降(参见之前的报告),我们下调民生银行6个月目标价为16元。
sosme

09-01-22 18:09

0
panme于2008-04-04 19:19发表跟帖:
  --------------------------------------------------------------------------------------------------
  民生银行年报点评
来源:光大证券
根据年报,我们看到民生银行2007年规模扩张的速度出现下滑,特别是4季度在存款和贷款方面都出现负增长。其中贷款的增长主要与宏观信贷调控有关,而民生银行正积极压缩票据贴现规模,提高商业贷款比重。相对来说,存款增速的下滑更具有负面指针意义。并且从对公活期存款增速明显高于定期判断,该行新增存款质量有下滑迹象。

资产质量释放负面信号。2007年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7.73亿元,比2006年增长23%。根据我们的测算,2007年新增不良贷款规模达到20.63亿元,比2006年有明显增长。该行2007年4季度的拨备计提力度远小于预期。若2008年之后的年度新增不良贷款保持在目前水平,预计该行的拨备覆盖率将保持在118%左右,远低于我们之前155%左右的预测。

大手笔投入之下零售转型初见成效。我们认为,虽然以上负面信息并不能对民生银行的快速增长态势构成根本威胁,但反映了该行“精英主义”经营路线的局限性已经日益明显。有鉴于此,2007年民生银行继续通过人员和网点上的大力投入来推动零售转型,并在个贷业务和银行卡业务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个人业务收入占比也因此有所提高。但由于此项占比仍不足16%,要实现零售转型还任重道远。

维持“增持”评级但略微调低目标价。预测2008年民生银行净利润将增长59%左右,对应的eps为0.70元。维持“增持”评级,但将6个月目标价略微调低至18.90元。
sosme

09-01-22 18:09

0
panme于2008-04-04 19:17发表跟帖:
  --------------------------------------------------------------------------------------------------
  民生银行年报点评
来源:国金证券
业绩点评

民生银行07年业绩同比增长67.3%,业绩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公司年报10送转3股,10派现0.5元。业绩增长的主要来源为:规模增长。规模增长对业绩的贡献率为38.4%。在生息资产中,贷款、投资和同业的同比增长分别为24.0%、17.8%和36.3%。我们预期08年公司的贷款增长为17.5%。

净息差

净息差扩大对业绩增长的贡献率为20.5%。按照我们的季度移动平均计算方法,公司的07年净息差为2.74%,比06年扩大了14个基点,其中存贷差扩大了30个基点(按照公司公布的统计口径,存贷差和扩大了37个基点)、债券收益率和同业资产收益率分别比年初提高了51和62个基点。在我们的盈利模型中,我们预期08年净息差提高9个基点。

拨备

拨备水平下降对业绩的贡献率为19.9%。公司07年的信贷成本为0.4%,比年初下降了7个基点。公司07年不良贷款率为1.22%,覆盖率113.1%,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水平。我们预计公司08年的不良率为1.18%,信贷成本保持稳定。

业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08-09年的eps分别为0.692元和0.935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8.2%和35.1%。在我们的预测中,我们并未考虑海通股权转让收益。海通股权的转让收益虽然为一次性收益,但是他增强了公司的财务弹性。

战略转型和事业部改革

综合性经营战略以及事业部改革的成功与否是决定民生银行未来能否领先同业的关键因素。对于战略转型,我们一直强调中型银行主要以战略领先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国银行业一定是建立在“大金融”的框架下,综合经营是未来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综合经营战略上,我们认为民生银行走到了同业的前列。对于事业部改革,目前除了上海分行和北京分行外,其他分行的事业部改革的雏形基本完成。由于事业部改革涉及到分行的利益再分配以及内部考核激励体系的重新建立,其执行效果有待观察。从内部管理的角度讲,民生在改革力度方面走到了同业的前列,关键要看其执行力度以及执行效果。

投资建议

从推荐历史看,民生银行是我们06年的重点推荐品种,07年我们并未把民生银行作为重点推荐的品种,主要是因为07年是公司战略转型以及内部改革的元年,我们需要观察其改革步骤。我们相信,市场会逐步体会到民生银行改革对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在前期的行业报告中(《08年银行股的投资机会在那里》2008年2月26日),我们已经将民生银行作为近期的重点推荐品种。我们维持民生银行的“买入”评级,目标价格为18.69元,相当于27x08pe以及20x09pe。

sosme

09-01-22 18:09

0
panme于2008-04-04 19:12发表跟帖:
  --------------------------------------------------------------------------------------------------
  SOSME君目前还是不是民生的长期股东?对民生还关心吗?
sosme

09-01-22 18:09

0
panme于2008-04-04 19:03发表跟帖:
  --------------------------------------------------------------------------------------------------
  期待SOSME君对民生银行的年报分析?
sosme

09-01-22 18:09

0
sosme于2008-03-15 21:45发表跟帖:
  --------------------------------------------------------------------------------------------------
  浦发银行:62.9亿应付薪酬疑似秘密准备
2008年03月15日  

■策划 《红周刊》编辑部 统筹 江涛
执笔 红周刊特约作者 飞雪漫天

编者按:又是一年“3·15”。本期杂志的发表时间正逢“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到来,消费者权益又一次被广大社会所重视。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者权益如何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呢?在陷阱、迷雾四处遍布的证券市场中,我们需要一双怎样的火眼金睛才能使投资者权益尽量少受伤害?

资深财务专家飞雪漫天对一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深入解析,让我们看到了市场上不易察觉的另一面。当年他七问长安汽车(爱股,行情,资讯)的业绩造假,今朝又将矛头对准了蓝筹股之一的浦发银行(爱股,行情,资讯)。

与长安汽车不同的是,浦发银行不一定在粉饰利润,更可能在隐瞒利润。其62.9亿元巨额职工薪酬计提事项到底是巨额拖欠员工工资,还是通过巨额计提虚增成本费用、人为操纵利润的一种财务手段?其计提金额之大、跨越时间之长(至少涉及自2004年以来的多个会计年度),迄今罕见!其计提依据何在?而这种对浦发银行历年经营业绩、股东权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为何在浦发银行历年董事会报告和相关公告中却均未作披露?为何巨额计提款项长期隐含在与应付薪酬无关的其他项目下?公司的诚信问题是否需要打个问号?管理层的监管是否还不够到位?

在2008年的证券市场中,要想更好地维护“三公”原则,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对于银广夏、长安汽车那样粉饰利润和净资产的现象需要打假,对于浦发银行这类隐瞒利润的现象是否更需要打假呢?我们相信,浦发银行不会是采取这种做法的惟一一家上市公司,也不会是最后一家,《红周刊》将继续对此事的进展保持高度关注。

应付职工薪酬余额:62.9亿元!人均账面工资结余44.93万元!这惊人的数字是真实还是虚幻?没错,这不是天方夜谭!第一次浏览浦发银行( 600000 )2007年度财报,最感惊诧的莫过于这一数字,以至于笔者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

浦发银行2008年2月底公布的2007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年末应付职工薪酬余额62.9亿元,2007年末公司员工1万4千人,人均工资结余高达44.93万元!

而根据该公司2007年度现金流量表,2007年该公司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5亿元,这其中包括了为职工支付的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及其他福利性支出,剔除福利性支出(以实发工资65%计),当年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约为21.21亿元。因此,其年末应付职工薪酬余额相当于该行当年实际发放给员工工资总额的2.97倍!或者说,其应付薪酬余额可以供该公司向全体员工发放近3年的工资。

显然,这笔巨额应付职工薪酬不是一般的应付薪酬结余,而是另有安排。这笔巨额应付职工薪酬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该公司为何计提如此巨额应付款项?计提的依据是否充分?

62.9亿元应付薪酬的前世今生

浦发银行2007年度资产负债表显示,应付职工薪酬年末余额62.9亿元、年初余额40.3亿元,因此,年末余额较期初增加22.6亿元。由此可见,在62.9亿元的应付薪酬中,22.6亿元是由当年计提产生,40.3亿元则是历年累积形成的。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该公司历年的财务报表上并没有反映曾计提过巨额应付职工薪酬!该公司2006年的年报列示的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余额分别为3.33亿元和0.07亿元,二者合计仅为3.4亿元,较之于该公司2007年度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酬年初数(2006年末)余额40.3亿元,相差36.9亿元。而公司2007年一季度报表上的年初数仍然为3.4亿元,直到2007年中期报表中,该应付款项才显示为40.3亿元。为何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呢?

通过比较2007年报表期初数与2006年报表期末数负债类项目发现,“其他应付款”2007年报该项目期初余额(32.2亿元)较2006年报期末余额(69.1亿元)减少了36.9亿元。由此判断,浦发银行在编制07年报表时,将原在“其他应付款”项目下的36.9亿元,调整到“应付职工薪酬”项目,使“应付职工薪酬”由原来的3.4亿元变为40.3亿元。

由此可见,浦发银行以前历年计提的大量应付职工薪酬并没有直接在“应付工资”科目核算,而是主要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遗憾的是,在该公司历年报表附注“其他应付款”的注释中,均未说明该项目下包含的应付职工薪酬及具体的金额。因此无法从其财务报告中了解该公司各年实际提取的应付职工薪酬情况。

笔者注意到,该公司自2004年以来,所得税实际税负率(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远高于33%的法定税率。2004~2006年的所得税实际税负率分别高达38.9%、41.2%和44.4%。报表解释所得税负率较高的原因是由于大量的不得在税前列支的费用所致。笔者认为,这些不能在税前列支的费用很可能与该公司计提的巨额职工薪酬有关。

假定这些不能在税前列支的费用均为计提的应付薪酬,则根据其历年的利润总额与实际的所得税费用,可以大致计算出其2004~2006年各年计提而增加的应付职工薪酬分别为5.51亿元、10.57亿元和20.87亿元,三年合计计提额36.95亿元。

因此,如果笔者上述分析正确的话,那么,该公司2006年末40.3亿元应付职工薪酬余额主要是2004~2006年间大量计提形成的,并由此导致该公司自2004年以来实际所得税税负率大幅上升。

从该公司历年财务报表及其附注分析,该笔巨额计提款项有人为调控公司利润、计提秘密准备之嫌!

sosme

09-01-22 18:09

0
弦外之音于2008-03-13 21:07发表跟帖:
  --------------------------------------------------------------------------------------------------
  我就不清楚了。多写文章多码字就是高手了,很明显从楼主发帖后, 600016 就是不如 600036
sosme

09-01-22 18:09

0
ww54aww于2008-03-05 12:15发表跟帖:
  --------------------------------------------------------------------------------------------------
  在央行紧缩政策的威力下,各大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成为未来盈利能力的关键性因素,近1个月以来闹的沸沸扬扬的上市公司再融资事件根本上也是07年以来紧缩政策的后遗症,民生银行的年报已出,我们看一下其流动性管理的能力如何。

下文是转自北京商报,观点不当之处,诸公请查。
民生银行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0.81元。民生银行( 600016 行情,股吧)2007年度财务报告显示,民生银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117亿元左右,而这一数据在2006年为410亿元,仅仅一年时间两者就相差了500多亿元。
从民生银行财务报表上可以看出,经营性现金流量为负的主要原因在经营性现金流出增加,其中增加比较多的有3项,一是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净增加额为340亿元左右,高于去年190亿元的水平,二是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出资金净增加额480亿元,三是新增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25亿元。另外还有新增的贵金属净增加额4.1亿元。
“存放中央银行净增额增加源自于去年央行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结果,而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出资金增加,则说明可能其向保险、财务公司、证券机构拆出去的量比较大。”西南证券金融业分析师赵君分析说,“这样可以提高收益率。”
但是民生银行为何要将钱大量拆借出去造成经营性现金流量为负呢?“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存款不多,只有采取其他方式。”民生银行董秘办的人员对记者坦诚地说,但他以为“与企业不一样,现金流量的变化对商业银行来说意义不大”。
记者注意到民生银行报表还显示出一个值得关注的指标——存贷比,其2007年存贷比为74.44%,已经逼近监管警戒线75%的指标。
赵君认为,在存贷比接近警戒线时,银行的钱要用出去,又不能发放贷款,要提高收益率,就只好给这部分钱找其他出路,这样就造成大量现金流出。
“民生银行存贷比接近警戒线,一方面说明其暗含流动性风险,一方面说明其资金利用率高。另外,民生银行持有国债等可交易性金融资产量很少,剩下的钱都拆借出去以谋求更大收益,造成现金流量为负,说明其资金链崩得很紧,也存在流动性风险问题。”在了解这一数据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 601988 行情,股吧)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不无担心地表示。
虽然民生银行号称中间业务增长112%,但年报数据显示,民生银行中间收入金额只有27亿元,和息差收入的225亿元相比仍然很小,所以在息差收入仍为银行主要利润来源的时候,银行尽可能多发放贷款,贷款越多收入越多。而当存款不足时,就要用其他收入来尽可能弥补。
据郭田勇介绍,上述弊病可能不仅存在民生银行一家中。“与四大国有银行相比,中小银行的网点不多,吸储能力不足是事实。所以,中小银行要提高收益率只能加大资金利用率。”郭田勇称。
记者还注意到,年报显示,民生银行不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负,其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也为负,主要监管指标中流动性比率为34.94%,低于去年51.42%的水平。
“坦率地讲,银行需提高流动性管理。”赵君最后告诉记者。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