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me于2007-03-21 22:42发表主帖:
| --------------------------------------------------------------------------------------------------
| | 特别声名:
| (1) 本帖只代表个人观点,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
(2) 作者本人是“民生银行”的长期投资人,请读者在阅读本文时将作者的这种身份考虑进去以免形成误导;
|
(3)特别强调:要尽量避免为好公司支付过高价格的风险。
|
|
一、历史记录:2000年上市以来总体表现不错
|
1:基本指标
|
|
2:业务指标
|
|
3:其它指标
|
|
|
二、关于银行估值:这是个很有争议的话题,但对投资者或潜在的投资者这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此帖将就此进行持续的研究探讨,这里先谈两个给我深刻印象的案例:
|
1、民生银行的增发:由于民生银行的增发采用竞价的方式、“市场化”的色彩颇浓,所以这个增发价格(9.08元/股)具有参考意义:(以2006年的年报数据为基准)
|
|
这个价格也是国内最大两家保险公司人寿、平安对民生银行的报价,一年以前民生银行的价格还在4元左右徘徊,而今天的3倍PB几乎已成上市银行的价值底线,人寿、平安与市场先生谁会更具有理性呢?银行的好日子还会持续多久呢?
|
|
2、汇丰银行对美国HI的收购(资料来源:林森池的《投资王道》):HI是美国一家个人信贷财务公司,业务包括地产按揭,信用卡业务、无抵押贷款、消费者贷款、消费品(如汽车,家庭用品)分期付款及保险服务;在美国拥有相当大的网络(分行超过1,300家),在加拿大及英国亦有业务。2000年网络股爆破后、加上911事件令经济逆转、坏帐率上升导致HI身处困境,在2003年3月汇丰银行用148亿美元买入HI,收购价是HI账面值的3倍,以收购价148亿美元计算,即100亿美元的收购代价是无形资产,并没有资产来支持的。有客户资源、强大网络的银行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值3倍PB,那拥有同样客户资源、强大网络的优秀银行又该价值几何呢?
|
|
三、民生银行2006年年报印象:
|
1、赢利能力持续提升:净资产收益率逐年攀升,考虑期间还有可转债的发行,这种稳步提升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更难能可贵了,这是我最喜欢的财务特征,不只是民生银行大多数的上市银行都有这个特征,整个行业呈现繁荣之势。
|
|
2、资本充足率几乎已到极限,股本融资的压力很大,最近的A股增发已基本完成、如果H股的IPO今年能够完成将彻底解决资本充足率的压抑。另不良贷款率控制良好。
|
|
3、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初现:
|
(1)基金管理公司
|
(2)金融租赁公司
|
(3)同业收购
|
可以预期未来进入信托、保险领域的计划也在酝酿之中,不过“金融控股”到底是美酒还是毒药呢?
|
|
银行业一直是我投资的重点之一,也一直想开个帖整理我收集的大量相关资料,今天草草开个头,相关的探讨将持续进行,本帖除了民生银行外还将研究其它上市银行,其实在银行业内进行比较分析更有效率。
|
|
欢迎大家提供相关资料、更欢迎大家提供精彩观点。
|
0
yuhang于2008-06-04 10:33发表跟帖: -------------------------------------------------------------------------------------------------- 银行股开始便宜了 金融、地产、保险追随着国家深远的经济发展潜力。 其它行业的龙头艰难地拼搏,换来的可能只是稍微出色的回报。
0
唯道于2008-06-03 09:34发表跟帖: -------------------------------------------------------------------------------------------------- 招行193亿港元收购永隆银行 □本报记者 陈雪 深圳报道 招商银行 600036 SH,3968 HK)收购永隆银行(0096 HK)案终于尘埃落定。该行今天公告,拟以总计港币193亿元收购伍絜宜有限公司、伍宜孙有限公司及宜康有限公司合计持有的123,336,170股股份,占永隆银行总股本的53.12%,相当于港币156.50元/股。 招行这一购买对价以5月29日的汇率计算,相当于172亿元人民币,约为永隆银行2007年经审计后每股净资产值的2.91倍,相对于永隆银行5月30日暂停买卖前最后一个完整交易日的收市价,溢价约6.17%,而距首次传出永隆银行可能出售目标股份消息的2008年2月12日收市价,溢价约76.14%。 永隆银行成立于1933年,为历史最悠久的香港本地银行之一。截至2007年12月31日,该行名列香港第四大本地独立银行,拥有总资产930亿港元、总贷款419亿港元以及总存款705亿港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0.9%、1.5%以及1.2%。 招行称,此次收购完成后,双方客户群间的交叉销售及永隆银行的产品推广能力及在本土市场中的经验,能够给招行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即使在没有协同效应的正面影响下,该行预计此交易不会对招行的每股盈利有负面作用。 招行将以现金方式收购目标股份,并特别强调,该行有足够的资源来完全满足本次收购的需要,收购完成后其资本充足率仍保持在8%以上,并将通过选择发行国内次级债、国际次级债、国际可转债以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 目标股份收购完成后,招行须按照香港法律规定提出全面收购建议。以每股港币156.50元计算,永隆银行的全部已发行股本的估值为港币363.38亿元。 招行董事长秦晓表示,“此次收购符合招行海外拓展的总体战略,是招行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通过此次收购,招行得以进入香港这样一个高度发展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市场。我们将充分发挥招行零售和中小企业银行、网上银行、信用卡等业务优势,并与永隆广泛的分销渠道、产品专长以及本土市场经验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拓展永隆的业务,并且提升招行服务境内客户的能力和素质。”
0
黑暗的真髓于2008-05-01 19:25发表跟帖: -------------------------------------------------------------------------------------------------- 有没有人对招行有研究啊
0
可苦可乐于2008-04-14 10:07发表跟帖: -------------------------------------------------------------------------------------------------- 民生银行( 600016 ):投资者见面会纪要 1.事业部改革进行时。民生银行现设有四个行业金融事业部(地产、能源、交通和冶金)以及工商企业金融事业部。08年是事业部改革实施后的第一年,公司表示,四个行业金融事业部占总贷款规模近一半比例,事业部改革后将明显提高这些行业的经营效率,优化贷款资源配置。而分支行将着重发展零售业务和小企业贷款。对于事业部改革中所遇到的内部阻力(如中高级人员流动,业务流程变更等),公司表示,事业部改革将会是一个系统化、持续化的过程,即使有一些阻力并不会影响公司事业部改革的步伐,也不会阻碍业绩增长,公司高管认为事业部制度将成为民生银行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2.资产质量变动广受关注。民生银行07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67.73亿元,较07年3季度末大幅增加14.45亿元,较06年末增加8.8亿元;公司07年从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的资产数量高于06年水平。由于贷款规模扩大,不良贷款率受稀释效应影响,较06年末降低0.03个百分点至1.22%。在交流会中,投资者对民生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现出了广泛关注和一些担忧。对于07年末不良贷款余额增加,公司表示,这一方面是由于民生银行在开展业务时均衡考虑了市场商机和风险控制;另一方面是因为采取了更谨慎的资产质量审核制度。 同时,公司否认了不良贷款余额上升是受事业部改革的影响。民生银行不良贷款行业分布的前五大行业约占不良贷款总额的90%,它们分别是房地产建筑业、制造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信息传媒、以及批发商贸服务类贷款。公司表示,未来将对高风险行业(如房地产建筑),两高一低以及政策性风险较高的行业(如纺织业)的贷款审批上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对中小企业贷款将以抵押、质押类为主。 3.零售业务成长潜力良好。在事业部改革背景下,公司各分支行将把业务重点放到零售银行上,更多的资源将向零售业务配置。公司表示,现阶段来看,由于房地产市场进入阶段性调整,新增的按揭贷款并不很多,不过公司还在重点发展以信用卡为主的消费类贷款以及理财业务。民生银行正积极筹划成立全资的信用卡公司,并计划在未来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成本的回收。 4.多元化经营进展顺利。目前,民生银行收购陕国投股权已获银监会批准,成功入股信托公司将为民生银行未来投行业务提供一个良好平台。另外,民生银行持有85%股权的金融租赁公司已在滨海新区组建完毕;民生加银基金管理公司组建也进入尾声。整体看,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战略进展顺利,预计公司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将在08年进一步提高。
0
kill007于2008-04-13 13:43发表跟帖: -------------------------------------------------------------------------------------------------- 中国的银行确实有太多问题, 民生银行多元化的路径有点象小孩举大象,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没有做好。连原来“专注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这条,目前也随大流优势不明显了。让人害怕的旅鼠效应。 中国银行业最大的优势是“存贷差”,抓住这条,应该就可以有很大的发展了。 招行发展太快,在“放贷”这一块,太不谨慎。假如有这么一天,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落呢??潮水上来的时候我们什么都看不见,只有在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
0
brucewolf88于2008-04-13 01:58发表跟帖: -------------------------------------------------------------------------------------------------- sosme 兄,认为 招商银行的合理估值应该是多少?
0
冬冬宝于2008-04-11 23:33发表跟帖: -------------------------------------------------------------------------------------------------- 关于银行把部分贷款利息以财务顾问费用转入中间业务收入的做法,可能不是民生的专利。下午和工行某省分行的朋友聊天得知,至少在工行这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基金不好卖了,中间业务增长的全年目标70%怎么完成?那就只有这样处理了,毕竟也不违规。询问这种“假顾问费”在中间业务中的占比,朋友说这个没有去统计,但约莫估计20%左右
0
panme于2008-04-11 17:58发表跟帖: -------------------------------------------------------------------------------------------------- 民生银行荣获上海黄金交易所2007年度优秀会员资格 2008-4-9 15:37:18 中国民生银行于2006年10月获得上海黄金交易所银行类会员资格,2007年1月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筹建贵金属交易中心,开始向国际黄金交易市场进军。从2007年7月底开办第一笔贵金属交易业务以来,仅5个月的时间,就在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交易总量按月排名已稳居会员中前三名的位置,黄金交易量居金交所全年自营类排名第十位,并荣获了上海黄金交易所2007年度最佳会员三等奖。民生银行作为刚刚进入交易所交易的新会员单位,在短时间内获得斐然业绩,被上海金交所称为2007年度的国内黄金市场的最大黑马。 2005年12月9日,银监会《 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中资商业银行衍生品交易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了商业银行可以开展包括商品在内的衍生品交易。民生银行抓住时机,2007年2月即向相关监管单位报送了一系列黄金新业务申请和请示文件,并获得相关单位批准。2007年1月,金融市场部贵金属交易中心聘请了具有多年国际贵金属从业经验的业务主管,并配备了具有相关业务资格和工作经验的交易员和后台人员,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贵金属交易团队。2007年初民生银行在业内率先推出黄金借贷和黄金套期保值相结合的黄金金融综合服务业务,与几家大矿山公司签订了相关协议。 开办贵金属交易业务一年来,民生银行贵金属交易中心致力于“打造黄金金融综合性服务银行”,立足创新,业务品种日益丰富。专业化的贵金属交易团队,运用多种交易手段,结合客户需求,为个人客户和公司机构客户提供了不同的产品。针对个人客户推出了实物金条销售,纸黄金、纸白银交易、理财产品等业务。贵金属交易员在对黄金价格走高趋势以及高回报率的市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为个人客户设计开发了与黄金期货挂钩的理财产品。同时还为个人客户提供了纸黄金账面余额质押业务以及个人实物金条质押业务的服务。针对公司客户需求,民生银行贵金属交易中心开展了为大型产金用金企业的黄金借贷及套期保值业务。为公司客户专门量身定做了与贵金属挂钩的理财产品。 在黄金交易品种开发的同时,贵金属交易中心积极拓展营销渠道,自行开发了可实时反馈各分支行销售信息的实物金条销售系统,纸黄金、纸白银报价平仓系统,成为首家开展实时紧贴市场行情报价进行金条销售的银行。 2008年,民生银行贵金属业务交易量快速增长,截至2008年2月,境内交易量在金交所2月度综合排名已上升为第二位,各类交易同步增长。 目前,民生银行正着手开发贵金属、一般金属乃至商品类的期货、期权、远期等衍生品交易业务,同时,个人黄金保证金业务也即将推出。 在贵金属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民生银行始终坚持“制度先行、风险可控“的原则。在大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在银监会的政策允许范围内,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和风险防范措施,为贵金属业务的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今年以来,民生银行超过多家同业金融机构位居上海黄金交易所综合排名第二名。 民生银行贵金属业务的交易活跃程度及其在此领域的成绩和专业水平,不仅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同和赞誉,也得到交易所和监管机关的重视。近期,由民生银行主办的“2008年黄金市场研讨会”也即将拉开序幕,届时,将由监管部门和黄金领域的诸多专家及民生银行专业人士共同为投资者提供一次专业的黄金市场投资讲座。
0
黔之驴于2008-04-10 21:06发表跟帖: -------------------------------------------------------------------------------------------------- 把中间业务和贷款捆绑在一起,是国内银行的普遍做法,主要是为了应付考核,报表好看一点,实质意义不大
国内银行还主要是倚靠贷款,贸易融资只是贷款的变通办法,具体见下面的文章,目前可能是利差最大的时期,一季度可能接近5%,但这种暴利肯定难以持续,而银行其他的各种利好因素----如坏帐率低\所得税降低都处于最美好的时期
所以如果看PE现在银行估值不高,如果看其他指标就不便宜了
0
lamour于2008-04-10 21:03发表跟帖: -------------------------------------------------------------------------------------------------- 目前 600000 成长性相当好,回调的幅度较大,明日应该会有很好的买点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