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投资钢铁、水泥、煤炭、化工到2010年(2008-01-13 转多彩)

09-01-22 15:19 1767次浏览
扬韬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投资家1968于2008-01-13 19:08发表主帖:
  --------------------------------------------------------------------------------------------------
  投资煤炭、钢铁、水泥、化工到2010年 1、我国煤炭资源预计储量约5.6万亿吨,其中已发现1亿吨,预测资源量4.6万亿吨。已查证的可采储量约1100亿吨。 2、2000年,我国煤炭年产量13亿吨,预计2008年达到26亿吨,每个中国人每年要消耗2吨煤。 3、按照每股资源量计算,国阳新能为2.17吨,露天煤业2.12吨,西山煤电2.1吨,上海能源1.53吨。目前四只股票的价格分别是65元,53元,70元,37元。西山煤电价格高,在于其主导产品是炼焦煤,销售价格略高。 4、我国电煤消耗量目前已达到每天220万吨的水平,相当于每年消耗8亿吨煤。约三分之一的煤炭被用于发电。由于煤炭运输成本升高,电力需求增大,电煤供应紧张,煤炭价格不断上涨。在电力价格不涨的情况下,部分中小电力企业已经无力支撑,全国用电紧张再次突出。目前,河南、山东、陕西、广东、湖南、云南等经济大省电力紧张形势日益严峻,告别了我们没几年的拉闸限电很快将再次出现。 5、1995-2000年,中国的GDP总量从6万亿增长到近10万亿,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期间能源消耗始终维持在13亿吨标准煤多一点,没有突破14亿吨,是真正的节能环保型经济增长。到2001年之后,中国能源消耗量显著增长,到2005年,GDP是18万亿,能源消耗折22亿吨标准煤。 6、1995年,全国GDP总量6万亿,当年煤炭消耗13.7亿吨。2000年,GDP达到10万亿,当年消耗煤炭12.4亿吨。2006年,GDP为20万亿,原煤消耗24亿吨。从中可以看出,过去6年,经济总量翻番,原煤消耗也翻番。预计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38万亿,可能需要消耗煤炭至少40亿吨。但国内一些专家普遍预计2010年的煤炭消耗或者能够提供的煤炭消耗大约31亿吨。由于近几年煤炭投资增速受到控制,国家出于安全考虑正在不断关停小煤窑,煤炭缺口可能在未来几年显著扩大,煤炭价格的飙升看来将成为势不可挡的状况。 7、1995-2000年,煤炭消耗之所以保持稳定,主要是经济结构中工业消耗没有显著增长。1995年,工业耗煤11.75亿吨,2000年为11.9亿吨,2005年就达到20.24亿吨。显然,2000-2005年,中国的重化工业发展迅猛,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耗煤大户迅速扩张,社会需求也进一步扩大了。这个趋势,估计在未来3年将继续保持。所以,煤炭的需求不会显著减弱。到2010年,中国煤炭供应的紧张很可能像当前石油供应紧张的形势相似。目前,中国每年的石油消费量从1995年的1.15亿吨增长到2005年的3.25亿吨。石油增长倒是跟经济增长的速度相似,此间煤炭增长速度放缓了。随着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煤炭需求自然上升。当此之时,尽管需求提高了,产能扩张却没有跟上,以至于煤炭开始供不应求。 8、中国的电力消费一直很旺盛。1990年到2005年,电力消费从6200亿度增长到2.5亿度,增长3倍。而经济总量从1.87万亿增长到18.4万亿。经济总量增长9倍。但增长也是不平衡的。2000-2006年,经济增长100%,电力消费也增长100%(从1.4亿到2.8亿)。2010年,经济总量达到38万亿,又要比2006年增长近一倍,电力还能也增长1倍达到5亿度以上吗?如果能,煤炭供应能跟上吗? 9、趋势是最可怕的。从2000-2006年,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圈子: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同步。如果不采取措施,这架列车迟早要出轨。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个趋势,中央才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开始提倡节能减排。如果不节能,2010年的煤炭、电力价格不知道要涨到哪里去才能保持经济的平衡。 10、2007年中期,国务院印发的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2010年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方案》指出,到201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这个目标,正在被各地千方百计去落实。但问题是,根据扬韬模型预测,2010年的经济总量为38万亿元,我们即便达到目标,需要的标煤消耗也会达到38亿吨以上,按照煤炭占比三分之二,需要标煤25亿吨,折合原煤35亿吨。相比现在的实际产能,缺口10亿吨。这就要求2007-2010年煤炭总产能提高10亿吨,增幅40%。扬韬以为,这个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煤炭紧张的局面根本无法改观。 11、关停之惑。为了达到减排的目的,我们现在正全面关停小火电、小煤窑、小水泥、小钢铁、小冶炼,所有的小,都是坏的,是要被赶尽杀绝的。这有点与我们提倡的多极文化的目标不兼容。小的,也有好的,小的,也可以变成好的,为什么一味要对小的打压,扶持大的呢?前几年,我们限制电力建设,结果造成电力供应极度紧张。现在,日子稍微好过一点点,就又关停小火电小水电,电力怎么能不紧张。这几年,煤炭供应跟上来了,安全事故又多了,就开始全面整顿小煤窑,结果,煤炭供不应求了。前两年,水泥供大于求,为了治理污染的需要,关停小水泥,结果,全国范围的水泥涨价如火如荼。小钢铁治理得差不多了,钢铁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再随后,化工行业肯定成为打击的重点,小化工完蛋了,化工产品的价格还不涨到天上去?这有点像当前的经济形势,民营企业的日子日益难过,国有大企业日益扩张,最后收获的,难道肯定是民生的改善?关停小的,要造成多少失业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呢?最近流行证券市场打非,也是同样道理:股市规模30万亿,公募基金规模3万亿,银行理财2000亿,阳光私募200亿,地下私募100亿,非法咨询1亿。但现在重拳出击的,正是非法咨询和地下私募。未来会有怎样的格局呢?难以想象。 12、从煤电趋势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的重化工业企业将成为投资者的主要选择,它们包括:煤炭、水泥、钢铁、化工、医药。在打击小的、扶持大的背景下,地产、金融、消费行业可以重点选择大的。如果电力价格放开(尽管现在看希望不大),那么,电力企业将有几年受到最热烈的追捧。当然,选择电,不如选择煤。 13、扬韬看了一些专家的预测,对2010年的煤炭供应似乎相对乐观。扬韬注意到,他们的问题是对经济预测的极端保守。多数专家预测2010年的经济总量30万亿,将经济增长的目标锁定在10%左右。这是一个比较荒唐的预测。他们所采取过去样本,是实际增长率从的10%左右,却没有考虑物价因素,没有考虑到在名义增长率达到12-15%的背景。2007年的GDP总量预计接近25万亿,2008年就可能达到29万亿,2009年-2010年,达到38万亿应该是可能的。即2005-2010年的5年,经济名义增长率达到16%。此间如果物价涨幅维持5%左右,实际增长率也就是11%。用实际增长率去套算煤炭的名义增长率,本来就是一个谬论。这种谬论,在高速公路流量预测上已经吃了大亏,导致高速公路建设预期保守,很多高速路建成之后就变成了低速路。煤炭、电力、钢铁、水泥,这些行业的预测无不如此! 顺着研究煤与电的思路,扬韬进一步整理了一下我国过去20年的主要工业消耗情况,包括能源、煤炭、电力、钢材和水泥,更进一步理清了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主要工业品的消耗数据,不由得对2010年的经济数据产生一丝忧虑。 1、从能源消耗情况看,过去20年,我国万元GDP对应的能耗已经有了大幅度降低。1985年,万元GDP的标煤能耗为8.48吨,1990年下降到4.56吨,1995年1.94吨,2000年进一步下降到1.52吨。到2006年,这一数字已经降低为1.16,预计2007年就可降低到1.04的水平。如果2010年降低到0.95的水平,已经低于国家预期的1.0的指标。那么,到2010年,我国的标煤能耗大约需要36亿吨。即2008-2010年的4年,需要增长40%。 2、从煤炭消耗情况看,1985年,万元GDP消耗煤炭9吨,2005年下降到1.2吨。如果2010年下降到0.92吨,则届时我国年产煤炭要达到35亿吨,比2006年要增加12亿吨。5年增速要接近50%。 3、从钢材生产情况看,与能源和煤炭的情况不同,1985年,万元GDP消耗钢材0.4吨,1997年和1998年降低到0.129吨。1999年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启动和我国重型机械的加速发展,钢材消耗迅速增大,到2006年,万元GDP需要的钢材上升到0.226吨,升幅是非常惊人的。尤其是2001年之后,钢材生产增速都比经济名义增长率要快10个百分点。我们假设钢材需求在2010年下降到0.158的水平,则届时我国钢材年需求量将达到6亿吨,比2007年的实际水平要高出1亿吨。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未来3年,我国钢材产量似乎都不可能满足市场急剧膨胀的需求。特别是,如果钢材消耗占比不下降,比如说达到0.2的水平,则届时的年钢材消费将超过7亿吨。 4、水泥的情况要更特殊一些。1985年,万元GDP消费水泥1.61吨,1995年迅速下降到0.7吨。此后12年,这个数字一直稳定在0.6左右。但水泥的产量却快速上升了。1985年,我国水泥产量1.45亿吨,2007年预计达到15亿吨。如果2010年水泥消耗系数下降到0.52,则届时需要水泥20亿吨,比2007年还要多5亿吨产能释放。 5、电力供应显然早已达到极限。1985年,万元GDP消耗电力0.45度,1995年下降到0.149,首次低于0.15的水平。但此后12年,这个数字只是缓慢下降到如今的0.135。显然,电力消费系数不可能再大幅度下降。假设2010年该系数下降到0.105,则年发电量需要达到4万亿度,相当于比2007年再增加30%。按照此前的数据,我国年耗电煤已经达到8亿吨,2010年的电煤消耗将达到11亿吨。想一想,现在的供应都这么紧张,2010年,我们的煤炭从哪里来?未来3年,我国的煤炭供应能增加10亿吨吗? 由此可以推断,在可以预见的3年里,我国的煤炭、水泥、钢材、电力的供应紧张局面很难得到缓解,除非在这3年实现经济硬着陆,将通胀指数压低到1-2个百分点的水平,同时将经济名义增长率降低到11%以下。否则,在2008-2010年的这3年,很可能由于上述产品的供不应求而引发持续的涨价风潮,最终产生高通胀而导致经济急刹车。换言之,起码在未来一两年里,投资煤炭、钢材、水泥行业,风险并不大。电力行业则处于尴尬境地而不得不上调电价20%以上。 附表:万元GDP消耗系数
年份标煤煤炭钢材水泥
19858.48 9.03 0.41 1.61 0.46
19904.56 4.99 0.24 0.97 0.29
19913.89 4.08 0.21 0.95 0.25
19923.16 3.23 0.19 0.89 0.22
19932.49 2.46 0.17 0.79 0.18
19942.13 2.16 0.15 0.73 0.16
19951.94 2.01 0.13 0.70 0.15
19961.98 1.99 0.13 0.70 0.15
19971.77 1.77 0.13 0.66 0.15
19981.59 1.51 0.13 0.65 0.14
19991.52 1.45 0.14 0.65 0.14
20001.41 1.33 0.13 0.61 0.14
20011.33 1.28 0.15 0.61 0.14
20021.27 1.22 0.16 0.61 0.14
20031.29 1.27 0.18 0.64 0.14
20041.27 1.25 0.20 0.61 0.14
20051.21 1.20 0.21 0.58 0.14
20061.16 1.14 0.23 0.59 0.14
20071.04 1.10 0.20 0.60 0.12
2010E0.95 0.92 0.16 0.53 0.11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扬韬

09-01-22 15:19

0
白云山于2008-03-17 08:46发表跟帖:
  --------------------------------------------------------------------------------------------------
  学
扬韬

09-01-22 15:19

0
btjb于2008-03-17 07:56发表跟帖:
  --------------------------------------------------------------------------------------------------
  枕木好的帖子刚看到
罪过罪过!
扬韬

09-01-22 15:19

0
2888于2008-03-16 23:55发表跟帖:
  --------------------------------------------------------------------------------------------------
  国内煤炭价格,目前是严重低估的,和石油比,和国际煤炭价格比.

这个政策因素如何考虑呢?
扬韬

09-01-22 15:19

0
四段于2008-03-16 22:55发表跟帖:
  --------------------------------------------------------------------------------------------------
  煤炭水泥钢材的持续涨价可能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宏观调控从2005年高开始了,淘汰落后产能是必要的手段,否则煤电油运会出现严重的瓶颈,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持续涨价可能还是比较好的结果。
扬韬

09-01-22 15:19

0
wwj1996于2008-02-19 11:07发表跟帖:
  --------------------------------------------------------------------------------------------------
  d
扬韬

09-01-22 15:19

0
公猪于2008-02-19 10:58发表跟帖:
  --------------------------------------------------------------------------------------------------
  好贴!需要这样的帖子开拓视野。感谢分享。
扬韬

09-01-22 15:19

0
fes117于2008-02-19 10:40发表跟帖:
  --------------------------------------------------------------------------------------------------
  分析的不错。

但是楼主是不是可以重点分析一下内蒙的相关上市公司呢?

内蒙未公布的储量可是惊人
扬韬

09-01-22 15:19

0
kenrich于2008-01-15 12:32发表跟帖:
  --------------------------------------------------------------------------------------------------
  
【 · 原创:工人朋友  2008-01-13 23:29 】  
最看好煤和化工,中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
工人朋友,什么叫比较优势?
又一个经济学盲
扬韬

09-01-22 15:19

0
四段于2008-01-14 23:12发表跟帖:
  --------------------------------------------------------------------------------------------------
  果然是雄文!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当然是大企业比较负责。至于水泥钢铁的涨价可以理解为人民币资产的重估,国外的大钢厂吨利至少是我国的3倍以上。各项都规范了当然就贵了,从严治理超载,那么运费肯定会涨,把好环保关,企业的成本就会增加。
扬韬

09-01-22 15:19

0
渐于2008-01-14 18:48发表跟帖:
  --------------------------------------------------------------------------------------------------
  估计很多人还是不明白.
不知道你们脑袋里平时都种了点什么,说的是基金经理.

关键在于长期合同,一年的合同.明白没有.对某些电力企业来说,去年一年没提价,今年提一把,对煤炭企业是多大的利好.好好看看神华的公告.

神华也将成为中国货真价实的第一蓝筹股.

你们和扬兄的差距在哪,要好好反思哪.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