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地产转折,股市入冬(2007-12-03 转多彩)

09-01-22 15:19 1404次浏览
扬韬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投资家1968于2007-12-03 08:40发表主帖:  --------------------------------------------------------------------------------------------------  在新加坡的考察和发言很快变成了强有力的地产新政:建设部等7部门在11月30日正式发布《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对中国的经济适用房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1、经济适用房的土地将由政府进行直接划拨,这意味着经适房的土地价格为0;

2、经济适用房将免去各类配套费用,这意味着经适房的成本大幅降低;

3、未来建成出售的房屋销售价格只由建筑成本、管理成本以及不大于3%的利润构成,这意味着经适房的价格将降低,降低到人们无法想象的地步;

4、经适房购买者享有有限产权,如果要出售,只能由政府回购,这意味着经济房排除了投资客;

5、按照说法,经适房应该适用于中产阶级,这意味着商业房地产市场的购买力将显著减弱。

于是,持续多年的房地产牛市行情,终于将在政策调整下被强行终结。此前的深圳中天事件,是拉开了转折的序幕,而新政则意味着转折信号明确。房地产价格转折的兑现预计在春节后到明年夏天,届时,我们将可能看到全国房地产价格的显著回落。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著名房地产公司股价大跌30%以上,个中缘由,尽在其中。

现在唯一不确定的是经适房的选址。按照上述政策判断,上海地区的经济适用房出售价格预计每平方米不超过3000元。而当前城区商品房价格万元以上,郊区价格5000元以上。不管经适房建在哪里,对周边房地产价格进一步上涨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从香港和新加坡的实践分析,从各地政府为了贯彻中央政策精神的动机考虑,一定会有一些经适房建在市中心附近,另一些经适房建在城郊附近。这样做,才能得民心,合民意,树立政绩和形象。

由于经适房建筑面积要求60平米左右,有限的占地面积将建造更多套住宅,建设速度也会加快,市场对住房的总需求将会显著下降。商业房地产开发商面对的将主要是富裕人群,而这部分人群目前绝大多数已经拥有住房。未来一段时间,商业房产开发商的新需求将是从经适房中走出来的新富裕人口,开发将更注重品牌和特色。很多中小开发商可能在未来三年被彻底淘汰。

经适房新政的推出,对国内房地产上市企业构成一定程度利空,但可能对建筑钢材企业有一定利好。从长远看,经适房新政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大约在一年后,老百姓面对开始发售的经适房,会由衷发出感慨:和谐社会就是好。

房地产市场拐点出现得不是时候,在股市面临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地产股或进一步调整。而地产的调整,将显而易见的影响到金融股。金融+地产的模式,或将告一段落。在这种环境下,12月的中国股市或步入寒冬。

最新的消息说,创业板要推出来了。已经有经济学家呼吁,创业板至少要一年上市500家。创业板的推出,将导致一批投资型大资金转战创业板,以求在冷门地持有一些创业板股票后,等待其上市获取暴利。

创业板推出之前,股指期货会推出,一批投机型资金将转战股指期货,获取风险利润。

上述两项政策之前,大批资金会囤积在日益增多的IPO 战场,摇新股的利润率能达到15%以上,对于稳健型资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信号则逐渐呈现:中铁申购,基金和券商资金量大幅度减少,表明其闲散资金严重不足,头寸开始紧张。而散户资金增多,意味着基金赎回力度的加大。但赎回的基金用于打新股而不是去买股票。

此外,有关单位正在研究继续吸引海外大蓝筹回归,甚至开始考虑让海外的公司来中国大陆发行A股(而不是B股),股票的供给正在增加。

就小技术面看,原油价格可能已经见顶,开始步入下降通道,即便短线反弹一下或者冲破100美元,也难以阻挡持续一年以上的下行趋势,原油价格跌到50美元并非不可能。在此过程中,全球物价涨幅回落,因价格上涨而导致的暴利将可能回吐。中国石油的股价或将持续走低,由此对大盘构成沉重压力。

如此,如此,伴随天气的变化,股市步入冬季。而春天,正在远方招手。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7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扬韬

09-01-22 15:19

0
行行色色于2008-04-17 23:34发表跟帖:
  --------------------------------------------------------------------------------------------------
  虽然楼主的愿望很好。但不同意楼主的观点。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原来就有了,为什么原来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就能解决了?

房价有可能会跌,那是因为涨得过高过快。利益集团自己是不可能把自己的利益主动拿掉的。有位兄台说的好,如果拿地制度不作根本上的改革,要地价下降可能性很小。真正房价下跌原因只有以下几种可能:a. 供大于求,b. 资金断裂, c.: 国民经济严重危机。政府说要抑制地价也不是二三年的事情了,越控制涨得越厉害。如果找不出真正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找出对策,仅凭经济适用房的老调重弹是没有可能的。W是政界高手,但并不是象他前任那样的铁手。
扬韬

09-01-22 15:19

0
mukong530于2008-04-17 23:14发表跟帖:
  --------------------------------------------------------------------------------------------------
  up
扬韬

09-01-22 15:19

0
htht 400001 于2008-04-17 12:51发表跟帖:
  --------------------------------------------------------------------------------------------------
  .
扬韬

09-01-22 15:19

0
fish140103于2008-04-17 12:48发表跟帖:
  --------------------------------------------------------------------------------------------------
  呵呵,用心都是好的,但是结论没有逻辑.
人人都买房,美国次贷在那里摆着呢.
居者有其屋,和商品房市场是两个概念.
政府做政府的事情,市场做市场的事情.

房价不会象羽毛一样降落,也许过两年还会象羽毛一样被风吹上天去.不过这个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就和熊市也有牛股一样.
至少LZ应该说象陨石般坠落.呵呵,开个玩笑.
房价大幅度下降的冲击比股市要严重的多,中国老百姓好不容易有了财富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这个是社会和金融的稳定器.
说实在的,到底有几个在城市上班的人没有地方住?有这个数据吗?
扬韬

09-01-22 15:19

0
小米小糠于2008-04-17 12:21发表跟帖:
  --------------------------------------------------------------------------------------------------
  房地产:不得不低头 [扬韬]
2008-04-17 09:06

前期,扬韬分析了工业、银行两大产业的情况,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工业将无法承受信贷利息重压和即将上涨的工资压力,在原材料涨价而产成品限价的大背景下,工业企业的利润将被压缩;银行业目前的利润增幅已经达到了历史高点,巨额信贷支撑下的利息收入将不可能持续,利润走平甚至下降将是可以预期的。根据第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我们能惊讶地发现,一季度的名义增长率(都采信统计局最先公布的数据,而不是后来修正的数据)高达22.3%,按照趋势判断,今年的经济名义增长率将超过24%。中国的资源和能源环境,不支持如此高的增长率,因此,这种五高三低的增长模式(高通胀、高增长、高信贷、高消耗、高利税;低工资、低利息、低效率)将不可持续。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种种迹象显示,对中国经济进行调控的措施其实已经出台,中国股市半年跌去近50%就是调控的第一着。接下来,第二着,将对准房地产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房地产,恰如大厦之将倾。

为什么说股市调整是调控的手段之一?因为股市汇聚的财富,在百姓而言是一种喜事,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却成为最大的忧虑。以前,我们担心储蓄的笼中虎出来,担心储蓄冲击消费市场,所以千方百计要让储蓄转变成投资。后来,股市的赚钱效应刺激,老百姓真的拿出来投资了,又发现了新问题:股市的流动性太好了,如果大家发现股市有问题,要撤出来再转成消费,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去年10月,两市的流通市值约9万亿,几乎等于储蓄存款的60%了。所以,上头最担心的其实不是股市跌,而是股市在5000-6000点附近横盘,让很多人失去了信心,卖出来股票套现出来去买房子买东西,那样子的话,物价还怎么控制得了呢?所以,股市突然跌下来,让所有想卖的人卖不掉,虽然短期遭到一些埋怨,那总比物价不可控制要好得多吧。这是什么?这是经济大局!

所以,股市下跌,看起来与经济可能滑坡有关,与企业业绩可能下降有关,与大小非有关,与再融资有关,其实最根本的,还是与物价有关。如果说,股市跌下来,会让物价暴涨,那么,管理当局怎么可能不救市呢?好比现在的成品油价格,如果放开之后整体物价不涨,当然会放开。正是忧虑汽油柴油再提价会加剧通胀,所以,宁可遭受一些埋怨,也要顶住,就是不给你涨价。这就是大局,讲大局,就是要有牺牲。为了经济的大局,牺牲一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利益,有什么不可以?

可是,双管齐下了,经济还是火热,物价还是高涨,而且PPI数据的传导效应将可能在下半年引导物价重上高峰,两位数的CPI并非不可能。这个时候,再怎么办?如果讲大局,看全局,我们会赫然发现,房地产市场将成为下一个牺牲品。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房地产市场,也许必须要掉下去,歇一歇了。

为什么是房地产?

1、因为房地产市场与股市一样,变现容易,房地产市场就像一个潜在的巨大的股市。但是,它所容纳的资金量,要远远大于股市。

2、因为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变相的投资市场,过去几年增值幅度达到了100%甚至几倍,获利空间巨大,即便跌掉几十个百分点,不也就跟股市差不多吗?

3、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投资者都是个人,市场调整下来,损失的是个人的钱,遭受的非议不大。

4、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主要是富人,在收入再分配的过程中,富人的利益损失一些,可能更受欢迎。

5、最主要的是,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商主要是私营企业,市场垮掉了,他们的利益受损,什么财富排行榜上少掉许多人,多老百姓来说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6、房地产价格如果跌了,老百姓买得起房子了,可以消除一些怨言,也算一项政绩吧。至于老百姓自住的房子,本来就是自己住,跌不跌价没什么影响,不会遭到太多反对的声音。

7、房地产市场连接着高耗能的多个行业,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消耗会下降,物价会降低,经济过热的局面会改变。这是宏观调控难得的一着妙棋。

8、房地产是一个牵涉全局的大产业,它调整一下,整体经济受到的影响比较明显,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9、房地产是高资本密集的产业,它不景气了,信贷规模马上就下来了。

10、房地产商是最近5年来最讨人厌的角色。前几天有一个大嘴还嚷嚷,要死银行先死。有时候,很怕说错话,这句话说错了,他自己又不肯认错,怎么办?市场让他认错吧。

所以,上述十条,构成了房地产将成为未来宏观调控的祭旗的牺牲品。

为什么不是像以前那样,拿钢铁开刀?因为钢铁已经开过一次刀了,而效果不明显。更何况,绝大多数钢铁企业,都是国有企业,涉及的是成百上千万国有企业的职工。房地产不同,主要是私营企业,就算不景气了,影响的不过是农民工。两项权衡,值得牺牲房地产。

为什么不是其它产业?并非不是啊,石油石化已经做出牺牲了,电力企业已经做出牺牲了,交通运输企业也在做牺牲。这些都是国有企业,凭什么房地产不能做牺牲呢?

地产市场不景气,最先死的是银行吗?笑话!银行也许会增加一些坏账,但就算如此,那又怎样?房地产开发商一贫如洗,有的甚至面临坐牢的风险,银行呢?银行手里有你抵押的房子和土地,下一轮经济周期,这都是财富!再说,银行毕竟是国家的,暂时承担一点牺牲,也是局部的,资本充足率不够了,还有中投公司给钱,一点也不怕。

很多个人会还不起房贷,或者不还房贷?那也没关系。国家保护个人的居住权,如果你只有一套住房,银行不能拍卖你的房子。那就会有很多人免费住房子了。这一轮周期过去,你要想房子是自己的,还是要交钱的。所以,银行只不过暂时承担一下风险,过渡一下而已。

土地市场冷清,地方政府卖地没有收入了?这是让人笑掉大牙的说法啊。以前卖1亩地,本来就是10万元,后来被开发商炒作到了100万一亩。现在跌下来,就算还跌到10万,又如何呢?以前卖1个亿的收入,需要100亩地,现在呢?卖到1000亩不就可以了?政府卖地,有点像股市里的大小非,成本几乎为0,怎么卖都是赚,还在乎土地市场冷清与否?土地供应多了,房价正好就跌下来了,皆大欢喜呢,除了开发商。

所以,调整房地产,没有后顾之忧,却能赢得喝彩和掌声。而且,调控的手段非常非常简单,只需要轻轻抽紧信贷,立刻,连锁反应就会出现。抽紧信贷,也不需要行政指令或者窗口指导,只需要说一句话,大家就都明白:防止类似美国次贷危机发生。谁也没话说,支持吧。

所以,我们看到,股市对于房地产市场的信贷变化反应异常灵敏,稍有风吹草动,股价动辄跌停。何以故?实在是这是一个弱不禁风的行业:它建立在民营企业爆发的基础上,建立在数量众多的亿万富豪基础上,建立在老百姓买不起房子而怨声载道的基础上,建立在全国各地无数贪婪者为之倾倒的基础上,建立在房价一涨影响和谐的基础上。

所以,房地产市场的整合,可谓是势在必行。整合之后,收拾战场者谁?还是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将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出现万科为一阵营,国企为另一阵营的两大集团军。万科,是规范运作的公众公司,市场形象好。国企,是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子,让人放心。至于倒下的,当然就是没有什么背景和规模的中小房地产企业。顺驰,不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各地开发商销售告急、信贷告急,就能看到房价如羽毛般降落,就能看到房地产业的回报率远离30%以上的高标准线,回落到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那时候,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将得以实现。

(借着一季经济数据出台的机会,扬韬关于宏观经济的系列思考文章,可以告一段落了。今后可以少说一点宏观,多做一点实事了。)

扬韬

09-01-22 15:19

0
mukong530于2007-12-24 16:03发表跟帖:
  --------------------------------------------------------------------------------------------------
  up
扬韬

09-01-22 15:19

0
兰草85于2007-12-19 16:40发表跟帖:
  --------------------------------------------------------------------------------------------------
  地产金融稳不住了,牛市的冬天也不远了
扬韬

09-01-22 15:19

0
mukong530于2007-12-18 21:53发表跟帖:
  --------------------------------------------------------------------------------------------------
  up
扬韬

09-01-22 15:19

0
冲锋陷阵于2007-12-18 21:10发表跟帖:
  --------------------------------------------------------------------------------------------------
  太强了,顶上去
扬韬

09-01-22 15:19

0
早班车于2007-12-18 19:23发表跟帖:
  --------------------------------------------------------------------------------------------------
  理性的投资人,真实的预言家.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