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z于2004-01-13 08:39发表跟帖:
--------------------------------------------------------------------------------------------------
偶有几两重自己知道,"拔苗助长"的灌水,贴主可能一时看了很受用,但是可能对今后成长的负作用更大.开这个贴的本意是为了网站2004的信息栏目策划做前期准备,我们今后可能会推出一个基于基础价格波动的东东,请翻贴的朋友尽量多谈实质内容,如果指出错误之处,贴主会更高兴.
ygyxx
@btamail.net.cn已发.
铁合金类的公司,最近主要是硅锰/硅铁涨得比较快,铬铁也涨,但是有缺电和运输成本拉动的原因,具体对上市公司的贡献应个别分析,但毛利会显著提高,应选择相对上游的原矿公司.
硅锰,主要是
600674 ;
硅铁/铬铁,
600714 /0762/60005
钒铁,
承德钒钛/0629
近期铁合金价格持续上升
最近,铁合金市场价格呈现持续大幅上升的运行格局,而且资源较为紧缺,引起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据一些从事铁合金采购和销售的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目前,国内的铁合金市场价格仍然继续高走,如西北地区硅铁(75#)出厂价格前两周还稳定在4500元/吨,到2003年12月中旬又上升了500元/吨,而2004年1月份的订货价格却攀升至5100元/吨。时下,微碳铬铁(fecr55c10)的价格冲高到8800元/吨;微碳铬铁(fecr55c6)的出厂现货价达到9000元/吨,有的甚至升到9500元/吨;高碳铬铁(cr50)价格在6600元/吨左右。锰系合金市场价格同样大幅上扬,如硅锰(femn65si17)的市场价格已攀升到7500-7800元/吨;中碳锰铁(femn78c1.5)的现货价突破8800元/吨;高碳锰铁(65#)价格为7000元/吨左右,且还在继续往上走;钼铁市场价格更是大幅上涨,2003年12月上旬在85000-86000元/吨,而到12月下旬,上升到95000-96000元/吨。据悉,钼铁资源紧缺,市场价格还会继续上升。近几个月来,一直处于平稳运行的钒铁市场进入12月之后,也变得异常活跃,市场价格从67000-68000元/吨涨至76000-78000元/吨,12月的最后一周,又上升到88000元/吨左右,而且市场资源还十分紧缺。
近期国内的铁合金市场持续升温,价格呈现快速上扬的态势。据业内人士的市场调研认为,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钢厂集中采购。众多钢铁企业为了准备今年的生产,早就开始制订年计划,并着手采购,赶在春运之前把货准备就绪。如华东地区有家钢厂加大了硅铁、锰铁等铁合金的采购量,最近已与生产厂家签订了近万吨硅锰,比2003年增加了三成多;硅铁的订货量达到18000吨,也比上年增加了22.2%。上海地区有家钢厂计划采购高炉锰、矽锰、碳素锰、中低碳锰等4万多吨;采购钼铁、钒铁、钨铁、钛铁、铌铁、镍铁、硼铁等铁合金18000多吨,都在积极筹划采购,致使铁合金资源紧缺。这是导致近期市场价格持续上升的一大因素。
二是因电力的制约,铁合金的产能释放受到影响。入冬以来,一些地区的铁合金生产企业因电力资源不足,产能不能正常发挥,有的还停炉。如西南地区的锰系铁合金生产厂家,因缺电而停了电炉,有的高炉锰铁生产线也停止生产,从而使原本紧缺的锰系铁合金市场资源更为“货紧价扬”,甚至出现抢购资源的现象。
三是运力继续趋紧,运费不断上涨。
2003年12月1日起,全国的主要城市公路实施禁止超载,使运输费用大幅度上升。而铁路部门由于运力有限,尤其临近春节,车皮紧张,给铁合金的运输带来很大难度,不仅采购成本提升,而且资源不能畅通,造成部分地区的阶段性资源紧缺的矛盾更为突出。
四是受国际市场价格持续高走的垃动。近期来,国际铁合金市场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且继续走高,如铬矿价格已经上涨了一倍多,一些外商也将其提升到“极高的水平”。目前印度出口我国的铬精矿交货价格达170美元/吨(c&f),比2003初上涨了100美元/吨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几方面因素,促使国内铁合金市场价格继续加速上扬,这种状况至少会持续到2004年一季度之前。
鉴于国内铁合金市场资源紧缺、价格趋涨的局面,一些钢厂积极采取对策,尽可能地降低采购成本。如有的钢铁企业利用集团内部的规模优势,在2004年实施大宗原料集中采购的举措,将铁合金、镍、废钢、生铁等大宗原料纳入集团公司集中采购预算;有的钢厂采用“矿—铁”形式的采购方案,以“双经销”或“委托铁厂代加工”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有的钢厂与铁合金生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盟,双方承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确保资源供应的长期稳定。
硅铁市场,情归何处?
--------------------------------------------------------------------------------
时间:2003-11-14 15:17:14 文章来源:青海电力报
作者:谈跃锋 浏览次数:86
--------------------------------------------------------------------------------
首先,请看一组简单的数字:民和地区2003年7月份销售电量10175万Kwh,其中大工业销售电量9691万Kwh,占总销售电量的95.2%(剩余4.8%的电量就是城、农网电量),在大工业销售电量9691万Kwh中硅铁电量7810万Kwh,分别占总销售电量的77%、占大工业销售电量的80%。从上述数据中,很清楚地看出硅铁市场的变化直接左右着电力市场的销售额。从另一引伸面来说,做为青海电力企业的营销人员,研究电力市场的开发和对某一企业采取某种应急处理措施时,首先应着手对硅铁市场进行研究和探讨。
硅铁市场经过近五年的低谷沉睡,从2002年第二季度开始复苏,平均价格从3800元/T以50—100元/月的加速度,飙升至2003年5月4900—5100元/T,达到近八年来的最高价格,每吨的利润达1000元,停产的企业纷纷以承包、租赁、拍卖的方式点火投产。当时和一位在硅铁企业滚打摸爬了近20年的老总交谈时,这位老总深有感慨地说:“这是硅铁行业无序的畸形结局,也是硅铁行业人士的悲哀。”其实,我们从市场经济学的原理,也不难看出,市场追求的是一种平均利润,当你的这种行业或市场、产品获得高额利润时,这种高额利润或走向其它行业、市场或产品,是一种相互转移的过程。自七月初硅铁价格突然下滑,从4900元/T降至4500—4600元/T,应该说这种价格和市场是比较稳定的,72号硅目前的平均成本是4200—4300元/T,从供销双方来说,希望这种价格是一种平稳点。
进入2003年6月底,内蒙古、宁夏建成数十座产万吨级硅炉相继投产,在国内销售和国际销售中,很大程度地冲击着青海硅铁市场的销售额。以山西运城地区为例(青海地区的硅铁内销在此地区居多),青海硅铁之所在此站住脚,主要原因是民和硅石质量好,出镁量好,内蒙古、宁夏的硅铁到货价(含运费)4600—4700元/T,除去运费后,出厂价4400—4500元/T,出厂价就比青海硅铁企业出厂价低100-200元/T。此外,过去青海硅铁企业内销运输主要是以汽车货运为主,近期,随着交通部门对路政及运输的规范管理,汽车货运在高度和重量的限制下,长途运输已无利可图,促使硅铁运输大多数利用火车运输。火车运输造成硅铁企业增加三种成本:1.包装费,以往汽车运输以大块状直接装运,火车运输须用编制袋包装,发生包装费20元/T。2.装卸费,用汽车运输,直接将汽车开到库房,用装卸车不需10分钟,就能装好10—20T/车,而火车运输则需汽车再两头小运两次,中间装卸一次,增加装卸费40—50元/T。3.不可预见的费用,火车运输是一个垄断行业,不像汽车运输业那样灵活,货物能否及时到达?还是暂压?
货主不见货,能及时转款?这种因素肯定影响资金的周转速度及回笼,其二火车运输的体制和服务,能否满足生产厂家的要求,对我们这些业外人来说,不说未知,而且也是一个问号。
行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当“非典”在北京、广州等地肆虐的时候,我没想到它会影响电费回收,但当北京、广州飞往西部的航班停飞,我们一线的营销人员只能手拿着“银行承兑汇票”的传真件时,我才想起“两个陌生人之间只隔着6个人”这句话,联系的就这样紧密,只能说“那怎么办?”。96%的高耗能电量,市场价格已临界盈亏点,而且大多数是承包、租赁企业,一位同事说,这是一个火山口,你不觉得座椅发烫吗?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行业的产品由市场来自动调节,但有时需行业内部来调整,我国经济学界的一位资深经济学家在今年的东部企业参与西部地区结构调整论坛会上很幽默的讲了一句:“说中国的小贩他虽然不懂市场经济,但他的经营思想很符合市场经济,因为他懂(销售收入=销售量×单价)产品紧销时,提高单价,坐着买(不累),产品市场萎缩时,降低单价,走着吆喝,提高销售量(不亏)”,幽默之中深见透彻。
为了挚爱的工作,本着同行业交流的目的,有感于“硅铁市场,情归何处?”,因学识的局限,谈的较肤浅,但毕竟思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