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对几个价格-价值投机品种的探讨(2003-12-06 转多彩)

09-01-22 14:20 4217次浏览
firstz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firstz于2003-12-06 09:52发表主帖:
  --------------------------------------------------------------------------------------------------
  对几个价格-价值投机品种的探讨

尽管存在很多争议,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价值投资将成为今后的主导投资理念,因为基金和QFII之类的明牌就是走这条道,用博时的话来讲就是:必须留在市场的资金还有更好的选择吗?基于价值判断和动态估值为基础的长线投资成为新的盈利模式,例如可以质疑汽车股无法类同可口可乐的长线价值,但是在三年内部分企业的动态市盈率快速下降和可观增长应该是可以看到的,而这个题材对于完成一个两年左右的炒做周期是足够了,在这个行业应该有当年的长虹出现。当然市场对投机的钟爱不会改变,即使在相对成熟的市场,很难说玉柴和青啤之类的市场炒做行为有合理的估值依据,不过600585是合乎这个理念的,600801近期收购的苏州水泥厂,前两年的净亏损均在千万元以上,今年首季与次季的利润均在千万元以上,而第三季利润竟高达2500万元,长江中下游水泥行业的景气程度大幅提高是不争的事实。
单纯的价格博奕投机不是玩死了散户,就是玩死了庄家,不会实际增加市场的价值,这种对赌游戏在一个市盈率反复向成熟市场回归的趋势下只会渐渐式微;但偶们并不反对一些基于价值基础上的价格投机,例如600660这样没有业绩水分的长庄股,博时在买,瑞银华宝也在买,共享企业的成长(股兄当时看好还曾经遭到偶们大部分的反对);600591作为华夏的重仓股创出新高,比起600129一向的强势也不算太过分;600900、600021、600029之类的新蓝筹,其实是这一波反弹行情最稳健的获利机会。市场的普罗大众似乎更多地考虑个股的静态估值,例如市盈率和净资产倍率之类的静态估值手段,在动态估值上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料披露和分析手段并不太受重视,因此投资绩效也不十分明显;此外,在基金之间的研究和投资分工体系自上而下的配置大致趋同,博时也认为三四季度的价值投资绩效在下降,应该有的板块和品种大家基本上都有,只是存在有波段操作上的局部分歧,不管愿意不愿意,有一部分大蓝筹的的确确在走主升浪,只不过各家开放式基金纷纷表示要分红,短期走势上又有蓄势调整的要求了,四季度似乎只有钢铁、航空和电力的投资绩效相对明显一些;另一方面,在市场比较认同价值投资的前提下,也不排除诸如基本生产资料类个股、大盘蓝筹次新股受到投机性短线资金快速冲击,是投资的绩效还是投机的绩效也很难说。但是大多数的超跌个股例如ST,偶认为无论是静态估值还是动态估值,都是高估的,必将继续超跌下去,事实证明所谓二元股的天花板大多数就是三元了,而且反弹时间相当短暂和犹豫,并未再现历史上的暴力革命。
虽然对市场始终持有相对谨慎的看法,但是并不可盲目看空,海通陈久红的看法偶是认同的,2004年没有太大的机会,部分的个股回到合理估值区域,但相当部分个股仍然有泡沫存在,因此不存在整体过分低估的大牛机会。寻求价值基础上的价格投机机会是今后的主要工作之一,以下仅供探讨和思索,不构成投资操作建议。
1. 职工股上市的投机机会:这次反弹中走得较强的品种中,有相当部分是职工股上市赶底后迅速转强的,例如0976、600333、600260、600242、0488、600165之类,至少在近期,职工股上市仍然是一个较好的短线投机机会。偶注意到0726在12月将有职工股上市,近期的相对强势可能包括了迎接职工股上市的因素,职工股数量为4018万,接近A股目前流通盘的40%,职工股东4576户,人均接近万股,初始发行价为两元。0726在上市之初就跌破增发价,据说当时上市公司认为二级市场定位过低,曾经与主承销商联手托盘并辅助以送股,但短暂回到发行价上方就无功而返,公司经营倒是体现了一定的成长性,并发展为世界最大的色织布厂商,只不过目前仍然远在发行价之下,不知道公司方面在职工股上市之际有何想法,有短炒的可能性。预计2003年在色织布方面销售量为7100万米,衬衫550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7%及29%,营业收入贡献分别为9.94亿及1.98亿,预计2003年税后净利1.98亿元,EPS为0.47元,动态市盈率约为14倍。不过2004的业绩由于出口退税率下调,对毛利率会有损害,估计未来增长相当有限。公司在经营上的一个神来之笔是在2002年底大量屯积棉花,今年棉价每吨由11000元上涨至17000元,对公司的影响甚微;在新疆成立了一家合资棉业公司,产能为一万吨,刚好满足目前公司的需求规模,未来几年内的毛利率将不受到棉价的直接影响;公司的液氨二期项目在2003年底投产,这是一种世界先进的纯棉免烫技术,色织布经过液氨整理,可提高纤维的弹性及强力,改善织物光泽和稳定性,2002年底投产的液氨整理一期项目使色积布均价提高了10%,为公司今年的毛利率贡献提高了两个百分点,二期项目或者对2004年的业绩有所提振,不过织物类的退税率从17%下调至13%,公司估计只有一半会被消化掉,除了适当提高价格,可能已经包含了这个消化因素。
2. 增发类:与职工股上市类似的品种如0039,红塔以六个亿巨资来申购,成为第一大流通股东,除了让人觉得真是有钱的主之外,红塔倒也不是轻易下注,当年重仓参与增发的0792盐湖钾肥基本面也是支持成长的,逆势照样做出了30%以上的空间,0039的集装箱业务预计2003年市场占有率从47%增长到50%,这还是受益于航运业大幅反弹、集装箱订货上升的因素,不过毛利率通过降低成本上升了约两个百分点,达到14%以上,相当不容易,今年的钢铁市场价格可是全年基本走的牛势,预期今年的EPS为1.08元。不过公司的增发项目半挂车业务的前景很好,可望在2004年为公司带来50%的业绩增长,公司希望未来几年内成为半挂车的主要生产厂商,读过了公司管理层方面在增发时应对的网上质疑,偶坚信公司一定能够达到目的,事实上,公司在集装箱领域的占有率不断扩大,说明公司的竞争政策是相当有效的,不谋求垄断利润和做价格的操纵者,主要通过不断降低成本将毛利率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而将产业内的竞争者挤出去,集装箱领域本身是一个供过于求的领域,汽车业中与此最类似的企业可能就是600166,8%强的毛利率确保了公司在已进入的汽车细分行业领域,都成为性能价格比最高、市场份额提高最快的”鲢鱼”。偶只是疑惑一点,原来持有0039的基金居然基本没有参与网下增发申购,难道他们的研发机构没有注意到公司的成长性?另一方面,0039是A、B价格基本接近的个股,也是深B中绝对价格最高的品种,但是走势相当流畅,按照偶前次和股兄讨论的AB股价格差距的长期利率原因,这种价格差距缩小说明境内投资者和境外投资者对动态估值出现了分歧,不是境外高估了,就是境内低估了,目前看来境内低估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一直是20039在引导0039的走势。
3. 公告信息带来的动态估值低估机会:例如900947能够反复走强的很大一个因素是公司签订了大量的设备合同,预计2003及2004的EPS分别达到0.66及0.77元;今年以来的锅炉行业以及电站脱硫设备也有类似的迹象。值得提及的个股是0539,一个老庄股,和电力行业的波动几乎不相关,不过由于二至三年内国内普遍的电力短缺预期,并且公司电价今年内比2002年下调了7%,仅为0.337元,远低于广东的平均电价0.528元,在未来几年内将具有较强竞争力。由于上半年是粤东地区的丰水期,水电挤占火电,导致公司发电量下降,并且开始机组检修,不过在第三季度起随着枯水期的来临以及电力短缺,公司的发电量迅速上升,目前累计发电量139。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9%,低于广东省网的平均增幅6个百分点,但预期第四季可望有较大增长,全年达到184亿千瓦时的水平,EPS为0.47元,净利润小幅增长6%。但是公司2003年投资的沙角C电厂60%股权,将在2004年上半年完成,预期2004年的EPS达到0.59元,按照公司目前已经明确的投资装机发电总量估计,2004年能够有23%的增长,而2005年能够有32%的增长。公司参与”西电”建设,与广州控股等本地企业组成广东资本,和贵州省联合投资了贵州盘南电厂,这是广东省内电企开始由竞争转为联合的一个重要信号。广东的本土电力资本,为了与重组后的五大电力集团相抗衡,只能选择了联合的道路,作为省属粤电资产经营公司的龙头企业,不言而喻将在今后的整合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为未来的装机容量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4. 另一个品种0581,近期的A走势很弱,但是博时系的裕阳、裕泽在三季度增持了600万股,而其他原持有基金在减持,今年由于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配件行业的景气程度很高,威孚的主导产品IW泵、PL泵(占油泵主营收入的50%以上)均提早四个月就完成了年度生产计划任务,参股企业欧亚喷射与中联电子也处于增长期,公司的利润被三项费用大幅增长给吞了,同期报表净利润仅增长10%。据称销售费用增长52%的原因是改变了销售激励方式,发放销售资金以及铺货销售,将产品铺货给主机厂,坏帐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坏帐准备还是要提取的;而管理费用的57%增长是由于计提了科研开发费用。公司目前在柴油机方面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并且在欧二标准以内的产品研发技术处于国内领先,9月与德国博世签订的全面合作协议为无锡最大的外资项目(6亿欧元),博世将把欧二以内的全部产品技术以许可证方式转让给上市公司;双方在无锡的合资项目,博世持股三分之二,从事欧三及以上标准的柴油喷射业务。由于博世是世界柴油机领域的霸主,但由于销售渠道的原因,在中国区的业务发展一直不顺畅,此次合作实际上使0581纳入了博世全球业务的一部分和成为其在亚洲的另一个重要制造基地,博世借此打开了中国市场,而0581得到了未来几年内发展的关键性技术。目前在柴油机行业并未强制性全面推行欧二标准,但是随着大城市如北京等率先禁行欧二以下排放标准的汽车,国内厂商向欧二标准靠拢已成为趋势,0581由于欧二产品的技术优势得以确立,将可望在未来两三年内都能维持较好的增长趋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今年在主导产品供不应求的前提下,销售费用仍有巨幅增长,不排除在销售渠道拓展方面做了很多功夫,有望形成相对垄断地位。因此董事长许良飞在年初做了一个表示,三至五年内赶超有十年差距的国际最先进技术水平,做销售额上百亿元的汽车配件集团,而目前的销售额不过五十亿元,看来是早有定计:除了与博世的合作带来先进技术之外,公司与美国西南研究所合作开发高压共轨,还与法国产业技术机构合作开发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电控燃油系统,该系统的综合性能试验台即将投入生产。投资10个亿,已筹资4个亿的高压共轨课题完成了与柴油发动机在实验室里的配试。这种用于载重卡车和轿车等各类汽车的高压共轨,解决了^^软件控制、高压密封、机电一体化^^的电控三大难点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继德、美、日后第四个拥有这种技术的国家。但是与博世合作的代价是:在中国汽车行业全面进入欧三标准之后,公司将失去完整的柴油喷射系统技术和产品,只能成为合资项目的协作加工单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早在2001年就提出了对0570、0581、0418等的国有股转让外资招商项目,0581与博世的深切合作不排除今后有股权方面的转让。0581今后的市场和技术扩张需要大量的资本支持,其去年曾经提出再融资方案,但由于市场淡静无功而返,不排除在今年再融资无望的前提下,收藏起部分利润以备今后股权扩张之需。目前A股走势清淡,B股似乎在形成一个高控盘个股的旗形整理,均与市场走势不相关,也是一个境内与境外市场投资存在歧见的品种,这种歧见可能是合理的,也可能有修正的必要,记得博时当时增持的汽车配件类600660也是一个长庄股,然后偶们发现原来QFII也会买,原来投资价值者并不太在乎是不是庄股啊。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2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firstz

09-01-22 14:20

0
达明于2004-02-11 19:17发表跟帖:
  --------------------------------------------------------------------------------------------------
  firstz兄能不能谈谈对 000625 长安汽车的看法,谢谢。
firstz

09-01-22 14:20

0
firstz于2004-02-11 14:27发表跟帖:
  --------------------------------------------------------------------------------------------------
  感觉短期调整中主要的杀跌段可能已经结束,在目前区域附近会得到支持,即使从振荡做头的角度来看。
BP大手减持中石化相对市价的貼水是很小的,并且没有减持镇海石化的打算,这样国企股中的石化今天小有涨幅,不过A股的兄弟似乎在为昨天的大幅下挫买单。
防守性组合中的0618得到有力拉抬,可能与券商的某位行业研究员做出了相当乐观的研究结论(2003EPS0.13,2004为0.29)有关,不过6元左右可能是一个较大的压力,偶对报告的结论有较大的不确定性,2004年的EPS可能只能在0.16至0.18之间。其他的诸如并购重组之类的结论,很可能只是未经考证的齐东野语。西北证券似乎历史上没有放弃过这个品种,老庄的新想法无从得知,何况西北证券已换了新主人。

firstz

09-01-22 14:20

0
firstz于2004-02-10 15:27发表跟帖:
  --------------------------------------------------------------------------------------------------
  关于这个问题,昨天偶专门请教了本论坛的某位数浪大师,如何看 600002 、0866之类目前的浪形,大师回答为第三浪。偶不会数浪,但是偶认为化工在第一季的景气会超过大家原来的预期。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好的投机机可能将存在于绝对涨幅不大或股价相对较低的个股,而不是第三浪的个股(?),事实上,这一波的深圳低价化工股对应港股的走势比较活跃,超跌景气可以考虑作为防守性组合的部分构成。记得在这个贴子中讨论过的类似的低价化工类包括 600309 、0618、 600091 、0510,这一思路的分布还包括0728、 600722600299600596 之类;似乎在某些机构的研究报告中,0510、0728相对排名比较前列,此外还包括 600096 、0731即所谓有一定资源的化肥类,能够从化肥增值税政策变更中获益较大。
firstz

09-01-22 14:20

0
牙牙于2004-02-10 14:14发表跟帖:
  --------------------------------------------------------------------------------------------------
  firstz先生,前段时间博时发表的2004年研究报告中,着重提到在“周期性的行业中,化工行业处于上升阶段,企业因此受益”,该行业个股在近期市场上还没有充分表现,请您对化工行业中有投机机会的个股分析一下。
firstz

09-01-22 14:20

0
firstz于2004-02-09 17:25发表跟帖:
  --------------------------------------------------------------------------------------------------
  香港国企股今天大涨200多点,主要仍受到石化股的推动,涨幅居前为镇海13%、上石化10%、吉化/燕化8%;有相当部分个股已接近或突破前期外国投行宣布大量减持的短期头部,预期升势仍将持续。
firstz

09-01-22 14:20

0
firstz于2004-02-07 11:24发表跟帖:
  --------------------------------------------------------------------------------------------------
  帮助绿兄吹一下:309在节后继续上调产品售价,目前粗MDI16200,纯MDI20500;海外报价也同步高企,一致为粗MDI1650美元,纯MDI为1900美元。主要原因是海外主要厂商装置如三井、巴斯夫韩国进入检修期,BASF比利时由于原料问题导致不能正常出货,远东地区供应量短缺,市场观察认为纯MDI有望突破历史高点21000元每吨。 另一个原因是近期苯原料价格继续上涨。
化工行业在一季度的景气似乎超过了2003年第四季,厂家调涨声一片,昨天香港国企股的大幅反弹,以化工股为先导不无道理,燕化当日暴涨16%,镇海炼化8%,中石化7%,上海石化8%,吉化5%不等。
广州化工市场行情稳步走高[2004-2-6]

春节前广州化工市场有机原料、塑料原料及橡胶原料走出上升行情。从供应看,贸易商进口到货较少,而国内生产厂家库存不足,供应较为紧张;从需求看,春节前逐渐进入淡季,需求明显减弱。
“三苯”春节前广州市场到货不多,随着库存逐步减少,同时外盘报价高涨,市场价格开始出现走高迹象。甲苯净水货报价5600~5650元 (吨价,下同),二甲苯净水货报价5400~5450元,均出现小幅上涨;纯苯因生产厂家出厂价连续上调,净水货报价已稳定在5450元。
苯乙烯广州市场苯乙烯行情维持稳中走高,报价8500元。由于国际市场价格居高不下,贸易商减少进口量。受市场供应偏紧支撑,预计短期苯乙烯行情仍有上涨可能。
苯酐国内生产厂家出厂价上涨至6600~6700元,涨幅超过200元。广州市场苯酐报价也水涨船高,达到6900元水平。
甲醇进口到货不多,国产货偏少,市场供应较紧张,价格继续小幅上涨,广州市场净水货报价为2900元。从国际市场看,报价十分坚挺,生产商因看好后市行情而有意调高报价。
乙二醇广州市场价格受茂名石化出厂价不断上调的刺激连续上调,已涨至8000元。预计后市行情仍将维持高位。
正丁醇正丁醇价格稳中有升,广州市场净水货报价5900元。需求仍较低迷,价格走高主要是受成本增加带动。由于原油一直维持高价位,造成正丁醇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丙烯市价再次表现出上涨趋势,势必造成正丁醇生产成本继续增大。受成本支撑,正丁醇行情稳中趋升的可能性较大。
丙酮国内市场价格稳中趋涨,广州报价已提升50元,最新报价为6350 元。不过因需求不旺,国内生产厂家出厂价维持稳定,因此预计后市行情将以稳为主。
环己酮市场表现稳定,价格变化不大。尽管需求仍不太景气,但因纯苯价格高居不下,环己酮生产成本一直处于高水平,其价格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国内生产厂家出厂价保持在9400元,广州市场报价继续保持 9700元。
二辛酯在上游原料行情持续高位上涨影响下,二辛酯行情大幅向上,广州市场报价接近8000元。据了解,二辛酯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原料苯酐价格出现上涨,而辛醇行情也稳中趋升。从后市看,二辛酯行情仍比较乐观。
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醋酸乙酯行情逐步趋好,在到货不多的情况下,市场价格出现小幅上涨趋势,报价已重新回到6100元。同时,醋酸丁酯价格上涨到6800元,但由于需求状况不太好,预计后市行情将以稳为主。
低密度聚乙烯国内石化企业在库存偏低、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出厂价连续走高,全部突破9000元,茂名产951-050出厂价已上调至9400 元。受此影响,低密度聚乙烯市场价格已处9600~9800元高位。不过交易行情依旧较平淡,下游用户入市较谨慎。
高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价格继续上扬,且涨幅有所放大,国产 5000S已大幅攀升至8600元高位。主要原因:一是需求增加;二是供应偏紧。
聚丙烯元旦过后尽管下游行业需求略有减少,但聚丙烯市场行情依然火爆。从生产厂家看,出厂价仍在不断上调,茂名石化T30S出厂价已上调至8500元,广州石化F401报8700元,且销售形势看好。同时,销售价格也强势上行,已接近9000元高位。
聚氯乙烯市场继续处于“高处不胜寒”状态,价位继续保持8300~ 8400元。从市场情况看,一方面市场供应依然较为短缺,价格居高不下,并呈上涨趋势;另一方面,下游需求仍显不足,用户普遍认为价位难以接受,观望气氛甚浓。
ABS国际市场价格强劲上涨,使进口产品价格大幅走高,涨幅达400 ~500元,进口产品ABS75 7报价已接近12000元,而国产ABS价格也达到 15000~17000元。据了解,尽管交易行情较为清淡,但业内人士因看好春节后的行情而较为惜售。另外,从供应方面看,市场货源更为紧张,加之外盘价位坚挺,进口资源不太多,从而使市场价格上涨速度加快、幅度加大。
聚苯乙烯在苯乙烯价格不断走高推动下,加之聚苯乙烯货源紧张,导致其市场价格不断上扬,但涨幅已有所减小,国产通用级价格攀升至 9000元。从市场情况看,国际石油和苯乙烯单体价格居高不下,国内石化企业纷纷调升出厂价,其市场价格已到历史高位。需求方面,下游企业减少需求,市场总体需求明显不足。
天然胶随着国内产区全面进入停割期,国内天然胶价格小幅走高,广州市场成交价为14200元。与此同时,国际天然胶市场价格也稳步攀升,这对国内天然胶市场构成一定支持。随着天然胶资源逐步被消耗,市场供应状况将趋于紧张,预计后市行情将继续稳步走高。
合成胶元旦过后,丁苯胶市场行情大幅走高,前期持观望态度的下游用户加大采购力度,交易活跃,各大石化企业资源供应紧张,出厂价继续大幅上涨。与此同时,广州市场丁苯胶1502#价格也攀升至12200 元。虽然丁二烯价格出现回落,但苯乙烯价格稳步上升已对丁苯胶市价构成较大支撑。另外,受供应紧张影响,预计近期丁苯胶行情仍有可能稳步走高。顺丁胶市场交易趋活,国内价格全面上扬,广州市场顺丁胶 BR900报价11400元。据了解,原材料及丁苯胶价格上涨是导致顺丁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聚氨酯原料猴年行情活跃
[ 2004-02-05 ]
新春猴年伊始,聚氨酯原料市场经过七天长假沉寂之后开始爆发,六大原料几乎同时上涨,幅度在1-3%之间不等。TDI率先发难,大年初八上班一来便得到供应商上调价格的消息,沧州大化报价18200-18400元/吨。紧接着,又传出国内三大DMF供应商准备下周统一调价的消息。其他,诸如AA、MDI、BDO等也同样维持年前的高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货源偏紧所至。这种货源紧张的局面笔者预计至少可以保持两个星期,因为从近期的海关数据来看,虽然去年12月除纯MDI、粗MDI以外的其余原料进口数量和前期比较都有明显的增幅,但是一直到春节以前这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进口数量似乎有所减少。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国际市场上聚氨酯热的出现,下游产业的需求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据有关数据表明,下游对聚氨酯原料的需求在2003年增长了27%以上,预计2004年的这个数字也至少保持在20%以上。

燕山吉化苯酚价格分别上调
[ 2004-02-05 ]
燕山苯酚出厂价格上调120元/吨,目前华北当地出厂价格为7670-7770元/吨,仍然执行无汽车自提优惠价的政策。吉化苯酚出厂价格上调150元/吨,目前东北当地出厂价格为7700-7800元/吨,其他地区优惠价格也同时上浮150元/吨。
镇海炼化再次上调甲苯价格
[ 2004-02-05 ]
由于厂家销售情况良好,中石化镇海炼化于昨日再次上调甲苯出厂价50元/吨,目前的价格水平是:水路/铁路运输5500元/吨,公路运输5550元/吨。

firstz

09-01-22 14:20

0
firstz于2004-02-06 10:21发表跟帖:
  --------------------------------------------------------------------------------------------------
   600002 /0866之类再起一波拉升行情,与近期的丁苯橡胶、已二醇暴涨不无关系。构建防守性组合可以考虑丁苯产能急剧放大的0618。
firstz

09-01-22 14:20

0
firstz于2004-02-04 08:47发表跟帖:
  --------------------------------------------------------------------------------------------------
  环氧树脂价格呈上升势头 [2004-2-3]

春节刚过,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环氧树脂市场,开始出现价格上升的势头。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1月27日公布的产品建议价表明,国内环氧树脂价格受原料影响正在调整之中。

与节前相比,在公布的4只环氧树脂品种中,E—44(6101)上涨150元/吨,E—51(618)上涨160元/吨,E—39D上涨100元/吨,0191(601)上涨60元/吨。中国环氧树脂行业协会的人士对此指出,近期化工原料市场已较快进入上扬时期,环氧树脂也不例外。其主要原料双酚A在春节前的一段时间里曾一度出现9400、9500元/吨的极端低价,但目前已回升到9900元/吨左右;而环氧氯丙烷则从月初的10300元/吨、月中的11000元/吨,上升到目前的11400元/吨,预计涨势还将延续下去。

业内人士注意到,当前国内化工业上扬的大背景是国际化工的复苏,环氧树脂主要原料——苯酚最新报价已近800美元/吨。国内环氧树脂价格上涨也有自身的原因,即一方面国内生产能力上升较快,对原料消耗增大;而另一方面国际市场对我国的出口并无大的增量,甚至因消化能力的增强而有所减弱。

当前环氧树脂价格上升的势头值得肯定,但由于只是随着原料呈同步变动。因此其相对价格仍旧偏低。

另外,适当关注一下赖氨酸及淀粉生化类,近期瑞银华宝大幅提高其主要厂商大成生化的2004、2005预期,使之出现单日近20%暴涨。其价格走势为2003年初1.7万元,2003年10月5万元,目前为2.5万元,估计今年大致维持这个水平,但市场需求在加速成长,大成的产能由4万吨将在年内上升到10万吨。目前的大陆玉米深加工商包括 600893 及0930、 600371

firstz

09-01-22 14:20

0
cris于2004-02-02 10:13发表跟帖:
  --------------------------------------------------------------------------------------------------
  zt宏观基金大举入驻商品市场
时间:2004-1-7 10:45:22  信息来源: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以资产管理为主的大型机构投资者,如投资银行,共同基金,养老机构,保险机构,信托机构,商业银行等开始将商品作为其投资组合的一部分以优化其组合投资。例如,80年代,Eastman、Kodak、Alcoa、Amoco等大公司就已经开始把部分养老金投资于商品。到90年代,美国200家最大的养老基金中约有一半涉足商品市场。根据1997年高盛和罗素投资报告指出美国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中商品投资超过4000亿美元(不包括专业商品投资机构),占商品市场交易额的8%以上,并且最近几年每年以47%的高速度增长。
商品在防范通货膨胀风险方面可以发挥相当大的作用,研究表明上世纪70-90年代美国处于高通货膨胀时期,如果养老和保险机构的组合持有商品,可以有效对冲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并且显著提高股票和债券组合的收益。因此商品投资受到养老和保险机构的欢迎。目前商品期货的整体上涨势头不可遏制,作为一种较好反映通货膨胀的指标CRB商品指数已经创下7年来新高,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自2002年2月达到阶段性低点后连续上升了20个月,中国的物价指数今年1-10月的增长即已超过了过去5年的年增长水平,又一轮温和通货膨胀周期开始启动的苗头已经显露,宏观基金入驻商品市场也显得正当其时。
随着全球低利率时代的到来,投资基金除了在全球衍生品交易市场呼风唤雨之外,在实物资产投资上同样大举介入。纸面资产投资向实物资产投资转化的趋势明显。低利率是“金融融资”产生的前提,在低利率时期,部分资金进入商品期货市场从事低风险的套利投资,在3-18个月内锁定部分现货,金融市场动荡则是“金融融资”产生的另一重要原因。在动荡的经济形势下,资金的保值需求增加,而购买现货是最原始、也是最可靠的投资方式。尤其是汇兑市场急剧波动的情况下,以弱势货币买入,以强势货币卖出,在保值的同时还可获得汇兑利润。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大幅动荡,恰好是进行“金融融资”的良机。
从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现状来说,如果将目前商品期货的整体上涨势头看作是又一轮通货膨胀周期已经启动的话,期货市场将不仅仅是部分套保企业和专门投机商进行交易的场所,而应当成为具有投资理财观念的广大投资者进行投资保值规避通胀风险的一个新的避险渠道。由于普通投资者单纯购买大量商品保值具有难以储存等现实问题可操作性很小,良好的天然保值产品———黄金又不能够自由买卖导致保值盈利不能够兑现,另一方面我国缺乏生产者物价指数或者是相对间接的类似美国CRB指数等可以通过对较全面地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数期货进行投资的产品,同时也没有能够从事商品市场投资的综合类基金可以买卖,商品期货因而在这种特殊的时期应当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在具体的操作方面,这种真正的保值投资策略与目前的期货投机策略有所不同,投资者先以分散性策略确定自己在期货市场上需要避险的资金额度,然后以全价比例买入与自己欲进行保值金额相当的商品数量,以铜期货为例,如果需要保值投资10万元左右,即须买入2004年6月合约1手,以目前的保证金额度大约需要保证金7700元。这样就利用了商品期货以保证金放大操作的特点,我们只需以8%左右的保证金就达到了100%的保值目的,风险非常之小,而其他的资金通过银期通系统还可以获得相应的活期利息,显然投资回报更为灵活、高效。
由于投资者已经基本认同目前的铜价走势正处于一个典型牛市行情当中,而在大牛市中基金同商业机构的交易思路明显同熊市或者震荡市迥异,同时即使在涨势各个阶段的操作也不尽相同,而且这种差异在目前已经开始显露,那么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行情的阶段性运行特点,我们就需要从历史图表中选取一个完整的牛市走势过程,来寻找其中的变化规律。
截取时间从1986年10月1日-1989年1月31日两年半时间的行情进行分析,其间铜价自1355美元上涨至3181美元,涨幅达到1800余美元,称之为典型牛市可不为过。根据持仓与价格的对比关系将此波行情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1986年10月1日-1987年6月30日,其间价格从1355美元上涨至1583美元,上涨速率为25.3美元/月。此阶段的特征表现为基金同商业空头同时增仓,商业多头则持续减仓,也就说基金作为多方主力的拉抬动作无法得到商业机构认同,两方增仓争夺的结果是基金稍占上风但也不占绝对优势,价格呈现震荡式上升格局,坡度较缓。第二阶段则是自1987年6月30日-1988年1月4日,价格从1583美元上涨到2749美元,上涨速率为194.3美元/月,在此期间随着国际供需格局的变化,商业机构开始认识到铜价牛市的不可逆转性,同时低位的大量空单已经深深套牢,因此迫不得已开始减仓,基金也随之进行减仓获利套现操作,而由于商业方面在进行套保操作时不太计较账面浮亏,因此在出场时也会不计成本,铜价受此刺激上涨速率明显提升,同时由于价格急速拉升,商业机构买盘恐高情绪严重处于观望状态不敢入场,因此此阶段的特点为两方减仓,一方观望。第三阶段则从1988年1月4日-1989年1月31日,其间第一个月价格从2749美元回落至2011美元,回落速率高达738美元/月,此后又上涨至3272美元的牛市顶点,上涨速率为126.1美元/月。此阶段的特点则是基金和商业机构空头均偃旗息鼓,商业机构的买盘大举入场,由于商业机构一向主要作为套保抛盘持有者存在,因此其对于涨势节奏把握能力显然不及基金,价格在此期间波动十分剧烈。
分析基金及商业机构在上述牛市行情中三个阶段的各自表现,让我们来看一下目前的行情走势可能处于哪一阶段。以2003年4月的涨势开始计算,图中商业机构多头头寸变化不是很大,而基金的净多单和商业机构空头头寸则自4月份开始一路攀升,至10月中旬达到顶峰,随后均开始缩减,这种变化趋势与我们前面的分析相对照,可以看出目前正处于牛市第一阶段结束,第二阶段刚刚启动的阶段,而这一阶段注定将是价格飙升的阶段,近期的铜走势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将得出的分析成果应用于操作理念当中,那就是在此阶段各种超买技术指标可能失效,牢牢守住手中多单,赚取最大收益将是最为适合的投资方法。
firstz

09-01-22 14:20

0
firstz于2004-02-02 08:40发表跟帖:
  --------------------------------------------------------------------------------------------------
  投資原物料相關基金,風險意識需提高
(93/01/30 15:34:00)
2003年全球原物料價格呈現強勢大多頭走勢,帶動能源、原物料、黃金類股走揚,資源相關基金也為投資人帶來不錯的報酬。然而,近期原物料價格已漲多修正,美元反彈則使金價自高點回落,影響相關類股表現,S&P 500黃金類股年初以來跌幅已高達15%。ING投顧認為,受惠於全球復甦及中國強勁需求,原物料價格多頭行情猶在,股價雖還有向上空間,但漲幅最大、最快的那一段已過,投資人今年若想介入,需適度提高風險意識。

表一 全球資源相關類股及商品價格

指數及商品
2003年漲跌幅%
2004年以來漲跌幅%

股價指數
MSCI世界指數
30.81
1.69

MSCI世界能源類股指數
22.90
-1.07

MSCI世界原物料類股指數
41.89
-4.44

S&P 500黃金類股指數
67.46
-15.45

能源
原油
4.23
0.89

熱燃油
28.62
3.26

天然氣
31.57
-5.62

貴金屬
黃金
18.34
-3.88


22.26
4.44

基本金屬

18.34
2.78


47.50
6.65


66.06
4.70


131.42
-11.48


52.45
-1.61


32.59
1.23

軟性商品
砂糖
-6.28
3.53

可可
-23.10
1.45

棉花
25.68
-8.54

咖啡
-8.39
15.78

玉米
-0.20
9.76

資料來源:Bloomberg。資料截至2004/1/29。

所謂的天然資源,包括能源(油品、天然氣、焦油等)、基本金屬(銅、鐵、鋁、鋅等)、貴金屬(黃金、白金、銀、鈀等),以及軟性商品(可可亞、咖啡、茶、糖、木材、穀物等)這四大類。與天然資源類股有關的基金,常見的有能源基金、黃金基金與資源基金三類,前兩類投資範圍較為侷限,能源基金主要投資原油、天然氣或電力相關公司,黃金基金則著重黃金及其他貴重金屬的投資;資源基金則涵蓋所有的天然資源相關股票,投資範圍較廣。

受到全球經濟復甦以及來自中國市場需求大幅增加的影響,包括銅、鋁、鉛、鎳、錫、白金、黃金等原物料價格皆出現一波明顯的多頭走勢。去年一年鎳價拜不鏽鋼需求大增之賜,大漲131%,此外銅、鉛、錫、鋅價格也分別上漲48%、66%、52%與33%,黃金則上漲18%,價格持續創下15年來新高。受惠於此一趨勢,MSCI世界原物料類股指數去年上漲42%,大幅超越MSCI世界指數31%的漲幅,S&P 500黃金類股指數則上漲67%之多。

至於能源相關類股,去年MSCI世界能源類股指數上漲23%,表現相對不如全球指數。雖然油價仍維持高檔,去年也有4%漲幅,但受美元弱勢影響,油價上漲未必能反映於相關公司的獲利之上,因此股價表現相對疲弱。

2004年,全球天然資源市場前景持續看佳,除了全球景氣復甦帶來的需求力道外,中國仍是支撐整體需求的一大關鍵。石油方面,目前中國大陸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預估到2020年以前,中國大陸原油需求將以年平均12%成長。另外,中國大陸目前供電不足率達10%以上,未來五年中國大陸必須投資1,000億美元的電廠,方可應付中國大陸的電力需求。

其他原物料方面,隨著中國工業產出逐年增加,以及基礎建設積極展開,對全球金屬需求也與日俱增,2003年前八個月中國銅礦進口即增長40%,全年度鐵砂進口量預估增加26%。由於目前全球金屬庫存處於歷史低水平,為應付中國強勁需求,金屬供應商雖致力提高設備使用率,但仍供不應求,預估今年包括銅、鉛、鋅等基本金屬仍將呈現超額需求。軟性商品方面,2003年前九個月中國棉花進口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七倍,此外,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最大木製傢俱製造國家,並取代日本成為西伯利亞最大木材消費者。

黃金近年來的強勢則主要受惠於美元走弱。由於之前黃金價格已經走了20年空頭,加上美元相對國際貨幣走貶,具有匯價優勢的歐洲投資人也積極買進黃金,致使黃金價格不斷創下新高,最高曾來到每盎司426美元。未來美元貶值趨勢若不變,黃金類股將持續受惠,但由於金價已上漲至1996年以來相對高點,可能面臨部份避險基金及投機客的賣盤,加上原本限制歐洲多國央行每年僅能釋出400噸黃金的華盛頓合約將於2004年9月到期,屆時禁令解除可能導致黃金供給增加,金價將面臨壓力,走勢有待觀察。

根據Thomson Financial的預估,今年美國S&P 500能源類股獲利可能出現負成長,主因為去年能源類股獲利成長率可望高達59%,且油價上漲的好處被美元貶值因素抵銷許多,今年成長空間已經受限。相較之下,原物料類股在需求旺盛、供給仍受限的情況下,偏高的價格將可望為相關公司帶來平均50%的獲利成長。

相較於美國企業,新興市場由於具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加上生產成本低廉,因此在全球復甦及天然資源需求前景看佳的情況下將能受惠。例如:拉丁美洲具有全球成本最低廉的林業資源,南非擁有金屬礦產,印尼有錫礦,馬來西亞有天然橡膠,俄羅斯、委內瑞拉以及中東原油儲量龐大。在景氣復甦以及中國基礎建設的需求之下,原物料價格可望表現強勁,並帶動新興市場經濟成長向上提昇。

綜合上述,2004年全球經濟復甦以及中國市場需求大幅增加對於全球資源類股仍是利多,原物料行情將能持續,整體資源類股仍有上漲空間,但漲幅可能不如去年。另外,受限於獲利成長空間較小,能源相關類股走勢偏弱;金價在供需變化之下可能面臨壓力,黃金類股後勢有待觀察。黃金基金:著重黃金及其他貴重金屬的投資。由於投入能源、黃金等單一產業基金的風險較為集中,建議有意介入原物料行情的投資人,可選擇投資範圍較廣的全球型天然資源基金,適度分散風險。

表二 全球資源相關基金績效

基金名稱
2004年以來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天然資源基金

霸菱全球資源基金 0.43
51.59
0.09
-13.27
-5.65

德盛德利系列-全球資源產業基金 -2.93
59.16
-5.06
4.26
-17.97

美林世界礦業基金 -0.9
72.37
17.79
9.79
-4.42

能源基金

天達環球策略-環球能源基金A 4.79
32.25
6.7
-4.14
39.61

寶源能源基金 1.14
37.63
-5.77
-13.66
20.42

黃金基金

友邦黃金基金 -6.34
42.09
106.32
29.41
-18.09

富蘭克林黃金基金A股 -6.28
52.32
37.38
10
-7.38

美林世界黃金基金 -5.42
53.47
68.44
38.34
-21.81

興業金礦股票基金 -7.1
39.25
79.33
20.75
-23.49

資料來源:S&P,截至2004/1/23,美元計價。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